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閒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876章:三邊總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76章:三邊總制

乾清殿上風向突變,劍鋒忽然詭譎的直指向蘇默,這是包括英國公在內的大部分人都始料未及的。

但是也有許多一直冷靜旁觀的人,此時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仔細回想一下,這一年多以來,許多事朔本追源,似乎都隱隱的圍繞著這個忽然崛起的小人物展開,這就不得不叫人深思了。

這其中,內閣三位大學士如此,六部幾位大佬如此,弘治皇帝陛下亦是如此。

這小子得是多能鬧騰,才能憑藉著微末之身,攪動了整個朝局,甚至是連遠在北方的草原都跟著舞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弘治帝心中慨嘆著,抬手微微揉了揉眉頭。近一兩年來,他的精神愈發不濟,稍稍過多耗神,就有種說不出的疲憊之感。這也是為什麼與當政之初比起來,他開始有些怠政並生出了問道之心的原因。

還有就是眼下這幫朝臣了,看似一個個忠君愛國的模樣,朝野上下也都莫不以中興良臣以稱。然則其中真正用心以事的有幾個?大多數人的心思還是用在那些爭權奪利、相互傾軋的勾當上。

弘治帝甚至覺得,若不是幾大派系也都希望維持一份平衡,怕是他這個皇帝都有被丟到一邊的可能。偏偏要治理諾大一個天下,還真是離不開這些人尖子,這讓他愈發的憋悶苦惱。

外面都在說他是中興之君,都在傳揚什麼明君良臣,嘿,卻不知如果真的看過這些所謂良臣的真面目後,又將有何感想?便如眼下這般,為了打擊異己,連一個小小的少年都不肯放過,千方百計的攀扯上位自己謀利。對此,弘治帝又是憤怒又是悲哀。

是的,弘治帝心中明鏡兒似的。下面跪著的那個滿嘴喊冤的傢伙,還有剛才那個蹦出來彈劾的傢伙,以及很多一直看似中立,始終不出聲的,實則個個都在打著自己的盤算。說到底為了什麼?還不就是利益二字嗎。

蘇默出使蒙古回來,提出結盟開邊之策,其中廣為流傳的,便是一宗涉及至少上百萬計的大買賣,這就是利!還是一份可以讓所有人都瘋狂的暴利。

可是蘇默只是拉上了皇家和少數幾家合夥人,其他人都只能幹看著卻吃不到,這如何能讓他們甘心?甚至,連合夥人當中,除了他這個皇帝之外,怕也是沒人真正知道,這個巨大的利益當中,究竟是如何運作,又是要運作什麼。

這就使得更多的人愈發著急了,他們迫切的希望弄清楚其中的關竅。只有真正先搞明白了這項生意的情況,他們才能從中挑出漏洞,然後便可針對性的使出手段,從中插上一足。

與這些人而言,什麼國家利益,什麼民族大義都是狗屁。唯有利益,才是他們最高的追求。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利益,至於是誰坐這個天下,又會死上多少人,都基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偏偏這種人殺不盛殺,怎麼也根除不盡。從唐宋之前的門閥、世家,再到大明此時的文官集團,甚至那些所謂的清流名士,無不在這個桎梏之內。

而且,往往越是優秀的人才,背後大抵都與這些集團有著或明或暗的連結。這就形成了一個如同打不破的迴圈,國家要治理好,需要依靠這些人才。人才做出了成績就需要給予相應的地位和權利,而有了地位和權利,這些人才便會為身後的集團代言,或者乾脆又轉為新興的利益集團……

當然,也不是沒有列外。可例外的畢竟只是少數,便出現那麼幾個,最終要麼是被迫低頭,也加入某個陣營之中;要麼,就是莫名其妙的半途而狙,黯然離去。這其中的玄妙,天下又有哪個不知,誰人不曉?

既然如此,以蘇默那臭小子的鬧騰勁兒,怕不早就入了某些人的眼中了吧。而以那臭小子的脾氣,連李東陽的公子都毫不猶豫的硬懟,可想而知,絕不是個肯低頭本分的。再加上那小子手裡此刻掌握的巨大利益……

那麼,眼下這一出出、一幕幕,其中之意便用腳趾頭都能想的明白了……

呼——

他長長的吐出口濁氣,強行將這些紛亂的思緒壓下。抬起頭來,森然的目光緩緩的掃過殿中諸人,冰寒冷冽。

這些人怕還不明白吧,他們只當蘇默也只是個普通的新秀而已,還想著靠這些陰譎把戲弄鬼。殊不知,此刻的蘇默又豈止是身負與蒙古交聯一事那麼簡單?那小子,可還是關乎著朕的身家性命呢。不,還不止!便是太康的性命也是因他的出手而最終得救,再加上…...

哼,可以說,蘇小子現在的價值,差不多可以等同於整個大明皇室一脈了。這麼重要的人,朕豈能再任由你們給廢了?!

整個殿上,所有人在迎上弘治帝的目光後,都是不由的心下一凜,恍惚中似是感覺到了某種冥冥中的無形威壓,不自覺的都屏氣凝息起來,大氣也不敢發一聲。便是剛才還在乾嚎叫冤的馬升,也瑟瑟的微微抖著,趴伏在地,氣兒都不敢喘大聲了。

“傳朕旨意,著牟斌即刻派錦衣衛出關,務必於最短時間內,將火篩部以及亦思馬因部的動向摸清,立即回報,不得有誤!調大同總兵、平江伯陳銳即刻回京述職……”

說到這兒,他話語一頓,目光落到趴伏在地上的馬升身上,略微閃了閃,眼中劃過一道深深的厭惡之色。哼了一聲,繼續道:

“即刻起,削去馬升副總兵一職,交由兵部核查。若有劣跡,數罪並論,以儆效尤!大同邊務職事,由兵部重新擇選能者以任,交由吏部並內閣稽核,最後給朕過目允准後履新上任。欽哉!”

弘治帝低沉的聲音在大殿上迴盪著,眾朝臣心中驚凜,紛紛躬身抱拳,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趴伏在地上的馬升早已癱坐一團,兩眼中全是絕望之色,連話都說不出半句來。隨後在兩個大漢將軍的拖曳下,很快便被拖了出去。

眾朝臣不由的又是一陣的凜然,顯而易見,弘治帝難得的一次真心動怒了。天子之怒,又豈是尋常可能承受的?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傻得跳出來,成為天子發怒的靶子。

隊伍中,張彩微微蹙眉,眼神陰晴不定。弘治帝對於蘇默的寵溺,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中。看來,在對付蘇默這事兒上,自己還當好好斟酌一番才是。他可不想為了傅瀚那個窩囊廢的事兒,最終把自己陷了進去。

“陛下,關於大同邊事職選,臣有一議,還請陛下思之。”便在此時,班中忽有一人趨前奏道。眾人看去,都不由一驚,原來正是內閣次輔李東陽。

弘治帝微一挑眉,哦了一聲,點頭道:“卿家有何提議,但講無妨。”

李東陽再拜道:“我大明立國百年已降,最大的邊患莫過於北方。昔日草原各部各自為戰,內耗不絕,故而我大明亦分段而防,各負其責便可。然則時至今時,整個塞外,唯餘達延與亦思馬因兩部而已。而我大明再要分而防之,便形成了各自為戰、缺乏統籌之患。是以,臣以為,可設三邊總制之職,使整個北地防務結為一體。由此,再有如今日這般突發變故,便可由總制督帥當機決斷,不復此次這般被動延誤。須知軍情如火,便多爭得一分時機,或可就能決定一場戰役之勝負,不可不察。”

弘治帝微微頷首,眼底閃過一抹讚賞。略一沉吟,問道:“卿家所言有理。那卿家可有良才,為朕薦之?”

李東陽微微一笑,大袖一擺,笑道:“有。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臣舉薦原陝西巡撫、總督馬政事楊一清楊大人。楊大人數年以來,皆身在第一線,最是瞭解邊防軍情。又兼熟知兵事,赤膽忠心,可當大任。臣,願以身家性命擔保!”

此言一出,滿朝上下一靜,隨即轟的一聲嗡然起來,紛紛相互低聲議論著。

內閣其餘兩位,劉健和謝遷對望一眼,同時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附議!”

這兩人一開聲,眾人立即都是一靜,隨即便是紛紛上前,一片附議之聲不絕。

當朝三位大佬同時透過,這時候還不跟上豈不是傻鳥了?

弘治帝目光微微一掃,眸子裡有光澤隱晦的一閃而過。但隨即微微頷首,轉向楊一清笑道:“楊卿深得眾望,可願為朕分憂?”

楊一清黝黑的臉龐上微微泛起紅潮,昂然上前一步,鄭重的深深一揖到底,慨然道:“但得陛下信之,臣肝腦塗地,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弘治帝臉現欣慰之色,連道三個好字。當即令內閣具書條陳,交由司禮監批紅,而後用印發往吏部。

眾朝臣紛紛上前恭賀,楊一清自是謙遜不已。對於之前關乎蘇默之事,卻是再無一人提及,便彷彿從來沒有過這事兒也似。

弘治帝臉上微笑,心中卻是暗暗冷然。微微側首,對著站在丹墀一側的杜甫使個眼色。

杜甫會意,上前幾步高聲唱道:“眾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既然最緊要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了,今日朝會自也到了落幕之時。這般唱和,亦不過是章法使然。弘治帝目光略微一轉,便要起身離座。

“臣,有本。”忽的,一個聲音響起,頓時讓殿上霎時靜了下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