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162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九章 苦惱的崇禎皇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九章 苦惱的崇禎皇帝

第三十九章苦惱的崇禎皇帝

崇禎五年,四川大定,民生安穩然而整個天下,卻打得一塌糊塗,沒一塊兒安靜地方。

轉眼崇禎五年就要走到盡頭,秋高氣爽,但人不爽。

北京城裡,二十幾歲就雙鬢已白的崇禎皇帝顯得越發地蒼老,大明朝這塊兒爛攤子,他窮其心力,也快要收拾不下來了。然而他是極要面子的人,絕不能容許明廷向任何一方勢力妥協。

此時崇禎皇帝端坐在龍椅上,拿著一疊厚厚的資料仔細看著。

崇禎五年正月三日,叛將孔有德攻陷登州城,殺官吏紳民幾盡。逮捕巡撫孫元化及監軍道王徵,知府吳維城,同知賈名傑,蓬萊知縣秦世英等。後孫元化被放歸,治為死罪,七月棄市。

崇禎五年六月初六日,黃河於孟津決口。黃河已多次決口,軍民商戶死傷無數。百姓轉徙,到處丐食,無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崇禎五年九月,農民軍羅汝才、張獻忠等聚集山西,分四路出擊。連續攻克大寧、隰州、澤州、壽陽諸州縣。崇禎乃令宣大總督張宗衡駐平陽,巡撫許鼎臣駐汾州,分地守禦。九月十四日,原本在陝西的李自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出現在河南,攻陷修武縣,殺知縣劉鳳翔。

崇禎五年九月初二日,海盜劉香連攻閩、廣沿海郡邑。廣州都司許當辰剿擊劉香,戰死。熊文燦升授總督兩廣事務,議詔撫劉香,劉香佯許之,參政洪雲蒸與副使康承祖、參將夏之本,張一傑入得香舟宣諭,俱被劉香俘獲後殺死。

崇禎皇帝看著這些資料,一個腦袋兩個大,滿臉疲憊地向著大殿裡的文武百官道:“遼東戰事吃緊,叛將孔有德與東虜勾結,鬧得雞犬不寧。陝西和山西遍地是賊,八面開花。江南海盜都快打進總督衙門了。四川……嘿,四川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我朝廷的領地。眾卿家,我倒想問問,還有什麼情況能比現在還糟糕?”

堂下轉出御史張宸,奏道:“皇上,陝西和山西的賊情,據微臣以為,關鍵問題還是官兵統屬不一,號令不齊造成的。臣聽聞年初我天兵實馳驅賊入川之計時,總兵曹文詔、艾萬年、鄧玘、王承恩、楊嘉謨、左良玉等人,都各自為戰,不服統一調派。以至於賊兵亂竄,無法一戰定乾坤。”

崇禎聽得一陣頭暈,揮了揮手道:“重”

御史張宸趕緊道:“臣以為,陝西總兵曹文詔剿賊有功,又素有威望,可令其節制山陝諸將統一作戰,方可順利剿滅賊軍。以免號令不一,諸軍各自為戰。”

崇禎歪著頭想了想,似乎有道理,於是道:“准奏”

陝西和山西的事暫時交給曹文詔去折騰,崇禎又道:“遼東又如何?孔有德這廝無法無天,難道就沒人能治他?”

一文官出列道:“孔有德雖然叛亂,但不失為一員良將,手下兵精將猛,微臣以為對孔有德宜撫不宜剿,應遣天使前往登州,好言好語勸其重歸朝廷,也可借他之手對抗東虜。”

他這話一出,堂下跳出一大將,正是盧象升,怒罵道:“都是爾等誤事,招撫招撫,招撫來招撫去,不但招不了,反而貽誤戰機。我這裡有萊州守將徐從治、謝璉的聯名上書,曰‘撫使一出,則攻城益急。乃謂我不當縋城出擊以怒之也。果爾,必使任意攻圍,我拱手以萊授之,如孫元化至於萊州而後成其撫乎?叛兵祝臣等尤元化也,元化已一誤,國臣又從而放之。盈廷集議,自以為一紙豎於十萬,援兵絕跡,職此故矣。臣當死為厲鬼殺賊,必不敢以撫之一字而漫至尊,敗封疆而辱民命’。”

這話的大意是:“一旦去招撫孔有德,他反而叛得更厲害。孔有德已經攻了個登州,殺了個孫元化,難道要我步他的後塵?豬頭文官們自以為一紙招撫信可抵十萬雄獅,所以不發援軍,既然如此,臣就死了算了,以免有辱民命,負了君恩。”

崇禎是個要面子的人,不太喜歡招撫,對於叛將,他還是更傾向於剿滅以振朝綱,於是崇禎沉聲道:“招撫就不要議了,孔有德要如何對付,愛卿們速速報來。”

盧象升道:“臣推舉遼東總兵吳襄,可令吳襄率大軍圍孫有德於登州城,築圍牆困之,孔有德必手到擒來。”

“吳襄?”崇禎記性不太好,這人他沒有印象。

盧象升道:“陛下,吳襄這人可能您不記得了,但他的兒子您一定知道。”

“哦?”崇禎這一下來了興趣,問道:“他兒子又是誰?”

盧象聲道:“吳襄之子吳三桂,武舉人出身,以戰功及父蔭授都指揮。曾經帶著二十個家丁,從四萬東虜大軍中救出其父,勇冠三軍、孝聞九邊。這個人在京城呆過一段時間,陛下曾對他讚不絕口,稱之為——白皙通候最少年。”

崇禎一聽,想起來了,吳三桂這人他是極為看好的,一身武藝出神入化,天啟末年時吳襄被四萬東虜大軍圍困,吳三桂以區區二十名家丁之力,就殺入四萬大軍,救回吳襄,那身本事曾經讓崇禎激動莫名。

崇禎立即大喜道:“有吳三桂出力,何愁孔有德這種跳梁醜。傳我旨意,令吳三桂父子速速攻破登州,把孔有德給聯抓來”

“咳”堂中眾大臣都汗了一把,吳襄是老子,吳三桂是兒子,按理怎麼也應該吳襄父子,但崇禎卻的是吳三桂父子,把人家老子和兒子給調轉了過來。

這下遼東問題崇禎也不擔心了,在他看來有吳三桂在,遼東算個屁,二十人就不怕四萬東虜,給他五萬兵力的話,那還不天下無敵了去?

崇禎定了定神道:“眾卿,再來議議東南的海盜和四川的閻王賊寇吧”

這話一出,滿堂文武全都啞了火,海盜不好辦,閻王更難辦

崇禎見文武百官全都不話,忍不住大怒道:“你們平時不是都自己忠心嗎?現在君父有難,你們全都啞火了?”

盧象升嘆道:“自驅賊入川之計被閻王賊寇化解、江南水師全軍覆沒之後,我們已經沒有可以進逼四川的兵力了。”

崇禎眉頭一挑,道:“洪承疇呢?陳奇渝呢?這些傢伙都在幹什麼吃的。”

盧象聲答道:“都在陝西和山西……現在賊勢已牽涉到了河南、湖北,越演越烈,他倆分不開身,此時我們也不宜再調動陝西和山西的官兵了,若是這兩處的官兵入川,不旦有可能拿不回四川,還有可能丟了陝西和山西。”

崇禎大怒,偏偏無可奈何。

這時一文官出列,乃是給事中沈迅,奏道:“陛下,我們無力收復四川主要的原因是缺兵,微臣有一計,傾刻可得十萬大軍。”

崇禎復大喜,趕緊問道:“什麼妙計如此厲害?”

沈迅道:“陛下只需下令將天下所有的和尚和尼姑配成對,然後編入戶籍,每三戶抽一個壯丁入伍,豈不是立即就可以得到十萬大軍嗎?”

此話一出,滿堂文武大臣都倒抽了一口涼氣,乖乖我的媽,沈迅你是個人才啊,這樣的主意你也出?不要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果然,這話一出,崇禎的臉拉得老長,好你個沈迅,變著方兒來玩我是吧?你這也叫計策?簡直狗屁不通,莫名其妙,把國家大事當成兒戲。

崇禎的火氣還沒發出來,就聽東廠提督曹化淳罵道:“無知鼠輩,還不快快退下。”

德高望重的東廠提督發了話,沈迅退到一邊,只聽曹化淳道:“老奴倒是有一計。”

崇禎病急亂投醫,趕緊道:“快快道來。”

曹化淳道:“江南水師雖然全軍覆沒,但我們手上還有一隻更強大的水師,若是順長江逆流而上,完全有能力打敗閻王賊寇。”

盧象升一聽,立即急道:“公公的莫不是鄭芝龍的水師?”

曹化淳了頭道:“鄭芝龍手上有戰艦一百多艘,其中光是巨大戰艦就有五十餘艘,總計水兵三萬餘人,若是讓鄭芝龍順長江逆行而上,攻入重慶府,完全有可能打敗閻王軍。”

“不可”盧象升急道:“如今海上巨盜劉香正攻兩廣一帶,荷蘭人也在虎視眈眈,此時調走鄭芝龍,豈不是讓沿海數省暴露於賊軍刀口之下。”

曹化淳道:“海盜終究只在海上和海邊為盜,就像嘉靖年間的倭寇,終究鬧不到陸地深處來,對我們的危害不大,咱們可以捨棄沿海地區,將沿岸村落內遷,勒令沿海五里之內不許有人居住,海盜自然無處下嘴。”

盧象升大怒:“失去水師庇佑,萬里海疆任賊人隨意出入,此事決不可為。”

曹化淳冷笑道:“有什麼不可為的,難道四川不奪回來就可以為了?”

此時堂中文官大多不懂海事,聽了曹化淳的話,人人都覺得有道理,立即有幾個文官站出來道:“陛下,禁海一事可行,只消沿海村落內遷,堅壁清野,海盜無處下嘴,咱們就不怕海盜了,抽出鄭芝龍的艦隊入川平叛,確為良策。”

崇禎見大家都好,他也就隨口應了,道:“准奏,不過切記將我沿海的百姓內遷,莫讓他們枉死在海盜的屠刀之下。”

眾官一起道:“吾皇仁慈愛民……”拍了一大通的馬屁。

盧象升長嘆一聲,知道憑自己一個人是不贏這麼多文官的。

東南……看來也要亂了

第六卷展宏圖完

編者按:第六卷結束了,這一卷自3月20日開始寫,到4月9日寫完,總字數14萬,當然,當我發出來的時候,應該已經是好幾天以後了。

這一卷是不理想的,老實話,連我自己都覺得這一卷燃不足,但當我寫到馬祥雲那裡時,我終於燃了,呃呃呃,好吧,老實這一卷也就是發展經濟的同時抵擋來自各方面的進攻,所以難免有扎手紮腳。

主角在這一卷裡顯得非常被動,那啥,防禦總是被動的,呃,咱也沒有好辦法。

讓咱們靜靜地期待下一卷的精彩吧

下一卷:下江南

朝廷命令鄭芝龍入川平叛,但與此同時,海上巨盜劉香卻勾結著荷蘭人興風作浪。鄭曉路與鄭芝龍是否會大打出手?請看第七卷:下江南

[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