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有一家古藝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老街裡的一處小院裡,門口種著幾棵楓樹,寬厚的葉子時不時隨著風搖曳幾下,細細聽來,還有譁啦啦的聲響。

高樓林立的城市裡少見的白頭鵯落在了小院的一扇窗戶前,好奇的鳥兒透過窗子,看到房間內的陳陌正在全神貫注地處理著眼前的紫砂壺泥片。

陳陌剛剛將泥片微微彎曲成自己需要的角度,就放在了操作室,出去喝了兩杯茶。

但是其中一個泥片卻因為中間有些微微偏軟而發生了形變,這點兒形變若是不仔細觀察幾乎可以說是發現不了了。

所以陳陌在給這些泥片四條邊塗好滋泥準備黏合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發生形變的那一片和其他泥片粘合不到一起啊!

和左邊的泥片粘在一起,就和右邊的泥片中間有一道巨大的空隙,和右邊的粘合在一起,就和左邊的泥片存在著一道巨大的空隙。

陳陌最終還是無奈地將已經初具雛形的四方壺拆開了,滋泥還沒有乾透,稍微一用力就拆開了。

現在重點是要快點兒處理眼前這片泥片,不然的話,只能整個回爐重做了,從打泥片重新開始。

陳陌拿來吹風機,然後在泥片彎曲到特定的角度後放在吹風機下加速水分蒸發。

陳陌的拿著泥片在吹風機下晃動,雖然是在晃動,但是陳陌的手卻十分的平穩,就像是醫生拿著手術刀一樣,沒有絲毫的抖動。

因為陳陌這時候如果手指間的力度太強,彎曲的角度就大了,泥片也就徹底廢了。

一分鐘時間的吹風,泥片就已經硬化得差不多了,陳陌將泥片四周再度塗抹好滋泥,然後開始嘗試將五片泥片粘合在一起,讓他們成為一個身筒。

最後成品的結果證明,陳陌的手還是很穩的,五片泥片嚴絲合縫,沒有一點點的空隙。

最後,用滋泥快將壺身內部的滋泥塗抹均勻,這身筒總數是做好了。

做好身筒之後,陳陌就開始量身筒上面這個口的大小,因為是一個規則的方形,倒是不用倒扣在泥片上照葫蘆畫瓢。

最後,將整個身筒圍起來,上滿片。

這時候的紫砂壺就變成了一個封閉的並且有一定弧度的類似正方體,陳陌沿著每條邊線仔細的修整,將紫砂壺的結合處都仔仔細細地檢查上一遍,就是為了防止紫砂壺漏水。

現在,這把壺才算是露出一點兒紫砂壺的樣子來。

不同於圓器,方器紫砂壺需要上足片做假底。

簡單來說,就會在四方壺的四個底角部位製作出來足,讓四方壺能夠穩穩地立住,只有四平八穩才算是合格。

陳陌將手中的四方壺的四個底角都塗上了滋泥,然後將其貼在了一塊兒厚實的、中空的方形泥片上。

再將多餘的部分去掉,只留下四個底角部分的泥片,這樣壺就像是做出了四個‘足’一般,能夠四平八穩地立在桌面上了。

有人說啊,方器壺如一人,有足、有身、還有脖頸。

而這脖頸就是頸片,方器不像其他紫砂壺,可以直接在壺身上開口製作壺蓋,他愛需要製作一個頸片,讓這壺蓋有個落腳的地兒。

其實啊,說白了,這個頸片就是給壺身上加一個像模像樣的壺口,讓他能夠落下壺蓋。

若是直接開壺身壺口,樣子是非常難看的,所以古人選擇再加一層製作出一個像樣的壺口。

當頸片落下粘合好之後,在頸片內開壺口,將頸片和壺口用滋泥塗抹光潤,紫砂壺最要緊的是細膩,這種面子上的功夫馬虎不得。

陳陌將壺口開好之後,就沒有什麼難的事兒了。

開出水口,製作壺嘴,製作壺把,最後安裝,都是和圓器還有花貨一樣的流程,對於陳陌來說已經沒有什麼難度了。

因為陳陌已經將最難的部分全都趟過去了,現在的陳陌已經將眼前的一座大山翻越了過去。

因為,他!

他現在已經將紫砂壺四種壺型的製作方式盡數掌握了!雖然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在這百尺竿頭,他已然前進了一大步!

壺嘴和壺把必須要在一條直線上,陳陌精確的測量好之後,將出水孔挖了出來,壺嘴內部陳陌還專門用滋泥塗抹了一下,這可以讓水流出來的時候沒有滯澀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最後給壺把、壺嘴塗抹上滋泥,最後安裝好之後,這把方器紫砂壺也就終於是在陳陌的手中正式地製作出來了!

“終於是,終於是把紫砂壺的四種壺型全部掌握了!”

陳陌看著手中的這把四方壺,緩緩嘆了一口氣,雖然還需要等到徹底燒製完成的時候,才知道具體的情況是怎麼樣的,才知道這把紫砂壺到底燒製好了沒有。

但是陳陌心中有預感,這把紫砂壺一定是良品!

陳陌看著手中的這把硃紅色的紫砂壺,眼中的神色是對自己技藝的信心,這把硃紅色的紫砂壺是陳陌用大紅袍泥料製作的,等到燒製之後,這紅色會更加的鮮豔奪目。

這是因為大紅袍泥料中主要含有高嶺石、石英、白雲母、氧化鐵等礦物質,其中氧化鐵便是造成大紅袍泥料顏色硃紅的主要元素之一。

也正是因為含有這些礦物質,大紅袍泥料在燒製之後,其壺身表面質地緊密,上手的時候手感更加細膩。

最強烈的表現便是紅潤,甚至在一些愛它的人口中是紅豔的大紅色,而這種紅色因為是礦物質顏色,所以對於溫度溼度的變化十分敏感。

開壺的時候開水衝淋之下,壺身會有一定的顏色變化,而這種變化也是養壺人的最愛,因為這種壺只要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就能產生一定的包漿質感。

而且,王長河當時從他這裡買走的是一盒烏龍茶鐵觀音,這種大紅袍泥料的紫砂壺最適合的就是這種輕發酵的烏龍茶了。

用這壺泡出來的茶葉據說是泡茶柔潤,能夠快速逼出茶葉中的清香。

陳陌這也算是給王長河選了一把好壺吧,上次人家拿著一包鐵觀音走了,這茶壺他自然是要花點兒心思的。

陳陌將手中的壺包好之後,將其放在了專門用於陰乾的櫃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