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明1624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七章 對滿洲國的夏季攻勢

朱慈炅終於同意了眾將的提議。為了尋找到足夠的糧食,五萬軍屯的士兵分成了五十個千人隊。

而越過育空地區往南,當地土著人口數量劇增,這說明在這片土地上是有足夠的糧食的,只要耐心尋找,就一定會有收穫。果然在十月底,明軍便收集到了足夠多的糧食。

而朱由校也決定在中俄的停戰協定結束之前,讓帝國在大荒東洲的戰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到時候如果雙線作戰,帝國肯定無法支撐。

“朕決定在大荒東洲再增兵兩萬,確保在明年發動對滿洲國的攻勢中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徹底控制整個印第安地區。”

“陛下,帝國今年才派去五萬軍屯的士兵,而軍屯需要到明年年底才會有初步的結果,如果繼續增兵,軍糧供應是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孫傳庭道。

“越過洛基山,便能獲得足夠的糧食,據說洛基山以東有數十萬人口。”

“陛下,可是大都督府計劃在明年派遣兩萬女兵前往大荒東洲。”洪承疇道。

“明年先派遣一萬女兵,後年再派遣一萬女兵到大荒東洲,控制整個印第安地區對帝國在大荒東洲的戰略極為重要,如果能控制整個印第安地區的話,以後帝國便能徹底解決糧食的問題。”

“根據線報,滿洲國已經從英國人手裡購買了一批火器。”陳四道。

“英國人?告訴英國人,如果再賣火器給滿洲國,帝國將視同英國對帝國宣戰。帝國雖不想捲入西洋人的戰爭,但並不代表帝國從來不害怕戰爭。”朱由校冷聲道。

“諾。”

“另外大都督府這邊要準備組建一支新的海軍,這支海軍的責任將是捍衛帝國在大荒東洲的利益。”朱由校說。

“組建一支新的海軍需要投入數千萬兩銀元,現在國庫恐怕拿不出這麼多銀子。”洪承疇道。

“這支海軍,朕不需要一步到位,朕可以給內閣和大都督府十年的時間來籌建這支海軍。如果帝國能在大荒東洲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那麼帝國在大荒東洲將更有話語權。”

“諾。”

……

天啟三十六年春末,帝國再次派遣兩萬大軍前往大荒東洲。

李定國和朱慈炅此刻也在商議對滿洲國用兵之事。朱慈炅和李定國在責權上有明確的劃分,朱慈炅作為都督,他負責的是屯田的事務以及大荒東洲的政事,而李定國負責的是軍事。

李定國現在的兵力不足以發動對滿洲國的攻勢,而他並不知道帝國又派出了兩萬士兵增援大荒東洲,寒冷的冬季完全切斷了大荒東洲與帝國本土的聯絡,所以他希望朱慈炅能從軍屯士兵中抽調出一萬人出來協助他。畢竟參加軍屯的士兵都是老兵,也是即將要退役的士兵,論戰力絲毫不遜於李定國統領了士兵。

“調動軍屯士兵參戰,必須要有皇上以及大都督府的軍令,如果無軍令調動的話,帝國將會視為謀反。李提督,你也知道本王現在的處境,如果真的被人拿住這樣的把柄,後果可想而知。”朱慈炅輕聲道。朱慈炅現在是謹小慎微,不敢犯一絲原則性的錯誤。

李定國也明白現在朱慈炅的處境非常尷尬,但他始終卻弄不明白為什麼朱由校一定要將朱慈炅派到大荒東洲來,“王爺,您負責軍屯之事,而軍屯區域包括整個印第安地區,末將不需要王爺直接派兵援助,只需要軍屯士兵幫末將守住後路,不要讓滿洲軍斷了我軍的後路。”

“你準備在何時對滿洲國繼續用兵?”朱慈炅問道。朱慈炅也想弄明白朱由校為什麼一定要讓他來大荒東洲?不違反原則地試探一下,朱慈炅還是願意的。

“末將準備等到夏初,現在天氣依然寒冷,要越過洛基山還非常困難。”李定國回答道。

“本王在這個月之內便會安排五千士兵去洛基山下屯田。”朱慈炅點頭道。

“謝王爺隆恩!”

……

只是沒等到李定國出兵,他便收到了帝國增派兩萬大軍到大荒東洲的訊息,有了這兩萬大軍,他便不需要從朱慈炅那裡借兵了。

但就在帝國準備對滿洲國用兵之時,俄國的十萬大軍在北線,分北、中、南三路向白俄羅斯和斯摩稜斯克地區的波軍發動進攻。俄波戰爭的第一階段進入了尾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七月,李定國率領三萬明軍越過洛基山對滿洲國發起了夏季攻勢。滿洲國為了抵擋明軍的攻勢,動員了六萬三千人投入這場戰爭之中。

滿洲軍的統帥是豪格的長子齊正額。此時豪格早已經病死,滿洲國的大權已經落在齊正額的手裡。

兩軍決戰的地點選在洛基山腳,而此刻滿洲軍也已經有了一支五千人的裝備天啟槍的隊伍,這也是齊正額最大的依仗。

明軍的陣型背靠著洛基山,而滿洲軍的陣型是面對著洛基山的。

九點十分左右,滿洲軍率先對明軍發起了攻勢。雙方的火器差距驟然被拉近,讓明軍非常不適應,以前都是明軍吊打敵人,現在敵人突然有能力反擊了,這讓明軍有些措手不及。但好在明軍在火炮上的優勢明顯,否則的話,明軍的中軍極有可能會在第一天上午就會被滿洲軍擊潰。

第一天的戰鬥明軍的中軍打得非常不順,但明軍的左右兩翼卻依仗著火器的優勢不但成功地壓制住了滿洲軍的進攻,而且還穩穩地佔據了上風。

第一天的戰鬥讓李定國非常憋屈,這也給明軍提了個醒,習慣了順風仗的明軍,在勢均力敵的時候,準備得不夠充分。而滿洲軍卻看到擊潰明軍希望了,齊正額決定兩翼以防守為主,集中力量先擊潰明軍的中軍。

第二天,李定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利用洛基山的掩護,將右翼放置到中軍的位置,而將中軍繞到滿洲軍的後方去。

李定國的策略非常成功,滿洲軍並沒有意識到明軍的中軍已經變成昨天的右翼,而右翼實際上已經只有空架子了。當明軍在下午時分突然出現在滿洲軍身後的時候,齊正額甚至還以為是明軍的援軍來了。

被明軍前後夾擊的滿洲軍很快就丟失了自己的陣型,失去了陣型的保護,滿洲軍迅速潰敗。明軍與滿洲軍最關鍵的一場戰爭,最後以明軍的勝利而結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