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逼上梁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九卷 第二十六回 一致對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九卷 第二十六回 一致對外

依臣看,當今局勢雖有五胡亂華之勢。可我等已是妥善部署,當可掌控局勢演變。臣以為可採納鄭理事之策略。朱武毫不思索的就投了鄭鵬一票。

這些分歧,早在來見李民之前,他們就已經表決過了,此時自然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何況,且不說朱武原本與那鄭鵬一樣,也是山賊出身,有受過鄭鵬禮讓職能的好處,在兩廂決策對他來說都無所謂的時候,自然要偏幫一些鄭鵬。就是單從事件本身來說。朱武這麼一個唯情報論的佈局。在情報完備的情況下,對大局的掌控絕對自信的很。完全有信心能控制大局走勢,借勢滅掉大宋而又不生五胡亂華的大勢演變。

而至於其中百姓的犧牲,卻是不在朱武考慮範圍之內的。作為一個合格的佈局。連自身軍隊和友軍,那都不過是大局走勢上的一個棋子籌碼。那就更別提是那些無關緊要的百姓了。

雖然李民立國的宗旨是共和,是以民為本。可顯然,無論是鄭鵬,還是朱武,都是沒有這個覺悟的。

對此,李民即使沒有今天這件事,那也是很明白的。而且,雖不贊同,可也很理解。畢竟,李民在現代的時候,雖然沒經歷過戰爭,可只看那些歌功頌德的紀錄片或是電影中,都不加遮攔的描述為了取得某場戰役的勝利,只是叫囂著:死多少人,我給你補多少人。

部隊的實力能補上。死去的戰士和百姓又如能補上那就更別提某位偉人為了勝利,動人民戰爭,藏兵於民了。

故此,李民很理解。隨之看向了李綱。

李綱很是肅穆的說道:臣隨國主起事。不惜身做二臣。皆為建立共和之國爾。國之子民,即我之子民。豈可輕言犧牲。且戰局如水。千變萬化,如不能防微杜漸。即使神人,又怎能將千般變化,萬種人心,盡皆謀盡,掌控。故,臣以為,既有中原百姓遭受刀兵之現狀,又有五胡亂華之大勢將生。我等切不可只顧利益,謀略,而舍大義。而今,當舍與宋之恩仇,揮兵救援。

李民聽罷眾人的言辭。心中主意已定。

這種事,看似兩種選擇,可實際上,對李民來說,根本沒有選擇。李民可沒有某些人攘外必先安內的狹隘心態。外敵當前,自然是要一致對外。

而至於鄭鵬,朱武等顧慮的要給李民一個完人的名聲,不已前宋臣之身,徹底斷送宋朝,而婉轉一些的從異族手中收復。這對李民來說,根本沒必要。

歷史早就證明了。成王敗寇。別說李世民那種逼父殺兄地都能千古傳頌。就是元朝這種被侵略史。到了後世。都能堂而皇之地成為了歷史傳承地一部分。以大宋前國師身份。推翻大宋。這又算得什麼。也就是這些在大宋體制下傳承了忠孝名義地人。比較自我在意罷了。

李民當即正色說道:諸卿之意。我已盡知。本尊之見。唯戰爾外敵當前。我共和之國。當起民之表率。捨棄恩怨。一致對外。犯我華夏。雖遠必誅

李綱等四人。聞言當即精神一振。齊聲應諾。

李綱這四個人。原本就沒有什麼個人恩怨。只是遇到這等大事。處理上。所在地角度不同罷了。

如今李民訂下基調。別說是正合了李綱和公孫勝這兩人地大公之心。就是那完全為了李民個人利益考慮地朱武和鄭鵬。也是極受大義感召。

當下。有了大方向。朱武隨即籌劃了一番。提議道:我軍即立意援助大宋。抗衡外族。當興堂堂正正之師。使我舉兵。均明我國大義。當初檄文。昭告天下。並嚴討遼。金。西夏之不義。同時令高家軍領第十五集團軍。出兵東北。進攻燕京。以圍魏救趙之勢。逼遼國退兵。令岳飛。領蒙古軍團。突襲金國國都。逼迫金國回援。同時。函大宋。應允其和議。令其開放邊界。令折家軍。種家軍。分別率領第十三集團軍與第十四集團軍快回援西北。救助西北邊軍。震懾西夏撤兵。同時督令大宋和議後遣使昭告吐番與西南諸部退出我中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於朱武的這個提議,李民大致上還是比較認可的。不過,在小地方,李民卻還是想找他那個記名弟子耶律大石問個清楚。畢竟當初耶律大石立誓不進犯中原,如今違誓,若不給的果報,豈不是顯天道無眼。

當下,李民補充道:此策不錯。不過西夏,多是騎兵。遊擊千里,迅捷無比,

救援兵勢未成,其對中原的禍害,已是巨大領第二騎兵軍。與文書檄文之前,先行一步,擊其先頭部隊。同時,在以此策並行。

朱武聞聽,一陣無語。他設計這個圍魏救趙之局,本就考慮到了遼金西夏多是騎兵,以李民的主力步軍正面救援對敵,很可能跟不上人家的腳步,只能吃灰。這才不理其進攻中原的部隊,而是直接衝著遼金的老家下手,只有那有著西北根基,能拖擋西夏個一兩月的西北,這才讓折可適與种師道他們率軍正面回援。

可沒想到,李民竟然比他還激進,整個李民軍,也就這麼一個第二騎兵軍。兩萬軍兵,全是雙騎。李民就這麼惦著帶著兩萬人就跟人家遊牧民族玩馬戰。且不說這以少迎戰倍敵有多麼的危險,就是沒有危險,以李民如今共和國主的身份,有這麼國主老親臨第一戰線的麼

可李民一貫勝利,以及李民自身幾乎就可當的一軍的強大神通實力。這還真讓朱武沒有什麼可勸諫的。

甚至,就是老成的李綱,也是對這李民有著強大信心,在為了大多數百姓的情況下,也不覺得李民這樣做有什麼不好。而至於那任俠的公孫勝,雖然也算是一個軍師,可他幾個人都敢造反,本身也是那種武軍師,對李民的這種態度,更是激賞了。而至於剩下的那個鄭鵬,那就更別提了,雖有些智慧,可卻是死忠李民,跟隨李民這些年,早就徹底的對李民個人崇拜到了極點。早就盲目了。自然李民說什麼都是對的。

故此,李民說完之後,卻是沒有一個反對的。

當下,李綱負責內部統籌,以及外交通告。朱武帶領參謀部推演大局走勢隨即收集情報,完善大局走勢。

立時,李民的整套班底都徹底的調動起來了。

當下,且不說,高家軍,種家軍,折家軍三部將領各率集團軍出征回援。

李民在放飛了海冬青,出了給岳飛的第一行動指令後。隨即也點起了第二騎兵軍,帶著曹淼,守一真人,靈隱禪師,以及公孫勝,喬道清,林沖楊志,武松魯智深盧俊義等數十位大將,快馬向大名府進。

大名府,大宋四京之一,北方的重鎮。就算遼金能攻克邊塞,最終,無論遼金,也是還要攻克了大名府之後,這才能一馬平川的威脅到大宋的中央統制集團所在的京都。

而至於帶著曹淼,一個是曹淼如今金丹大成,只服李民一人。另一個,李民為了快行軍,輕騎簡行,只帶了十天的軍糧。連後續的補給輔軍都沒帶。必須要在到了大名府之後,在當地取得給養。而這就要用上曹淼了。

老曹家號稱大宋第一將門,那可不是白叫的,在大宋軍中的關係人脈,那可是根深蒂固的。哪怕是曹家擺明車馬的投靠李民,曹家在大宋軍中的影響力,那也絕對不是那麼好去的。尤其是如今大宋風雨搖曳之時,更是不敢用硬性手段驅除曹家在大宋軍中的人脈,以免軍兵譁變,徹底全盤倒向李民。

故此,帶著曹家這位老祖宗,哪怕就是大宋朝廷在接到李民的正式檄文與外交通告後,依舊不顧全大局的配合,為出力的李民軍提供給養,李民也可兵不血刃的在大名府當地取得給養。就算軍中的給養沒有,當地的富豪也能湊一部分。何況,李民還帶著盧俊義。

那盧俊義乃是大名府富。雖然被大宋拿下後操了家,可其在大名府當地的人脈還在。光是那些土豪支援,也夠李民這兩萬軍兵打上一年兩載的了。

故此,李民這主意雖然比較冒險,可朱武盤算之後,也不得不認定在敵國境內就地取養的可能性相當的大。同一了李民的這一舉動。

一路上,李民大軍,馬不停蹄。

雖然沿途多有大宋的府鎮,可李民這兩萬騎軍,哪個府鎮敢攔。別說李民軍根本沒有進城的意思,繞城而過。就是有進城的意思。那些沒得數千兵馬鎮守的小城,小縣,也是不敢抵抗的。甚至,有些看到李民騎軍賓士而來,直接就開開了城門準備獻城。可結果,李民的騎軍卻是呼嘯而過。

可是,即使是李民率領的騎軍,如此的趕時間,可時局的演變,仍然出乎了李民的意料,以及朱武的意料,果應了戰場千變萬化,無一定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