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章李標辭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章李標辭官

此時李標一咬牙上前開口道:“皇上,老臣有事稟明。”

“何事說?”崇禎此時臉上已經有了不快,這李標好不識抬舉,朕已經說了要重新審理,怎麼你還要上奏,難道非要朕放了袁崇煥才行?

“臣,最近感覺年邁體衰,眼睛看東西已經模糊不行,恐怕難以堪當首輔重任,請皇上准許老臣告老回鄉。”

李標說完各部大臣議論紛紛,李標這是幹什麼?誰都知道李老的身體可是槓槓的,哪有一絲病態,這首輔之職可是位高人頂,李老這是真敢說啊,說捨棄就捨棄,真是令人惋惜。

“朕會召御醫前去查治,李公既然身體有恙,那最近內閣之事,交由成基命處辦,李公養好身體,再回內閣赴任就可。”

崇禎這話已經是給足了李標面子,群臣也是連連點頭。

“皇上,臣離別老家數年,家中妻兒多年沒有伴在身旁,為人夫,老臣自認不足,愧對老妻在家中辛苦持家,為人父,老臣自認不是慈父,沒有盡到父之嚴慈,臣每每忙於朝政,未加理會妻兒,故此請皇上憐憫老臣,不能再為皇上效力,請皇上准許。”

李標說到這裡,噗通跪在地上,雙手抱拳鄭重的對崇禎開口道。

崇禎心中亦是猶豫不擇,李標遞交辭呈,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去年六月就已經開始遞過辭呈,被自己安撫下來,只有接二連三連上四道辭呈,被崇禎以國事為重,當即拒絕了,而現在在這種場合,李標公然請求告老回鄉,的確讓崇禎十分難辦。

“好,李公既然辭意已定,朕也不好阻之人倫大事,既然如此朕就準了。”

崇禎還是點頭答應下來,這倒是讓李標一喜,同時周延儒心中也是大笑,李標一走朝中也只有成基命,能與自己抗衡,看來自己進軍首輔之路,又近了一些。

而成基命與何如寵大為嘆息,雖然李標不屬於東林一系,但是對東林還是照拂有加,韓爌離去讓東林黨大受損失,現在李標再一走,只剩下自己二人,看來東林勢微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謝皇上大恩,皇上臨走之時,臣就不拜謝皇上了,但是心中有句話不吐不快,請皇上恩准老臣一結心中之快。”

“李公對朕有何事不能說,朕準你說話。”崇禎點點頭道。

“皇上,老臣走後,皇上當以寬政結人心,門戶之禍經歷四朝,實乃個人借朝廷之耳目,結黨營私樹立派系,寬自己腹中之肺腸,橫加暴斂慰自己奢華,故此門戶之爭,斷斷不可放任而流。”

“李公說得好,朕心中亦是這般想的。”

崇禎聽到這裡鄭重的點點頭,各方官員卻是相互對視,對於李標此話不是贊同。

“皇上,袁崇煥一事,當要謹慎為之,莫要因為謠言,就使忠臣蒙冤,不說袁崇煥議和真假,就算議和是真,也是為保遼東戰事所為,但是此般作為若是真的,皇上亦要責罰一番,遼東雖有孫公執掌,奈何孫公年紀已大,恐身體持不久遠,最適人選莫過袁崇煥,此事三法司與六部大員,當要秉公處理,莫要私藏己欲,怕是禍亂國事。”

“嗯,李公的話,朕知曉了,你等可曾聽到?此時務必公正嚴明秉公處理,莫要摻雜私慾,朕若是知曉定會問責你等。”

“皇上,臣等明白。”周延儒、溫體仁、梁延棟,以及三法司六部官員,急忙走出開口道。

“皇上,陝西之亂,皆起河南之變,河南剿匪不力,卻吞田陝西,枉費嶽忠當日苦心之營,皇上要側重安撫之計,莫要太過用兵,也是有違天合,另外藩王太過摻和兵事,那會導致將不用心,謀不定策,兵事頹廢,此乃大忌,還請皇上衡量,老臣直言所諫,請皇上寧記,老臣身體不適,先行離去,請皇上莫怪。”

李標說完起身離去,也不管皇上答不答應,直接轉身走出大殿,看著李標蕭條的背影,眾人都是感覺心中沉甸甸的。

不得不說這位自打崇禎登基,李標作為第五位上任的首輔,的確有著過人之處,精力勤勉、幹練治吏、秉公處事、直諫敢言,一切的一切都看在滿朝文武眼中,對於李標也是真心佩服。

所有人此時在心中不由想到,要是李標沒有把首輔之位讓給韓爌,那麼現在又是何樣的朝廷,這種結果顯然是沒法預料,李標最終還是走了,帶著一腔熱血而來,卻帶著悲嘆無奈而去。

遠在廣東布政司廣州府的香山縣蠔鏡【澳門】,此時戰火連天,強佔在蠔鏡葡萄牙軍隊,對於明軍這一次的突然攻擊,真是大為驚悚,到底是何原因?導致大明水師如此強勢。怎麼事先一點風聞都會沒有。

此時定海軍軍長王伯德,屹立在主船船頭,對於佛良機人拒絕投降,王伯德不在乎,或許這些人的生死,根本就沒有入得王伯德的眼中。

王伯德此時只知道自己,在完成嶽忠的遺願,收復蠔鏡,兵出南洋,讓大明的定海軍,被天下聞名,橫行與南海之疆,創出定海軍舉世之名,這就是自己要做的事。

對於廣東官員出面幾次阻攔,王伯德不在乎,定海軍組建之時,皇帝親自下令,定海水師定疆南海之上,東南之海全歸定海軍防禦,廣東也好,福建也罷,所有官員不得幹預定海軍之事。

有了這條聖旨,廣東一群官員集體的抗議,對於王伯德來說,這就是放屁,一群魚肉鄉里不知民苦的庸官,暗中卻與侵略者苟合絲連,實乃叛國之徒,王伯德對他們也是不恥。

“軍長,那些佛良機人拒不投降,現在正聯合廣東府香山官員,香山官員已經向朝廷奏明,說我們定海軍私自出兵,炮攻香山海岸,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而據兄弟們得知,那些香山的官員,已經進入蠔鏡,意在逼迫咱們回師。”

“哼,一群庸官。”王伯德皺眉,心道:此時還真難辦,自己要是真的傷了那些官員,恐怕難免承擔罪名,而那些官員上奏聖聽,也是極為狡猾,說自己攻略香山,有不軌之心,卻隻字不提蠔鏡一事。

就在王伯德遲疑之間,北方海域出現一隻大船,上面高懸日月大旗,下寫定海軍三個燙金大字,好不威風凜凜,看到這艘船王伯德眼睛一熱,眼淚差一點沒有掉下來。

這艘船當初是為嶽忠打造的,作為嶽忠總領定海軍的主船,但是船打造出來了,卻傳來嶽忠的死訊,這不得不讓王伯德等人沉痛。

此時看到這艘船楊帆而來,王伯德好像看到昔日的嶽忠,正站在船首發號施令,眼淚輕輕流下。

所有定海軍官兵看到這艘巨船之後,全部行注目禮,各部將官高喝:“立正,行軍禮。”

話音剛落所有兵士,同時伸出右手,打出一個後世的軍禮,雖然嶽忠已經不再,但是嶽忠早已活在他們的心裡。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當初衛海軍兵士,就算是後招募的兵士,也知道嶽忠的光輝事蹟,對於嶽忠萬分欽佩,他們對嶽忠是發自內心的尊重,沒有半點其他情感摻雜。

此時船首兩人屹立在船首,所有人都能看見,嶽忠的牌位立在船首,兩人卻後退一步,站在牌位之後,眼神平視海面,看得出他們十分嚴謹,好似正在嶽忠身邊,聽從嶽忠的訓示。

“轉舵,靠近安武號,聆聽安武公的訓示。”此時王伯德看清船首兩人,開口迅速的說到。

“是。”傳令兵二話不說,飛速下去傳令,好似嶽忠真的在船首,他們能得到安武公的訓示,那是非常榮幸的事情。

王伯德靠近巨船,半膝跪地朗聲開口道:“屬下定海軍軍長王伯德,見過安武公大人,請大人恕在下不能全禮,請大人訓示。”

【飛將回老家那邊處理點事情,臨時走的匆忙,到了老家那邊,全網維修,這大過節的真是可以了,兄弟們對不住了,明天開始正常更新,今天就傳一章,大家別等了,端午節快樂,給你們拜個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