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9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9章

畢竟如今的宋朝,安全問題並不是特別的嚴重,雖然有,但還沒到後世那麼迫切的程度,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惡性犯罪事件也會不停的減少,在這個時候,取消裡坊制度,無疑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當然,取消裡坊制度,讓小區內的人流量增加,對於住戶來說,當然會增大遇到危險的可能,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加大住戶們的危險係數,而交通問題則能夠迎刃而解,還有就是繼續採取裡坊制度,或許小偷小摸的情況會少很多,但交通卻會一直擁堵下去,一個是眼下十分急迫的問題,只要解決,受益的將是整個社會,而另一點則只是增加犯罪的可能性罷了。

兩者之間如何做出選擇,徐清當然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解決眼前的困難,至於上升的犯罪率,徐清並不是特別的看重,因為犯罪率的問題,其實也有解決的辦法,比如不是本小區的車輛,在晚間八點之後就不能夠再繼續開入小區的街道中了,到了這個點,大道上也已經過了晚高峰,馬車也好,汽車也好,都可以直接走大道向目的地而去,這些社群也就可以封閉了,小偷主要犯罪的時間便是在晚間,白天的時候,街道人流量大,想要犯罪,無疑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即便想要偷東西,人來人往的,也很容易被發現,只要控制好晚上的時候,就可以減少絕大多數的犯罪機率。

另外一邊,所有進入小區的人員,必須都是駕駛馬車或者是汽車的,除此之外,走路的外區人是不可以進入本小區的,在這個年頭,無論是馬車還是汽車,都是奢侈品,家裡沒有一點錢,是根本養不起的,而讓他們進入小區,這些有身份的人想必也不會搶劫或者是入室盜竊,至於那些行走的人,自然有大道讓他們走,小區是不會讓他們進來的,這樣一來,犯罪機率和犯罪人員的流動就能被限制了,其實對於小區的安全來說,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威脅。

而對於道路擁堵的問題,卻是能夠很快解決的,畢竟這些道路就那麼空在那裡,其實是一種資源的極度浪費,而現在能夠將這些車道利用起來,將極大的方便了城市之中車輛的流通速度,對於一座城市的擁堵來說,是絕佳的解決辦法,日本的東京便是這麼解決的擁堵問題,雖然東京也非常的賭,但是他的賭跟北京不可同日而語。

而日本解決擁堵的辦法主要是六條,第一條就是大規模建設公共交通設施,比如新幹線、地鐵、公交車、輕軌之類的交通設備,以此來保證大量的人員流動可以依賴交通設備,而不是依賴私家車這樣一來,交通問題也確實得到了很大的緩解,這一點在中國的大城市中,當然也在進行,北京、上海、天津、廣州,這些城市的鐵路也是修的四通八達,但在輕軌,有軌電車以及高架橋等路上交通設施上,顯然還不如東京的規模來的大,且在地鐵線路的設計上,也有很大的問題。

第二條就是將社群的道路開放,用來讓車子進行流通,以及徵稅,當然,日本本身就是汽車製造大國,所以日本當然不會對汽車本身徵收非常高昂的稅收,但人畢竟是會轉變的,既然不能對汽車收稅,他們可以對其他的東西收稅麼,比如說停車費,在日本的停車費,普遍要比中國高出十倍左右,透過增加停車費,以限制人民用汽車來進行移動,而是使用公共交通,根據日本人自己的統計,在東京,百分之八十九的人出行都是使用交通系統,在早高峰的時候,這個數字更是會接近百分之九十一,如此方式來解決了大量的人口擁堵問題,無疑是很好的解決方法。

第三條當然是進行素質教育,再多的道路,再好的法規,若是沒有人遵守,等同於廢紙一張,所以為了讓司機們可以遵守道路上的行駛規則,制定嚴格的法律章程和管理體系,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對於這一點,徐清也參照了不少,他現在就擬定一個新的計劃,就是讓所有馬車伕和司機都要參加考試,必須拿到駕照才能開車,不然就絕對不能上路,透過這種方法來限制違法違規的行為,成效顯然是顯著的。

第四條則是建造低密度的城市,形成多中心格局,以保證人口不集中在一個地區,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地區之間以低矮的平房相互連接,如此一來,人口被疏散在了整個城市的幾處中心位置,其擁堵程度自然不會太過嚴重,像北京之所以會那麼嚴重,就是因為他的所有中心幾乎都在二環內,而上班族每天的工作便是從三環、四環、五環開著車把自己送到二環裡來,一個中心,擁堵情況自然是無法比擬的,東京透過這種多中心的方式,確實成功降低了人口的壓力,這一招無疑是非常成功,且值得借鑑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第五條,則是利用信息化資料,來協調各種交通工具之間的補充,以及第六條,取消收費站,以保證車輛流通的順利,這一條對於徐清顯然沒有什麼意義,前者他沒有這個條件,如今的宋朝才剛剛邁入工業時代中期,才發明出了蒸汽機,還沒進入到電氣時代,信息化更是遙遙無期,不用想了。

至於後者,取消高速公路的收費站,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宋朝為了修建這些高速公路,花費的金錢何止兆億,不收費,讓老百姓免費開,宋朝朝廷或許能夠不在乎,但那些合作投資的資本家是絕對會急眼的,畢竟他們出了錢,擁有股份,要是不收費,他們的本錢都賺不回來,這可不是什麼開玩笑的事情,所以這一點,徐清是萬萬做不到的,至於前面四點,他則都可以做到,透過這種方法,來緩解城市的擁堵問題,然後建造多格局多中心的城市布局,這就是他的目的。

所以即便宋朝如今高樓扎堆,但密度並不大,一片區域平均下來高樓大概不會超過五棟,除了崑山的貿易區,在那裡你可以看到上百米的高樓大廈足足有上百棟之多,那裡是唯一的一處,其他地區則都是一棟而已,這一點,在決定城市建築到底要摩天大樓紐約式還是平鋪大餅東京式之前,徐清也猶豫過。

在他看來,紐約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霸氣側漏的城市,上千棟摩天大樓整齊排列,光是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心靈的震撼,一股資本主義的腐朽氣息就迎面而來,可以說是徐清心目中都市最為完美的詮釋,但這種建築的特點就是人口太過於密集了,擁堵也絕對會超出想象,所以縱然這種建築方式頗得徐清的心,他心中其實是非常渴望那種漂亮的天際線的,但礙於實際情況,尤其是落後的交通設施,最後他還是選擇了,攤大餅的模式,外加上衛星城的方式,來建設大規模的城市群。

至於紐約這樣的超大規模摩天大樓,則只在崑山一地進行搭建,也就是如今的上海,也算是符合歷史的事實了,畢竟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的大部分超高建築幾乎都搭建在上海,而上海也成為了中國最具現代化的城市,城市之中到處可見摩天大樓,人口密度也絕對超越了北京,在這裡搭建摩天大樓群,顯然是徐清的情懷在作祟了,至於對於崑山造成的極度擁擠狀況,就不是徐清能夠掌控的了。

畢竟擁堵不發生在自己的面前,他也無所謂,至於汴梁則不行,作為首都,總是堵車,這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疑是看不過去的,所以這樣的處理方式,就是徐清的折衷辦法了,大規模的體育裝置進行搭建,各種各樣的道路建設計劃和公共交通建設計劃,接連上馬,汴梁這座城市可以說,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就再也沒有休息過,一次次的隨著時代的變遷改變著自己的容貌。

如今的汴梁城,你依稀之間雖然還能看到一座古城的模樣,但大多數情況下,你看到的都是現代的城市模樣,當然,因為這個時代的主體變成了中華文明,所以即便是摩天大樓,也全部都是帶著中國風的建築物,所以看上去,倒是比現代的都市要多了幾分特色,但整個城市依舊非常的現代化,古色古香,不沾染鋼筋水泥的街道幾乎已經找不到幾條了,而城市的面積也在飛速的發展著,從數十萬人口的城市,到如今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幾何一般的增長,給城市帶來痛苦的同時,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輝煌。

這是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化的城市,宋朝人可以十分自豪的向世人說明這一點,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人類迄今為止所有的科技發明和創造,都在這座城市中有所體現,任何先進的裝置,這座城市中都有,無論是街邊的路燈,還是地下跑動的地鐵,又或者是稀有的汽車,高大的摩天輪,都在向世人昭示著這座城市的榮譽。

這或許也是即便這座城市的生活環境並不是特別的好,但依舊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湧入汴梁城中,尋找機會的原因,畢竟與鄉下生活相比,汴梁城的生活簡直太豐富多彩了,光是吃飯這一項,即便你每天都換不同的餐館,一輩子下來也不一定能夠吃遍汴梁城中所有的餐館,這就足以證明這座城市的面積之大了。

他甚至都比現代的北京和上海要大了,畢竟北京和上海大量的摩天大樓,讓人口的密度非常的大,而在汴梁城,摩天大樓是非常稀少的,幾乎達到了鶴立雞群的程度,整個都市圈內,大部分的建築都是三四層的樓房,然後居民樓大體上也是獨樓獨棟的,有點像現代的東京城,很少人住公寓,更多的人是住在別墅裡,這與徐清的土地政策有關,因為不需要保留農田,所以也就不需要住的那麼擁擠了。

透過這種低矮的獨棟樓房,確實要比高層公寓要更好的控制住城市的擁擠,當然,這樣的城市也就會變得非常的大,甚至有點超出人們的想象,就像東京,他已經不是東京一座城了,而是將周圍十幾座城市全部連結在了一起,完全是一個都市圈的概念,而東京都市圈也是世界第一大都市圈,不僅僅擁有世界第一的人口,更是擁有世界第一的經濟GDP,這無疑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而這座城市因為是攤開狀建立的,其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地震,但這也讓他變得無比巨大,建城區面積大概是上海的四倍左右,而如今的汴梁城,則跟上海差不多大,可見這座城市到底有多麼的巨大。

日不落帝國頂峰的時候,倫敦城的人口也不過兩百萬而已,而如今才剛剛進入工業社會的宋朝,首都人口就超過了七百萬,並且每年還有源源不斷的人湧進來,即便徐清已經下達了低密度城市的命令,但也於事無補,湧進來的人太多,他再怎麼低密度,人口也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了。

就像美國的洛杉磯,他也屬於攤大餅的模式,但這座城市就是非常的賭,遠遠沒有東京那麼舒適,這裡面就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問題,汴梁城,崑山府也是如此,所以在這些問題上,光靠徐清是不行的,他最多只能提提意見,更為關鍵的任務還是需要交給城市的管理者,讓他們去管理,徐清則脫手了,這不是他的專業,作為一國宰相,他需要處理的事情也遠遠不止城市規劃,農村也是他的管理範圍,而相比起城市來說,農村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問題,但也有不小的麻煩,擺在徐清面前的第一個麻煩,就是城鄉貧富差距的矛盾,這個問題非常的嚴重,甚至已經到激起城市與鄉村矛盾的地步了,這是徐清萬萬沒有想到的,在他看來,雙方雖然有矛盾,但還沒有到立即爆炸的地步,但事實證明,顯然是他自己想錯了,這個問題要遠遠比他想象的大得多,也可怕的多,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當城市在飛速發展的時候,鄉村的發展幾乎是停滯的,在這種情況下,貧富的差距拉大自然是可預見,但造成的危害,卻並沒有讓徐清過早考慮到,眼下的問題,就變得十分嚴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