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五章天災人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五章天災人禍

河南因為洪承疇與曹文韶而來,亦是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對於這二人的手段,不少匪頭都是領教過的,只有李自成未曾交過手。

此時李自成在王自用麾下,因為平日裡並不被看重,這一次對於王自用退於湖廣的意思,心中自然十分不滿,率先帶著本部與曹文韶交手。

可是這一次的交手,致使李自成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數萬大軍損失慘重。因為無臉迴歸本部,一氣之下走河南府入了山西之地。

琉球島大量的船隻,開始楊帆,數十艘大船滿載大量民眾,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山東而來的,山東去年災荒十分嚴重,不久之前更是民眾起義,匪患下山禍亂,而正巧琉球島原因接收難民,山東官員自然欣喜無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於琉球國,山東官員自然也是知曉,那是安武公的家眷所在之處,在稟明聖聽之後,崇禎也是心懷大慰,對文武百官言道:“岳家一門忠烈,其女眷也是忠貞之人,我大明有安武岳家,何愁天下不平。”

說完之後大筆一揮,亦是同意此舉,山東官員在得到崇禎的聖諭之後,更是傾力收攏民眾,對其遷徙琉球島,短短時間輸出琉球人口,就在三萬餘人,可是山東官員對此,更是急促招募,深怕岳家那邊不在招收。

幾次下來,八萬災民源源不斷的輸出,岳家派遣之人並未開口停止,依然在不斷接受,也是讓山東所有官員詫異不解,好在岳家管家章華生出面,對其言道:“今日琉球國政變,琉球國四方大亂,雖然平穩下來,但是人口卻是十不存一,無奈只好引入大量人口。”

這才打消那些官員的疑慮,而因為山東災民的處置,朝廷對其大有嘉賞,這山東的官員,自然十分喜悅,更是強行遷徙了不少山東民眾,以用私心謀取大量土地。

就這樣十九艘艦船,載著滿滿登登的八萬民眾,率先自琉球島,經九州島到達耽羅島,在耽羅島張鵬華留下三千民眾。

在與朝鮮溝通之後,朝鮮國主李倧已經同意,把耽羅島割讓給岳家使用,對於朝鮮來損失耽羅島,只怕是少了一處罪徒流放之地。

雖然耽羅島盛產胡馬,也就是蒙古馬,但是與金國接壤的朝鮮,想要得到蒙古馬,自然可以動用金錢引進,耽羅島的蒙古馬,產量並不是很高,而借由此事卻能得到明朝的認可,這才是李倧急切需要的。

張鵬華留下這三千人,大多數都是單身漢子,因為耽羅島地處偏僻,島上民眾除了養馬之外,只能靠海作糊口度日,故此常年行走海上的男人們,大多數會葬身與海洋之中。

這造成耽羅島女性佔有率,一度達到三分之二的比例,這還要把老人與孩子算上,要是把老人孩子去掉,男性比率既然連三人之一都達不到,成為真正的女兒國。

張鵬華留下這三千單身漢子,讓島上民眾欣喜無比,同時對岳家更是感恩戴德,讓同行的那些災民,也是十分羨慕。

而張鵬華這般舉措,最為感恩的當屬島上的女人們,這代表著她們又能組建一個家庭,最主要的是島上有了勞動力,這樣的事情讓日後,耽羅島對岳家忠心耿耿,甚至在後來朝鮮,多次想要收回皆是無果。

自耽羅島離去之後,劉香已經在大浦島翹首以待了,看到張鵬華艦隊前來,劉香一揮手道:“通知所有艦隊準備護航,另外負責留守大浦島兵士,時刻盯住海面動靜,要是那些海盜還敢前來侵犯,讓他們嚐嚐我們的天威艦炮的威力。”

“是,師長。”

劉香率先靠近首船,兩船相交未曾搭上木板,劉香一個翻身已經到了對方船板,張鵬華一拱手開口道:“劉師長,這段日子你倒是辛苦了,我必向家主稟明一切。”

“展志賢弟,一家人莫說兩家話,我只問你大人真的健在?”

劉香聞獲嶽忠未死的訊息,心中頓時激動無比,要不是因為大浦島的事情,恐怕劉香早就回琉球島,以求事實真相了。此時見到張鵬華,心中早就按捺不住焦急,這才匆忙跳船問詢。

“嗯,家主在北方成就一番勢力,喚為漢武部落,恐怕用不了多久,明朝大地自會流傳,另外我已經著人通知定海軍,三五日之後會有船隊,載著四家的匠師而來,還需劉兄護航。”

“沒問題,這事包在我的身上,可是展志賢弟,有一事我想託付給你,不知道合適不合適。”劉香有些猶豫的開口道。

“你說。”

“嗯,你見到家主的時候,能不能幫我美言幾句,就說我,我劉香願意效忠大人,願意成為大人的家臣,我知道我身份卑劣,但是我的心卻是忠於大人的,請賢弟千萬為我說些好話。”

劉香有些有些不好意思,但是還是鄭重對張鵬華說道。

“哈哈,我必與家主闡明,自家主遠走草原之後,琉球三軍皆是與岳家同甘共苦,不是家臣卻勝似家臣,你等所為勞苦功高,我相信家主會答應的。”

看到一臉緊張的劉香,張鵬華也是萬分高興,急忙對著劉香真誠的開口道。

“那我就代方策與李魁奇、鍾彬他們,謝過展志賢弟了。”劉香躬身一禮對著張鵬華道。

雖然在岳家舉家遷徙琉球島後,四人更是被重用,但是四人依然處於岳家外圍,故此四人對於岳家那些家臣十分羨慕,但是因為嶽忠已經不在,他們只能等待夫人們同意。

而嶽忠的幾個女人,都是心中懷有希望,希望嶽忠平安無恙,故此這招募家臣一事,她們也不敢獨斷其行,故此一直沒有答應四人,這件事情也是四人一個心結,現在聞獲嶽忠未亡,自然希望嶽忠能親口答應下來。

自大浦島一路北上,近十天的時間,讓那些災民苦不堪言,畢竟這些人也有暈船之人,再加上七月下旬的天氣,海面的風勢並不弱小,好在眾人平安到達蝦夷島。

到了蝦夷島之後,張鵬華休整數日之後,才留下一萬餘人,在蝦夷島開墾農田,帶著不到六萬人的民眾,再一次去往苦兀島,因為蝦夷島與苦兀島已經不遠,但是到了苦兀島也是用盡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一路可謂十分艱辛,但是這一次漢人的遷徙,也是後世津津樂道的一件趣事,被後世定為八月闖關東。

所有後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這一次的遷徙,就沒有後來東北糧倉,也沒有後世如此龐大的疆域,這一次的遷徙,致使後世所有當權者,都對東北大片領土,牢牢的守護著,經歷數百年從未改變過。

六萬人的民眾湧入,使得漢武部落民眾突然增加,所有的物資也面臨重新的分配,但是對此嶽忠並不感到擔心。

這些漢人與蒙人不同,甚至與遼民也不同,他們更懂得耕種,只要幾年之後,不,只需要兩年,只要渡過今年之後,來年開春之後,那麼這一片黑色的土地,就會出現大大小小的良田,成為整個部族的糧倉,可以滿足整個北方,乃至大明的糧倉。

而這六萬民眾,皆是被嶽忠安排在黑龍江下游,也是明朝建制奴爾幹都司之地,其目的也是為了以後做足準備。

九月中旬開始,嶽忠積極調配軍隊,一方面對後金的防備,一方面也是針對北方沙皇所為。

此時嶽忠掌控的疆域,對比與後金也是擴大不少,但是實際的掌控,確實不如金國,所幸武佳奉祿與巴彥布兩人,頗有組織能力,很快的平穩了內部的整合,快速的對其他區域蔓延開來。

兩人用人不同,呼倫貝爾省,巴彥布大多數任命的政務官,多是以德高望重的蒙人居之。

而在黑龍江省,武佳奉祿卻以熟悉漢人文化知識的人才擔任,所謂英雄不問陌路,只問才華的舉措,是的不少本土遼東漢人,以及在遷徙的民眾之中產生,更是讓那些災民產生歸屬感。

不得不說兩種不同的手段,促使兩地區域文化的碰撞,好在大家都是團結在漢武部落之下,並沒有發生不好的事情。

因為武佳奉祿熟悉農務,對其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與不少漢人交流之下,許多珍貴的方法得到傳播,使得民眾更好的掌握了農務知識,這不得不說武佳奉祿居功頗深。

讓嶽忠高興的是,武技俸祿與大部分民眾研討之後,稟告嶽忠可以種植一茬冬小麥,這訊息的確讓嶽忠驚喜。

經過嶽忠的批准之後,那些冬小麥的種子,發放到了民眾手中,而那些水稻、玉米、紅薯的種子,則是被武佳奉祿妥善的保管起來。

與此同時墨家藝派四家,也派遣了大量工匠人才到達苦兀島,為漢武添增不少助力,大量人才湧入,使得漢武部落整個煥發新生。

在黑龍江省,一座座土培的草房也開始搭建起來,裡面安裝了暖氣,被嶽忠定為新農村的建設,也在東北部沿海地區,正式的開展起來。

進入十月之後,漢武部落的內部整頓,算是全盤結束,正式的步入了穩定時期,漢武部落以呼倫貝爾省畜牧為主,黑龍江省則是以農耕為主,分工明確之下日漸強勢,但是卻未曾遭到後金的注重。

而一所所文廟也在各地開設起來,透過整合各族文化知識,傳授於各族百姓傳習,文廟之中不僅有漢文教授,蒙古、女真等各族語言,在這文廟之中也有涉獵,故此得到各族百姓的擁護。

相反宗教勢力,此時也逐步侵入漢武,但是嶽忠對各方宗教勢力,處於集中管理,未經批准的教派,一旦私自在漢武部落傳道,皆會被漢武處罰驅逐。這使得宗教勢力屈於國家之下,經過有效的管理之後,更是穩定的發展起來。

而各軍隊也在積極訓練之中,時刻等待著嶽忠的命令,每一個人都未曾有一絲放鬆,他們心中明白,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他們面臨的敵人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