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四章謠言惑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四章謠言惑眾

崇禎三年自五月初金兵撤退,孫承宗收復整個京師之後,西北全境幾乎淪陷,到處都是農民軍起義,到處都是匪患四起,四川布政司平武小河營,自正月中旬發生特大地動,造成人員死傷無數,那一地成為死地,無人敢踏入一步。

世間皆傳明之將亡,龍起北方,更有各種謠言傳頌,被世人津津樂道。

今日你傳遼東有兩條五爪大龍出現,一條為紅色大龍,一條為青色大龍,兩條大龍在天空廝殺,廝殺了整整十四天,終究紅龍不敵,自天上墜下,降在北京城外的煤山之上,化為一顆五爪槐樹。

明日他傳,北直隸突發洪水,侵吞整個天津衛,自水中出現一個白衣白帽之人,形似無常,人們用刀劍砍伐,卻根本沒有傷他一絲一毫,這怪人天津衛而過,發出汪汪汪三聲,似同狗叫。

更有他人言道:天空四星臨位,與中間紫薇帝星爭光,怕是要明朝將亡。

當這謠言出現被廣為傳頌,所有人才隱隱發覺,一切的謠言好似都預示著,明朝將亡,新帝將出。

天降禍亂,必出妖孽。種種無數的謠言,或許是天意,更是人為。只怕是有心人蠱惑人心之舉。

如此謠言,智者一笑而過,心中卻也頓起警示,而愚者,卻是津津樂道,謠言越傳越邪乎,天地大妖無數,皆被人們編出故事,降臨在這方世界,好似要行洪荒歸來,萬妖出現的盛舉。

這些謠言無人敢對崇禎敘說,但並不代表崇禎不知曉,東西兩廠、錦衣衛這些人員,難道是吃幹飯的?

顯然不是,這些人對於這些謠言,早有查訪,不是京城錦衣衛,但是陝西嶽忠設立的錦衣衛據點,就把這些流言,盡數描述報由上頭,上頭也不敢怠慢,直接把訊息傳給指揮使。

而同一時間東西兩廠,也把這流言蜚語,傳給兩廠廠督知曉,王承恩也好,曹化淳也罷,就算是錦衣衛現任指揮使吳孟起,也不敢拖沓怠慢,直接把這情報,遞給了崇禎。

“查。”崇禎皺眉只道了一個字,而這一個字卻帶著血雨腥風,遍佈大明四處,所有流言蜚語的傳頌者,皆被悄悄的帶走,不是被捕在東西兩廠的牢獄中,就是被帶到了錦衣衛大牢。

謠言慢慢變弱,最終化為灰灰,好似從來就不曾出現過,但是所有人心中,卻又暗自升起種種猜想。

相反西北各布政司,這種謠言越來越多人知曉,這裡不是沒人管,而是越管越嚴重,自陝西叛亂開始,各處烽火狼煙,農民相互結盟起義,老百姓苦不堪言,你官府管的太深,那自有親朋好友起義,直接殺了你一方官吏,接著揭竿起義,反你個天的。

自洪承疇帶兵進入河南,到處都是災民,河南的處城池,都緊閉大門,不敢收納這些災民,河南自開春以來,接連無一場甘露降下,導致地理的青苗紛紛枯死,就連路邊的矮樹,都在搭楞個腦袋,沒有一絲青葉泛出。

如此大旱導致蝗蟲遍地,到處都是蝗蟲蔓延,青草、樹葉,都被這些蝗蟲掠食,有的蝗蟲更是成群結隊的飛過,所到之處遮天蔽日,看的人們膽戰心驚。

河南布政司擁有華夏民族,兩大水系之一的黃河,但此時黃河水位下降,既然漏出一些沙島,可見此時乾旱的程度,令人多麼震驚了。

史無前例,這話不好說,但是在明朝立國而來,的確是史無前例的一場大旱。

黃河既然水位下降如此嚴重,那麼上游何曾不是,黃河發源與崑崙山系,流經四川、甘肅、陝西、蒙古草原、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地,最後注入東海。

此時河南黃河水系如此,不難推測甘肅、陝西、山西三地,也是遭此大旱,也不難想到山東又是該如何大旱。

此時洪承疇眉頭緊皺,在他身邊的一個將領,也是臉色不善,不少兵士也是一臉焦急。

“洪巡撫,此時眼前此景,巡撫大人是怎麼想的?”洪承疇身邊開口說話的將領,正是被崇禎委命,河南三府的總兵官曹文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文韶年紀比洪承疇大多了,但是官位有所差別,還是要對洪承疇低下身段的,但是曹文韶此時與洪承疇同步而行,的確有些令洪承疇詫異,但是卻沒有不滿。

洪承疇詫異的是這位主,還真是膽大妄為,既然不理會自己的官職,心中卻想到自己友人說的話,此人不識大體,雖然胸中文武皆全,但是不得旁人所喜。

如果沒有跟隨在嶽忠身邊,洪承疇絕對會對他不滿,但是跟隨嶽忠身邊之時,嶽忠那種視眾人平等、隨意而為,不重官位權勢的性子,還是影響了洪承疇。

“本官,能有什麼想法,還是早早見到楊督師,看他怎麼布算吧,我等只是領兵剿匪而已,其他的事情還由不得我們考慮。”

這番話說的曹文韶眉頭更緊,但是心中也知道洪承疇說的沒錯,皇上派出自己,不就是為了剿匪的麼,就連洪承疇這總巡撫之職,也是配合楊鶴行事,所以一切都要等到見到那位楊大人,才能知道自己該如何而為。

“是了,不過這些災民,不被朝廷收攏安撫,怕是要釀成大禍,對我等剿匪之事,也是極難的。”曹文韶這話說給洪承疇,還不如說是說給自己所聽,只有兩人才明白眼前這一切,會造成多麼大的禍亂。

“哎,人力難為,只等朝廷的抉擇吧。”洪承疇一催戰馬,迅速向前而去,不是不願意與曹文韶說話,而是心中緊張陝西之事。

陝西是自己起步之地,也是嶽忠親臨治理之地,難道自己會眼睜睜的,看著被人糟蹋如此成果,洪承疇知道自己不能,不能放手任由那些禍害,禍亂嶽忠好不容易建立的成果,想到這些洪承疇心中,對於那位素未蒙面的楊鶴更是不滿。

若不是他陝西怎會變亂,若不是他怎會西北怎會動盪不安,這些錯誤說是楊鶴的錯誤,還不如說是崇禎的失措,說是崇禎的失措,還不如說是福王一人導致。

兩人沒有開口說話,只是帶著各自麾下兵士,向洛陽匆匆趕去。

洛陽此時也不太平,作為整個河南布政司的司府,更是歷代古都,繁榮富饒的洛陽,哪裡不會被那些匪患側目,好在這裡兵士夠多,富貴夠強,更是有福王這主,所以洛陽兵力夠強錢糧甚廣,還算過著太平的日子。

此時楊鶴在府中來回渡著步子,如此頻繁的走動,可見他心中定是焦急,其原因也是因為早上見過福王。

藩王不得干政,不得謀權,不得擁兵。這是明祖定下的規矩,可是此時楊鶴心中,卻嗤之以笑,都是些屁話。

這位福王雖然沒有干政,沒有擁兵自立,但是謀權之道,卻更勝過旁人,整個洛陽府大小官員,不,是整個河南大小官吏,都視為福王為領袖,沒有一人敢與之對抗。

不干政,不擁兵這兩條福王做到了,但是一個謀權,卻讓前面兩條,根本就是一句空話,旁的地方楊鶴不敢說,但是河南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聽一人喝令,不是崇禎而是這位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