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七章回回起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七章回回起義

伴隨著李自成、張獻忠、高迎祥等幾位主的造反,這陝西、山西、河南算是徹底大亂,此時一件事情,把陝西陝西烽煙又一次推向一個高點,二月初隨著大年算是將盡,入侵陝西那些富商達貴,開始著手使用武力,以強有力的態度,準備收回屬於自己的領土。

就在這時候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既然如此突然的向陝西明將駛來,回回整個民族拒絕向朝廷納稅,甚至有的地方,開始公然對抗明官。

就在陝西所有官員迷惑之際,陝西中部地區回回,屠殺了當地官員叛亂了,一時間**的起義之火,讓陝西到處燃起,讓陝西的局勢更亂更複雜。

回回就是**,因為當初元朝的入侵,不少西域地區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大量進入陝西甘肅等地,與當地的蒙、漢、維等族,很快的融合交匯在一起,構成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體穆斯林民族。

伊斯蘭教大家都熟悉,特有的宗教凝合力,是其他宗教無法比擬的,就是因為這種凝合力,才導致陝西禍亂更大更廣。造成這樣的原因,只因為一個紈絝惡少,真是令世人難猜。

來自河南的可不光光是福王一家,河南不少富商可都是陝西的鄉紳。陝西杜氏可是源源流傳,直到後世陝西長安、白水兩地,還有杜氏大家庭居住。

杜氏源自周宣王時期,把陝西這塊土地,賞賜一個將領,人稱杜國,這杜國也不知道是人名還是國號,反正杜姓就是這麼扎了根,開始在陝西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

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再大的家族也會有所變動,要不是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要麼就是改姓易代。

杜氏在經過數百年的發展,也是逃脫不了這種命運,雖然沒有泯滅歷史長河之中,但是卻不負當初強盛,但是在鞏昌府還是比較強勢的,若不是早些年從商,大部分商家產業都在河南,也許杜氏永遠都不會遷出陝西。

此時杜氏回到鞏昌府,一方面存了落地歸根,一方面存了收回土地的想法,對於杜氏的老族長杜林來說,杜家的家產足夠小輩們用了,也沒有什麼心思去吞佔旁人的良田。行善積德吃齋念佛,這就是八十歲高齡的杜林,最為長壽的秘訣。

可是老人家是這麼想的,但是小字輩可沒這打算,看著旁人不搶就奪,自己卻是本本分分做人,雖然有礙太爺爺嚴厲,但是暗中卻也侵吞不少田地,但是較之旁人的確收斂不少了。

杜家小字輩有個叫杜起的,這小子可不是個東西,強取豪奪淫人之妻,可以說什麼壞事都做過,到了老家之後,這小子哪裡閒的住,搶地這本事乃是杜起最擅長的,帶著一群家丁護院就下去了。

也是這杜起作死,老天都看不過去了,這杜起到了一家人家,正準備搶地據為己有,可是看到人家大姑娘長得漂亮,頓時升起不軌之心,上前就調戲人家,要搶回家中做妾,這下子姑娘的父親可是火了,回回人雖然不願挑事,但是也不是怕事的主。

上前解救自己姑娘的時候,伸手打了杜起幾拳,杜起乃是酒肉之徒,早被掏空了身子,哪裡經得住這壯漢的幾拳。頓時倒在地上昏了過去,巧的是地上有個鋤頭,那鋤頭正好扎在杜起的背後。

鮮血自杜起的背後湧出,家丁看的可是驚秫,見到杜起斷了氣死了過去,家丁也顧不得這對父女,直接跑回家報給自家老爺,杜起這一支雖然是偏房,但是在家族地位還算不錯,直接找到家主杜林,老頭的眼睛可是毒著呢,一想也明白定是那惡子招惹的禍事。

可是畢竟杜家剛剛歸鄉,這事要是處理不好,這不是讓人家看了笑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道理杜林還是明白的,最後也下了決定,讓自己大兒子帶人,直接去抓那對父子了,本想教訓教訓,再交給官府處置就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知道杜林的大兒子領悟錯了,帶著人直接找到那對父女,把這對回回父女打的遍體鱗傷,老頭更是一命嗚呼,那姑娘更是被家丁給禍害致死,這倒是讓所有鄉民,紛紛對杜家懼怕。

這段時間杜家可謂在小良鄉橫著走,旁人皆是膽戰心驚,杜林知道這事後,也是連聲訓斥自己的大子,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哪有迴轉的能力,只能利用關係與知縣上了好處,小良鄉的知縣,也是有礙杜家的強勢,這件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民不舉官不究,雖然那對父子可憐,也沒人替他們出頭,這件事情也就就此打住,知縣還能交好杜家,自然雙方苟合一起,這件事情也算打住了。

杜家本以為這件事情就算過去了,卻不知道因為這事,惹了天大的禍事,那父女還有一男丁叫做趙倌,只所以沒在家中,是因去了伊斯蘭教朝拜去了,這回到家中之後,看到父親妹妹都死在血泊之中,趙倌不由哀嚎大哭。

趙倌自小勇武,提了鋼刀到了杜家,是見一個殺一個,雖然沒有殺光杜家之人,但是也使趙家大半人倒在血泊之中。

趙倌也是殺了累了,被杜家一個家丁護衛,一刀砍了頭顱,趙倌死了不久,這事被伊斯蘭教阿訇知曉了,直接帶著當地穆斯林所有兄弟,一起去了杜家,整整抓捕數百人,用熊熊烈火,生生燒了一天,小良鄉上空一夜都是屍臭味,聞之惡性不已。

就是因為這樣的事情,卻引起軒然大波,杜家一行三百七十六人,全部被穆斯林活活燒死,這樣的事情聞之令人膽戰心驚,而杜家也沒有絕種,還有數十人分散他地。

而其中杜林的次子杜通,就在固原總兵石勳的麾下,乃是一員猛將,聞之家中遭此大難,帶著自己百人直奔小良鄉,石勳對此人也是十分喜愛,更有意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他,怕杜通此去危險,石勳自領一千人,也在後面追上。

果然杜通到了家裡大開殺戒,與穆斯林算是對上了,而穆斯林也不示弱,從各地著急兄弟們,結果因為石勳的加入,整個陝西穆斯林大部分反叛,就算沒有反叛的,也是居住山中,與明官沒有交集而已。

歷史證明,有的事情就是因為一個小人物,就可以導致大勢而成,穆斯林在陝西這些年的積累十分厚重,自願加入伊斯蘭教的人也越來越多,如此勢大要是有不軌之心,這禍事早晚要起。

因為穆斯林的加入,陝西更是寸步難行,陝西低階官員,大部分是地方之人,有的人還是伊斯蘭教教眾,對於穆斯林叛亂雖然壓制,但是卻不是剿滅,等到事情大了,再行剿匪之法,已經為時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