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79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97

而在失學兒童中,女性的比例要遠遠的高於男性,許多家庭之中,在選擇誰應該繼續上學,誰應該晚一點上學,或者不上學的問題上,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家庭會選擇讓男孩上學,而還有百分之二十五則是公平競爭,誰的成績更好誰就去上學,而前者,即便女生能夠上重點初中,但許多父母也會把錢交給男生,讓他們去上學,這一個問題可以說是十分的嚴重,且在越窮的家庭之中,這種情況就愈發明顯。

對此徐清也很是疑惑,難不成還真的是窮山惡水出刁民了?這些父母為什麼不願意把女兒送出去讀書呢,考上重點初中,就代表他十有八九能夠進普通大學,即便是重點大學,都是有可能,為什麼不送女兒去讀書,卻要去送男孩讀書呢,一個普通的初中,想要進入大學可謂是難如登天啊,這筆錢難不成就這麼荒廢了。

這男女之間的輕重之分,未免也有些過於看重了,直到後來,徐清訪問了幾家父母之後,這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原來,他們是害怕自己的女兒未來嫁人之後,便成了別家的女兒,別人家孩子的母親,自己家裡面辛辛苦苦培養出了一個大學生,可最後卻嫁給了外人,到時候她還會報答那些為了她而捨棄前途的兄弟嗎,還是會去幫助自己丈夫家那邊的人?

這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尤其是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的擇偶不再像從前一樣,就是附近鄉村的互相聯姻,因為大學需要從自己的家鄉前往其他城市才能就讀,在這過程中,你會認識天南海北的人,而女方自然是要跟著男方一起去他們家鄉生活的,在交通遠遠沒有現代這麼便捷的時代,女方這一走,一年能夠回來一次,大概也就差不多了,再深的感情,沒有陪伴來醞釀,那也會慢慢疏遠的,女方去了其他城市,她對於家庭的眷顧自然就越來越少了,身邊陪伴的都是男方的親戚朋友,在這種狀況之下,確實會出現父母那樣的擔憂。

而男孩兒則不同,考上大學之後,無論是回到家鄉,還是留在大城市,起碼他們與自己家庭的血緣不會分割開,生下來的孫子也跟自己一個姓,這對於許多父母來說十分的重要,因此在男孩兒和女孩兒的問題上,他們就更會讓男孩兒去考大學,至於女孩兒,則自然是早早的被安排進了工廠,為自己的哥哥弟弟們提供學費,然後找一個本地人嫁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度過這一生。

當然,之所以父母會安排男孩兒上學,而女孩兒則是在接受小學教育之後,立刻進入社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會上大量精英的工作,是男性所專有的,屬於女性的工作非常的少,也就是說,就業非常的困難,父母們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來之不易,當然希望他能夠立刻賺錢,然後養家回饋自己的兄弟姐妹,若是養了一個大學生,最後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甚至還要家庭來接濟她,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種種的因素,倫理,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考慮,貧困家庭中,女性接受教育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至於中產階級則相對較好一些,因為家庭富裕,根據戶部的調查,如今宋朝的中產階級,大致上每年的收入能夠到達一百二十貫每年,相比起工人家庭四十貫每年的收入,在三倍左右,不過因此他們的開支相對來說也比較的大,作為中產階級,他們家裡往往都會僱傭一到兩個傭人,再加上一棟漂亮的別墅,或者是公寓,所需要花費的資金並不少,不過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他們之中大多數都對女孩兒沒有什麼偏見,最起碼只要自己能夠讀書,還是能夠讀到初中,高中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大學就不行了,因為大學的學費實在太貴,便是中產階級,也很難支撐每年六十貫以上的支出,養兩個人上大學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不過這對於大多數家庭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考大學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一個七口之家,五個孩子能夠有一個人上大學就已經十分了不起了,至於有三個人的情況,往往是非常少的。

而面對這種情況,大多數的家庭還是會讓兩個男孩兒去讀書,一部分的家庭會選擇向銀行借款讓女兒跟著一起去讀書,還有極少一部分的則是捨棄男孩兒,讓更加優秀的女孩兒去讀書,說到底,中產階級也是重男輕女的,只是因為錢財的寬裕,所以他們的選擇權相比起普通家庭來說,要多得多,他們也不用像那些貧困家庭一樣,為了讓唯一的孩子可以交得起學費,需要讓自己其他孩子過早的進入社會工作。

中產階級對於那些不能繼續上學的孩子,往往會讓他們去社會上開設的學校去學習會計,外語之類的技術,讓他們在這些領域能夠有一技之長,畢竟中產階級所接受的教育,大多都比較優質,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能夠上初中,這與貧困家庭百分之五十的比例,是有著很大差距的,接受過初中教育的孩子們,對於外語,會計之類比較專業的學科,便有了較為敏感的學習能力,學會了這些,未來找一份好工作並不是什麼問題,當然不用提早進入社會,去工廠裡面做工。

但重男輕女的情況是依然存在的,也就是說,當男性和女性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男孩兒,而不是女孩兒,至於原因,與貧困家庭差不多,至於富裕家庭,那自然不用說,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能夠考上大學,自然是全部都得上,反正對於他們來說,錢不是問題,能不能考上才是問題的關鍵。

而針對這種情況,女權組織自然是大聲疾呼,不過更多的還是無用的謾罵,有識之士其實也知道,如果不能改變男女關系的根本,這種情況就很難改變,但想要改變男女情況的根本,這簡直是要了命的,君不見現代無論是再發達的國家,孩子取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隨父親姓的嗎?

這一點怎麼改變?顯然是不可能的,在這麼發達的現代不可能,放到如今這個古代氣息十分濃郁的時代,自然是更加不可能了,這簡直要比把經濟搞好更加的困難,所以對此,徐清也只能是搖頭嘆息,不過對於女性權益的保護,徐清還是有可以做的地方的,比如說女性結婚之後保留自己家族的姓氏,不需要隨夫姓。

這一點可以說是巨大的進步,在如今的歐美,女性結婚之後都需要改姓,而在中國,因為新中國的建立,女性在結婚之後,依舊可以使用自己原本的名字,而且改變這一點,對於其他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卻能讓女性變得更加獨立起來,改姓這種做法,在徐清看來,著實有點物化女性的意思。

好似女性就是一個貨物,在自己家裡的時候是父親的所有物,等到結婚之後就成了夫家的所有物,如今允許女性保留自己的姓氏,無疑是增添了一絲獨立的色彩,而第二點便是鼓勵優秀的女青年出來從政,這是最重要的,至於什麼讓女性讀書可以優惠,開放更多的工作,這兩點,其實女權保護組織一直在做,不需要徐清去操心,身為政府,他雖然可以偏袒一方,但卻不能實施這種偏向性的政策。

畢竟男女問題不是種族問題,不應該分開看待,女性考六百分能進大學,男性就要考六百二十分才能進,這是另外一種歧視了,這種事情是徐清不會做的,上大學,還是要有能者居之,工作也是如此,不能強制分配,但公務員則不同,因為這是公務系統的工作,自然得由朝廷說了算,其中一部分工作拿出來,專門給女性來擔任,從而鼓勵女性站出來從政,同時在政府部門內要求,每年的提拔名單裡,必須要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女性,不然名單就不予透過。

透過加強女性在政府中的地位,從而加強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這是徐清能夠做的,但因此也受到了許多的非議,在許多傳統人士看來,女性天生就是不如男性的,所以這樣強制定額,等於是給了女性特權,對此自然不滿,而徐清的看法卻並不相同,女性真的就比男性弱嗎?徐清並不這麼覺得,在許多領域,男性確實要比女性更加敏感,但在很多領域,女性也要比男性更加適合,比如說一些基層公務員,還有一些有關於市場變動,醫療保障服務的管理,女性往往能夠處理的更加細膩和完美。

但因為整個政府之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僱員都是男性,這就有點像是晉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一樣,只不過那個時候的九品中正制度是選擇家族,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這就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後果,都是大士族在選大士族,彼此之間互相選擇,導致整個晉朝的官僚被幾個大家族所把持,刮分。

而如今的朝廷也是如此,所有的重要職位全部有男性擔任,在朝堂之上,能夠位列朝班的,沒有任何一個是女性,別說是宰相,尚書,侍郎、巡撫、道臺之類的二品官銜,便是連一個知府都幾乎沒有,在這種狀態下,提拔官員自然是以男性為主,甚至是絕對男性為標準,而女性的才華再好,也會因為女性這個身份,從而被男性所排斥,無法晉升。

而如今,徐清強硬規定,地方衙門也好,中央朝廷也好,必須要有百分之二十的提拔是女性,如此一來,等於是給了那些優秀的年輕女性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從基層公務員做起,一路往上升,只要有才華,他們能夠跟男性一樣,平起平坐,甚至成為男性的長官,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而之所以是百分之二十,是因為若是再大一些,士族們就要集體反對了,這個數字正好,士族們勉強能夠接受,徐清也能夠接受,他需要的,不是一時間讓女性崛起,男女平等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更是人們思考中的慣性,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而徐清的這一道法令,等於是在男權階級思想最為嚴重的政府中,撕開了一道口子,隨著女性慢慢從底層開始向著整個政府部門晉升,未來女性勢必會在整個朝堂之上有一定的勢力,到時候她們自己就能夠推動更多的人進入到朝廷中來,從而平衡社會中有關於男女之間的問題。

徐清相信後來者一定能夠做到,因為當一個口子開啟之後,只要持續不斷的提供優秀的人才,就必定會使得這個口子越來越大,最終將整個腐朽的制度淘汰,士族制度也是如此,徐清雖然身為士族,但他對於這種制度,其實相當的厭煩,只是短期內暫時無法找到適合的制度淘汰罷了,畢竟相比起世襲的貴族制度來說,士族制度起碼保證了社會中的精英可以有上升的渠道,這樣比起來,士族制度到也不是特別的討厭了。

但隨著士族集團力量的強大,如今徐清能夠明顯感覺到,整個社會的氛圍正在開始發生改變,這股龐大的力量,即便是自己都已經有些無法掌控了,這是一個以利益追求為第一的集團,而這正是讓徐清感到害怕的,人的貪慾是無止境的,而這個士族集團又掌握著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來,徐清都無法預測,但如今顯然不是消滅士族的好時機。

再說,其實對於士族制度,徐清還是覺得有優點的,相比起現代以金錢的多少來論社會的身份,以學識的廣博來論社會的身份和地位,起碼要更好一點,說到底,徐清並不討厭士族制度中,唯才是舉的一方面,但令他討厭的是士族制度中世襲制度的殘留。

因為父親是大學問家,大政治家,或者是大科學家,所以他們的孩子便能在社會生活中,享受到無與倫比的特權,這特權並不來自於他們的努力和勤勞,而來自於國家給予他們的身份,且這種世襲的時間是以百年為單位的,且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壽命的延長,這種世襲也就自然更加延長。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