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四十一章較量弓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四十一章較量弓技

ps:看《明之漢威》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就在此時阿敏看著山頭,只見樹林之中,隱隱有人頭閃動,對著兵士開口道:“取我弓來。”

身後一人催馬前行,伸手遞給阿敏一柄重弓,就在阿敏彎弓搭箭瞄準之時,嶽忠心中一陣寒意閃過,立即伏地開口道:“都趴下,小心敵人射箭。”

眾人急忙低頭伏地,一支長箭帶著風響,快速劃過眾人上空,這箭顯然是奔著察巴根而來的,嚇得察巴根不由縮了縮了脖子,對嶽忠感激道:“謝過大人,要不是大人,我這命算是交代這裡了。”

“好弓,好臂力。”嶽忠看到那長箭射在碗口的樹幹,把那樹幹射斷,這才緩緩從空中墜下,不由開口贊了一句。

要知道經過訓練的弓箭手,也就是三百步穿楊罷了,最多達到四百米左右,自山下到嶽忠這裡雖然不遠,但是也有八百米左右,看來這阿敏臂力十分強悍,而且弓技也是十分精妙,手中那把弓想來也是不凡。

吱呀呀一聲,那樹幹墜在地下,讓眾人不由心中生寒,要是這長箭打在眾人身上,那麼定會擊穿一個窟窿。

嶽忠低著身子拾起那支弓箭,只見這支弓箭的箭頭,上面設有四個倒刺,中間鍛造一條深深的血槽,嶽忠此時有些憤怒,這種手段極為不光明,通常人是不會這般做的。

古代雖然兩軍生死交戰,但是通常配備的弓箭,多數都不設倒刺,就算設了倒刺,絕對不會設定血槽,那樣的手段太過陰險。

要知道做人留下一線,日後好相見,不管是敵人也好,都要留有一絲餘地的,你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就和與你結為聯盟,你也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投靠過來,成為你的助力,故此戰場上這種手段,絕對屬於下九流之道。

此時察巴根看了一眼,嶽忠手中的弓箭,嘴角一咧怒喝道:“瑪德,太陰險了,還他媽是女真的四大和碩貝勒呢?連個獵人都不如,來人給我的弓拿來。”

察巴根說著伸手,接過族人遞過來的弓,彎弓搭箭小心翼翼的來到樹林邊緣,俯視著山腳下的阿敏,想要給他致命一擊。

嗖的一聲察巴根手中的弓箭,如同一道流星飛速的想阿敏射去,阿敏看到樹林裡射出一支暗箭,眉頭輕輕一皺,也不見他躲閃,開口微微道:“蠢貨,你等看見沒有,日後莫要學這樣的蠢貨,連個弓都拉不開還敢逞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察巴根射出的箭,到達阿敏前方二百米遠,速度已經下降下來,到了一百米左右,飄飄忽忽的落在地上,此時山下的鑲藍旗巴牙喇,紛紛大笑起來,這讓山頭的察巴根頓時臉紅不已。

剛想彎弓搭箭再射一支弓箭,卻被嶽忠揮手阻住道:“給我吧。”

“大人,這可是五百弓,我也只能拉個半月,要是我力氣再大,如同祖父拉滿,那阿敏必定會被我射殺。”雖然察巴根把弓交給嶽忠,但是口中還是提醒道。

這五百弓是指五百斤的弓,古代計量弓用斤,而弩才是用石來計量,五百斤大約是三石的重量,兩石以上弓弩就可稱之為強弓了,而察巴根這把弓屬於強弓之列了,也是一把不可獲得寶弓。

聽著察巴根說完,嶽忠頓起興趣,仔細的翻看著手中的弓,上面刻著兩排漢字小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下面寫著靈寶弓三個字樣,最下面標刻大唐天寶六載仿造。

雖然這是一把仿造品,但是結構可以說,與當初真正的靈寶弓所差無幾,要是交給那四位匠師,想必會重現靈寶弓的光輝。

靈寶弓是漢代李廣將軍所用,故此被天下知名,其實要嶽忠說,弓的好壞全在人用,就像這樣的寶弓,放在察巴根的手中,連半月拉的都是吃力,哪裡能彰顯寶弓的威名,明珠落塵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要是真的弓技嫻熟,哪怕是一把普通的弓,也會被天下知曉,到了後世也會被稱之為名弓。

“不錯,是把好弓。”嶽忠伸手輕輕一拉弓弦,清脆的絃聲如同古琴彈奏,而到了眾人耳中,卻如同龍吟鳳鳴之樂,從這點也可看出嶽忠懂弓,而且弓技想來是不錯的,察巴根二話不說,直接遞給嶽忠一支弓箭,嶽忠卻沒有接過,反而是搖了搖頭。

“以其人之身換其人之道,今天我倒是要那什麼阿敏自食苦果。”嶽忠說完,伸手把從地上拾起的那支弓箭,搭在弓弦之上,根本沒有太多的猶豫,弓箭飛速的想金軍陣營飛去。

“剛才金國的將領,弓技嫻熟高超,在下一時技癢,倒是想要討教一番,還請金國的將領注意了,莫要被自己的箭傷到才好。”嶽忠此時起身開口道。

阿敏剛要彎弓搭箭射出第二支,卻被嶽忠這句話弄得一愣,看到那流星似得的長箭,飛速的離弦而來,心中確實有些驚訝,沒想到在明軍陣營之中,真的存在一位不錯的射手。

來不及考慮什麼,更顧不得回答對方的話,阿敏直接射出一箭,正是對著嶽忠射出的那支箭。

阿敏射出的弓箭飛速的擊在,迎面而來的弓箭箭頭上,可是兩支弓箭的箭頭,皆是偏離原來的軌跡,嶽忠的那支箭,射在一名巴牙喇身上,巧的是正好射在那巴牙喇的眼眶上。

而阿敏那支箭因為匆忙射出,卻沒有之前的力度,又因為阻擊嶽忠那弓箭,到了三百米處搖搖晃晃的墜了下去。

“不想死趕緊拉出來,莫要怕疼。”阿敏此時看到這名巴牙喇被射中,一咧嘴趕緊提醒道。

那巴牙喇也感覺不對,好似身體的血液飛速的從眼中流出,聽到阿敏開口說話,自然猜出這弓箭定是有血槽的緣故。

那巴牙喇一咬牙,用手猛地一拉弓箭,一顆碩大的眼珠子,被弓箭拉著下來,眼眶也被倒刺拉破,人直接昏了過去生死不知。

看到那名巴牙喇手中的弓箭,眾人不由回首看向阿敏,眼中盡是埋怨之意,想來對阿敏這弓箭十分不恥,對阿敏也是十分不滿。

“走,那阿敏此時必定怒火在心,不可能不追擊我們,要是到了山上,那些佈置可夠他吃一壺的。”

察巴根此時才明白,為何嶽忠出言譏諷那阿敏,導致阿敏心神不寧,原來大人是這般打算,好陰險啊,不過倒是蠻不錯的,對待阿敏那樣的陰險之人,定要比他更陰險。

嶽忠帶著眾人快速向山頭攀去,而阿敏此時也來不及再射箭,這心中猶如火燒火燎的好不痛快,只覺得心中憋著一口怒氣,頓時下令全軍下馬,留下百人防守偷襲,其他人跟著阿敏,快速上山追擊嶽忠去了。

弓在華夏古代可是不可忽略的,與中華五千年文化息息相關,雖然不被人們重視,但是弓也是華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戰國時期弩的出現,卻致使弓逐漸被冷落下來,因為弩操縱簡單射程更遠,故此戰國時期弩不斷地被改良,也成為秦國主要遠端作戰兵器。

秦國的弩被天下廣為流傳,秦弩可是說達到駑的製造一個巔峰,可惜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致使大部分典籍沒有流傳下來,倒是讓秦弩的製造方法,泯滅在歷史的長河中。

雖然秦國的弩被人盛傳,但是弓依然有所改良發展,在戰國時期弓就得以改良,也正是這個時期,最初復合弓被創造出來。

秦國對於弓箭也進行大量改良,弓也是秦國遠端兵種組成的一部分,到了漢代鑄弓的技術更加精良,但是因為弩手的眾多,大多數兵種多是弩兵。

隨著鑄弓的技術越來越高,這個時期弓箭手逐漸增多,逐漸開始填補了弓箭兵的薄弱,可以說漢代是弓的復興。

當時人們體能強悍,一度產生過六百弓,也是每個武將不可或缺的兵器,弓經歷了兩漢到了三國時期,這時候弓更是被人廣泛使用。

在這個時期由於社會動亂、戰事頻繁,鑄弓更是盛起,也產生了千金弓,據雜史小傳記載,呂布拿的龍舌弓重九百九十九,只差一斤就是一千斤了。因為後世儒家文化的興盛,對於呂布為人不認可,這才把這把龍舌弓排在最後。

弓經過兩晉到了南北朝,這個時期因為南北分裂,故此北方好弓,南方好弩,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社會太過混亂,不少漢人的典籍被丟失,技藝沒有得到良好的傳承,弓弩的技術得以發展,但是卻沒有太大的改良,甚至有些技術可以說,弱於秦朝更次於漢代。

就這樣弓經歷隋朝到了唐朝,唐朝因為繁盛太平,但是對外的戰爭確實不少,弓弩的技術一度得以改良,不少鑄造技術得以發展優勝,故此弓弩再一次興盛起來,成為歷史第二個巔峰。

在此之後弓弩的技術,一直處於持平狀態,一直到成吉思汗時期,因為北方遊牧民族,喜弓斥弩,這個時期造成弓強於弩,也讓弓的技術大大改良。

這個時期因為戰事的需要,成吉思汗因為追求射程,派出大量弓匠改制,使得普通騎兵手中的弓,一度可以達到六百米之上。

這不可不說在當時的背景下,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隨之元朝沒落,被明朝佔據推翻政權,弓依然興盛無比,但是因為元朝為了防鑄弓的技術洩露,屠殺大量的漢人工匠,也使得弓的技術,沒有得到更好的傳承。

到了明朝中後期火器的盛行,使得遠端兵種開始逐步向火器兵發展,故此弓弩的技術雖有傳承,卻不似以前的繁榮昌盛,可是武將為求一把寶弓,也是十分用心,這就造成不少工匠,開始整合古代技法,使得弓的鑄造技術,在此時期的得到融合發展。(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