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在江湖拉仇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 慈不掌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二章 慈不掌兵

陳霄聞言陷入了沉默,他知道,常瑁說的是事實……

一個殘酷的事實。

但確是用無數鮮血見證過的事實。

即使在一個武者十分強大的世界裡,也不可能出現高段位武者下場屠殺底層士兵的情況,因為你有高手,人家也有高手……

沉不住氣,就會成為對方高手眼中的獵物。

所以兩國交兵,還是以兵對兵、將對將為準則,步卒血戰之時,也是高手引而不發的時刻。

這是心性的比拼,比的是誰更狠心,可以坐視無數己方二郎血灑沙場。

同時也是國力的比拼,誰有更廣袤的國土,更肥沃的土地,誰就有更多的士卒可以在戰場上犧牲。

這一點上來看,大明對金帳汗國有著天然的優勢,雖然大明這兩年日子過得也不好,但比草原上可就強多了……

而且大明人口眾多,所以大明在戰場上死得起,而金帳汗國死不起。

此番金帳汗國攜陸地神仙之勢南下,族中整整一代青壯隨軍出征,一旦全軍覆沒,那金帳汗國要二十年緩不過氣來。

而大明不會給金帳汗國二十年的喘息時間。

對於大明而言,此戰許勝不許敗,但對於金帳汗國而言,他們壓根沒有失敗這一選項,因為一旦失敗,就將亡國滅祖族,所以不需要考慮失敗後的爛攤子怎麼收拾。

其實以漠北的苦寒,如果不是因為金帳汗國出現一位陸地神仙,大明都不需要再經略漠北……

貧瘠的土地註定無法養活太多的人口,人口減少自然導致高手數量和質量下降,用不了多少年,將再也無法為禍大明。

這些年天氣冷的邪乎,靖北道和河北道這樣的邊塞一到冬季尚且千裡冰封,草原上白毛風更是掛起來就沒個完,每年冬天都有無數牛羊和族人會活活凍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從前金帳汗國無法大舉犯邊,只能小規模的在大明邊塞的村落打打草谷,但大明邊塞的百姓也窮啊,經常勞師動眾卻收穫寥寥,還要面臨被大明邊軍剿滅的風險。

所以金帳汗國其實知道自己的國運,也正是因此,今年其太師巴達爾金晉升陸地神仙境界,被金帳汗國所有人視為長生天對草原的再一次眷顧……

是以此番南侵,金帳汗國可以說是上下一心……

對於一個正在滑向深淵,且知道最近正在滑向深淵的民族而言,哪怕是一根救命稻草也會被放大成擎天柱。

更何況,陸地神仙作為江湖武力的天花板,遠遠不是一棵稻草可比的。

一個陸地神仙的威懾實在太恐怖了,會導致邊軍很多戰鬥行為變得畏首畏尾。

寧王大敗,燕王裹足,河北道被金帳汗國當成了牧場,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金帳汗國的那位太師巴達爾金,晉升了陸地神仙。

從戰鬥開始到現在為止,始終都是金帳汗國一方的騎士在表演他們精湛的弓馬技藝……

乍一看去,彷彿大明一方始終被壓著打,毫無還手之力。

因為大明的軍隊無法捕捉到雙方在一箭之地處出手的時機,因為金帳汗國總是放一箭就跑,大明根本來不及放箭,即使放箭,也無法取得戰果。

但陳霄在兵部帶過一段時間,他清楚的知道,兵部軍器局生產的最新式硬弩,射程是遠超金帳汗國騎兵所使用的反曲弓的。

那麼此刻鄭國公常瑁甘心讓士卒冒著巨大的傷亡,卻命士兵引而不發,除非他通敵叛國,否則就只有一個解釋,他想要更大的戰果,而非打草驚蛇……

果然,金帳汗國的騎兵再怎麼驍勇,幾輪騎射下來,也難以維持原有的陣型了,而前後銜接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開始出現問題……

雖然大明軍隊就地結陣,但金帳汗國的騎兵總體而言是不斷推進的,兩軍之間的距離也在緩緩縮短,從最初的標準的一箭之地慢慢變短。

忽然,鄭國公常瑁大喝一聲:“放箭!”

他身後的掌旗官立刻將早已舉起的旗幟狠狠麾下。

時間彷彿凝固了一瞬,大明龐大的軍陣萬弩齊發,向天空射出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弩箭,將對面金帳汗國的騎兵幾乎全部覆蓋了進去。

金帳汗國的騎兵陣營頓時一陣人仰馬翻,他們雖然長於騎射,但高機動性必然以防禦力的減弱為代價。

面對大明的勁弩,金帳汗國的騎兵不論人馬,觸之即碎。

同時,一瞬間的巨大傷亡也不可避免的導致他們隊形散亂,戰馬受驚,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或戰術迴避。

而鄭國公常瑁抓住了這個機會,命令訓練有素的弓弩手發動了第二輪、第三輪的射擊。

這兩輪齊射在加深對金帳汗國騎兵傷亡的同時,也持續對其形成了騷擾,讓金帳汗國的騎兵始終無法恢復隊形。

要知道,金帳汗國攻擊大明軍陣之時,是靠著一支支小隊輪番挺近,在保持安全距離的情況下對大明軍隊造成殺傷,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是因為每次攻擊的人手有限,實際上對大明軍隊造成的殺傷並不大……

而大明這一方不動則已,一動便是石破天驚,數萬弓弩手同時放箭,對整個金帳汗國的前鋒騎兵造成了火力覆蓋,將士卒的武器代差優勢發揮到了淋漓盡致。

但是陳霄知道,能造成眼前的戰果,鄭國公常莽的指揮功不可沒,沒有他之前的隱忍誘敵深入,大明的弓弩不可能造成如此大的戰果。

果然是慈不掌兵,陳霄暗暗吐了一口氣,在心中感嘆道。

此時,金帳汗國先鋒騎兵的隊形已經徹底散亂,無法組成有效反擊,而鄭國公常瑁再次下令,命大明兩翼騎兵迂迴包抄。

他竟然試圖以與對方相差不多的兵力,徹底吃掉這支來犯的敵軍。

竟然想靠一支以步兵為主的軍隊來吃掉同等數量的騎兵,不得不說,鄭國公這一波秀到了陳霄,沒想到這個平日裡濃眉大眼的鐵憨憨,打起仗來都有這麼多手段,那掛帥出征的魏國公豈不更秀?

金帳汗國的先鋒們看到大明兩翼騎兵對自己形成了包抄,而頭頂那彷彿死神鐮刀一般的勁弩仍然攢射不停,終於徹底喪失了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