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九章北方大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九章北方大亂

那傳令兵此時已經到了孫祖壽的面前,氣虛喘喘的開口道:“將軍,大帥有令。”

“有你瑪德的令。”孫祖壽一刀把這傳令兵劈殺,回身對著所有明軍開口道:“此人怕是金兵細作,今日我等兄弟殺敵,怎麼不效死力所為?兄弟們要是怕了,可以自行離去,我祖大壽不會怨你們一絲一毫。”

此時孫祖壽麾下兵士,倒是鎮定下來了,一同對孫祖壽道:“願追隨將軍效死殺敵。”

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將軍,有了效死之心,所有人都在這一刻,忘記了生死,只想追隨自己的將軍,與金軍痛快一戰,不求生只求死,也證明孫祖壽的確是位良將,治軍的確有方。

要知道這一支明軍,大多數都是孫祖壽的家僕,乃是孫祖壽自行招募而來的,除了家僕都是縣裡相親胡,對於孫祖壽的脾氣秉性,也是知根知底的,也是佩服孫祖壽的為人,願意與他一同赴死。

“好,殺,今日要這些北方蠻夷,看看咱們大明將士的風采,我大明不是這群蠻子,可以輕易侵犯的,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漢人必出良將,到時候馬踏薩爾滸,再次血洗當日的恥辱,殺敵。”

孫祖壽此時眼中一熱,對著身後所有明軍開口道,臉上盡是欣慰之色。

“殺敵,殺敵,殺敵。”明軍此時紛紛高喝,與孫祖壽一起,狠狠的衝向多鐸大軍。

兩部交戰都是拼了命,三個時辰之後,金兵才絞殺孫祖壽大軍,多鐸看到孫祖壽的屍體,微微嘆息道:“如此昏君既然有如此良臣護守,真不知是良臣的悲哀,還是昏君的榮幸,厚葬了他吧。”

不得不說多鐸現在十分感激孫祖壽,因為多爾袞的派兵,導致多鐸沒有能夠消耗那些懷有二心之人,現在孫祖壽的死力抵抗,倒是讓多鐸如願以償。

多鐸揮手命人厚葬了孫祖壽,帶人繼續追擊明軍,此時麻登雲這邊也是遇到麻煩,黑雲龍帶人阻擊金軍,但是敵我雙方已經分不清楚,只能不管明軍還是金兵,只要到了前方防線,就發射火箭阻礙前軍。

只所以選擇發射火箭,一是為了阻礙敵軍,二是可以看清楚友方,這樣一來能救幾個是幾個吧,可是黑雲龍卻沒有料到一件事,那就是附近的地形,此地到處都是荒草。

雖然初冬之後落了一場雪,但是大量的火箭發射,卻讓附近一帶枯草全部燃起,要不是黑雲龍及時撤出一段距離,那麼恐怕自己也要被火點燃了。

而麻登雲因為遲了一步,被黑雲龍的火牆阻礙,被金兵團團包圍,麻登雲不由大罵黑雲龍,但是也是無可奈何,只有選擇投降一途,金兵得到麻登雲的投降,多鐸更是欣喜無比,叫來他一問之下,也知道明軍的佈置。

而在麻登雲的幫助下,金兵直接包圍黑雲龍,看到身後不到百人的兄弟,在經過麻登雲的勸降,黑雲龍也只好無奈答應多鐸。

麻登雲、黑雲龍兩人先後投降,孫祖壽全部戰死,滿貴帶著不到三千兵士,還未等逃到了蘆溝橋,就被多鐸騎軍追上,三千明軍被包圍在蘆溝橋南方,滿貴寧死不降,帶著三千兵士積極絞殺金兵,希望祖大壽援軍,能夠及時到來。

可是到了天亮,祖大壽的兵馬也未能到來,而滿貴此時身後只剩下不到百人,無奈之下滿貴自盡於山坡之上,讓殘餘的百人投了金軍,以求保身回家,可是百人看到滿貴死後,據是不願投降,張口大罵黑雲龍與麻登雲不義,也都是紛紛自盡而亡。

隨著滿貴戰死的訊息,傳到崇禎手上,崇禎心痛之餘,也是急忙調遣,命梁延棟帥麾下四萬兵馬,自順義回援京師,命孫承宗率領三萬兵馬,自灤州疾行回京。

因為滿貴的突然戰死,崇禎的著急調令,算是徹底打亂孫承宗的布算,本來孫承宗準備兵出豐潤,再攻玉田,在此設立防線,隔斷金兵東西大軍,梁延棟出兵三河再援薊州。

這樣一旦京城東部防線重新建立,那麼金軍必然強攻通州,這樣才能東西連縱,到時候通州四外勤王之師,不戰也得一戰,只要通州大本營的援軍,皆被調動起來,孫承宗才可慢慢謀算,令其各部出兵殺敵。

可是滿貴的戰敗,確實打亂孫承宗的謀劃,明知道多爾袞兩支軍隊不足三萬人,根本不可能攻破京城,但是因為崇禎手諭,孫承宗也不得不放棄,繼續攻擊豐潤的想法,帶著大軍直奔京師而來。

多爾袞也知道此時不妙,孫承宗麾下兵馬雖然不多,但是都是大明精銳之師,這可不是那些平常的明軍,聞之孫承宗而來,多爾袞等到多鐸大軍匯合一處,直接帶著大軍撤離京城四周,直奔玉田撤回遵化。

這個年讓所有人過得,都是沒什麼年味,烽煙四起,不得不說這次金兵入侵京師,更是給降傾的大明,填了一把推力。

多爾袞與多鐸匯軍之後,與明軍東到遷安、西到薊州一帶僵持,玉田、豐潤等地依然被金軍控制,可是就在這個時候,遷安東部冷口關卡,被濟爾哈朗所下,一時間明軍更是彷徨失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皇太極返回盛京之後,正好知道莽古爾泰去了明地,此時正在三屯營,心中不由微微憤怒,你莽古爾泰殺敵不利,怎麼就跑了明地去了,可是皇太極想了想,也覺得這事還是不錯,正好調回多爾袞與多鐸,再次揮兵北上,與林丹汗一戰。

故此皇太極下令莽古爾泰,統管明地各部金軍,調多爾袞與多鐸兩人,率部返回盛京。又派代善二子碩託帥五千兵馬,接替濟爾哈朗防守遷安等四城。

冷口被金兵一下,崇禎立即下令,著祖大壽帥兵屯駐山海關,著孫承宗駐紮灤州兵指遷安,著梁延棟等部駐紮三河兵指薊州。

崇禎三年正月十五,這天是漢人的元宵節,但是蒙古卻依然在過年,蒙古大多數信奉藏傳佛教,而正月十五也是藏曆新年的尾日,過完今天新年也算過去了。

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這年過的也是不太平,先是車臣汗部與烏珠穆沁部對上,兩部因由倒是讓世人皆知,紛紛譴責車臣汗不義,但是隨之而來的,永謝布部與巴林部對上,確實讓人迷惑不義。

再到後來林丹汗出兵,支援永謝布部與烏珠穆沁部。等到後金大兵增援巴林部,戰事也正式升級,北方大部分部落都被牽連進來嗎,這讓北方草原徹底大亂。

對此眾人疑惑不解,但是北方人就是有這個特點,都幹上了,誰還管什麼緣由,先把對方撂倒,才是眼前的事,至於什麼緣由去他奶奶的。

所有人都在迷糊著,只有嶽忠冷眼相看,與道爾吉一起攻擊車臣汗,嶽忠並沒有用全力,雖然烏珠穆沁看似佔了先機,但是嶽忠也知道,馬上就要到來的兩部車臣汗盟友,才是戰事真正的升級,也是自己渾水摸魚最佳的時機。

正月十五雪點燈,這句諺語說的不錯,正月十五這天,北方的氣候突然轉變,伴隨著一陣狂風怒吼之後,鵝毛般的雪花自天空滑落,一場大雪瞬間遮蓋住一切,所有人都感嘆明年或許是個好收成。

雪夜,今晚註定沒有月亮,也註定有著不平凡的事情到來,嶽忠站在風雪之中,遙望著南方,不知道遠在大明的親眷,是不是也在翹首盼著自己歸家,思念之情縈繞心間。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嶽忠對著風雪吟出,這首出自李自民之手的行曲,渲染一種壯烈豪邁之情,一種指點江山之勢迎刃而出,讓不遠的毛承祿眾人逐步不前,遠遠的看著嶽忠的背影,如同一位帝王正在指點山河。

半響李栩才開口道:“嶽王好風采,我輩能跟隨嶽王身旁,與他共賞江山美色,真乃我等之幸事。”

“說的沒錯,在嶽王身邊時間越長,就感覺嶽王帝氣越盛,可惜嶽王沒有爭雄天之心,恐怕心中還是存大明忠義,哎。”毛承祿微微嘆氣道。

“嶽王不忍同族相戈,亦是不忍大明子民受其戰火之亂,可是大明千穿百孔,哪是人力可扶,我看還不如嶽王自立為王為帝,相比之那明朝小兒,可要好上百倍千倍。”徐長勳開口道。

“治世之能臣,亂世則梟雄,曹阿瞞本是無心稱帝,但是後人卻不甘於漢帝的昏庸,我想看人要走到哪一步,咱們嶽王難道就註定是能臣?我看不然,現在嶽王北方稱王,要是統一了蒙古諸部,漠南漠北皆是嶽王之地,就算嶽王有意輔佐明帝,恐是明帝也不敢用之,最終也是割據北方為帝之路。”

劉興祚此時開口道出,讓眾人都是連連點頭。

陳繼盛微微嘆息道了一句:“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哎,造化之道誰又說得清楚,我等只要站在嶽王身邊,自然可以看到最後之果。”

眾人都是點頭,嘴中飲讀著前兩句,雖然不是什麼詩句,但是卻有些意境。

“祿繩,這兩句詩句可有出處?”此時眾人正在沉思只見,卻突然聽到這話抬眼一看,正是嶽忠微笑看著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