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八章朝鮮建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八章朝鮮建城

三人在城下隻言片語,帶著六千兵馬直接向西離去,這等事情讓福王都是詫異,讓所有河南官員都是大驚。

自此不少河南官吏,紛紛上書朝廷,言楊鶴不會用兵,乃是妄自行事,不聽良言直諫,大行昏招。

不過這都是後話,現在楊鶴意氣風發,只覺得自己如同籠中之鳥,被開啟了籠門,自此天高海闊任由自己展翅翱翔。

朝鮮仁王李倧,此時正在皺眉苦思,這位朝鮮王繼位可是大有淵源,當初李倧能夠等位,是因為光海君病重,朝中反對派藉機調兵入京,這才有這位李倧稱王。

可是因為藩屬明朝,明朝又是儒家思想為主導,對於這位臣反稱王的李倧,得不到有效的支援冊封,這才有後來將軍李適,發動兵變的原由,對此李倧更是仇恨明朝。

雖然李倧仇視大明,不予給自己合法的名分,更是把自己兵變之事,記錄在明史之中,心中存有恨意。奈何支援他登基稱王的西人黨,卻是對大明懷有敬畏之心,故此李倧也不敢對大明,做出太過分的事情。

可見大明在朝鮮主國的地位,是多麼的權重了,不得不說朝鮮雖然黨派林立,但是大部分還是遵循儒家文化,對於大明認可與支援,在這樣的背景下,就算李倧想要做些什麼?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時仁王李倧,正看著一封奏報,這奏報是朝鮮禮曹判書金尚憲呈遞的,禮曹判書相當於明朝尚書之職。

金尚憲此人與明有故,而且還是西人黨執黨領袖之一,所以在朝鮮地位尊崇,就連李倧也不得不看這位的臉色,好在此人對李倧還是比較支持的,才能讓李倧地位安穩。也正是此人與明朝聯絡,才讓李倧地位愈加安穩。

這封奏報金尚憲只說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明朝商賈來訪,乃是在朝鮮建立商埠,欲要設立軍港,本來這件事情,在朝鮮根本不用考慮,李倧大筆一揮定是否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是金尚憲卻說明,這些人是明朝安武公家臣,這就不得不讓李倧猶豫遲疑了,想不出頭緒,李倧揮手叫人傳金尚憲前來。

不久金尚憲大步流星的走進宮殿,對著李倧直接跪倒開口道:“臣下參拜仁王。”

“老大人快快起身,本王不是說了麼?見到本王不用行跪禮的。”李倧起身看似十分緊張的,心中卻是十分滿意對著金尚憲道。

“禮不可廢,老臣不敢妄自不尊,請仁王見諒。”金尚憲起身對著李倧開口道。

“老大人,你知道本王這麼晚了,傳你前來所為何事?這安武公到底是何來歷?怎勞老大人親自執筆上疏?”李倧坐下不解的開口問道。

“仁王,未曾聽說此人,也是在所難免,但是登萊水師改名平海軍,仁王總會知曉吧?”金尚憲直接開口道。

“這本王倒是知曉,聽說那是明朝,為了防備遼東後金所設,可惜到了後來,好像全軍覆沒,也不知道是何原因?”

“嗯,平海軍只所以封鎖消息,的確是大有謎團,可是自建立之初,老臣就怕明朝水軍,對我朝鮮有威脅,對此水師也是大為關注,故此平海軍覆滅之後,老臣心中好奇不已,也是經過多方打探,這才知曉其中秘辛。”

“老大人快快與本王說說。”李倧也是來了興趣,對金尚憲連聲催促。

當下金尚憲把自己知曉的事情,皆是對李倧道出,把嶽忠平定陝西,使得陝西國泰民安,又把在南直隸領軍衛海軍之時,蕩盡東南沿海匪患,再到與外夷交手收復臺灣,然後領兵平海軍,出海遠赴後金之事,盡數講於李倧所聽。

聽得李倧連連拍手稱快,最後把嶽忠受到旁人誣陷,拒在錦州城外,戰死後金之地,再到明朝崇禎帝,冊封安武公之事盡數說完,李倧眼中都含有一絲熱淚,心中無比憋屈,好似自己是嶽忠一般。

不得不說這金尚憲真是好口才,雖然這些陳述都是平淡無波,但是在金尚憲嘴中盡數道出,再配合他自己的一番見解,還真是讓李倧聽得如臨其境。

“哎,良臣美將,可憐一位忠良。”李倧半響搖首哀嘆一句。

“是啊,大明良才,卻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令人感嘆,也是令人敬佩,聽說他是大明袁公的弟子,哎,真是良師出高徒,不想袁公到了晚年,還有教導出這樣的高徒,真是我輩楷模啊。”

金尚憲連連搖頭開口道,對於嶽忠也是十分敬贊,更是對袁可立萬分敬重。

“那此事依老大人如何處理?”金尚憲皺了下眉開口道,要知道自己登基冊封之事,就是因為袁可立,在此中百般阻撓,這才造成自己如今之事,所以金尚憲十分不滿袁可立,甚至對他懷有恨意。

“若是旁人,老臣定會拒絕,可是但是安武公的名號,還是讓老臣遲疑,老臣多方打探,才知道嶽忠大婦,乃是明皇后的妹妹,如果有這位從中相助,仁王冊封之事,定會順利很多,老臣正是因為此點,才對仁王上疏,希望仁王做下決議。”

金尚憲說完,李倧頓時眼睛一亮,對著金尚憲道:“老大人,還有這事?若是這樣本王倒是要好好考慮了,只不過怕是朝中那些黨派,不願割地建港啊?”

“仁王莫要放在心上,雖然這些商賈,欲要在我國沿海建城設埠,但是他們都是忠良之後,那些人又怎麼能夠反對,就算有些聲音,也是不尊禮法的宵小之徒,自有我禮曹衡判,但是仁王若是同意人家建立商埠,人家出海經商,不是要派遣艦船保護,總要給人留有靠岸補給的區域吧,仁王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金尚憲說完,李倧眼睛頓時一亮,扶手拍腿開口道:“老大人說的自然是有道理,本王也覺得應該如此,忠良之後雖不是出自我朝鮮,但是主國之臣,亦是我朝鮮臣員,不過那件事還要有勞老大人謀劃了。”

“仁王說的不對,哪裡是謀劃行事,這種事情我們要用真心誠意,嗯,老臣想他們既然來我們朝鮮做生意,那咱們就許諾他們,不繳納商稅吧,畢竟岳家一大家子人,生活還是不易的,仁王說呢?”

“對對對,是本王說錯了,這事情老大人全權去辦,希望老大人莫要本王失望才是。”

李倧知道金尚憲的隱意,求人所故,必先趨之以利,也就是求人家辦事,哪裡不需要利益往來,所以金尚憲才會以商稅為利益,以待後一步求岳家辦事。

金尚憲當即點點頭,沒有說些什麼,這位仁王還真是聰慧,自己輕輕一點,對方就知道什麼意思,與這樣的君王處事,雖然要緊小細微,但是做事卻是快意不少,對方懂得取捨之道。

有金尚憲在其中聯絡,劉香順利談成此事,開始不斷招募漢人遷徙朝鮮,在朝鮮東南岸,打造懷明城建立商埠軍港。此意不是心懷大明,而是對嶽忠的懷念之意。

對於劉香建立的懷明城,朝鮮舉國上下,本是有大小不一的聲音,反對建立此城,但是這些人不長時間,就被朝鮮國各司法機構,聯合緝捕治罪。

最終這聲音迅速化無,甚至開始大舉讚揚仁王此舉,而且對於劉香等漢人的遷徙,更是提供不小的幫助,使得劉香很快在這裡站穩腳跟。

【明天有事情,可能晚一點上傳,希望大家見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