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無限悟道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章 參悟小同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31章 參悟小同異

“嘶嘶嘶~”

白馬非馬的飛刀群,高速切割那些長大了的萬物,不斷的讓他們的肢體粉末化。然而,那些萬物的生長彷彿沒有止境,被切掉多少,就會長出多少,一點都不停歇。

反過來,無名發出的飛刀環,卻明顯存在消耗。僅僅數秒,就稀薄了好多。看到這樣的結果,無名臉色越來越難看。現在看起來自己的圓環還可以頂住,但最終會是怎樣,無名已經可以預料。一旦飛刀群消耗殆盡,那些還在生長中的萬物,就會撲過來,把自己切成碎片。

“要死!扛不住了!”

無名不敢猶豫,雙手撐地,直接躍起,而後掉頭就跑,“嗖”的一下轉過山坳,再度潛入山麓中。洛色林雖然第一時間想追趕,可惜那白馬非馬形成的飛刀群攻擊,還沒有完全的消耗光。他此時也不敢衝上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無名消失了蹤影。

“也罷。就讓你這東方小子再活半日。如果你真的戰勝了波埃修,那個廢物一定會去托馬斯大人那裡哭訴的。就讓那些上帝的信徒們收拾你吧。他們隨便再來個厲害的,做掉這種程度的你不在話下。至於我,還是輕鬆一點,守住山口就好,折騰那麼多真沒意思。”

奔逃,沒命的奔逃!

此時的無名,越跑心中越感覺後怕。那個恐怖的“惡魔降臨”,那完全沒有減退跡象的萬物瘋狂生長,惡魔化的變身,給無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絕望的是,已經大幅強化了的“白馬非馬”,居然依然不是它的對手。如此一來,無名再也沒有什麼對抗的手段。

已經要死了嗎?

一陣頭暈眼花,無名“撲通”跌倒在泥地上。胸口異常煩悶,讓他意識到自己昨夜就已經受傷,現在還沒有好。這半日的折騰,終於讓傷勢再度復發。現在的無名,就是想再逃跑,也沒有能力爆發出足夠的速度。

“如果不能真正破解先天世界的規則,這一次,必死。”

無名默默的對自己說著,強迫自己再次冷靜下來。洛色林並沒有追來,或者追錯了方向。總之,無名知道自己剩餘的時間真的不多。解謎應該從哪裡開始入手呢?不妨仔細回憶一下對手們說過的話。

幾乎沒有怎麼想,無名就察覺洛色林曾經說過的一個詞語——唯名。洛色林說,無名的“白馬非馬”有一點唯名的味道了。這個話當時無名完全沒聽懂,但現在回憶起來,卻立刻讓無名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白馬非馬,確實就是國學裡的唯名論啊。難道說,這幾個西方高人,使用的都是名實攻擊?”

無名心中彷彿開啟了一道視窗,想起了曾經接觸過的一些知識。

無名知道,號稱西方文化啟蒙第一人的蘇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定義完美,而真實事物不完美的問題。到了亞里斯多德那裡,他把這個叫做質料與形式。亞里斯多德認為,萬物都有一個“形式”,這個形式符合完美的定義。然而,因為構成萬物的具體“質料”本身不完美,因此才導致真實的事物沒有定義中的那麼美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例如——球面。在幾何學定義中,空間中到定點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圍成的圖形,叫做球面。

然而,真實的球形物體,沒有那麼完美。不管做得多麼圓,也不可能確保表面上的任何一點距離球心同樣長度。

亞里斯多德認為,其實真實的球體,是有“球”這個形式的。只不過,構成它的質料本身不完美,所以導致這個物體最終無法完全符合球的定義。

到了歐洲的中世紀,對於所謂的“形式”是否真的存在,成為經院哲學家們的重大課題。其第一個引入者,就是中世紀剛剛開始的時候,透過各種渠道學到了亞里斯多德學說皮毛的波埃修。

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解釋,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流派,稱為唯名論與實在論。

實在論認為,真實事物的“形式”是確實存在的,他們把這叫做“共相”。共相,就是大類。例如“馬”,就是所有真實馬兒的共相。

唯名論則相反,認為真實事物沒有什麼“共相”存在。所謂的共相,只不過是人自己發明的,自己歸類的。只不過是為了方便人類理解世界罷了。

當日,無名破解“白馬非馬”,就是知道古代名家公孫龍的真意。公孫龍是一個唯名論者,他根本不認為“馬”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完美的個例。所以白馬非馬的本意,就是這匹真實的白馬,不符合馬的定義。這種觀點,事實上非常完美的破解了早期經院哲學的實在論。雖然,那些西方經院哲學家,比公孫龍晚了整整1000年。

無名判斷,這個先天世界,看來應該可以透過語言的定義,來定義出百丈內事物的特殊名實關係。

實在論者波埃修,甚至包括他的追隨者香蒲的威廉,都認為事物存在“共相”。這共相就是事物的靈魂所在。他們的攻擊,應該是類似“剝離共相”這類的話。這種話顯現出來的聲音就是“靈魂抽離”,導致的效果就是事物的共相被抽離。按那種偷窺亞里斯多德皮毛的觀點,這將導致沒有“形式”,只有“質料”的萬物,這種萬物,自然只能癱軟為一灘爛泥。

而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指出了這種所謂“共相”的虛構性。因此,“白馬非馬”可以破“靈魂抽離”。華夏諸子百家中樸素的唯名論,完勝了經院哲學早期的實在論。

想到這裡,無名的方向已經比較清楚。他立刻注意到洛色林攻擊的不同之處。洛色林的攻擊,事實上並沒有剝離萬物的共相。相反,他的攻擊讓萬物變得異常,違背了萬物本身的特點。

“這是完整的唯名論攻擊。”無名立刻做出的判斷。

洛色林贊成的顯然是“共相”不存在。他的“惡魔降臨”,讓周圍的萬物,感受到它們的自由。這四個字的真言,應該類似“共相非真”之類的話。這個話,使花草們不再被那種“草”或者“花”的定義所侷限,自由的生長,自由的惡魔化,一點都“不像”草或者花了。

這種認識,比公孫龍的“白馬非馬”更加完整,結果就是在與“白馬非馬”的戰鬥中,“惡魔降臨”更加有持久力。

“只是,這種觀點在西方中世紀屬於離經叛道啊。”無名自言自語道。

他知道,中世紀經院哲學,本質上是要為基督教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共相如果不存在,那宗教的存在也就不合理。因此,只有與天使作對的惡魔,才會宣揚這樣的思想。

“難怪洛色林一副魔鬼的樣子,還玩弄撒旦的標誌性圖騰。”無名笑了。

要破解這種唯名論,當然是用名家惠施的絕學——合同異。無名豁然開朗,無事道長說的“小同異”和“大同異”,原來是名家惠施的名言。只是可惜,大同異無名自己也一知半解,他只能先按小同異的真諦,去構想真言是什麼。

思考良久,無名終於默默的點了掉頭。接下來,他嘗試對周圍的花草樹木說出三個字。

“小~同~異~”

三個空靈的字破空而出。隨著這三個字的唱響,周圍的花草樹木,都開始瘋狂長大,與洛色林四字攻擊的效果差不多。然而,區別很快顯現。那些長大了的花草樹木,並非一股腦的合成防禦球,或者一股腦的四散攻擊。它們居然自發地糾纏起來。花和花糾結在一起,草和草糾結在一起,樹和樹糾結在一起,石頭和石頭糾結在一起。它們排成了數個類別分明的陣營,然後齊齊對著無名搖曳起來,彷彿在等待無名指揮。

 dian.com>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a>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