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62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一章:一擁而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一章:一擁而上

近兩千的流寇從寨子中衝過來,這說起來容易,若是你在戰場上,見到的便是面前的流寇海洋朝自己而來,而自己這邊只有他們十分之一的人,有些沒上幾次陣的新兵這時候難免有些緊張。

一到這種時候,隊伍內的甲長、哨長作用便體現出來。

作為一哨軍的哨長,蕭亦不在的時候,石剛就是哨內所有人的主心骨了,石剛臨危不懼被其他永安軍將士看到後,大家感覺到上官的滿腔自信也都不會再懼怕,而有了甲長的帶領,戰士們都有如神助。

石剛沉穩的吼聲傳到了每個人耳中:“緊密收縮,龜盾!”

這是永安軍平日操練的一種陣型,這種陣型會將原本便有些短小的陣列再次縮小,直縮成一個三面盾陣,這便是古羅馬帝國征戰常用的一種陣型。

蕭亦認為,他最主要的敵人不是流寇,而是韃子兵。

韃子兵後面常常束著一條醜陋的辮子‘金錢鼠尾’,但是這時的明朝官兵則是叫其‘辮子兵’。

蕭亦所編練的一切陣型和甲冑目的都是一個,為了今後和韃子接戰做準備,韃子兵人人悍勇且久經戰陣,這些蕭亦都在京師見識過。

所以對戰韃子不可馬虎,而蕭亦自然也要用久經戰陣的兵士對戰韃子,而不是那些新兵。

但這種臨陣氣勢和悍勇不是操練出來的,而是實戰練出來的,所以蕭亦只能是拿農民軍和馬賊等去練兵,這一戰乃是和農民軍的初戰自是不可馬虎。

這種龜盾陣是蕭亦從古羅馬陣型上演變加以改動而來,但總體仍是相差不多,對付韃子騎兵用騎兵硬撼是不現實的。

先不說每名騎兵的馬匹、甲冑等費用之高昂。

只說訓練,大明正常的馬兵訓練都是少則數月,多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蕭亦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就算是訓練出來了,也很難短時間內和韃子對戰。

那麼面對韃子騎兵時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用盾陣阻擋其衝擊鋒芒嗎,利用陣型優勢與韃子鏖戰,當然火器和騎兵也是必不可少,但要看怎麼去用能讓其發揮最大作用。

這種半身盾材料堅硬,但卻一點都不重,在其表面塗抹繪畫上虎豹等物又能起到驚嚇馬匹的效果。

而盾陣最主要的幾個兵種,刀牌手、長槍手,這都是能流水線‘生產’的,易於編練和成型,這也是蕭亦最為關心的。

龜盾陣最大的缺點便是後方沒有防守,但這個地形完全限制了流寇人多的優勢,流寇根本沒有發揮往日一擁而上的優點,至於這個缺點蕭亦日後自會在實戰中對其加以完善。

以己之長擊賊之短,永安軍這一戰將這句話發揮到淋漓盡致。

石剛的吼聲剛剛傳出,永安軍的刀牌手立刻輕輕的提起手中半身盾,互相緊靠著收縮到一起,本來第二排刀牌手是要挺盾以防止弓箭射擊的,這一次卻沒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是為了防護韃子騎射,而農民軍良莠不齊多是流民,他們大多都是剛剛放下手中農具就提著棍棒叫喊著衝過來,哪裡有人會射弓箭。

即便是老營中有些練家子很早便善習善射,但流寇起碼現在是不會將弓箭手自成一營的,那稀稀落落的箭支自然是難以對精甲的永安軍將士造成傷害。

董魁立在營寨裡看著官兵的變化心下是驚奇不已,這官對戰十倍於自己的人竟然無人逃跑。

看著沒多久便已經嚴陣以待的官兵那邊,他皺眉不已,這又是什麼陣型?

面對如此多的流賊海一般的朝自己衝過來,劉通是不會再看什麼精準距離了,流寇的最前面一進入三眼銃的射程。

劉通便毫不猶豫的大喝:“射!”

第一列早便是嚴陣以待的三眼銃手都已經點燃引線,每個人都小心的將手中三眼銃對準前方,這次也不需要什麼瞄準,流賊成片,往那裡放銃總能打到人。

聽到劉通的喝聲,他們猛地將手中子藥發射出去。

當流寇們剛剛衝進百步以內,永安軍的火銃手便齊齊的開火,一直在後面觀戰的董魁看到這裡不禁啞然失笑。

看來官兵還是不到黃河不死心,就這幾十杆破舊三眼銃能有多少威力,不傷到官兵自己人就很不錯了。

結果還沒有等他笑出聲來,他就看到最前面幾排的流寇成片倒下了至少三十幾人,這些人被擊中往往都是步子一頓朝後仰去。

但是農民軍衝的密集,一人朝後倒去便往往能帶著身後幾個人一同仰面摔倒。

這幾人一摔倒來不及起身後面的流寇便衝到近前,他們停不下來,因為其餘的流寇正源源不斷的衝過來。

一名流寇穿的破衣爛衫,手中拿著一個破木棍子,他吼著殺官兵往永安軍軍陣那邊衝去,至於為什麼這麼喊,他也不知道,只是其他人都如此叫喊,他便一同這麼做了。

忽然這人右胸猛地往後一滯,憑空多出了個血洞,鮮血止不住的往外湧著,這血洞出現的突然,起初他正在極度興奮中還沒有感覺到疼痛。

直到剛才他忽然感覺到一陣鑽心刺骨般的疼痛,再看向自己右肩,他驚恐的發現那裡不知何時已是血肉模糊,黏黏的一片。

他這時扔下手中的木棒捂著右肩慘嚎著,但是他的慘嚎在這兩千的流寇中顯得是如此的渺小。

他再也衝不動,雙腿有如灌了鉛一般,邁出的每一步都愈發吃力,後面的流寇正在興奮中,哪裡有人去管他的異常,即便是那些小統領仍是興奮的隨著一窩蜂似的衝去。

一人從他身邊衝過,兩人的肩膀撞到了一起。

這流寇吃痛,身子一頓,只這一頓他便被後面的人推倒,他來不及起身就被後面的流寇踩死,他呼吸費力,死相悽慘,但卻無人得知。

流寇中最多的就是這樣死的,其中被永安軍火銃手打到的還是少,畢竟火銃手數量不如流寇眾多,但流寇的自亂和無序讓他們不經意間已是損失不小。

第一列的火銃手發射之後來不及看前面的情況,立刻便是朝著兩側跑去,他們要抓緊時間更換子藥,因為事態緊急他們就連清理銃口的步驟都省了。

第二排的火銃手立刻跟上,用不著劉通繼續下令,他們就直接又是一陣排銃射去。

……

這時已經到了緊要關頭,石剛將手中竹筒舉起,疾聲大呼發射。

自從土家溝之戰後蕭亦發現了這種製作無敵竹將軍的土方法所製作的火器也有奇效,尤其是對付這種流寇時更是省時省力。

所以自那時起,永安軍的軍士每人身上時刻都綁著三個竹筒,旁人見到都是絲毫不在意,但這三個竹筒在關鍵時刻是可以起大作用的。

這時大家將竹筒小心的端平,對準前面亂衝過來的流寇,引燃引線。

永安軍陣中響聲大作,百杆多無敵竹將軍同時發射,已經衝到不遠的流寇根本就是無從躲避,頓時倒下了一大片。

無敵竹將軍雖然製作簡易,但是這其中的彈丸都是蕭亦讓匠戶靜心打製的,外糙內實。

早已不是土家溝時的石子充數,如此近距離下,彈丸總是能穿透幾個流寇的身體才失去力道,或是就留在某個流寇的體內,或是掉落到地上。

流寇人仰馬翻,他們的哀嚎聲掩蓋住了先前殺官兵的吼叫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