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江湖拉仇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章 六國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章 六國論

聽了胡惟庸的質問,泰寧伯一時語塞,他總不能說我就要等到塵埃落定,好狠狠的拿下你們文官集團幾個大佬,那不是等於承認了胡惟庸職責自己包藏禍心,置聖譽於不顧麼?

這時候魏國公徐輝出列奏道:“起奏陛下,關於這個事,泰寧伯也是昨天才聽說,陛下知道,老李是個直筒子脾氣,昨天聽了這事便說要告訴皇上,老臣還勸他,查清楚了再說,免得鬧了笑話,誰知他不聽,還說不能讓人矇蔽了聖上,依老臣之見,這本來於我們武將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少管的好,管的多了,容易招人嫌,但老李也是一片好心,還望陛下不要怪罪,依臣看來,這位小陳大人到底有沒有真才實學,皇上再考他一次便是了,朝廷事出多頭,誰也不敢保證不出紕漏,出了錯,糾正一下便是了,犯不著喊打喊殺的……”

這魏國公的手段也不差,先是打了個時間差,從動機上將泰寧伯陰謀論給否定,其次擺出一副這是文官的事,我們武將不管的態度來以守為攻,但又站在皇帝的角度上出了個主意,這招以退為進,實在是妙,一番連消帶打,將左相胡惟庸的攻勢消弭於無形……

最關鍵的是,他將左相胡惟庸保護陳霄就是保護皇帝和朝廷信譽的觀點給扭轉了,變成不能讓皇帝受矇蔽,所以應該查清楚,雖然嘴上說,誰也不能保證不出紕漏,但只要坐實了陳霄科舉舞弊,後面文官集團自己褲子裡的屎漏出來了,還怎麼理直氣壯的打朝廷的幌子,怎麼宰殺這幫酸丁還不是自己等人說了算……

高踞御座上的天子沉默了片刻,似在權衡利弊,但很快還是威嚴道:“卿家所言甚善,就依魏國公之言,宣陳霄上殿。”

隨即,站在皇帝丹陛之下的大宦官浮塵一擺,高聲道:“宣陳霄上殿。”

陳霄上殿大禮參拜道:“臣,陳霄參見陛下!”

“平身吧。”皇帝威嚴中帶著一絲冰冷的聲音傳來,陳霄連忙起身站好,這可是堂堂大明天子,人間帝王,只要你還沒到陸地神仙的境界,最好對世俗的權力保持尊重。

接下來主持朝會的右相李善長向陳霄解釋了來龍去脈,皇帝便冷聲問道:“陳霄,你可有話說?”

陳霄乾脆的否認到:“臣冤枉!”

這個時候自然沒人跳出來指責陳霄大奸大惡,冥頑不靈,開什麼玩笑,怎麼說也是朝廷的朝會,不會和幫派的聚義堂一樣,但心裡怎麼想的就不知道了……

好在系統知道,一大波仇恨值正在到來的路上。

“那就依魏國公所言吧……”皇帝的話語似乎有些懨懨的提不起精神:“今日金帳汗國派遣使者進京,要求朕割讓河北道八千里國土給他們,你就此做一篇策論吧,朕也想看看,自己點的探花郎,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

皇帝話音剛落,滿朝文武的目光不約而同的都集中在了陳霄身上,其實皇帝剛才說的那件事,才是儘早朝會的主要議題,陳霄不過是順帶,大明君臣還不至於為了一個從六品小官專門聚在一起開個會,雖然大家心照不宣的知道,這個小官是有這個分量的……

陳霄聞言,有點懵,臥槽,真考我啊……

這時左相胡惟庸站出來道:“陳霄,如今金帳汗國出了一位陸地神仙,威勢大增,寧王新敗,燕王只能倨城自守,事關國家生死存亡,你要謹慎作答……”

右相李善長也接著胡惟庸的話道:“陛下,朝會不能因為陳霄一人暫停,臣建議先讓陳霄退下,到文淵閣去做策論,待做好了呈送陛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兩位大佬還是給力的,先把陳霄打發下去,到了文淵閣,那就是自己人的底盤,自然有人接應,有槍手幫忙,雖然難免貽人口實,但堂堂宰相頂在前面,縱然有人懷疑,也不敢明著說,至於將門集團,堵不住這幫殺才的嘴,就當聽不見吧……

“就讓他在這寫!”泰寧伯李通再次跳了出來,“去了文淵閣,誰知道你們會不會有人幫他作弊,反正今天議的就是這件事,不如讓我們這幫粗鄙武夫聽聽探花郎的高見。”

李善長怒道:“本相在向皇上請旨,泰寧伯,你跳出來算什麼事,想僭越嗎?”

魏國公徐輝出列,老神在在的說道:“相爺息怒,李通就是這麼個敗興玩意兒,您別和他一般見識,不過反正一早上也沒議出個所以然來,不如咱們就聽聽陳大人有何高見,本公反正是不急,可以等。”

雖然魏國公一副和稀泥的樣子,話語間也沒有任何攻擊性,但還是將泰寧伯李通的意思再一次表達了一遍,而他一開口,將門集團的武將們便紛紛附和,一時間彷彿眾望所歸一般……

好傢伙,裹挾上意啊,陳霄冷眼旁觀,將門已經恃功而驕,開始妄圖左右皇帝了,就比如現在,就算皇帝想袒護陳霄,保住自己欽點的探花郎,也沒法出口了,作為天子,必須要賞罰分明,在敏感的事情上不能輕易表現出傾向性,否則容易被打臉,從而失去了威信……

皇帝沉默片刻,再次道:“就依魏國公所言,賜筆墨。”

皇帝一錘定音,將門紛紛喜上眉梢,而文官集團的幾個大佬卻面露愁苦之相,但此刻說什麼也晚了,而其他的文官也從將門如此篤定的神情中看出問題不對了,莫非這陳霄真的……

皇帝一聲令下,自然有太監為陳霄搬來桌椅,擺好筆墨紙硯,供陳霄當場作文……

陳霄此刻已經不慌了,既然金帳汗國要割地,一早上有沒議論出個所以然來,那肯定是文武意見不統一……

文官集團應該是不希望打仗的,因為一旦打仗,武將的勢力會再次膨脹……

如果不戰,就只能割地了,但問題是皇帝贊成割地嗎?

從今天早上皇帝的表現,陳霄猜出了一二,當然,他不敢肯定自己猜的是對的,畢竟自己對皇帝基本上沒有任何瞭解,他只能從各自的利益出發去尋找角度進行猜測……

不過,當小宦官將筆墨擺好,請他坐下的時候,陳霄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吧,況且我肚子裡也沒有贊同各地的文章好抄啊,畢竟賣國賊的文章怎麼也不可能進的了九年義務教育的課本啊……

隨著陳霄進入煉神期,識海變得強大,他前世的記憶也越發清晰,甚至是一些只看過一次的文章詩詞都記得清清楚楚,但如果前世壓根沒看過,那就麼得辦法了……

於是陳霄提起毛筆,蘸飽墨汁,在潔白灑金的宣紙上,寫下三個大字……六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