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人過五十日過午最新章節列表 > 155、大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5、大舅

大舅,並不是我的親舅舅,而是我姥爺的侄子,我四姥爺的大兒子。

直到上大學,我才認識了這個在這個大學教學的舅舅。第一次到他家還是舅舅家的二表哥帶我去的,漸漸地,就熟悉了起來,到了週末,他經常找同學或者到我班裡叫我去他家吃飯——身邊的同學都十分羨慕我還有一個當教授的舅舅。

他曾經教授我們英文打字,噼裡啪啦的速度,令我們側目。他家裡的英文打字機,也捨得叫我使用練習,所以,我的打字速度成了班裡最快的也不奇怪。

我的姥爺弟兄四個,排行老三。四姥爺,就是大舅的父親,他年輕時候就來到這個城市打工,在一個電燈泡廠。他和我的爺爺是拜把子兄弟,為了親上加親,還讓我的父親和他的第五個兒子、我的五舅舅拜了把子,並且把自己的侄女——我的母親嫁給了我的父親,他的乾兒子。

父親自小木訥,卻聰明好學,要強上進。他曾經來到這個城市,在很小的時候,來看望他的乾爹,以及自己的幹兄弟。可是,市裡的親戚的眼光叫他有些自卑,某些言行舉止叫他十分排斥這門乾親。於是,呆了不幾天,就執拗地回到了老家,並且更加努力地學習,最後考入了本地知名的師範學校,成為了一名教師。

我的那個五舅的家,我也去過,因為他的小女兒和我在大學是一個級部。當年的這個表妹可是很出眾的人物,很多同學聽說這是我的表妹而表示出驚訝——畢竟城鄉差別在我們的衣著外貌上十分突出。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她班裡的一個哥們告訴我:“你表妹,混的很好啊,做貿易,開敞篷寶馬……”遺憾的是,我從畢業再沒有見到過這個表妹,只是多少聽說過她的一點兒訊息。

我結婚的時候,大舅來參加了我的婚禮,和母親父親一桌,聊得十分投機。後來,大舅媽癱瘓了,去世了,他換了一個老伴兒,並且他還帶著老伴兒到我原來的單位旅遊,找過我,可惜我已經調走,還好,妻子在,同事就告訴妻子,妻子替我盡了地主之誼。

後來我又去了大舅家幾次,總感覺現在的這個家有些陌生起來,於是就很少去了,包括那個小表哥,也沒再聯絡,大多是聽舅舅和舅舅家的表哥們說起大舅家的情況,他們也是偶爾在清明節回老家,給四姥爺上墳才到舅舅家竄門的。而舅舅話語中透露出大舅對我的一點兒不滿意,就是我把他忘記了的意思,雖然很委婉,但是,令我很不安。

後來,我的辦公地點搬到了母校附近,樓下就是大舅的家。於是,我提了禮物去看他,正趕上他的生日,從外地來的二舅兩口子也在。據老家人說,這個二舅是他們弟兄中最實在為人最好的一個,一聊,確實如此。他熱情地給我留了電話,詳細寫了家庭地址,囑咐我到了省城,一定到家裡看看。我答應了,卻一直沒有機會兒。

前幾天,老家的舅舅告訴我,大舅回來了,和小表哥一家三口。母親也被接到了舅舅家,老人們喝酒聊天,相見甚歡。

次日,大舅竟然打了我辦公電話,叫我去他家吃飯。我想,他就是想講講他老家之行吧?於是,買了點兒東西,提著進了他們的大院。兩年沒來了,我竟然忘記了他的樓號和單元,而他的家庭電話我一直記在一個小本子上,沒有存到手機上。憑印象,我敲開了一家的門,可是,錯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打聽了一個老教師,他是數學系的,不認識外文系。於是,在院子裡轉悠了一會兒,定了定神,終於按響了一家門鈴,傳出熟悉的大舅的聲音。

八十八歲的老人,精神矍鑠。除了一頭銀髮和密密麻麻的老年斑,沒有太大的變化。那個老伴兒去年回老家了,他和保姆在家。保姆做了五六個小菜,他只吃洋蔥拌蝦皮,別的菜幾乎不動。

高腳杯拿來一對兒,倒上了人頭馬,加了冰塊兒。他的小資情調在我印象中一直有。他告訴我,他最常喝的是法國白蘭地,不多,一兩左右。

他滔滔不絕地跟我講老家的見聞和自己的一些故事。八十八歲,一肚子故事的老人:

當時我在這兒都大學畢業了,工作了,以為老家你四老爺給我定的那個娃娃親也就澹忘了。於是,和城裡的一個女孩子戀愛了。誰知道突然有一天,老家的媳婦找來了,說要是不結婚,你爹就不算完等等。於是,在父親的壓力下,大舅結婚了,初戀女友送他一張字條:天地良心,電燈泡。

解放後,持續了兩三年的無愛婚姻解除了,大舅又娶了一個妻子,生了大表哥和大表姐,可是,在文革中,大舅被打成了右派,回老家種地去了。妻子也和他劃清了界限,離婚了。恢復工作後,大舅和同病相憐的大舅媽結婚了,她帶來一個男孩,又和大舅生了小表哥,且離開了這個城市去了省會。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的母校籌建,大舅又回到了這個城市,來到這個學校教書。

“去年你大表哥六十大壽,我孫子送他一輛寶馬車。我對他說,你兒子比我兒子強。我孫子小龍說什麼?我爹不如我爹的爹。這口令繞的。哈哈。”大舅總是很幽默,永遠保持著一顆童心,且“不記事兒”,或許,這就是他長壽的原因吧。

如今,大舅的幾個孩子都事業有成,各自有自己的企業。孫子也獨當一面,美國留學回來創業成功,且在前年有了兒子——大舅有了重孫,四世同堂。幾個孩子都很孝順,沒事兒願意過來看看老人,拉老人到處走走,就在昨天,小表哥過來在陽臺上自己烤的肉。

說起我的那個乾爹,當醫生的五舅,大舅一臉無奈:“他是掉錢眼兒裡了,快八十了,還天天專家坐診,忙得連個電話也不打給我,更不要說來看我了……”或許,五舅這些年更加有了成就感。老家的四舅去年去世了,三舅也在這個城市,聽說大舅回了趟老家,也按耐不住說要回去看看。

“你爺爺是我們家的恩人啊!如果三反五反運動中,沒有你爺爺的俠客一樣的仗義幫助,你四姥爺或許就被活埋了,我們兄弟也恐怕沒有了今天。”每次大舅見了我,總是重複這樣幾句話,至於怎麼個過程,在我的腦海裡很模湖,畢竟,那次政治運動距離我,太遙遠了。

衷心希望大舅身體健康,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