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63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36

尊重當地的權勢者,反而會給宋朝帶來更大的利益,甚至在面對反對宋朝統治的起義者的時候,最先維護宋朝的,也會是這些既得利益者,畢竟他們既然要反,自然不會僅僅只反宋朝,這些受到過宋朝好處的人,自然一個也逃不了。

當他們接受宋朝所授予的爵位時,便是他們被綁在宋朝戰車上的時候,為了讓他們跟著自己,維持當地的情況,不至於讓暴亂持續發生,為此而付出一個伯爵頭銜,這著實是一點小意思,畢竟一個伯爵頭銜,朝廷每年支付的經費最多不過三四萬貫而已,而因為這一個伯爵,宋朝能夠從殖民地賺到的錢,則超過上千萬貫,這又有什麼不值得的呢、

而因為宋朝實力強大,導致宋朝的爵位也非常的值錢,尤其是在外海,一位子爵,可以與當地的王公大臣相提並論,且如果得到了爵位,便等同是宋朝的榮譽公民,當地的法律對其有效程度有限,如果涉及到死刑,就必須由宋朝來進行審判,這一點是嚴格規定的,為的就是讓那些殖民地的當權者們小心,不要打破殖民地的平衡。

透過在殖民地設立下幾個棋子,以此來牽制殖民地的動作,這是宋朝的慣用動作,若是一個國家,完成了統一,就像日本和歐洲那樣,立刻便會對宋朝本土的工業形成重大的威脅,在這個時候,給當地多來幾個權勢者,再讓他們的司法審判權放在宋朝身上,如此一來,當權者自然不敢立刻有所動作,統一全國了。

而那些得到司法豁免權的人,也就越發橫行無忌,這就讓許多中央集權的政府,也不得不陷入到分權的境地,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就像中國的清朝,是皇權集中的巔峰,但因為鴉片戰爭降臨,自此中國人頭頂上的天除了皇帝之外,便還多了各國的列強,在這個時候,清帝國自然再也無法維持一個大一統集權國家的可能了,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

皇權不斷下降的過程,便是集權逐漸衰落的過程,而對於一個帝國,當他的權利不再集中於一個人手上的時候,距離他分裂也就不遠了,所以宋朝如此做,等於是讓這些有為之君的身邊,多了許多的掣肘,以此讓他們更加不利於變革,這也是宋朝最近想出來的一套辦法,對於這套辦法,徐清非常的欣賞。

甚至常常對身邊的官員說,若是這套方法早一點研究出來,指不定扶桑和遠西之地到如今都會歸化也說不定,但奈何世界上的事,總不可能事事都順心如意,就像這件事一樣,當宋朝拿出了新的辦法時,不少殖民地已經慢慢脫離了控制,成為了主權國家,而有的則是還沒等殖民大軍靠近,便擁有了抵抗殖民軍隊的能力。

要知道,防守的能力相比起攻擊的能力來說,要容易獲得的多,同時打攻堅戰,也永遠是防守的那一方會佔據優勢,尤其是近代,隨著文藝復興的到來,戰爭技術的變革,導致防守一方的優勢是越來越明顯。

透過大炮,城牆和堡壘的組合,一個小型的稜形堡壘,即便堅守一年,兩年也完全不是問題,而攻城的一方,面對這些堅不可摧的堡壘,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有可能攻陷,而地面炮陣轟擊,戰勝堡壘炮陣的記錄,最早也是在工業革命後半段了,在此之前,艦隊的大炮想要轟破堡壘的炮陣,這是很難的事情。

甚至城堡的改革也從另一面對整個國家進行了改革,在稜形堡壘被發明出來之前,歐洲的戰爭一般都只持續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但隨著稜形城堡的誕生,戰爭的間隔時間從一個多月慢慢變成了一年,甚至幾年,十幾年,幾十年,而戰爭的規模也從幾千人,慢慢擴張到幾萬人,十幾萬人,因為面對這樣的城堡,攻城方唯一能夠做的,便是利用人數,徹底擊垮對方。

如今宋朝的水平相當於是工業化初期後半段的樣子,與當年鴉片戰爭進攻中國的英軍還有著一定的差距,而歐洲則也不像清朝那樣一丁點工業也沒有,相反,隨著學習宋朝,以及從佔領東歐之後,又從東歐帶回來了一些遼國人遺留的工業機器和工程師,憑藉著這些底子,如今的歐洲雖然才剛剛開始工業化,但卻也有了一定的工業水平,要想打敗這些歐洲國家,如果沒有六十萬以上的軍隊,恐怕很難成功。

畢竟歐洲各國人數眾多,且他們的城池跟中國的城池很不一樣,中國的城池往往會把居民區也給圍起來,整個城池建設的非常大,這也造成了中國的城牆大歸大,但相比起歐洲的城堡來說,要容易攻破的多。

而歐洲的城池,往往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至於居民區則在城堡的外面,日本也同樣是如此,老百姓的居民區被稱呼為城下町,意思就是城牆之下的住宅區,只有江戶城和京都城,二條御所才會把老百姓也給圈在裡面,其他城池,基本都是保持著城堡的狀態。

且為了保證城堡的重要性,這些城堡往往會在交通要道設立,每一座城堡最多不過五六百人,然後儲存著足夠幾年食用的食物,若想攻克這些城堡,起碼需要幾年的時間才可以,這就是歐洲的戰術,在歐洲,遍佈著這些小城堡,如果要一座座把他們拔掉,需要耗費的力氣實在是太過於艱辛了,所以在調查過後,宋朝就放棄掉了這個計劃。

更何況六十萬大軍的調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在宋朝本土周圍的地方,要調集六十萬大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把軍隊運到萬里之外的歐洲去作戰,這一路上要調動多少的船隻,消耗多少的糧食,還有補給等問題,著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對於歐洲,宋朝也只有無可奈何。

還好歐洲如今各國對於宋朝的態度都不錯,一副學生請教老師的模樣,經常派遣使臣來宋朝覲見皇帝,同時還會帶上豐厚的禮物送給宋朝在都城工作的京官,這也讓許多人沒了意見,甚至對歐洲產生了一定的好感,畢竟隨著文藝復興在歐洲興起,一大批藝術家開始慢慢浮現在世界的舞臺上。

他們傳承了古羅馬,古希臘的文化,結合人文思想主義的精神,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品,與宋朝的藝術品相比,別有不同,多了一絲神聖的氣息,少了一絲人情味兒,這跟宋朝的藝術品有著很大的差別,宋朝因為過於世俗化的緣故,導致許多藝術品上也沾染了太多的人情味兒,而沒有了一絲藝術高雅的姿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這對於士大夫們來說,是很喜歡的,同時油畫在宋朝的流行,更是帶動了這種趨勢,再加上基督教文明,對於宋朝士大夫們來說,也是一種強烈的吸引,宋朝文化開放,思想自由,對於信仰問題,基本保持隨意的狀態,只要不危害國家,做出對國家不利的事情,基本上是想信仰什麼,就信仰什麼。

因為歐洲人在汴京城的活動,再加上他們的建築風格迥異於宋朝,同時對於科學的態度,也跟宋朝有著很大的不同,如今的宋朝,雖然科學昌明,但很多對於科學的態度,卻是不對的,而在這一點上,歐洲人卻要理解的更加正確一點,科學是證據的總和,科學不能臆想,不是實用性的,而是規律,在這一點上,歐洲人有著格外強大的思考能力。

所以在大學的實驗室中,除了宋朝本土的科學家之外,若是論外國科學家,最多的便是這些歐洲科學家,你真的很難想象,他們從愚昧的中世紀走來,才不過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竟然就能夠湧現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其中出名的雖然沒有幾個,大多數都是副手,但是這樣噴薄的生命力,卻是其他民族所不能比擬的。

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個原因是日本、金國和遼國的科學家們大部分都在自己本土工作,會來到宋朝的一般都是頂級的科學家,是為了多國實驗才來的,至於那些基層的科學家,則往往在自己的國家實驗,這也是歐洲人會最多的原因,如果算每一個國家平均水平,那麼宋遼金三國絕對是最多的。

畢竟三國最先開始工業革命,最先開始把科學當做一門學科去研究它,至於歐洲,雖然如今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但這些人才往往來自於貴族和商人的孩子們,也就是所謂的上流社會,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的人依舊是愚昧的,他們對於神明十分的崇拜,而這些人之所以會來到宋朝,也不過是因為他們本國並沒有先進的現代大學教育,所以只能來到宋朝接受教育,等到未來這些人學業有成,想必會在宋朝留下的並不多,畢竟宋朝如今自己研究所都捉襟見肘,即便每年都在加建。

但實驗室和普通人住的房間可不一樣,要求隱蔽性,安全性都要更高才對,修建速度要遠遠慢於正常的房屋,而大學因為擴招的關係,大學生的數量是越來越多,其中優秀的人才,隨著這幾年基礎教育的普及,那些天才們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從而在人堆中脫穎而出,所以如今中國優秀的人才也是越來越多,甚至許多大學都開始開辦了少年天才班這種班級。

用以專門招收十三四歲的少年天才們,讓他們從小就學習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法,同時接受更多的知識,從而更好的成為一名研究員而做準備,這些都讓如今宋朝的科學界人才井噴,所以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歐洲的研究員們雖然數量眾多,但其中大多數都是實習的研究員而已,等拿到了碩士文憑之後,也很難留在研究所裡的。

大部分都要出去單幹,而憑藉他們的背景是很難得到宋朝的研究經費的,畢竟碩士、博士那麼多,其中自然要優先照顧那些大科學家和宋朝的種子選手,又怎麼可能把科研經費花在一些歐洲人的身上呢。

更何況大部分歐洲的研究員是很難畢業的,如今的碩士和博士可不像現代這樣扎堆,是非常難考的,所以歐洲的研究生雖然在海外人員中佔據著比較多的位置,但真正能夠畢業,拿到碩士和博士文憑的卻沒有幾個。

而這些人大部分研究所是不會繼續錄用的,每年都有新的學生畢業,其中當然會有大量的佼佼者,科研經費自然是要用在他們身上的,歐洲人雖然在科學實驗上相比起其他外國人要好一點,但畢竟剛剛開化沒多久,思維還是比較僵硬的,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只能離開宋朝本土前往歐洲,繼續自己的學業。

當然,其中自然也有不少璞玉,不過大量的優秀人才還是留在了宋朝的,畢竟宋朝有著龐大的科研經費,只要你確實有真才實學,那麼宋朝的經費便會敞開供應,你想要什麼實驗器材國家也都會為你準備,你想要什麼材料,更是可以窮極天下的物料來滿足你。

而這些條件,在他們的母國是根本不可能具備的,甚至是一臺科學儀器也很難買到,如今世界上所有的高階科學儀器,幾乎全部都是來自於宋朝,而宋朝對於這些高階儀器,是嚴格把控的,外國想要買到這些儀器,往往要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價格才能得到,而這些儀器的價格本來就不菲,再加上那麼多的錢,還要再加上運費,許多地方甚至連一個實驗室都無法置辦的起,所以許多科學家回到自己的國家,也很難擁有在宋朝這樣的科學成就,畢竟科學還是需要有儀器的,如果連精密的儀器都沒有,那麼科學實驗自然無從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