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百姓為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百姓為本

“皇上,事情起因,乃是臣看不下去,順天府所作所為,官員任用私權,冤枉參加會試的學子,雖然會試學子不是天子門生,但是亦算皇上半個門生吧,本來此事應該上報皇上知曉的,可是就是因為順天府官員私慾,致使兩位學子遭到誣陷。”

“嗯?衛明你說清楚,怎麼就到了順天府那裡,你不會連順天府都鬧了吧,這可是你妄為了。”

此時崇禎臉色十分難看,一方面擔心嶽忠年輕衝動真做出那等事,一方面嶽忠說的沒錯,這樣的事情,應該上報給自己的,畢竟關係到了會試的學子,現在崇禎一點訊息都不知道,心中也是有些微怒。

“皇上真實抬舉臣了,臣哪敢做出那等事情來,那不是自己作死麼?”

當下嶽忠把寇尹的事情開口道出,期間也把寇尹的的事情與崇禎說予,一點沒有隱瞞,說完之後崇禎也是有些頭疼,一方面與嶽忠有關,另一方面卻是周延儒,畢竟周延儒現在是崇禎比較信任的人,而嶽忠也是自己親信,崇禎十分不願因看到兩人敵視的。

“衛明,此事你看能不能。”說到這裡崇禎一想,還什麼能不能了,錦衣衛出動了,兩廠也加入了,要想把這件事情化小,那可以說根本是不可能的了。

“皇上,此事正好可以藉著由頭,試探那些人對於重啟兩廠的意思啊。”嶽忠看得出崇禎有些猶豫,甚至有一絲對自己的不滿,於是開口緩緩說道。

“可這件事情畢竟是關於玉繩的,哎,罷了罷了,倒是他教子無方,怎麼玉繩清廉明理,到了後代卻是糊塗紈絝啊,衛明你與朕說說這是為何?民間有句話說的老子英雄兒好漢,可是為何有的子孫卻是任意妄為?敗壞了祖輩的清名。”

“皇上,這事情倒是難說,可是皇上想聽,那麼臣就說說,請皇上莫要怪罪。”嶽忠開口道。

“說吧,不說朕才會怪罪你的。”崇禎微微搖頭開口道。

“皇上,自古就有慈母多敗兒之言,這話雖然說是一人母親的,但是形容父親、爺爺長輩也可,祖輩們寵愛子續,這是在所難免的,故此就讓子續自小養成一種,高人一等的性子。”

“衛明言之有理,繼續說下去。”

“臣,斗膽說這是等級、權位、爵位的問題,也是歷朝皇上培養出來。”說完這句嶽忠不再開言,看著崇禎的臉色準備著後話。

“你說,這與朕何干?”崇禎雖然有些疑惑,但是卻沒有發火,對嶽忠點點頭,示意讓他繼續。

“皇上,我大明由什麼構成?疆土?將士?文武百官?這些都不是主要的,每一個族群組建的國度,皆稱國家二字,皇上可知道這兩字的意義?”

“嗯?國家當然是咱們大明國了。”崇禎疑惑的問道,不知道嶽忠是何意。

“皇上,這是犯意上來講,而臣卻把這二字細化,國在家之前,那麼臣說有國才有家,家在國之後,臣說有家才有國,皇上一個國家是千萬個家組成的,這裡面有家族,也有普通百姓五口之家,只有這些千萬個家,一心向著國家,那麼國家才會興旺富強。”

“衛明此言雖然新奇,但是句句箴言說的不錯,繼續與朕說說。”崇禎拉過一把凳子,坐在嶽忠對面,示意嶽忠坐下來對自己說。

“皇上,既然一個國家都是這些千萬個家組成,那麼為何要有所謂的上等人?殊不知他們的祖先也曾是一介布衣,皇上就好比一個家的家主,所有的百姓也好文武百官也罷,都是皇上的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為何要分出等級貴賤?”

“百姓雖然窮苦,但是沒有他們,何來我們日常所食,商賈雖然卑賤,但是沒有他們,何來我們的日常所需?兵士雖然粗魯,但是沒有他們保家衛國,何來我們的太平?故此臣覺得每一行當之人,都是組成國家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他們沒有身份地位的區別,他們理當受到國家的保護。”

“因為自古以來就有家族士族的存在,家族在考取功名之後步入士族,而士族獲得功勳之後成為王侯將相,故此才有等級之分,身份的高低之別,所以地位顯赫的子孫,皆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長此以來他們持著祖輩的蒙陰,讓他們失去的祖輩們,最開始奮鬥拼搏之心,故此也造成他們成為紈絝之輩,這就是等級之分的劣勢。”

“而這些士族也好家族也罷,最終還是要靠著百姓供養,一旦百姓窮苦日不保夕,舉起造反之時,那麼淪落到了最後士族破敗,王侯將相皆是腐朽不堪,一個國家就是靠著這些人支援,又如何不會走向滅亡,故此百姓才是我們國家的根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嗯,衛明說得對,百姓才是我們國家的根本,這話說的沒錯,朕也是這麼認為的。”

“皇上,一個國家百姓富則國富,百姓窮則國窮,百姓熟文,則國盛文風,百姓熟武,則國鍵兵強,故此臣斗膽說一個國家的根源,皆在百姓之始,百姓才是我大明之根本。”

“嗯,衛明你這番話說的大善,朕真是茅塞頓開,許多朕一直想不通的事情,卻被你這番話點醒,是啊,一個國家連百姓生死不保,哪還有什麼國家強盛,看來朕一直以來都是錯了,朕想要中興大明,卻是把最根本的事情忘了,失去了最原有的本心,那麼路哪還能還走的對。”

此時崇禎點點頭,自己一直尋求突破,想要中興大明,卻是把眼光放淺了,看到的都是那些文武百官的支援,那是士族黨派的輔佐,卻是把最根本的民生擱置一旁,老百姓的死活看似與自己毫無關系,但是細細想來嶽忠的話,自己才領悟百姓的重要性,

歷代皇帝都是把民亦可載舟,亦可覆舟放在嘴邊,可是真正的領會這句話,又有幾個皇帝呢?太祖留下祖訓告訴自己這些後輩,百姓有衣可穿、有飯可吃,當可國富民強,才會國家興盛,可是自己這些後輩,又有哪個深深悟出這句話其中的含義。

萬曆爺曾經重稅強加商賈的身上,也不願對百姓再徵加一錢之稅,就是知道百姓之悽苦,不願再行剝削民脂民膏,可是自己呢?還傻傻的聽從文官們的強加遼響,本末倒置這句話說的就是自己的行事啊。

看著崇禎深思,嶽忠也知道自己這把火燒的恰到好處,希望崇禎真的悟出道理,不再偏離中心走了岔路。

“故此這件事情雖然與臣親人有關,但是臣真心想為那慈善的老人討一個公道,讓百姓知道我們大明還是好官的,就算沒有好官,也有皇上為他們做主,也有皇帝在看著他們,使得那些官員不敢胡作非為,使得百姓知道皇上心裡是有他們的。”

“長此下去百姓會說,昏官你們知道不,皇上是在乎我們百姓的,你再如此胡作非為,我們會向皇上告御狀,看皇上收拾你們不?到時候我大明官員誰敢中飽私囊,誰敢腐敗貪汙?到時候我大明官吏清明,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我大明國富民強,要讓那萬國來賀我堂堂大明國。”

“好,衛明之言大善,這就是朕的目的,衛明所言極是啊。”崇禎被嶽忠說的激情四射,起身連連在五中度著步子,只覺得好久壓撫不了,心中那股滾動的熱氣,眼睛都有些覺得熱淚盈眶。

崇禎在屋中來回走動,想來想去對著外面喊道:“吉慶,你給朕進來,朕有話與你要說。”

“請皇上吩咐。”王承恩走進來開口道,此時的他也是心中激動,嶽忠剛才的話,都被在門口的他聽到了,自然也是覺得嶽忠說的很對。

“即刻命錦衣衛徹查那位老人之事,所犯之人絕不姑息,朕要駱養性給朕好好查,朕要給天下百姓一個說話,不,是給朕的子民一個說法,也是給朕一個說法。”

“是皇上。”王承恩聽完轉身離去。

“衛明,此事你做的對,是朕一時之間糊塗了,古唐太宗李世民曾言:魏徽【就是魏徵】乃是他的一面鏡子,時刻監督著李世民的對錯,而今日朕覺得衛明就是朕的一面鏡子,可以照亮朕的過錯,希望衛明日後莫要苛言,隨時指正朕的行為可好?”

“皇上,要臣做您的鏡子,臣可怕一個不注意,那麼項上人頭就不在了,臣可是不敢啊。”嶽忠急忙開口道。

魏徵雖好但是也不是善終,在死後還遭到暗結同黨的罪責,這可不是嶽忠所想的。

“對,朕不可把你比作魏徽,魏徽死後卻失了名聲,但是朕不同,只要朕在世一日,不會愧對衛明,朕不會做那等不義之事,朕的後世子孫亦是不會,朕已經決定了等皇兒們大了,皆由衛明教誨,衛明之才可為帝師。”

尼媽媽啊,這是何等的榮耀,要知道帝師可不是瞎說的,太子也好皇帝也罷,教導他們的老師最多獲得個太子太師,或者太傅的名號,可是你可聽說過,哪個皇帝賜下一個帝師的封號。

“不敢,臣誠惶誠恐,不敢受這等恩寵。”就算嶽忠是從後世穿越的,可是這等事情,他也不敢大膽所為,故此急忙跪地希望崇禎收回皇命。

“衛明,莫要如此,朕知道你怕什麼?這件事情只在朕嫡系子續傳言,不會讓外人知曉得,難道衛明不願幫助朕?”崇禎也知道嶽忠怕什麼,就連他說完也是有些疑慮,畢竟這帝師的稱呼,可不是隨便亂給的,一旦開了先河,可是後果不堪設想的。

可是崇禎更看重的是嶽忠的眼光,無論何事他都會看的很遠,一件簡單事情在他的腦海中,卻是能處理得更好,崇禎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在嶽忠身上學到這些優點,故此也是真心所為。

看到嶽忠不願意擔此封號,而崇禎也不願意留下不良後果,只有取中折曲辦了。知道崇禎是執意如此,嶽忠也只好點頭應了下來。

【兄弟姐妹看望,幫忙收藏一下,推薦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