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平淡為官最新章節列表 > 877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77

從新大陸趕往本土的船班次數量十分的多,且主要分為三條路,一段是從紐約直接朝南部走,過阿根廷南岸,繞過整個南美洲前往太平洋,如今的巴拿馬運河尚且沒有開通,自然是無法走人的,還有一種就是從紐約到巴拿馬下船,然後再到巴拿馬的對岸做船前往太平洋,這是大部分遊客的路線,畢竟人比較好轉移,而貨物轉移起來相對比較麻煩一些,而有些人則是直接從紐約向著大西洋走,然後順著非洲的海岸線一路往下,透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然後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最終穿過南海回到本土,這是最為主要的三條路線,而徐寧因為時間緊迫的關係,則只能選擇巴拿馬路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來按照他的計劃,是想要去歐洲看一看的,這三年的時間裡,身處新大陸,他聽說了許多有關於歐洲的事情,那片土地上,如今正爆發著各種各樣的運動和革命,整個社會也正在十分激盪的運動著,許多國家開始工業化,也開始進行民族主義的轉變。

這顯然都是工業化國家的前兆,而這都讓徐寧很感興趣,同時在大學裡,白人的數量是僅次於黃種人的,雖然兩者之間依舊相差三倍左右的差距,但相比起黑人的入學比例來說,這依然是十分巨大的差距,同時從歐洲來的移民大多都很勤勞,雖然也有一些破壞社會和諧的分子,但大多數人都非常遵守當地的法規,不像黑人,經常會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白人則是完美的融入了宋朝的文化圈內,後來與許多白人的資本家聊天,徐寧這才知道,整個歐洲如今正在瘋狂的向整個宋朝學習儒家文化和佛學,道學,這些都讓他們開始瞭解到宋朝人的思想內涵,因此對於宋朝所制定的法律,他們都十分的遵從。

而相比起黑人來說,白人也更受黃種人的喜歡,尤其是漢族的喜歡,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白人的一夫一妻制度,因為基督教的緣故,白人社會始終是一夫一妻的,雖然男性和女性都會有許多的情人,但這一點卻是十分重要的,雖然白人社會的一夫一妻並不是基於男女平等,而是宗教意義上的象徵,與一夫四妻制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但放在漢族進步青年們的眼中,這無疑是十分符合他們道德觀的價值,因此對於白人,漢族的先進人士往往會比黑人高看一眼,這也是他們會有更多機會的原因,而會來到新大陸的漢族,大體都是思想比較開放,熱愛自由的那一群人,對於男女平等有著很高的追求,甚至其中很多都加入了基督教的也有不少。

這與黑人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在黃種人眼裡,黑人是野蠻落後的,而白人則是相對比較文明的,同時白人採取分餐制度來進食,這與許多華夏復古派的思想又不謀而合,在中國唐朝的時候,人們吃飯其實也是分餐制的,只不過後來到宋朝的時候,才開始出現圓桌,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在此之前,分餐制才是中華大地上的主流,尤其是貴族們進餐都是如此的。

而如今隨著文化開始繁榮,復古派自然開始出現,就像如今的中國,有許多人開始提倡穿漢服是一樣的,人在溫飽問題得以解決之後,自然會開始思考精神上的問題,對於古代人的生活自然也會有所嚮往,這也是為什麼如今宋朝和殖民地上會出現那麼多仿唐建築,仿漢建築,都是因為人們對於古代王朝的追思所造成的。

白人宗教文化上的這些特徵,則完美符合了這些人的興趣愛好,所以漢族中加入基督教的人其實並不少,尤其是在新大陸,你幾乎隨處可見教堂,裡面有許多人在進行禮拜和傳教,數量幾乎和佛寺,道觀的數量差不多,不得不說這些宗教確實有著屬於他的魔力。

尤其是在進行教改之後,這些宗教的思想也開始向著中國人的思想進行轉變,因此中國人接受起來,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困難,相反其實是很容易接受的,就像當年佛教剛剛傳入中國的時候,很多人是無法接受的,但後來慢慢的佛教開始向著道教和儒家進行學習,最終在南北朝在整個中原大地普及開來。

而這個時候的佛教已經與剛剛開始喬達摩,悉達多的佛教已然完全不同了,印度的佛教其實很像是密宗,而中國大地上所信奉的佛教,大部分是禪宗,這兩者是有著很大差別的,藏傳佛教就是密宗,他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有活佛的,而禪宗則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活佛,認為道德高尚的人死後會成佛,活著是萬萬不可能成佛的。

在修行方法上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密宗講究的是秘密的修行方法,從中衍生出的比如苦行,歡喜禪之類大眾經常聽過的方式,這些都來自於密宗,而禪宗則是透過問禪的方式來進行修行,至於在哲學意義上自然是更大不同了,可以說佛教傳入中國後,是被中國人的思想改的面目全非,但也正因為如此,佛教才得以發揚光大,沒有像在印度本土一樣,被印度教最終取代,成為了一個十分小的流派。

基督教也同樣是如此,為了吸引漢族進入基督教,同時基督教作為歐洲各國的國教,要想讓民眾解放思想,提高生產力,首先就必須要對基督教的教義以及思想進行徹底的改變,而往哪個方向改,自然是往世界上最先進國家的思想上去靠攏。

這個世界上的人大體都是如此,只要你足夠強,那麼你的所有東西就都是好的,不好也是好的,因此宋朝人既然能夠冠絕世界,那麼他的思想,文化自然也是很好的,所以基督教的改革方案自然得向著宋朝人的思想去進行變革,經過這十幾年的時間,早已經把基督教的思想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進去。

因此漢族人接受起來其實並不難,再加上一神教天生的傳播性就是十分巨大,容易讓人成為虔誠信徒,所以在新大陸信仰基督教的人並不在少數,當然也有很多人反對這種宗教,但聲音並不大。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開放的國家,尤其是如今中國變得愈發強大之後,對於世界上各種文化,思想,宗教,哲學都是秉持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進行包容的,很有當年大唐帝國的感覺。

所以雖然有人覺得不妥,但那只是少部分人而已,只要宗教不能威脅政治,在宋朝這片土地上,就沒有人會反對,想當年佛教的危害這麼大,尚且存在至今就可以想到中國對於宗教的包容性了。

要知道佛教可是鼓勵出家的,並且出家之後不顧父母,不顧宗族,全部是世外之人,他們不需要繳稅,也不需要工作,接受人民的供奉而活,這自然引得國家不滿,最後歷史上三次滅佛,但始終沒有把佛教給摧毀,佛教依舊存活了下來,這跟中國的宗教包容性有著很大的關係。

而基督教相比起當初的佛教來說要好得多,首先他不鼓勵人們出世,二來他不鼓勵信徒們無父無母,而是鼓勵他們熱愛自己的父母,熱愛生活,再來則是基督教並不是完全接受人民的供奉,而是有點像禪宗,透過自己的努力從而賺取收入,養活自己,同是基督教雖然在歐洲對於政治有著很大的影響,但在中國,各個宗教都受到政府十分嚴密的控制,每一位神父都需要進行登記,所有的信徒也需要登記自己的家庭成分,同時大型的集會必須要報批,透過這種方法,控制了宗教的財產,人員以及制度,如此一來,想要改變國家的政體,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基督教的傳播,在宋朝也沒什麼太大的影響,許多人紛紛信仰這一種宗教,別說是在新大陸,便是本土,也有許多官員加入其中,甚至成為了一種潮流,汴京城中就有不少的教堂,香火鼎盛不亞於那些名寺古剎,而在朝廷看來,這無疑是文化繁榮的表現。

因為這些瞭解,徐寧對於歐洲一直有著一份好奇和嚮往,自然想要去看一看這片神奇的土地,如今到底發展成了什麼樣子,但很遺憾,這一次朝廷催的很急,沒有辦法,他只能從巴拿馬走,儘快回到本土去接受自己新的工作,從紐約抵達巴拿馬,足足花費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等下船之後,做火車前往太平洋方向的碼頭,而在這裡徐寧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這裡也是徐家的產業,整座城市的土地都屬於徐家,同時大量的公司在這裡開辦,幾乎全部都是航運公司,大量的人匯聚在這裡,尤其是印第安人,在整個新大陸,若是論對本土民族最友善的城市,無疑是巴拿馬。

因為這裡需要很多的貨運車伕來運輸貨物,而印第安人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整座城市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印第安人,其中大部分從事貨運事業,整個巴拿馬城十分熱鬧,街道上的風景也是很有印第安人的感覺。

你到處都能看到街邊樹立起來的圖騰柱,還有用各種動物骨骼和皮毛製作而成的漂亮雕像,充斥著夏威夷的太平洋島國風情,這種風格是徐寧喜歡的風格,相比起來紐約很像是崑山府,太過於大城市,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所有人都是來去匆匆的,相反巴拿馬的人民就要熱情許多,街邊到處都有一些樂隊在演奏,還有一些穿著桑巴舞的衣服正在街上跳著各種各樣的舞蹈。

市中心最重要的街道便是一排酒館,在這裡,人們喝著啤酒哈哈大笑,暢聊著自己的人生理想,徐寧心想,等到自己老了之後住到這裡來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很喜歡這種讓人感覺很開心的感覺,尤其是巴拿馬的天氣十分舒適,不算特別的熱,也不算特別的冷,一年四季幾乎都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同時海水湛藍,天空又永遠都是一副藍寶石的樣子。

這讓他很喜歡,若不是趕時間,他還真想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好好給自己放一個假,但誰讓朝廷催的急,所以他只在巴拿馬逗留了兩天的時間,匆匆看了看城市的發展,然後又與當地的公司們進行了一番座談之後,便立刻啟程了。

之後遊輪一路往前,在夏威夷停靠補充貨物,徐寧下船看了看當地的風景,與後世的旅遊勝地不同,此時的夏威夷島尚且還處於十分原始的狀態,只有港口周圍相對比較熱鬧,從太平洋西側到東側,往往需要經過夏威夷島進行物資的補給,所以這裡也因為補給而變得十分熱鬧,在島上有一個印第安人的部落,女性是這個部落的國王,這裡的人們與這些原住民相處的還算不錯,並沒有太大的衝突,彼此之間平安無事,甚至有許多印第安人在港口打工,為自己家的生活提高一份質量。

在夏威夷短暫休息了三天的時間,遊輪便離開了夏威夷,在這段時間,徐寧還在夏威夷港口管理者的安排之下,見了一面當地的女王,雙方進行了友好的交談,對於徐寧這位帝國的大人物,印第安人自然會有一些拘謹,但徐寧表現出了良好的風度,再加上他本身就比較平易近人,且與印第安人有過長久的接觸,甚至會說幾句印第安話,因此雙方很快就拉近了距離,度過了一個十分歡快的午餐。

甚至後來印第安人的女王還拉著徐寧說希望晚上共度晚餐,對於這幫印第安人的開放,徐寧深有體會,連忙拒絕,他的妻子在本土等了他三年的時間,如今即將回家,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其他女子有染,即便是女王也不行。

之後便是漫長的旅行,但對於徐寧來說,這是難得的一段愜意時光,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在船上看著近在眼前的大海,便是平靜的一天,偶爾拿出一本書站在陽臺上一頁頁的翻看,這樣的愜意,他已經很多年沒有體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