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九章招撫之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四十九章招撫之策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

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

此時嘉峪關城頭一位少年,輕輕吟唱著這首從軍行的詩詞,少年輕輕道完,一聲長嘆自城頭走下,回首之中看到關外,那遠處大批的民眾,正苦苦哀求之色,少年臉上盡是不捨,但卻毅然決然的離去。

那些草原民眾,皆是希望這位年輕的將領,能夠開啟大門,送他們一點吃食,用於暫時渡命之用,可惜終究讓他們失望,這位小將軍亦是無能為力。

年輕人叫做張勇,為人精通齊射,可謂是有勇有謀,可惜他的想法,根本不能得到上級官員的接受認可,無奈只有離去罷了。

“勇哥,你真的要走?”張勇走下城之後來到馬圈,牽出自己那匹愛馬,卻被幾個青年攔住,為首一人對著張勇開口道。

“不走作甚?那毛敏忠現在根本瞧不上我,在這也是礙眼,還不如投了其他人,也能識得我的才華,倒是能做出一番事業。”

“勇哥你的才華,我們都是知曉的,可是勇哥打算去往何處?現在陝西兵亂,甘肅衛此時亦是天災人禍,到處也是流民賊匪搶掠,勇哥那關外外民疾苦,咱們能做些什麼?就連我們自己也是,哎。”

為首少年說完,張勇一皺眉頭,但還是開口阻道:“李良莫要說了,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我二人的道不同,故此多說無益,毛家在甘肅衛勢大,你若是趨之若是也就罷了,今後只希望你我二人,莫要在戰場相見才是。”

其他幾位少年看了一眼二人,臉上皆是有些猶豫,半響之後張勇一牽馬繩,翻身躍上駿馬,驅馬揮鞭直奔東南而去,眾人這才長噓一口氣,心中皆是有些不捨。

張勇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在甘肅衛嘉峪關當值兩年之中,的確傳授大家不少武技,使得眾人才能在軍中站住腳,如今因為嘉峪關百戶毛敏忠的緣故,一氣之下離去,大家也是無奈至極。

“走吧,你我的根在這裡,若是可以我倒也想與勇兄離去,可惜,哎。”這李良也是搖首悲嘆一聲,這才與大家一起返回軍中。

“哼,那毛敏忠就是個蠢材,每日吃喝玩樂,要是真的聽從勇哥的話,招收那些外民入伍,一旦打造出來一支騎兵,何愁甘肅此番動亂?真是不識好人心。”

一名少年有些埋怨的道,卻被李良皺眉呵斥道:“狗娃子,莫要說些埋怨之言,記住勇哥與我等不同,咱們嘉峪關池水太小,終究是養不了他這條大魚的,我相信勇哥離去,也是最好的結果,可是你我卻不可能這般瀟灑,毛家我們得罪不起。”

說完這句話,李良看了一眼張勇離去的方向,再一次長嘆一聲,這才與眾人離去,眾人皆是連連點頭,的確毛家在甘肅衛的確勢大無比,不是他們這些白丁能夠招惹的,那狗娃雖然心中氣憤,但是也只能嘟囔兩句,與眾人一起回了軍營。

張勇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就這樣單人單騎一路來到陝西,見到一路上災民逃難,沒想到偌大個陝西,既然淪落如此,不得不說張勇的心有些鬱悶。

張勇的老家是陝西西安府域內,自小父母離去之後,他也是逃難去了甘肅,對於憧憬的家鄉,張勇此時在沒有那般美好,一路上見到的百姓,都言若是安武公還在,陝西定不會如此潰亂。

這讓一向眼高於頂的張勇,對嶽忠也是懷著一種敬意,懷著一種好奇,一路上見到曾經的水渠深井,確實知曉百姓的話不是虛言,更是對嶽忠抱著崇高的敬意,心中冉冉升起一絲,做人當如安武公的想法。

原本張勇的年歲就小,這一路上還真是讓他長了見識,好不容易靠著賣馬的錢,來到了自己家鄉西安府,到了西安錢財空空,不得不為了自己的肚皮謀事。

正巧楊鶴與洪承疇等人來到這裡,對流民匪患招撫,而且洪承疇也是廣招良民入伍,張勇就這樣來到洪承疇的隊伍之中,在洪承疇組建的天雄軍麾下謀事。

天雄軍在京城一站,算是折兵損將大傷筋骨,而天雄軍雖然不是洪承疇組建,但也是當初他招募的兵馬,與原本天雄軍合二為一而成,洪承疇對天雄軍也是抱著親切之情,來到西安府第一件事情,洪承疇就是招募兵勇,大肆擴張天雄軍的實力。

對此楊鶴並無反對,並且十分支援,在河南的日子裡,讓楊鶴知道一個道理,在地方你的官位再大,也抵不過一方權勢,而在這亂世之中,沒有兵權的話,自己一介文官,更是起不到一點作用。

就這樣在楊鶴的支援下,洪承疇新組建的天雄軍,很快就擴充到了一萬餘人,這一萬人雖少,但是各個都是強壯的漢子,也算為打造天雄軍做了底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還有不少民眾,想要加入天雄軍謀一份溫飽,但是洪承疇卻就此罷手,不在對外招收兵源,這點就連楊鶴也是萬分不解,對此洪承疇也不解釋。

倒是一旁的曹文韶看出一點眉頭,但也是沒有多說些什麼,只留下一頭霧水的楊鶴,還在那裡苦苦思索。

不過對於楊鶴來說,洪承疇招收多少兵員,那與自己根本沒什麼干係,現在最主要的事情,還在等自己去做,直接抬腳向外走去,不再理在校場治兵的洪承疇。

這一次朝廷送來物資錢財,好不容易在層層剋扣下,到了楊鶴的手中,雖然錢財糧食不足十分之一了,但是楊鶴還是用這些錢財糧食,招撫了不少流匪。

自打洪承疇等人來到山西之後,洪承疇並沒有出手,出手的卻另有其人,曹文韶,曹文韶率領的三千關寧鐵騎,雖然不是精銳之師,但也是駐紮山海唯一的遺留,對於流匪也好,農民軍也罷,那殺起來絕對不會手軟。

不過曹文韶也不傻,沒有洪承疇的幫助,光憑三千鐵騎,想要蕩平整個陝西的匪患,那無疑是一句夢話,不過曹文韶卻另有謀略,那就是帥三千鐵騎,找小的匪患打,往死裡打。

換句話來說,就是曹文韶專挑軟柿子捏,捏死了,再狠狠的捏,讓所有的匪患懼怕自己,懼怕自己這支三千鐵騎。

在曹文韶的率領下,三千鐵騎在陝西西安府四周殺敵,逐漸蕩平渭南、華陰兩縣,與潼關正式重新連同。

對於曹文韶的行軍,洪承疇十分贊同,不說曹文韶這般,就算他自己動兵,也是這個目的,收復華陰、渭南兩地,與潼關溝通連線。

原因無他,當初華陰、渭南皆是嶽忠親手施為,這導致兩縣糧食豐產,雖然遭到匪患破壞,但是招募平民安定,自然擁有他地,無法媲美的底蘊。

連同潼關之後,潼關指揮使萬勇當即下令,帥一千兵馬與楊鶴會師,雖然一千人馬不算什麼,但是萬勇帶來的卻是一批豐厚的糧食,這些糧食足以供應整個西安府,短時間的耗費,這無疑對楊鶴又是一個喜訊。

對此楊鶴派發糧食,招收四周流民,更是招募了神一魁等匪患的投靠,對此洪承疇雖然有些微議,但是楊鶴卻並沒有聽從洪承疇的話,還是大行他的招撫之道。

陝西西安府四周匪患,在洪承疇與曹文韶兩人的震懾下,要麼舉旗投降,要麼逃亡他地,就連高迎祥也不得不避其鋒芒。好在短時間兩人沒有打算,收復延安府的想法,倒是讓高迎祥謀得一時良機。

整個陝西迎來新的一年,不少流匪起義軍,都聚攏在楊鶴之下,接受朝廷的招撫,對於他們來說眼前的事情,不是聽誰的命令,而是能不能飽了肚皮,挺過這一年關,到來年的開春也就好過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