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84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47

畢竟工人待遇是一個企業是否優秀的重要標誌,如果只是血腥工廠,那麼賺取金錢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壓榨工人,透過辛苦的工作從而賺取每一個銅板,而優秀的企業則可以透過其他的手段,來賦予產品更多的價值,比如說科技,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得產品的競爭力提高,市佔率上升,單價也可以上升,或者科技能夠使得單價下降,從而讓產量上升,這都可以有利於產品的發展,這都是重要的貢獻,因此就並不需要單純依靠壓榨工人來或許利潤了。

另一方面,還可以透過營銷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名望,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單純指望依靠工人工作,或者是服務員上班來進行壓榨,這在徐清看來,就不是什麼良好企業,即便他做的再大,公司賺錢的核心依舊是依靠工人的犧牲而建立起來的,這就不是什麼良好企業。

這一點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評價標準,透過將資本家納入士族之中,讓更多的資本家可以規範自己的行為,這遠遠比政策來的更加好,畢竟雖然對於資本家來說,士族的身份在實質上並不能獲得什麼太大的利益,因為士族的身份,能夠帶來的是屬於土地的利益,比如說他們可以不用交土地稅,以及讓自己的孩子可以上更好的士族學校,但這需要等級的,資本家們所能獲得的最高士族等級也不過是六品而已,憑藉這個等級,最多就是能夠憑藉身份就讀重點高中而已,至於能不能上重點大學,還是需要依靠自身去努力的,不然好吃懶做,也是不可能去上這麼好的學校的,甚至連普通大學也不一定能上。

所以士族對於資本家,在實質利益上,並沒有太大的好處,但資本家們依舊趨之若鶩,因為士族便是身份的象徵,象徵著你從此以後便脫離被統治階級,而進入了統治階級,這是關鍵性的一步,而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們將能躋身於上流社會之中,這樣一來周圍百姓看他們的態度也會改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雖然宋朝經歷過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之後,對於商人的尊敬已經越來越大了,畢竟在自由市場經濟之下,有錢的人獲得尊重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當普通老百姓在自己孩子選擇從商還是從政的時候,更加優秀的孩子往往會選擇後者,從中就可以看出來,雖然從商已經被大多數老百姓所接受,並且推崇,但在老百姓看來,始終覺得當官的,當科學家才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其中士族身份是很重要的一點。

而如今,資本家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士族,這些人當然願意花費巨大的力氣去做這件事情,即便因此而損失數百萬貫的錢財,他們也是願意去做的,因為這個身份,在以前甚至連用錢都買不到,而現在,他們只要好好對待工人,然後做好自己的生意,就可以成為士族,這是他們以前做夢也不可能想到的事情。

當然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成為士族之後,他們將擁有與舊士族爭鋒的實力了,可別以為資本家就那麼老實,士族壓在他們的頭上他們就聽之任之,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階級都希望自己成為統治階級,資本家也是如此,而更加關鍵的是,有了這層身份,他們將在公司事務上擁有更多的決定權。

在宋朝的許多公司裡,一般士族嫌棄商業行為,所以會選擇入股,而一般不會直接操縱公司,但這樣的做法就導致了一個很麻煩的後果,就是資本家明明是這家公司的實際控制者,但因為公司內的一群股東是士族,他就必須時刻去諮詢他們的意見,不然若是惹的他們不滿意,這個公司距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這是讓許多資本家十分頭疼的事情,他們當然希望公司在自己的手裡,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權,甚至這家公司就應該完全聽自己的,而不是一些根本不懂行的人來隨便講幾句,就要敗壞掉自己家一切的資源,這是許多資本家所不願意的事情,但無奈,士族的身份如同天塹一樣,只要一位士族站在你的面前,你就天然矮了半層,這完全是心理上的壓力,想要克服是很困難的,畢竟這些士族,擁有巨大的名望,同時在官府擁有深厚的背景,想要讓他們聽自己的話,是想也不要想。

而如今有了士族身份,起碼資本家們就可以有底了,不然始終被士族所操控,這是一件十分讓人難受的事情,除此之外,士族的身份也讓他們可以真正的獨立出來,如今許多的資本家,大多都是士族的家奴,不是他們真的願意做家奴,而是在宋朝這官商勾結十分嚴重的商場上,你如果沒有一層士族的皮在外面,底下的官吏就會使勁的剝削你,這種剝削是你根本無法忍受的。

所以大多數資本家白手起家,企業做大之後,往往會選擇當地一家比較有名望的士族投靠,從而獲得他們的保護,以此來讓自己的生意變得更大,這也是士族收入一大重要專案,透過這種庇護的方式,一名地方士族,一年可以收到的錢就達到數十萬貫左右,而在這中間,他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在公司遇到問題的時候,去處理這些問題就行了,平日裡完全由這些公司養著,孝敬著,這自然讓士族們十分滿意,但資本家們怎麼可能滿意呢。

而有了士族這層身份之後,起碼他們在心理有了更大的底氣,與這些士族交談的時候,姿態也不需要低到泥裡去,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徐清的這一項政策可謂是十分迎合了資本家的心,但因此也讓士族們強烈不滿,首先便是利益上的不滿,資本家們原本必須依靠他們才能暢行無阻,每年什麼都不用幹,單單充當保護傘,最一般的士族都可以得到十幾萬貫的收入,遠遠超出了他們擔任公職所能得到的收入,如今資本家們也擁有了士族的身份,雖然他們依舊會孝敬,因為他們沒有政府資源和人脈,而舊士族則擁有這些,但在談判時,他們能夠獲得的好處是必然下降的。

第二點便是出於名譽的考慮,士族一向是高階知識分子的標配,無論是官員還是科學家,學者,全部都是高學歷的,而如今,卻要讓這些資本家也能進入士族的名單之中,這讓許多士族是無法接受的。

他們甚至認為這樣做,等於是毀了士族這個身份,這是在摧毀國家的基石,而不是在幫助這個國家,對於這樣的言論,政事堂內部也有許多的討論,有的人認為徐清做的對,社會是不斷發展向前的,以前的人還瞧不起匠人呢,現在呢,那些理工男難道不值得人們敬佩嗎?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多麼大的本事啊,同時那些修建摩天大樓的工程師,製作雕刻藝術的工匠們,在以前他們都是奇技淫巧,是不值得人們稱道的,而如今,他們的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甚至其中有不少都因為他們對於宋朝傑出的貢獻成為了士族,國家既然能夠容忍他們,為什麼不能容忍資本家進入士族呢?

而反對的一派則認為,那些工匠起碼還能給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是對社會有一定貢獻的,而資本家有什麼貢獻,他們就是賺取著人民的財富,將北方的貨物賣到南方,然後賺取高額的利潤罷了,除此之外,他們有任何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嗎,他們創造了財富麼?在許多人看來,完全沒有,這也是儒家的傳統思想,認為商人是沒有價值的,他們不從事生產,不創造財富,只是進行搬運,然後所擁有的財富,卻比一般的農民更加富有,甚至連許多地主家都不能跟他們比,所以在士農工商中排在最後面,因為儒家認為,商人對於國家沒有任何的貢獻。

雖然如今儒家已經算不上國學了,但依舊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想要改變這一點,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是在當朝的官員中,大多數是在工業運動之前,便加入官場的,他們的思想是完全儒家式的,想要改變十分不容易,甚至非常的困難,所以對於商人,他們是最為鄙視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士農工創造了社會的價值,士族讓國家得以穩定,並且治理國家,居功至偉,農民在土地上創造了財富,在農業社會,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農民自然也十分的重要,在接下來是工,這個工不僅僅代表工人,還有工匠等一切與手工作業有關的行當,他們也創造了價值,絲綢,瓷器,都是經由他們的雙手來創造的,國家所使用的武器,也必須由他們來鍛鍊,這些都是他們三者的功勞,所以對於工人後來可以成為大學的教授,甚至教授學生,這些官員都還能忍受,但商人,這著實不是他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但朝堂之上也有人說,商業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堪,相反,商業對於一個社會的貢獻,其實是很大的,反倒是被儒家抹除的一乾二淨,比如說平衡物價,官員們總是說,商人透過買進賣出,從而來賺取利潤,但他們卻忘記了,之所以他們可以透過買進賣出來賺取利潤,是因為一個地方缺少某些東西,而另一個地方則富裕,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沒有商人,那麼一個地方所缺少的物品,價格就會更加昂貴,因為他只能透過其他的渠道來獲得,就像鹽這東西是一樣的,鹽商在中國古代堪稱是最富的一群商人,之所以會如此,就是因為中國的鹽巴,大抵都產自幾個地方而已,要麼海邊,要麼就是四川的鹽巴,也就是所謂的井鹽,其他地方的鹽是極度缺乏的,而掌握了這些地方,自然就能夠獲得豐厚的收入,這一點可想而知。

但如果沒有商人,其他地方的鹽巴價格又將會貴到什麼地步去呢,這是完全無法想象的,正是因為有商人在,透過買低賣高的方式,來賺取利潤,才能使得國家的總體物價維持在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地步,而不是胡亂發展,有的地方價格奇高,有的地方又因為賣不出去,而爛在地裡,這都是不對的事情,穩定物價,商人是必定有功勞在的。

且這也是古代商人最為重要的一點,而到了工業時代,商人又有了更大的作用,首先就是對於投資的把握,相比起官員來說,商人對於商機的把握更加準確,因此同樣是一百萬貫的錢財,交給官員和交給商人,所能得到的回報是完全不同的,合理的投資,可以使得自己的產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一名優秀的商人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商人可以合理運用社會的財富,從而去創造新的價值,這是新時代的商人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最為主要的貢獻之一,這是士族不願意承認的,但事實卻存在的一點,其次則是商人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要知道許多工匠自己在家裡或許鼓搗出了更加方便人民的東西,但是他只是鼓搗出來了而已,如何將它變成全民都可以使用的東西,建立生產線,這些都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事情,而商人可以做到這一點。

商人可以透過自己手上的資源,將產品從單件的樣品,變成真正可以大規模生產的東西,並且透過廣告和營銷,讓老百姓能夠接受新的事物,這也是商人們願意做的事情,每一樣新事物的誕生,都意味著新的商機,而商人是最為逐利的人類,他們能夠敏銳的發覺這些商機,並且將之壯大,這些都意味著國家財富的增長,以及人民的生活過程中,會出現越來越多新的東西。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和蘇聯,一個選擇了社會主義,一個選擇了資本主義,最後結局暫且不論,但是在商品的數量和種類上,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無疑是全勝了計劃經濟的蘇聯,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商人,因為商人渴望利潤,而新的產品帶來新的利潤,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所謂為了讓自己的產品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他們就必須不停的改進自己的產品,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技術,讓他們更加舒適,讓它們更加容易使用,從而在市場上擁有更高的競爭力,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