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629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八章:山雨欲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八章:山雨欲來

現在的大明朝堂上剛剛經過一場強烈的政治地震,原中級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成基命受到言官御史彈劾,被崇禎皇帝罷黜。

內閣首輔致仕自然要有另外有名望之人來繼任,至於繼任人選,原本崇禎皇帝看重的人選有兩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其一是當今禮部尚書溫體仁,其二便是禮部右侍郎周延儒了,只不過這二人都被閣臣視以資歷甚淺為由拒絕。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好下詔,命閣臣共同推舉繼任人選,經過連日朝議,被官員推舉出的人中最具威望者與支持者最多便是禮部侍郎錢謙益。

溫體仁當然知道自己必不能被老一派閣臣所認同,但其素與錢謙益有過節,錢謙益入閣必對他不利。

於是溫體仁便上疏彈劾其受賄、結黨等事。

但這並不是扳倒錢謙益的籌碼,這不能讓崇禎皇帝下決心革除錢謙益。

於是溫體仁再次上疏,將錢謙益主持浙江會試時徇私一事重提,這件事本來已經被定下很久。

但溫體仁此刻不失時機的重提舊事,雖然崇禎皇帝面上並未有什麼表現,但心中其實已經對錢謙益心生嫌隙。

即便如此,崇禎皇帝仍沒有直接取消錢謙益的入閣機會,而是在次日發下詔令。

命內閣六科道諸大小官員與錢謙益、溫體仁皆集中於文華殿互相對峙。

當日,錢謙益聽聞溫體仁彈劾自己先是大為震驚,而後連連痛哭極力申辯,言語委屈至極,到場的內閣官員也多是支援錢謙益。

但溫體仁言辭激烈絲毫不留情面,不僅指責那些與錢謙益站在一起的官員皆為‘朋黨’,更是指責錢謙益是危害社稷之舉。

向崇禎皇帝說出他其實早已料到會被閣臣輪番攻擊,假惺惺的引咎辭職。

但這舉動看在崇禎眼裡卻是難得的‘忠貞’之士,崇禎竟然在文華殿上寬言撫慰溫體仁。

雖然溫體仁勢單力孤,但他口中說出的話卻都是崇禎最怕發生的,聽到崇禎耳中後威力自然被放大了無數倍。

隨即,崇禎皇帝命人將浙江會試的考卷取來細細觀看。

待看到卷尾時,忽然見到‘一朝平步上青雲’幾字含沙射影,崇禎皇帝頓時大怒。

當即下令將錢謙益革職,朝臣大驚紛紛出列。

吏科給事中章允儒等幾名內閣大臣聯名上疏,紛紛為錢謙益求情,但崇禎皇帝正在氣頭上。

見到這些大臣如此痛哭求情只是感覺到一陣深深的厭惡,正巧此時。

文華殿上唯一支援溫體仁的一名官員出列,彈劾錢謙益與章允儒等人皆為‘朋黨’,縱容、徇私等罪名。

此人便是崇禎皇帝近來最為信任的禮部右侍郎周延儒,於是崇禎皇帝盛怒之下將吏科給事中章允儒等大臣全部革職下獄。

不僅如此,崇禎對於內閣呈上的名單直接扔到了玉階之下。

對於名單上那些有名望的朝臣一個都沒用,當夜在文華殿獨自召見周延儒,兩人徹談許久,誰也不知道都說了些什麼。

緊接著第二日,崇禎皇帝發下聖旨,官拜禮部右侍郎周延儒為禮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議軍機。

溫體仁聽聞後對周延儒頓時是懷恨在心,嫉妒不已,但他由於錢謙益一事已經得罪了朝中大多數的東林黨,自那日起便被言官御史不斷彈劾,往事舊事甚至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一件件往崇禎皇帝的桌案上飛去。

然崇禎此刻對溫體仁與周延儒極為信任,對這些奏摺一向是不加理睬,溫體仁只好放下彈劾周延儒之事,轉而交好。

周延儒入閣後,朝堂亦並未就此平靜,連日商議如何處理登萊叛亂時,正巧後金遠征察哈爾一事傳來。

聽聞此事朝堂之上居然無人感到驚慌,紛紛恭賀崇禎,言道是天佑大明,溫體仁便是提出。

以西虜抗東虜,此正是削弱建奴的好辦法,其餘人紛紛是附和,遂對此事不太在意。

相比朝堂上的一片輕鬆,永安軍在大同鎮卻是厲兵秣馬,一副大戰將至的樣子,十分令人不解。

不過這份不解並未持續很久,一個多月後,也便是崇禎五年的五月中旬,一封自宣府鎮的八百裡加急邸報呈報到了朝堂之上。

原來林丹汗最初駐汗帳於宣府鎮邊牆外,聽到女真十萬鐵騎來攻後已是人心惶惶,居然未曾對戰便有部眾不斷逃離。

在眾多部落主的慫恿下,林丹汗遂直接率察哈爾部眾西逃。

而皇太極聞得後是哈哈大笑,但卻沒有絲毫放過林丹汗的心思,立即分兵三路窮追猛打。

途中女真騎兵與蒙古騎兵大小戰不斷,多是以女真騎兵完勝而告終,察哈爾部一瀉千里,部眾四散奔逃。

林丹汗不斷接到敗亡軍報後更是不敢停留,一刻不停的率眾奔逃,但這也造成察哈爾部眾漸漸離心離德。

追隨的部眾逐漸減少,不斷有部落主私自率部眾歸於後金,林丹汗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只管奔逃到青海境內才停住腳步。

皇太極見林丹汗已經率眾渡過黃河入青海而去,遂下令停止進攻,收攏察哈爾諸部四散族人編入蒙古八旗之中,如此又加數萬大兵。

多爾袞建議,此刻南朝正忙於登萊叛亂必無大量兵馬駐守宣鎮,建議由蒙古突破邊牆突入京畿之地。

皇太極對此十分贊同,於是後金兵分三路圍掠宣府、大同,其中豪格與圖爾格率兩黃旗入宣府。

本來阿濟格經過淩河之敗損兵折將,是不可能再任主將的。

但念其在征討林丹汗的戰鬥中驍勇敢戰,往往衝陣於前悍不懼死且立下大功,皇太極在諸貝勒貴族的求情下,恢復阿濟格和碩貝勒之爵。

轉命其為和碩揚武大將軍,與貝勒多爾袞統領兩白旗與數萬蒙古騎兵入大同,自己則率其餘人馬入駐歸化城來往排程。

經此一敗,看似強大的‘四萬萬蒙古帝國之主’林丹汗被皇太極毫無懸念的擊敗,察哈爾已是元氣大傷再也難以震懾蒙古諸部。

皇太極駐歸化城中排程時便不斷有已經歸附林丹汗的蒙古西翼諸部臺吉前來,向後金表示臣服,皇太極則是欣然接受。

如此一來,皇太極實際上已經統一漠南蒙古諸部,將林丹汗驅趕至偏遠貧瘠的青海之地,經淩河之敗後的女真各旗萎靡之氣亦盡數消散。

五月間,阿濟格率數萬鐵騎自宣府鎮萬全衛到大同境內的新平堡、永加堡等地十四戰皆奏捷。

擄掠大明軍民牛羊數萬,一掃淩河之頹勢,威震宣大二鎮。

而豪格率女真二路在宣府境內也是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京師聞報雷霆大動,崇禎皇帝下詔京畿戒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