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83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32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獨立國家對於宋朝的留學生倒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排斥了,畢竟他們願意留下來,為自己的國家而工作,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在宋朝人的價值觀裡,種族歧視自然是存在的,但是在種族歧視之中,則是知識的歧視。

這一點在歐美殖民世界的歷史中,是一種很少存在的價值觀,就像一個殖民地人,他在宋朝本土是被看不起的,但若是他上了大學,那麼立刻就會被宋朝的民眾所尊重,若是能夠得到碩士,博士的學位,進入研究所成為一名研究員,那更是能夠在社會上得到崇高的聲望,這是於歐洲社會所完全不同的,對於知識的尊重,更加高於對種族的尊重。

而作為世界第一大國,宋朝的價值觀隨著人口的移民和金融的活動,也自然的散步到了世界各地去,漸漸成為了一種普世價值觀,這就跟現在歐美的價值觀是主流價值觀是一樣的,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方式,自然就擁有最大的話語權,歐洲等國自然也是如此,對於知識的尊重,讓他們可以完全拋棄掉種族的偏見。

另外一方面,留學這些小國的漢族,雖然會瞧不起當地的老百姓,但是對於自己的同學,他們並不會有任何瞧不起的意思,因為在他們的心中,他們的智力是相同的,而不是不同的物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雙方也能交往的來。

而對於這樣的狀況,徐清自然是樂觀其成,這些人在其他國家工作,取得了成就,說到底也是漢族所取得的成就,至於他們在當地取得的榮耀,那也是一件好事情,朝廷並不會因為一位人才的離開而憤怒或者是鬱悶,因為宋朝得到的人才更多,許多外國的精英們,在大學畢業之後,紛紛來到宋朝求學,以期望自己的世界能夠更加廣闊。

而宋朝對此也進行一部分的補貼,在十年前,宋朝將外國留學生看做是政治籌碼,一般來說,只有當地的權勢者,他們的孩子才能夠得到進入宋朝大學的權利,可時光荏苒,宋朝大學的教育越來越大,人數也從剛開始的三四萬到現在一年四十萬,因此大學對於留學生的態度也開始改變。

那些權勢者的孩子自然依舊能夠上這些大學,但外國優秀的年輕人,宋朝的大學對於他們的申請,也是慢慢重視起來的,為此,還專門建立了外國人獎學金,以鼓勵他們留在宋朝的大學中繼續深造,甚至未來在宋朝的大學中工作,成為一名科學家,這些都是如今大學做出的改變。

不得不說,相互之間的交流,確實可以促進雙方的瞭解,起碼在宋朝的知識分子圈裡,對於殖民地人的歧視是最少的,相反,民間對於殖民地人的歧視則最重,這就跟彼此之間接觸的人群有關,知識分子接觸到的殖民地人往往都是殖民地上最聰明的人,要不就是最有權勢的人。

而底層的宋朝老百姓則不同,他們接觸到的同樣是底層的殖民地人,他們粗鄙,不洗澡,大多數是文盲,甚至連漢語都不會,跟他們交流十分的困難,不像上層的殖民地人,幾乎都有一口流利的漢語,跟他們交流,不會有任何的困難,所以這也難免會造成如今的這幅景象。

但總而言之,雙方之間的關係也確實是越來越友善的,尤其是許多國家紛紛放棄自己原本的信仰,開始信奉儒道釋作為自己國家新的信仰和文化來源,這種做法自然是讓中國人的文化自豪感極為膨脹。

與西方的思想不同,東方的思想一直是“遠人不服,修王道以來之。”的思想,也就是遠方的人如果不服從中央之國,那麼中央之國的做法應該是修煉自己的道德,提升個人的品質,從而用文化來征服對方,而不是透過戰爭,雖然在徐清的改造下,宋朝表現出了對於財富的渴望,從而爆發了貿易全球化和殖民地戰爭,但漢族骨子裡並不是什麼好戰的民族,對於金錢的渴望也沒有那麼深重,在他們的眼裡,最好的世界是所有人都能夠學習他們心目中所謂的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這是根深蒂固的事情。

所以如今各個殖民地都開始改變自己的文化基礎,這讓國內的知識分子們都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自然也不再把他們當做是敵人,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其包容性就是十分強的,五十六個民族可以和諧相處,不同信仰的人可以一同生活,這是西方做不到的,沒有絕對的錯與對,太極圖昭示了中國人的是非觀。

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要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空間去判斷事務的對錯的,因為這種種的思想,在殖民地上,宋朝在經歷過幾次攪亂之後,也已經慢慢平定,因為宋朝的統治不像西方那麼殘酷,所以大多數國家還是對宋朝俯首帖耳的,小規模的叛亂當然有,但大規模的叛亂卻是沒有的。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為宋朝的到來使得他們擁有了更加先進的種植技術,宋朝的工廠則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使得這些國家紛紛進入城鎮化,歐美的殖民也是如此,但附帶的則是殘酷的剝削,以及對當地人的不在乎,宋朝則要好很多,雖然也有十分殘酷的剝削,但對於當地人的照料,總是好過那些當地王公貴族的,至於那些礦產的重要性,當地人還是很少注意到的,透過扶持買辦集團,這些國家的礦產雖然是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但經手人卻是當地的權貴,因此民眾的憤怒主要集中在這些權貴身上,而不是在宋朝的身上。

當然,這也跟殖民時間尚且短暫有關,這些國家自然也就不會有太大的反抗,同時他們本身的歷史就比較短,一接觸到宋朝的文明,立刻就被吸引,從而接受了宋朝的思想和文化,一些歷史程度比較長的,反抗雖然會比較激烈,但朝廷也會扶持一個國家兩個派系,從而讓他們內鬥,誰也無法推倒誰,透過各種各樣的組織和機構,來達到控制殖民地的作用,這無疑是一件更加輕鬆的事情。

比如說在一些專門種植橡膠的殖民地成立橡膠統銷公司,這種公司名義上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背後的掌控者卻是宋朝的朝廷,透過壟斷當地的橡膠貿易,從而管控這個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外貿出口,控制了經濟,自然也就控制了政治,任何人想要管理好這個國家,就必須要依賴這家公司的力量,才能統治自己的土地。

而在那些歷史悠久,物產豐富的國家,則採取分而治之的方式,以懲治貪腐的名義,在當地設立,反貪局,其實就是宋朝的情報部門,掌握這些殖民地上權貴們的違法記錄,收錄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有人敢做對宋朝不利的事情,他們就會動用這些資料,從而去毀滅他們在民眾中的基礎。

若是沒有什麼黑料,真的是純白無瑕之人,那也好對付,三人成虎,再乾淨的人,若是全世界都說你是壞蛋,那麼你就是壞蛋,在許多比較難以控制的殖民地,宋朝會建立許多媒體的支部在那裡,每天報道的都是有關宋朝如何先進,當地政府如何如何的新聞,從而讓他們被漸漸的洗腦,相信宋朝才是為他們好的那一方,放到現在的中國,或許沒人會相信。

就像沒有人會相信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是為了中國人好,但在這個時代的這些人看來,確實是為了他好,便是現代也一樣,許多國家的老百姓,依舊認為發達國家所釋出的那些假新聞是真的,他們是真的在為世界和平而努力著,殊不知,這些發達國家,眼裡根本就沒有這些老百姓,他們的眼裡只有這個國家的財富和埋藏在地下的資源,至於上面的人民,不過是利用的工具罷了,推翻了反美的政府,扶植新的政府,從而簽訂條約,瓜分資源,這才是他們想要做的事情。

現代尚且有許多人無法看透這一點,更別說是古代了,宋朝掌握著如此龐大的宣傳機器,那些當地的權貴們又如何能夠與宋朝對抗,最後也只能乖乖聽話,至於死硬派,非要反抗的,往往也只能憑藉自己一腔的孤勇,除了為自己的國殉葬之外,不會有任何的後果。

宋朝唯一害怕的就是人民戰爭,當這個國家的人民全部反對自己的時候,宋朝才會待不下去,而這些權貴們,早已經被宋朝的媒體和報紙們汙染成了一團黑色,即便有人依舊願意相信他們,可那才多少人,大部分人是不會相信他們的,或者是會對他們產生懷疑的,而只要有懷疑就夠了。

再加上宋朝所豢養的那一大群買辦,為了自己的權勢能夠一直保持,他們也必須堅定的站在朝廷這一邊,不然若是宋朝的租界被他們打掉了,那麼他們的權勢就會如風中殘燭,到時候宋朝人還可以撤離,量這些殖民地人也不敢拿宋朝的老百姓怎麼樣,不然宋朝的百萬大軍,足以讓他們的人民遭受無法想象的損失,但這些買辦們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可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能把自己和家人全部送到宋朝來,但是他們的產業和權勢呢?顯然就只能拋棄了,而他們當然不願意拋棄,所以對於宋朝的租界,最在乎的或許並不是宋朝人,還是這幫買辦們。

有他們在,那些反叛者是很難對宋朝形成大規模的衝擊呢,窩裡鬥就足以消耗掉這個國家的元氣了,另一邊宋朝再對這些國家施以小恩小惠,不需要多長的時間,這些國家就會慢慢向宋朝靠攏的,因為宋朝的文化十分具有包容性,這是宋朝殖民最大的優點,因為具有包容性,所以宋朝人在和這些殖民地人相處的時候,也會更能體量他們,而不是像歐洲人那樣野蠻。

宋朝人雖然也野蠻,但那野蠻是包裹在溫和之下的,他不會直接展示出來,這就是中華文明先進的地方,當然,即便如此,依舊會有許多民族主義者反抗宋朝的統治,比如說東南地區,以及波斯地區,這些都是反抗最為緊要的地方,他們擁有悠久的歷史,同時還擁有巨大的人口以及繁榮的文化,對於宋朝文化的接受程度,東南亞雖然很高,但是因為各種生活習俗畢竟不相同,再加上多為島嶼,叛軍逃竄很快,想要抓住他們十分困難,因此會給宋朝帶來巨大的麻煩。

至於波斯,則是歷史太過於悠久的緣故,想要完全掌控他們,是需要一丁點時間的,也是宋朝所有租界中最難掌管的一處,因此佈置了大量的軍隊,每年的軍費開支都十分的高昂,但宋朝依舊需要這一處地方作為自己的軍港,因為這裡距離波斯灣近在咫尺,未來的石油貿易,這裡就是中轉站,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所以宋朝即便付出再大的代價,也不會放棄的。

至於其他地方則要好得多,新大陸,非洲,印度這些地區,要麼實力太差,要麼性格溫和,對於宋朝的殖民並沒有產生太大的牴觸興趣,宋朝也尊重當地的一些習俗,當然,胡亂殺人的情況也會有,偶爾也會激起民變,但並不致命,畢竟想要徹底排除這種狀況,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對於軍人們來說,在他們眼中,弱者就是被宰割的命,想要讓他們控制住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雖然軍法也在不停的嚴格,大規模的屠殺已經越來越少,但是小規模的殺戮依舊存在,有些也很難去徹查,畢竟都發生在荒郊僻壤的地區,除非當地大規模的造反,不然租界上也很難得知訊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