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永不暴露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4章 險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74章 險地

此時的寶山地區,還是一片沿海漁村景象。

抵達這裡之後,打發走了馬車。盧廣大帶著趙立冬來到海邊不遠處的一個院落前面。

這是一個單獨的院落,原來是一個魚獲收購站。從漁民手裡收購各種魚獲,到滬海城裡倒賣。

軍統買下了這個收購站,把這裡作為訊號接受和密碼破譯的基地。

不過,表面上這裡還在照常收購各種魚獲,只是都換成了軍統的人。

在院子外面,新蓋了幾間房子,用作收購魚獲的地方。原來的房子,則作為電訊處辦事的地方。

在趙立冬看來,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並不理想。

除了做生意掩護的特工之外,監聽和破譯密碼的,至少也需要十來個人。這十來個人不可能總是呆在屋子裡面不出來,哪怕是曬曬太陽,也總是要出來活動的。

況且漁民們經常要來賣魚,如果是有心人,早晚會發現破綻。

地方偏僻雖然有利於隱藏,但是交通不便,一旦出現問題,撤退就不方便。如果被敵人包圍,大概只要海上一條路可走。

敵人如果封鎖了海上,就很難逃走。

趙立冬也沒客氣,跟安心容一見面,就指出了這些缺陷。

在他看來,破譯密碼雖然重要,但是人員安全更加重要。人沒了,還破譯什麼密碼?

“這個問題我也意識到了,曾經跟遲再元提過,可是他說我們在這裡的時間不長,敵人不會這麼快發現我們。這裡的訊號比較清晰,沒有干擾……。”

安心容的理由就是這裡電磁環境比較好,敵人防備鬆懈,不象城裡那樣戒備森然。

但是這些理由,實際上站不住腳。

“別人不懂,但遲再元是無線電專家,他是內行,應該明白。”

“無線電訊號在空中傳播,就是開放的,誰都可以接收。它的速度是30萬公裡/秒,距離根本不構成障礙,在渝城都能接收到。”

“便是不在渝城,在浙省、蘇省這些滬海周邊地區的縣城設立基地,也比這裡要好。現在的電子設備才能有多少?那點電子幹擾,能有多大?”

“對了,你們進駐這裡之後,受到過電子幹擾麼?”

“目前還沒有。”

電子幹擾技術,現在已經在軍事上有所應用,不過還很初級。一般用在戰場上的無線電聯絡中。在滬海這樣的後方,幾乎不會應用,更不會為了防止破譯密碼,實行電子幹擾。

日軍現在的戰術,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我建議你們立刻轉移,換個地方。”

“我已經提過這個建議,可是鄭副座不同意。漁民裡面有我們的人,村子裡面也有我們的暗哨,如果發現問題,會提前發出預警。”

“鄭副座?鄭傑?他不是華北區區長麼?怎麼管到這裡來了?”

在趙立冬前世的記憶裡,電訊處是軍統的核心部門之一,代學農非常重視,一直抓在自己手裡。

現在竟然是鄭傑管電訊處,難道歷史走向發生了變化?

“現在電訊處歸鄭副座管,他已經卸任華北區區長。當然,這裡面有一些不可說之處。”

有什麼不可說的,不就是爭權奪利嗎?

很可能是常凱申為了削弱代學農,不讓他坐大,施加了壓力,代學農才把電訊處給了鄭傑。

這種官場內鬥,牽連到下面的業務部門,就出現了這種外行決定內行生命前途的奇葩安排。

簡直不把這些業務人員的命當回事兒。

當然,鄭傑的內心,不一定不把安心容他們當回事兒,只是在他那裡看來,已經採取了足夠的安全措施,不會出什麼事兒而已。

反正這就是個臨時任務,用不了多久就會轉進,哪裡會那麼巧就出事兒?

說到這裡,趙立冬也就不多說。

對於自己的安全,他倒是不太擔心。即使敵人來襲擊,他也有把握逃走。

軍統自己人都不在乎,他又何必強出頭,得罪軍統一大片。

“破譯有什麼緊進展麼?”

“有些進展,但是進展不大。最近監聽發現,日本人可能更換或者升級了密碼。”

這個也不奇怪,密碼系統升級換代,本就是正常操作。以前繳獲的密碼本,隨著升級換代,可能就失去了作用。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更換,尤其是派送密碼本,是個費時費力的龐雜工作。日本即將進攻美國和東南亞,大戰在即,更換密碼系統,也在情理之中。

“海底電纜切斷了麼?”

“還沒有。”

“沒找到?”

“我們查到了大北公司的資料,但是標記不精確,只有一個大致範圍。找了十多天,也沒有找到。這不正指望著你來呢。你一來,我們就有希望了。”

我現在都這麼神奇啦?一來就藥到病除?

“安科長,你也別對我報多大希望。我又不是神仙,你們這麼多人都解決不了,我也未必有什麼辦法。”

“別謙虛,你是高手,沒有什麼事兒能難住你。這回我是真的沒什麼辦法,奴家今後的身家性命,可都指望著你啦。

安心容竟然撒嬌了。

這還賴上我了?還撒嬌,拋媚眼兒。

你雖然挺漂亮的,但是跟愛彌兒比起來,還要差一些。美人計對我不管用。

“好吧,你給我介紹一下情況,我試試看能不能找到電纜。”

“老吳負責找電纜,我把他叫來跟你說。”

老吳就是假扮漁民的人,混在本地漁民中,藉著出海打漁的幌子,尋找海底電纜,同時也從漁民那裡,瞭解一些本地訊息、

本地漁民的漁船基本上都是小木船,沒有機械動力,靠划槳和小風帆行駛,航程有限,只能在近海的傳統漁場作業。

現在捕撈能力有限,魚類資源還算豐富,所以漁民們的日子,還能湊合著過。

老五有一條小型機帆船,手下兩個人。因為有動力,出海能走的遠一些,尋找範圍比較大。

當然,海上的範圍更大,茫茫一片,也沒有什麼標志物。

現在也沒有什麼導航定位裝置和金屬探測裝置,即使有一個大致範圍,想要找到海底電纜,也絕非易事。

聽了老吳的介紹,仔細檢視了圖紙,趙立冬心裡已經有了梗概。

“明天我跟你們一起出去,爭取三天之內,把電纜找出來切斷。”

什麼?三天?

安心容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不過,她很快恢復正常,嫣然一笑。

“高手就是高手,我就知道,你一來就手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