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64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49

如何管理這些地方上魚目混雜的邪教,這是一個很深遠的問題,即便是在城市中,也依舊有盲目相信邪教的民眾,更何況是鄉村之中了,這些人大體沒有接受過什麼高等教育,對於科學根本沒有絲毫的瞭解,即便只是會幾個戲法,在農村也可以欺騙一大幫人信仰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剷除掉這些邪教,最先需要做的,便是將知識普及開來,教育無疑是重中之重。

但這又正是問題的關鍵,教育想要普及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如今宋朝的教育,大抵普及了整個本土所有的地方,但鄉村的教育是非常落後的,一個老師管六七十號人,同時兼任好幾門課程的老師,這都是常有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像城市裡那樣,每一門課一個老師,在這種師資條件下,想要教育出什麼好學生,學生本身的自理能力必須要非常強才行。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的問題,但面對這個問題,朝廷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畢竟國家經費有限,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家發展的重點,必然是城市,而非農村,也就是說未來農村的教育經費即便有所增長,但這個幅度絕對不可能擴大,而是會緩慢的隨著物價上漲而上漲,也就相當於停滯不動,這是宋朝如今的基本國策。

既然如此,朝廷能夠做的,就是在鄉村多多開設一些基礎的科普班,來讓農村的老百姓們可以儘量瞭解到一些邪教騙人的套路,從而讓他們得以悔悟,不過這種事情,往往不是那麼有效,畢竟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是最為聰明的那一個,別人會被騙,那是別人傻,而自己信奉的那一個,必然是真的。

這是人類的通病,即便是一個傻子,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傻子,而會自命不凡,覺得自己是最為特殊的那一個,但面對騙局,騙子往往也正是利用這一點,從而將你慢慢引入他們的局中,你以為你是聰明人,而這卻恰恰讓你被裹挾進入了他們所開設的騙局之中。

所以即便朝廷派人去進行科普,但真正幡然醒悟的只不過是極少數人而已,他們本來心中就有疑慮,此時被科普一宣傳,立刻便明白自己被騙了,但這些人裡,真正報案的卻是少數,因為這些邪教宣傳起來,往往是一個村一個村,或者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的,即便一個人幡然醒悟,他的家人卻依然是狂熱的信徒,在這種狀況下,很少人會真的去向官府稟告,舉報這些邪教。

畢竟他們的家人也參與其中,又怎麼可能大義滅親呢?更多的人還是選擇沉默,甚至依舊如同往常一樣,透過宗教來麻醉自己,這就是問題的困難之處,而面對這樣的困難,朝廷很難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畢竟家庭是一個國家最為基礎的單位。

如今這個時代,還不是個人主義佔上風的時代,家庭,宗族,這在人們的思想中是十分重要的東西,為了家庭和宗族,他們甚至可以放棄個人的一些權益,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除非能夠讓整整一戶人家,或者一個宗族的人全部幡然醒悟,才有可能抓住邪教的尾巴,不然這種事情就非常難以完成。

邪教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處理,而環境保護的問題卻是迫在眉睫,近幾年隨著一些重工業的汙染企業搬離宋朝,使宋朝的空氣和水環境要好了很多,但依然不容樂觀,畢竟宋朝作為工業第一大國,許多先進的高科技工業是不可能搬到其他國家去的。

而這個時代又不是先進的信息時代,依舊是略顯陳舊的蒸汽機時代而已,所以即便是最先進的工廠,汙染程度也是非常高的,這一點無法避免,尤其是在大都市,基本一到冬天,連續的霧霾就會遮蔽整個天空,醫院也成了最為忙碌的場所。

每到這個時候,家裡有些錢,以致於可以在郊區購買別墅的人家便紛紛開始向外趕,以此來遠離霧霾對於身體的傷害,而至於那些沒有錢的人,則只能在城市中充當人體過濾器,去吸收這些霧霾了,如今的霧霾,可要比現代的霧霾嚴重的多,畢竟都是蒸汽機,像汴京,崑山,廣州這樣的大城市,煙囪都是成千上萬的,他們所吐出的濃煙在春夏時期還算好。

畢竟有風和雨可以讓這些漂浮在空氣中的塵埃落到地上,或者飄向遠方,但等到冬天的時候,這些灰塵就會漂浮在空中,長久不曾離開,而周圍的煙囪卻是一直冒著滾滾濃煙的,如此一來,環境惡化自然是極為恐怖的。

有的時候,甚至一天空間中的能見度甚至都不會超過五米以上,這也導致車禍的頻率越來越高,尤其是隨著汽車的發明,大城市之中使用汽車的人家也越來越多,與馬車相比,汽車的速度更快,而視野卻要更加狹小,這就導致汽車出車禍的頻率非常的高,在霧霾天裡,因為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甚至要與肺病而死的人數相持平,這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面對這樣的情況,朝廷必須立刻解決這個問題,即便短時間內無法完全解決,也必須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這些城市緩和環境問題,對此朝廷也研究出了一些辦法,其中第一條便是在冬季的時候,城市周圍的鄉村,所有桔梗,都不允許燃燒,將全部由當地衙門進行回收,集中處理。

這一條十分關鍵,在冬天之前的秋天,豐收過後總會留下大量的桔梗,農民們會把桔梗放在農田裡面,然後點燃燒掉,再將燃燒過後的塵埃攪和進泥土之中,用來充當肥料,以使來年的產量能夠保證。

這種燃燒桔梗,獲取肥料的行為,放在農業時代,自然是十分有效的手段,朝廷甚至會鼓勵這麼做,畢竟在古代,肥料的獲取十分困難,單單依靠人畜的排洩物,是很難對所有的莊稼進行灌溉的,這個時候,就必須要使用一些其他手段來使田地的肥力得以增長。

但到了如今這個時代,雖然肥料的發明,自然也就不需要再燃燒桔梗了,但因為桔梗畢竟不需要錢,而肥料是需要用錢來買的,所以大多數鄉民,還是喜歡將桔梗燃燒掉,作為來年肥力的催生,這種情況屢禁不止,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如今,朝廷卻下達了十分嚴格的命令,任何城市周圍的農村,只要發現燃燒桔梗,就要施以懲處,這懲處下到罰錢,大到坐牢,將依據燃燒桔梗的多少和次數來進行判斷,透過這種方法,來限制農民在城市周圍燃燒桔梗,從而產生大量的濃煙,對環境進行汙染。

至於桔梗,則由朝廷來回收,畢竟若是讓農民沒有任何好處,便要放棄桔梗,使用價格昂貴的肥料,那自然是不合理的行為,所以朝廷便讓地方衙門回收這些桔梗,然後再集中處理,至於這些桔梗,本身就是草蓆、掃帚之類的最佳材料。

將這些桔梗集中起來,然後運送到監牢之中,讓那些有期徒刑犯人進行勞改使用,從而將這些桔梗重新利用起來,以補足朝廷在其中所受到的損失,這是朝廷對於霧霾減緩計劃的第一步,如此一來,周圍環境對於城市環境的影響將會被降低,城市之中的霧霾情況自然就能好轉不少。

第二種方法便是採取時間間隔制度來保證城市之中的環境,這種辦法的具體措施,就是讓城市之中的工廠抽籤,然後按照其中的時間來進行工作,所有工廠不要同一時間一起工作,透過這種方法,來降低城市之中的霧霾率。

當然,想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困難重重,畢竟有些工廠,重新起火一次,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十分昂貴的,為此,地方衙門也是多方協調,保證各方不至於出現太大的損失,可損失是必定會出現的,畢竟想要一個好環境,自然需要一定的付出,這付出不能僅僅是衙門自己來付出,更關鍵的還得是老百姓和資本家也必須要做出一定的犧牲。

透過讓工廠們按照不同的時間,分工進行作業,從而減輕霧霾,這是一項長遠的工程,並不是短期能夠做到的,所以朝廷把更多的希望放在後面那幾條上,第一條便是大力在城市之中修建植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綠色植物,能夠透過光合作用改善空氣,高大的樹木也能讓霧霾得以被阻擋,同時種植樹木,也能讓人們的視線得以受到撫慰,鋼鐵森林再壯觀,可看多了,眼睛還是會累的,而綠色,無疑能夠讓人們的眼睛得到休憩。

所各地方城市都制定大量的植被計劃,也是朝廷在推廣的事情,透過這些大型的植被公園來吸收空氣之中的霧霾,這也是朝廷想出的一個比較不錯的想法,至於另外一點,就是制定嚴苛的法律法規,針對工廠的汙染排放和汙水排放,進行嚴格的管理,以保證工廠的排放不會超出朝廷的預期。

這樣一來即便霧霾來了,朝廷也可以及早預防,而不是如同現在這樣束手無策,只能看著霧霾席捲,然後祈禱霧霾早點停下來,這無疑是一個防備的方法,至於減少汙染,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需要科技的提高,才能做得到,而已如今的科技情況,想要降低一個工廠的汙染,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宋朝也只能走先汙染,在治理的路子了。

可以說當今的工業強國,幾乎都是這麼一路走過來的,因為治理環境的成本太過於昂貴了,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所能承受的起的,宋朝雖然承受的起,但奈何科技水平有限,無法製造出可以承載這些汙染的東西,來淨化這些工廠所帶給城市的汙染,朝廷能夠做的,也僅僅只是減緩而已。

但汙染這個問題,也確實令朝廷很是重視,霧霾只是一個方面,那些汙染的水源排放到河流之中,汙染河水進而汙染土地,使許多土地都不能再繼續耕種,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而且迫在眉睫。

畢竟人是不能不喝水的,而如今城市周圍的水資源幾乎都被不同程度的汙染了,這對於當地的居民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災難,飲用這些被汙染的水源,無異於是在尋死,朝廷為了給這些城市居民尋找水源,往往要修建橫跨數百裡的水渠,來保證大城市的用水問題,從而造成城市用水的價格飆升,底層百姓根本喝不起,只能去被汙染的溪水旁挑水喝,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達到上千人。

這無疑是殘忍的謀殺了,但謀殺他們的並不是一個單獨的人,而是整個工業社會,對於這樣的情況,徐清看在眼裡,卻根本沒有解決的辦法,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化,都必須要經歷這一步,英國的工業化,讓整個倫敦變成霧都,每年因為肺結核而死亡的人數多達上萬,食物和飲用水的汙染,也造成整個國家的底層人口死亡率飆升。

甚至後來演變成,城市中的工人,人均壽命要比郊外的農民還要來的低,這無疑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除此之外,底層平民為了生計,往往會將家族中的女性送去做皮肉生意,以此來補貼家中的用度,據說當時倫敦城中,每五個女人,便有一個曾經做過皮肉生意,這個資料無疑是極為可怕的,宋朝雖然沒有達到這個地步,但許多女性,甚至是許多男性從事這個行業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多,相比起來,宋朝還是要比當年的英國好得多的,畢竟朝廷對於民生,管的還是十分嚴苛的,但面對一些社會必然會發生的問題,朝廷能夠做的,也只能是儘量保證國民的生命安全罷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