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75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53

所謂的賤籍,並不是指殖民地人,那是更低等級,在宋朝開始工業化之前,宋朝便有賤籍,雖然宋朝在明文典章中取消了奴隸制度,但是在這個封建社會,想要徹底取消奴隸制度是很不切實際的一件事情,大戶人家需要長隨,也需要奴僕,這些簽了賣身契的人,在法理上就不具備宋朝合法公民的權利了,所以這一部分人就被算作是賤民,他們在宋朝雖然是人,但卻不享有任何的權利。

除此之外,失去土地的農民也是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時代,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可能像工業時代那樣,直接來到城市裡打工,然後賺取資金養活自己和一家人,在古代,城市可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崗位,可以提供給老百姓,所以大多數失去土地的農民,都會淪為地主家的佃農,他們租地主家的地種植,然後每年在把一部分的錢交給地主,自己只剩下活口的糧食,這些人雖然還有這合法的身份,但也算是賤籍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山野之民,這些人躲在深山之中,或者是直接生活在海上,在宋朝的典籍記錄中,就曾經看到有些廣東,廣西地區的人,因為陸地上適宜居住的面積太少,也大多有主,很多人便在近海地區搭建屋子,然後生活在海上,以捕魚為生,這種人包括在浙江的舟山群島,也有大量存在,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海上,所以也被一部分當地官府認為不屬於宋朝子民,從而算入賤籍之中。

這個階級在庶民之下,不享有任何的政治權利,當然,這是在工業化以前,隨著工業化的浪潮不斷推進,如今賤籍的人口已經越來越少了,大量的無地農民進入城市中開始工作,逐漸成為城市人口,而那些山野之民在國家的扶貧政策下,也慢慢開始從深山老林,近海地區搬遷到平原上來,開始過上正常的生活,宋朝也為他們編輯戶口,讓他們可以享受作為一個宋朝子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切,至於奴僕問題,朝廷當然無法短時間內解決,但畢竟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尤其是在宋朝的富裕階層人**炸式增長以後,更多的人對於奴僕的需求是增長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畢竟以前只有當官的才用得起奴僕,而全國當官的不過兩萬多人,算上他們的家人和一些依靠官府活著的地主,富商等加在一起,不過才區區一百萬人左右,佔據整個國家總人口的百分之一左右,他們是能夠僱傭的起奴僕的人,而隨著工業化的進展,首先是富裕階層的人**炸式增長,從原本的百分之一快速增長到百分之五,且這個數字還在不停的增長,許多冒險家和商人,透過海洋貿易,賺取到大量的金錢,從而脫離自己原本的階層,進入到富裕階層之中。

而另外一方面,中產階級也慢慢開始對僱傭市場出現了巨大的興趣,他們當然不可能像富裕階級那樣,一下子便僱傭十幾個人,甚至上百個人來為自己服務,但是僱傭一個傭人,隨時隨地幫助自己清理一下家庭衛生,燒菜做飯的需求還是存在的。

這個階層的人,大概有百分之十五左右,加上富裕階層就是全國五分之一的人,有對於僕役的需求,這是一個既定事實,你無法改變,尤其是那些權勢者,他們根本就不想要僱傭的傭人,他們只想要為自己賣命的奴僕,這才能凸顯出他們的不同來,也因此,朝廷在這方面的改革,就相比起其他地方要慢得多了。

不過朝廷對此也有一定的政策來應對,首先就是從徐清上臺三年後開始,所有地方,奴僕戶籍不能再增加一人,且奴僕所生的孩子不能直接算入奴籍,而是要加入庶民籍貫,以保證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證,透過這種方式,雖然不能直接消滅掉這個奴僕隊伍,但卻是等於給這個制度加緊了滅亡的速度,只需要幾十年的時間,當這一批奴僕全部死亡了,那麼奴僕制度也就徹底消失了。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由朝廷出現,成立家政委員會,負責制定規則,將傭人變成一種專業的職業,而不是所謂的奴僕,他們享有法律的保護,與公民一般無二,僱主不能肆意打罵傭人,必須尊重傭人的合法權益,然後在委員會之下,允許私人資本成立家政公司,透過家政公司,來解決中產階級對於保姆的需求。

然後大量引進殖民地人,讓殖民地人來充當奴僕的角色,從而將大量的漢族從這其中解放出來,透過這種方法,等於說是和平解決賤籍存在的問題,從徐清剛上臺的時候,全國賤籍數量達到一千六百多萬人,其中無地農民和奴僕佔據絕大多數,到現在全國賤籍數量已經只剩下三百多萬人,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而在賤籍之後,還不是殖民地人,而是生活在租界或者是殖民地上,擁有合法權益享有的人群,被稱為名譽宋朝公民,他們的地位其實要比賤籍高一點,起碼在法律上是這樣的,畢竟賤籍並沒有任何權利,他們只是主人家的財產而已,但在實際生活中,即便是賤籍,也絕對不是殖民地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尤其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奴僕,那可比普通庶族還要厲害多了,他們這些人,世代在大戶人家為奴為僕,可以說是深得自家主人的信賴,尤其是隨著前文說的這一保護法案實施,因為無法在擴張自己的奴僕數量,各個家族對於自己的家生子就更加保護起來,甚至很多奴籍的人,在主人家的保護下,還能夠上大學,成為一名社會精英,這也是很多見的,賤籍從某種程度上,讓他們獲得了主人家的認可,認為他們不僅僅是一個自己僱傭的人,更是與自己一體的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賤籍的地位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並不低,就像徐清家的奴僕走出去,又有誰敢說他一句賤民呢?大多數都是口稱管家,一副諂媚的樣子,這其實就像太監一樣,誰都瞧不起太監,可又有誰敢當著他們的面說,所以賤籍雖然地位卑微,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則完全不同,而這幫榮譽公民,則在租界內享有合法權益,但僅僅只是在租界或者是新大陸內部而已。

出了這個圈子,沒人會認可你的身份,因為你的身份證明,你的戶籍是新大陸或者是所在租界頒佈的,並不經過中央朝廷,戶部的認可,所以他們如果來到本土,或者在帝國的這一迴圈內,並不算是真正的宋朝公民,而僅僅只是殖民地公民罷了。

這其中包括對宋朝統治殖民地有過貢獻的一部分人,比如說公務員系統中的殖民地人,還有殖民地上位宋朝服務的軍人,這些都算在其中,至於那些殖民地上的貴族,則是直接得到宋朝的爵位,成為士族的,與他們自然毫不相同。

原本富裕的人自然也會富裕,只是窮人才會更加貧困罷了,就像清末的那些士大夫們,在外敵入侵之前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很富裕,外敵入侵之後,大多數人也依舊享有無盡的財富,這兒也是為什麼清朝的改革動力始終不足的原因,上層建築始終可以保證自己的富裕生活,他們又哪裡來的動力去改變現狀呢,最後只能透過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來終結掉這一切。

而這些殖民地上的勳貴,權力者,朝廷也自然選擇跟他們進行合作,而他們在知道了宋朝的強大之後,且在宋朝進行一系列暴力運動之後,早已經將反對者消滅殆盡了,而如今剩下的這些人,自然都納入進了宋朝的體系之中,這些公民,只不過是針對庶民階層的罷了,而如今的新大陸公民,便屬於榮譽公民這一個層級,位於賤籍之上,處於庶民之下,在新大陸和殖民地享有合法權益,但在社會地位上要低於庶族。

可千萬別小看僅僅是一個級別的差距,他將決定你在各方面所擁有的特權,比如說一個庶民如果偷了一個榮譽公民價值十貫錢的東西,只需要做三天的牢就行了,而一個榮譽公民若是偷了一個庶民十貫錢的東西,那麼需要做一個月的牢,且在牢中,會被安排做體力最為繁重的活,而庶民則不需要進行體育勞動,也即所謂的勞改,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是榮譽公民頭銜,那麼他們只能在新大陸生活,如果他們想要出去旅遊,就十分有可能被租界或者是本土的庶民合法的剝奪全部的財產。

因為只要離開了新大陸,他們就跟賤籍沒有什麼差別,且他們沒有主人,自然不可能狗仗人勢,低人一等,無人會保護他們的財產安全,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對於新大陸的居民來說,夢寐以求的便是獲得庶民資格,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去這個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誰都不會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便是去本土,他們也能享受一個宋朝公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切,而如今徐寧開出五萬個庶民額度給這些白人,無疑是對他們的獎賞,也算是徹底把他們綁到了自己的戰車之上了。

而在榮譽公民之下,才是殖民地人,他們在宋朝完全沒有任何的權利,與賤籍相同,但他們沒有主人可以依靠,所以任何人殺死這些殖民地人都不會面臨法律的懲罰,這是整個大宋帝國統治下的最頂層,也是最龐大的人口,整個大宋帝國境內,皇族兩萬人,公族七萬人左右,其中大多數是家屬,擁有爵位者兩千多人,在這之下的士族則有四百萬人左右,之後的庶民九千多萬,賤民三百萬,榮譽公民一千四百多萬,最後的殖民地人則擁有四億左右,十分的龐大,佔據整個大宋帝國最為重要的一塊,但卻不享有任何的權利。

且隨著化肥的發展和普及,糧食的生產大幅度增加,這些殖民地人口開始快速增加,未來特權階層的人口一定是越來越少,而短期內殖民地人的人口會越來越多,只要成為庶民中的一員,便可以凌駕於這四億人之上,成為相比起殖民地人來說,稱得上特權階層的人。

且在宋朝本土的公務體系之中,並沒有規定只有漢族才能進行公務員考試,而是所有持有庶民及士族籍的人都可以參與考試,如果他們不成為庶民,那麼他們將永遠只是被統治者,庶民雖然也是被統治者,但卻有可能晉升成為統治者的工具,也就是公務員,如果表現的好,說不定就能從工具變成持有工具的人,即士族,從此進入統治階級。

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如今宋朝的官員之中,就真的有非漢族,甚至是非華夏民族的官員,雖然他們的官位並不高,大多數都只有七品,八品,僅僅只是一些小官而已,但已然是踏入了士大夫的行列之中,這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成為庶族,這也是為什麼殖民地人對於成為庶族有著那麼大的渴望,要知道如今宋朝的民選官員要想獲得本土認可的前提,就必須得是庶族的一員,這也是他們不能進入公務系統最大的困難之一。

當然,這也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畢竟誰都想要成為士族,所以公務員考試也就異常的激烈,且士族和公族中的士族都擁有特權,他們的子女都可以免試,直接進入公務員體系,公族的子嗣,甚至可以直接進入要害部門,然後快速晉升,而一般庶民即便加入公務員體系之中,想要出頭,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其難度不亞於一名士族成為公族的一員,有的時候往往需要一個家族付出兩三代的心血才能完成這一壯舉,培養出一個士族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