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之漢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九章五公定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九章五公定朝

這日早朝崇禎揉了揉腦袋,說實話這連續三天爭吵越演越烈,自己這個皇帝都沒說話的份,想著崇禎都覺得憋屈,心中都有一絲不想上朝的心思。

“皇上,英國公奏報。”內侍小太監開口道。

“何事?”崇禎心中咯噔一下子,心中立即想到,不會又出了什麼事情了吧。

“英國公讓小的告知皇上,今天早朝放心前去,英國公會和幾位國公一起看看,這朝野什麼事鬧得如此之大,連皇上都插不進去嘴了。”

“這是國公的原話?”崇禎心中一喜道。

“是,國公還告訴小的傳語皇上最後一句話,這江山還是朱家的江山,那位子還是皇上坐的,那些臣子還是皇上的臣子。”

聽完太監說完,崇禎眼睛精光四射道了句:“告訴國公朕知曉了。”

此事崇禎一掃原來的晦氣,一臉榮光煥發的大步走出,此時崇禎心中澎湃,這些日子壓在心中的鬱悶一掃而光。

早朝開始所有人都驚訝,站在文武百官最前面的五位,魏國公徐弘基,黔國公沐啟元,成國公朱純臣,英國公張惟賢,定國公徐希皐。

這五位一出現,還真是讓朝中文武百官,不敢有一絲喧譁,要知道這幾位的先人,可都是為大明立下赫赫有名的功勞,可以說只要大明不亡,那麼這幾位的地位就不會變,除非他們的後人作死,行那叛變造反的事情。

“各位愛卿再議陝西之事,你等看看到底有何建議。”崇禎說這話都是咬著牙說出來的,顯然心中並不高興。

“微臣覺得應該革除嶽忠的官職,即可安罪捉拿歸案。”此時兵部主事陶承雲開口高聲道。

“不可,皇上深思,嶽忠剛剛到達陝西不足一月,就發生這等事情,其罪不可扣在嶽忠身上,臣想要是定罪,也是以前陝西布政司及總兵的疏忽,怎可怪罪嶽忠。”王洽走出開口道。

兩人各抒己見,倒是再一次讓朝堂開了鍋,各方大臣互相指著鼻子爭論,崇禎只覺得腦袋嗡的一聲,剛要起身開口,這時候一個響亮的嘴巴子,讓各方大臣都微微閉了口,不由看向大臣中間那裡。

“國公為何打我?”此時站在哪裡傻了眼的陶承雲,看向面前的魏國公徐弘基道。

“我?我沒打你。”徐弘基搖搖頭開口道。

“國公這是為何?”陶承雲可是韓爌的嫡系門下,除了這等事情,韓爌真不得不走出來到。

此時所有人看向徐弘基,大家夥不知道這到底為何?但是李標卻明白了一些,身邊幾位大臣正看向李標,李標一搖頭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皇上,還記得臣下腰間之物?”徐弘基走到大臣之前,開口高聲道。

崇禎看了一眼,心中也是詫異,不明白徐弘基這是何意?好在身邊的內侍小聲開口道:“皇上,那是太祖皇帝御賜給徐達的玉龍金蟒帶,到了後來徐氏一門兩公,這玉龍金蟒帶就傳給了長房,這玉龍金蟒帶可是太祖御賜,當時說道憑藉此帶,上可斥庸君,下可斥奸臣。”

“哦,朕知曉的,國公這是何意?”崇禎聽完點點頭,對著魏國公開口道。

“既然皇上知曉,當知道這玉龍金蟒帶的含義,太祖皇帝御賜我家祖先之時,曾言憑藉此帶上可斥昏君,下可斥奸臣,今日不是本公再打你,而是太祖讓我打你。”魏國公一轉身直指陶承雲開口道。

嚇得陶承雲一時之間不敢說話,魏國公徐弘基才轉身,掃視了一眼朝堂的大臣,只讓所有人不敢對視。

“皇上,臣有幾句話要說不吐不快,請皇上恕臣無罪。”徐弘基拱手低腰向崇禎道。

“國公單說無妨,哪有什麼怪罪之言。”崇禎急忙開口道。

“此天下紛爭不斷,各處災患四起,外有蠻夷虎視中原,你等重臣不思為皇上效力,不思保我大明江山,卻如同市井流徒爭吵不休,實乃罪大惡極,如果是當年太祖在位,必斬了你等狗頭。”這段話還真是讓眾人啞口無言,不知道怎麼反駁才成。

“你等誤國誤民之舉,實乃對皇上不忠,結黨營私官官相護,實乃對大明子民不義,似你等不忠不義之徒,怎有臉居於朝堂之上,又有何德何能爭論他人之事,今日本公拿出玉龍金蟒帶,就是要罵醒你們,日後當要竭盡所能,盡心盡力輔佐皇上,而不是像這樣在朝堂之上爭論不休,行那誤國誤民之舉。”

魏國公徐弘基這一番話,還真是令人發醒,不得不說這些話,真是深深打在崇禎的內心。

魏國公剛一說完,黔國公沐啟元也走了出來開口道:“皇上容臣也說幾句,臣一直都監雲南、廣西之事,今日年歲已老,此次進京不知道何時還能再來,太祖、成祖都曾有言,信人不疑疑人不用,請皇上勿忘聖言。”

沐啟元說完。定國公徐希皐也走了出來,開口道“問一句各位大臣,你等都是我大明國之棟樑,試問你等到了陝西,就遇到這種事情,是不是也要問罪,本公不想參與朝政,孰是孰非,各位大人心中自有判定。”

“另外,黃教之事始於太祖之初開國之前,如果把這罪名安到嶽忠的身上,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皇上蒙古韃子一直心存不軌,臣建議嚴令九邊將官,密切注意邊界之事,務必不可馬虎,一旦哪裡出了錯,追究哪裡的罪責定懲不饒。”

成國公朱純臣此時也走了出來開口道:“皇上,嶽忠到達陝西懲處貪汙將官,每每提拔將官都是上奏五軍都督府,再由皇上同意,嶽忠此舉皆合規制,如果說嶽忠濫用私權提拔親信,那麼是不是在說臣下監管不利,那麼還請皇上撤了臣這權值罷了。”

說到這裡大家算是明白了,這五位國公聚在這裡,可不是皇上請來的,沒想到嶽忠不聲不響的,既然籠絡這一群勢力,看的韓爌也是心驚膽戰。

四位國公說完了,就差最後一位英國公,憑藉嶽忠與英國公的關係,這英國公不說話才怪。

果然四人說完,英國公也走了出來道:“皇上,臣今日來不是為嶽忠說話的,按理說臣與嶽忠的關係應該避嫌,但是自古舉賢不避親,臣想嶽忠的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臣倒是希望皇上調嶽忠回京,總理京城五營之責,也好過在邊外受苦。”

這話說得讓所有人都詫異萬分,可是英國公接著說道:“當然皇上要是沒有別的人選,也只能讓臣那外女婿受苦受累了,但是臣願意以國公之位,與張家上上下下百口人頭作保,希望日後各位大臣要是再有微議,就來本公的英國府說道說道。”

這句話說得真是有些嚴重了,甚至當這崇禎的面前,的確不合規矩,可是崇禎真的希望這些話是自己說得,這英國公說得既然全是自己內心,不能說出的話不敢說的話。

滿朝文武大臣紛紛閉口不言,李標與王洽對視一眼,也紛紛搖了搖腦袋,嘴角輕輕露出笑容,周道登眼睛一轉,心中不知打著什麼主意,而韓爌真是有苦難言,沒想到自己以為十分把握的事情,就這樣又一次破沒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國公說得嚴重了,朕知道如何去做,河南巡撫賈四海妄議朝政,汙衊朝廷命官,即可革除巡撫之職,令岳忠為山西、陝西、河南、四川四省督師,四省軍衛將官皆聽從調令,抗令不遵者嶽忠有先殺後報之權,令御林軍甲子營將士,即刻出兵陝西,聽從嶽忠指揮。今後關於嶽忠之事,朕不想再聽到閒言碎語,”

這一番話算是瞭解三日的爭論,也奠定崇禎以後行事的態度,五位國公給個大臣一個警示,未嘗不是教導崇禎該如何當好一個皇上,這讓年僅十七歲的崇禎,真是好好學了一堂課程。

不管如何關於嶽忠的事情算是定了下來,不光沒有懲罰,反而又一次登了一步,在韓爌的內心中,真是覺得嶽忠有九條命,這怎麼打都打不死啊。

京城唯一的軍隊把握皇帝手中,就是御林軍了,御林軍分為甲、乙、丙三字營,甲字營可以說個人武技十分出眾,乃是歷代大內侍衛的首選,常常擔當皇宮駐軍將官,而乙字營稍遜一點,由甲子營統領,丙子營則是駐守皇宮外圍。

御林軍不問政事只聽皇上一人統御,當然要是沒當上皇上,那麼這些人可不會聽從你的命令,當初崇禎沒有登基之時,曾想要調動這支部隊剿滅魏黨,但是公然遭到這支部隊的都統拒絕,可見這支部隊的嚴格性。

當然在崇禎登基之後,這支部隊完全聽從皇上的調遣,其中皇閣的情報收集,就是御林軍直屬管轄。

這一次崇禎派甲子營出征,這可是歷代祖宗沒做過的事情,只所以派遣甲子營,崇禎一方面支援嶽忠,對各位大臣做出樣子,其實內心也是有派遣這支軍隊,看看嶽忠在陝西到底做了什麼事情,也算對嶽忠的考核罷了。

這裡不能說崇禎多疑,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不覺中崇禎學習的帝王心術,也開始慢慢實施。

【增加這一章贈予隱塵散人的打賞,謝謝兄弟姐妹們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