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66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660

畢竟這些機器還都屬於未完成品,而科學院也不是生產照相機的工廠,只能夠進行單體的操作,而不可能像工廠那樣進行流水線的生產,製造出六臺照相機,不過是用來研究,確定照相機的效能和方向而已,如今卻被各路權貴透過各種手段帶走了,而剩下沒有拿到照相機的人,則是天天堵在科學院的門口,所要這些照相機。

因為隨著徐清的喜愛,照相機這一神奇的功能也立刻受到了整個汴京權貴圈子的熱捧,誰家裡要是沒有一個照相機,就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家是頂級的豪門,但科學院又哪裡是工廠呢,一下子這麼多人要,若是普通老百姓,自然讓保安直接轟出去便可以了,但這其中可不乏朝廷的大員,宗室的重要人物,朝廷的手中有科學院的經費,而宗室則是科學院的捐助名單中最為重要的人員。

畢竟宗室在政治上沒有特權,自然要把在社會上的特權徹底放大,而為了塑造自己的優良形象,有錢的宗室們往往會選擇捐獻這一手段,來博取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也是為了讓自己在官員們眼中稍微順眼一點,而捐款無外乎是在教育,衛生,科研這三個領域,科學院每年接受到的民間資助,其中大量來自於宗室和大臣以及資本家們,若是得罪了他們,明年科學院的經費就會捉襟見肘。

而朝廷的大員們更是絲毫不敢得罪,科學院如今每年從朝廷拿走上千萬貫的研究經費,且每年都在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增,若是得罪了朝廷大員,只需要在其中稍微一卡,那麼科學院的經費就會陷入停頓狀態,如此一來,就逼得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們不得不當了一次工廠裡面的員工,幾個照相機研究小組的成員,沒日沒夜的趕製照相機,以應對這些國家重要人物的要求。

一時之間是連研究也無法進展了,這個訊息傳到徐清的耳朵裡,他再次感到了無比的愧疚,他熟讀史書,更是知道後世人們對於權力者的勸誡,便在於慎獨二字,君王不可以有喜好,因為君王掌握所有的權利,如果展現出自己的喜好,那麼下面的人必定會媚上,從而使整個國家都陷入到這種不良的迴圈中去。

如今的自己雖然不是君王,但作為首相,手中的權利並不比皇帝來的小,自己明明知道這樣的後果,卻依舊沒有忍耐住對於喜愛事物的衝動,這讓徐清心中十分自責,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用了點關係,拿了一臺照相機而已,但在其他人看來,這就是徐清帶頭破壞了國家的制度。

面對這種情況,他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將照相機還給科學院,然後嚴厲要求所有拿到照相機的家庭,都必須在三天之內將照相機還給科學院,同時照相機研究所在徐清的命令下,立即搬離汴京城,去往天津府繼續從事研究,直到研究完成之後,在回到汴京城,這無疑是在保護這群科研人員了,同時私下裡,徐清還自己出錢,給每一個照相機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發了一千貫銅錢,算是對他們做出了補償。

原本徐清還打算公開道歉,以維護科學院的安全,但最後卻被幕僚們阻止了,作為首相,他是不能犯錯的,以前的宰相能犯錯,那是因為以前的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利,所以皇帝是不能犯錯的,而有了錯,自然是需要宰相來背鍋。

而如今宰相的權利與皇帝一般大,自然宰相也就不能犯錯了,如果道歉,不就證明徐清做錯了,事實也正是如此,但這種事情是不可能說出去的,因為如今的徐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個中央朝廷的權威,他若是犯錯了,會極大的影響整個朝廷在民間的聲譽,甚至會影響地方衙門在地方上的影響,所以他不能犯錯。

對此,徐清也接受了幕僚們的意見,並沒有在公開場合進行道歉,只是在與科學院的私人會談時,對科研項目的主持人進行了一番誠懇的道歉,對於首相親自道歉,科研項目的負責人自然是誠惶誠恐,再又得到了豐厚的經濟獎勵,自然是無話可說了。

如今宋朝的科研人員工資雖然不低,但也並不高,這主要是因為人才的湧現,導致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人員出現了井噴的狀況,前幾年大學生數量少,研究生的數量自然是更少,許多導師除了國家給他們學生開的工資外,甚至要倒貼一部分錢進去,才能招到學生來為自己工作,那時一個研究人員的工資,大概在月薪一百二十貫左右。

一個工人的月薪在二十貫,研究人員的工資在他們的六倍左右,而如今,隨著大學擴招,研究生隊伍的壯大,從事科研的人員也是越來越多,自然競爭壓力也大了起來,而導師們招聘學生的途徑廣闊,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工資自然開始下滑,如今研究人員的月薪大概在九十貫左右,相對比普通工人來說還是要高出不少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科研人員,大抵生活在大城市之中,且是在大城市的核心區,這裡的物價可遠遠不是郊區和中小型城市能夠媲美的,所以即便是這樣的高工資,許多科研人員也是吃不消的,尤其是許多科研人員還想要定居在汴京城,或者是崑山府這樣的大城市,而已他們的工資,存上一百年,也很難買下這裡的一套房子,大多數人都是住在郊區,然後來回趕著上班而已,生活條件,相比起工人來說雖然好得多,但也相當的艱難。

如今徐清給他們的一千貫,已然相當於是一年的工資了,這可不是一筆小收入,雖然不可能讓他們立刻在汴京城內買下一套房子,但好歹可以用這筆錢去投資一些理財產品,或者是組織起一次旅遊,去國外看看,這可都算是徐清付錢請他們的了,自然是讓這些科研人員都挺開心的。

畢竟他們這幾天雖然難熬,但也不過是幾天的時間而已,因為這幾天的痛苦,而得到了一年的工資,這天下哪裡有這樣的好事,甚至許多科學院的其他部門都紛紛開始禱告起來,什麼時候要是徐清或者是朝廷中的大臣看上他們的東西就好了,到時候能像照相機研究所的同仁那樣,拿到一年的工資,那就是累死幹一個月,他們也是心甘情願啊。

對於這樣的期望和抱怨,徐清付之一笑,他既然犯了一次錯,自然不會再犯第二次,就算要犯,也不會犯得那麼快,解決了科學院這邊的怨氣,但此事卻未就此平息,畢竟照相機的事情已經散步出去了,在有心人的宣傳之下,士大夫階級中便對於這照相機愈發好奇起來,而徐清奪人所愛的故事自然也在其中流傳。

不得不說這些說辭,對於徐清的聲譽是有所玷汙的,對此徐清自然很是難以忍受,隨著年歲的增長,徐清對於世人的評價也是越來越看重,這或許跟他的地位有一定的關係,畢竟他的地位和權力,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一個是在官場上盤根錯節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朝廷無論從中央還是到地方,到處都有他的門生故吏,這直接導致無論他下達什麼樣的命令,都可以從上到下,上行下效,不會有人敢不服從。

這是他權力的根本,也正是因為整個文官集團像效忠,這才保證了徐清的權利,而另外一個權利來源,便是民心,正因為徐清掌握有民心,才能夠讓朝野之間在他的身上得到最大的公約數,這是十分重要的,徐清不是皇帝,皇帝的合法性來源於他的血統,因為他的父親是皇帝,所以他才是皇帝,而作為首相,徐清的合法性則來自於整個權利系統的認可和民眾的認可,這是他權力的來源。

所以對於民心,徐清是分外看重的,這一次照相機事件,自己的貪婪導致他在民間的聲譽受損,這自然讓徐清很是難過,不過面對這種情況,徐清自然不可能自哀,作為一名成熟的政客,徐清立刻想出了新的辦法。

那就是讓幾大全國性的媒體去科學院採訪照相機研究所,把自己借照相機這事,解釋成為是科學院希望首相能夠率先試用一下照相機,是科學院的請求,徐清只是照辦而已,那些底下的人則會錯了意,隨意去拿取科學院的研究成果,所以徐清並沒有錯,他拿照相機,只不過是為了幫助科學院進行試驗罷了,而其他人去拿照相機,這才是錯誤的,至於徐清本人,自然是無辜的了。

這樣的文章,科學院自然是無有不從的,畢竟自工業時代來臨之後,徐清一直就是科學院最為有利的支持者,可以說沒有徐清,科學院也不可能有如今這麼崇高的地位,一位院士,便相當於是正三品官的待遇,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而這些待遇,都是徐清一步步為他們爭取來的。

以及包括科學院的經費,也都是徐清大力爭取才得到的,可以說,科學院能夠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徐清在其中所付出的努力,絕對是不可以被埋沒的,雖說科學家中大多數人並不講人情,只講規則,但面對徐清這位大恩人,大多數科學院的人,都還是領情的,再說徐清也確實是沒做過什麼壞事,難得出了一次紕漏,也是立刻道歉了,幫著首相大人,解決這件事情,顯然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所以科學院很是配合的做了這樣一份採訪。

各大報紙一經發行,又有科學院的背書,民間對於徐清的意見立刻便減少了一大半,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相信權威的,這幾分國家報紙的聯合報道一出來,市面上雖然還有對於此事的討論,但已然掀不起大風大浪了。

至於官場上,徐清的這篇文章雖然把責任推給了他們,使他們的心中有所憤恨,但大多數人對於徐清的這種做法還是十分理解的,畢竟作為朝廷的一把手,他的聲望是絕對不能受損的,但這件事也確實引起了百姓對於朝廷的不滿,自然要有人來背鍋,首相不能背鍋,自然是他們來背了,識大體的大臣對此也就不在意了。

而還有一些,則乾脆就是徐清的弟子,正所謂,師有所困,弟子服其勞,他們對於徐清的推卸責任,自然是不可能有什麼怨言的,至於那些有怨恨的,面對徐清的權勢,自然也只能忍耐下,然後遞上認錯的奏章,表示自己在這次事件中,確實有不對的地方,以此來攔下過錯到自己的身上。

徐清也立刻藉著臺階往下走,表面上懲罰了一番這些王公大臣,然後在私底下給了一份遠超過懲罰的禮物,算是賠禮,在報紙上刊登了一天道歉書之後,第二天便立刻大書特書照相機的妙用,老百姓們前一天還在看著大人們寫的道歉書,原本第二天還打算繼續討論的,但這些大臣們的道歉書,立刻便被神奇的照相機給壓了過去。

在報紙的描述中,這些照相機簡直就像是神仙的道具一樣,充滿著魔幻的色彩,只需要輕輕一按快門,一道白光閃過,人和周圍的事物就會都被照進一張白色的底片中去,這世界上怎麼可能有這麼神奇的事情,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事情,那麼那些畫肖像畫的人,不就要丟掉飯碗了嗎?

這同樣也引起了畫家們的警惕,而如此一來,老百姓們的注意力已然全部被徐清吸引到了對於照相機的好奇上來了,至於官員們曾經做過什麼事情,此時已然沒有什麼人關心了,這一招轉移注意力,可以說是成熟政客百試不爽的妙招,徐清自然也是經常使用。

作為一名政客,總是會犯錯的,因為只要是做事的人,就沒有不犯錯的,唯一不犯錯的人就是不做事的人,而既然會犯錯,自然會損害聲譽,而對於政客來說,民心便是他的政客生命線,所以對於錯誤,政客們自然會想方設法彌補,其中轉移注意力這招,可以說是經久不衰,徐清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