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六道修真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102 一品熊掌換法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2 一品熊掌換法術

秦書書命令沙悟淨前去捉黑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因為像黑熊這種東西,在他前世的時候是國家保護動物,想要吃上一頓紅燒熊掌,那是肯定做不到的。

現在既然來到西遊的世界裡,當然可以大快朵頤,好好地吃上一頓。

堂堂捲簾大將,想要上山捉一隻黑熊,那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是能夠鎖定到黑熊這種獵物,就能夠輕而易舉的將它帶回來。

不出一個時辰,沙悟淨便拖著黑熊,駕著雲朵返了回來。

對於豬八戒,孫悟空和沙悟淨來說,即便是茹毛飲血,他也是完全能夠接受的。

秦書書要做的則是非常細緻,講究烹飪美食,要將美食做到極致,才不負如此美味的食材。

關於如何製作熊掌,秦書書以往只是在網上看過相關資料,這一次還是親自來做。

聽到了一戶人家之後,給了這戶人家些許散碎的銀子,購買了許多其他的食材和調料,又蒸了大量的饅頭。

先將鮮熊掌泡過,使其鬆軟,另取石灰砸碎放於鐵盆中,再把熊掌埋於石灰中,隨即澆上水,使其發熱,待冷取出褪淨毛。

再把熊掌置於淘米水中,泡3小時左右去腥,然後取出洗淨漂洗待用。

把五花肉一側平噼一洞,另把熊掌抹上蔥薑汁、陳皮汁、鹽,抹勻略醃。

入味的熊掌填入五花**內,用竹籤封口,為保持原滋形整,裝盤中入籠燜蒸至五花肉酥爛為度,拔出竹籤,取出熊掌。

將掌面五指處豎劃一刀,拿出指骨,再劃開掌面,出淨面骨,放入砂鍋中掌心向上待用。

鍋置旺火,放入煉雞油,把蔥、姜、花椒放入油中炸出香味,倒入清湯略滾,撈棄蔥、姜、花椒、倒入盛熊掌的砂鍋中,放鹽。

再用小火燉至酥爛,大火收汁,將熊掌從砂鍋中取出,掌心朝上放於盤中,配上菜心,最後澆上原汁終於出鍋。

再花費得大半天的時間內,熊掌終於做好了,整個屋子裡飄蕩著香氣,讓三人止不住的喉頭湧動。

“師傅,我想要嘗上一口。”

豬八戒簡直都快饞瘋了。

在西遊世界裡面除了皇宮大內裡面做的餐食非常講究以外,尋常人家哪能做的如此考究?

更何況秦書書所做的方法也與當代有所不同,屬於跨時空的美食,做出來之後,自然是讓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秦書書看了看饞的口水四溢的幾人,心中不由得得意至極。

他現在倒是真找到了一個讓這幾個傢伙乖乖聽自己話的好方法,那就是用美食俘虜他們。

這些傢伙雖然以前做神仙的時候都吃過不少的好東西,但是那不是以前的事情嗎?

神仙,是一個很縹緲偉大的名次,很多人認為如果一個人成為了神仙,那就和凡人不同了,凡人常做的事神仙都是不會做的。

比如說,常人天天都要吃飯,那神仙要不要吃呢?

大多數的朋友認為是不用吃的,開玩笑啊,神仙吃飯的場景是不敢想的啊,簡直破壞神仙在心中的白衣飄飄的形象好麼?

然而,事實的真相可能傷很多朋友心,神仙不僅吃飯,而且吃的比凡人好,比凡人多。

孫悟空拜師學藝的時候,菩提祖師說過,所謂的仙人不過是容顏老的不快,壽命更加長點罷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神仙的壽命大概是500年,除了要吃點蟠桃、仙丹、唐僧肉這些高階進補的食品,來續命外,大多的時間在幹嘛,無非2件大事,一個是修煉,一個是吃飯。

神仙吃飯,道教的一般不太忌諱,比如玉皇大帝這一邊的,他們是吃啥都行,佛教的一般是吃素,當然也會吃肉,因為對於佛門高層來講,吃肉也是一種超度嘛。

比如在《濟公》裡,濟公曾說。

“佛祖心中坐,酒肉穿腸過。”

因為他們吃完後,可以對被吃的動物進行超度,讓他們早日投胎轉世。

這也是為啥最後如來佛給豬八戒封了一個淨壇使者的職務,說白了就是你替我去吃剩下的東西,在鳳仙郡這一段,玉皇大帝不也是因為給他上供的食物被狗吃了才勃然大怒的嗎?

所以說如果如來佛祖吃剩下的東西,被狗給吃了,那麼他的顏面何存?

所以說豬八戒去打掃剩下的吃食倒也說得過去。

至於神仙們吃什麼?

要想知道神仙們一般吃啥,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結局時,話說的猴子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這玉帝就要大擺延席請如來他們吃頓飯,慶功啥的,在原文中是這樣寫的。

“請如來高坐七寶靈臺。調設各班座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眾各酩酊。”

這就寫的很直白了啊,人家吃的是啥?

龍肝鳳髓啊,喝的是啥?

瓊漿玉液啊!

結束的時候都眾各酩酊,就是說喝醉了唄,這不就像秦書書和狐朋狗友吃飯喝酒的樣子一樣麼,而且這如來一行啊,也不講究啥,照樣海吃海喝唄,喝醉了人家還能騰雲駕霧回雷音寺,牛不?

其實,除了這一節,再看看蟠桃宴上神仙們吃啥,原文中寫的是。

“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和猩唇。”

好吧,秦書書表示在西遊中當龍鳳的壓力很大,動不動就成了神仙們餐桌上的美食了,也估計是他們的肉比較好吃,在神仙看來,吃點龍和鳳,就和凡人吃豬肉、牛肉、羊肉這些沒啥區別,唯一的區別是凡人吃不著唄。

至於神仙吃人嗎?

這是個笑話,人家連龍都敢吃,別說一個凡夫俗子了。

須知孫悟空拜師學藝後就脫胎換骨了啊,是個太乙散仙,你別管他是啥仙,起碼是個神仙了,但是看看他在花果山幹的勾當,原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行者笑道。

“師傅,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若想吃人肉,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

看見沒,這還不叫吃人?花樣太多了好嗎!

神仙也是人修煉的,其實上天入地,需求都是一樣,只不過神仙的壽麵長點。

因此,在吃飯上,發明的花樣比較多,吃的種類也比較多,所以說是舌尖上的天庭一點也不為過。

只不過現在這三兄弟離開天庭的時間太長,早已經把以前美好的味道給忘掉了,所以這個時候秦書書所做的餐食變得美不勝收起來。

看得幾人饞的要命,秦書書當下將熊掌分出去幾塊。

“想要吃也不是不可能,那麼你們便給我交一些小法術吧。只要是我能夠修煉的小法術,那麼就有資格吃上這一塊肉。”

這句話說完之後,三人很快便自告奮勇起來。

要說什麼了不得的法術,看家底的他們都不會輕易的抖露出來,但是小法術可是會的不少。

豬八戒一馬當先。

“師傅,俺老豬會的法術可多了呢。或是將東西變成木樁,或是將東西變成鐵牛,隨心所欲,為所欲為!”

秦書書不由得眼睛一亮,想起了之前大荒浪人在賭場裡面使用的法術,不正是豬八戒所說的那一種嗎?

“好,好好,那便由你來教我!”

豬八戒當下將心法口訣交給唐僧,這種練氣息就能夠進行修煉的小法術,對於秦書書來講,簡直是在實用不過了。

等到過一段時間,他回到地球上,就可以使用這種法術坑蒙拐騙,簡直不要太逍遙才好。

以秦書書的悟性來說,這種法術對於他還是有點小難度。

不過只需要將這些小法術的具體執行方法給記錄下來,然後再多花些時間練習,或者是進入築夢空間裡面閉關苦修,那麼他很快就能夠掌握這些法術。

在豬八戒教完他變化物體的小法術之後,美滋滋地分了一塊熊掌,然後跑到一邊舔起來,看起來還是非常捨不得一口將這分到的寶貴肉食給吃掉的。

孫悟空想了想後,將自己的毫毛拔下來一吹,便生出來個與他一模一樣的孫悟空,惟妙惟肖,簡直分不出是真是假。

“師傅,這身外身的術法對於我老孫而言,便是小法術了……”

其實這身外身,孫悟空早就給秦書書教過了,只不過以秦書書現在的修為,根本就練不成這樣的法術,所以只能是苦苦等以後境界加深的時候再說。

他也知道孫悟空掌握的本領,普遍都是等級極高的那一種,真正的小法術還真的不會多少。

有了這麼多頂級的法術,他也完全沒有必要學那種不入流的小法術。

秦書書當下也分給了孫悟空一塊兒,孫悟空卻沒像豬八戒那般不堪,直接丟到了嘴裡細細品嚐起來。

到了沙悟淨這裡,教了秦書書一招六丁六甲之術,這樣就能夠憑藉倒數召喚出六丁六甲保護自身,防止他不被侵害。

六丁六甲本為司掌天干地支的神祗,其神十二位,在後期等同於六十太歲將軍裡的六甲太歲神與六乙太歲神。

元始命玉皇上帝陣詔,喝玄武披髮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統領丁甲。

但並非只屬職於真武的御用部下,只是真武大將所常用神員。

因此在道教也與四值功曹、二十八宿等同為常見的護法神將,經常在攘災中作為武神被道士召請,厲行風雷,制伏鬼神。

六丁為丁卯、丁己、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為陰神。

六甲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為陽神。

據說六丁六甲為天帝役使,能“行風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籙召請之。

沙悟淨也看得出來,秦書書實力非常低下,憑藉自身修持,能夠施展出來的法術會非常的少。

所以這種借用符篆力量溝通神靈的小法術,倒稱得上是不錯的那一種,至少省力氣。

沙悟淨倒是挺會做人,直接一次**給了秦書書兩種咒法。

“師傅,這第一種是護身神咒。能夠保證你不被外邪所侵襲。防身護體,極為有用。”

“咒文曰丁丑延我壽,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卻我災。丁己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護我身,甲戌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鎮我靈,甲寅育我真。”

“除此以外,還有第二種咒法。為玉女反閉法。”

“畫地局,出天門,入地戶,閉金門,乘玉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勾陳騰蛇。六丁六甲神將乘我而行。今日禹步,上應天罡,下闢不祥,萬精厭伏,所向無殃。所供者達,所擊者破,所求者得,所願者成。請玉女真君護我,急急如九天玄女道母元君律令!”

“師傅若是能將這兩種咒法修煉純熟,尋常的小妖,是傷害不了你了。”

秦書書大喜,當下又分給了沙悟淨一塊熊肉。

細細數來,他現在能夠掌握的法術倒是不少了。

比如說保護自己身體的六丁六甲護身神咒,將物體變形的變化咒,將活物固定住的定身咒。

如果有朝一日他在能夠將孫悟空所學的那些東西全都融會貫通,自己必然能夠成為地球上非常了不得的存在吧?

至於自己要達到什麼境界,他還是將目標定在了元嬰境。

因為他知道在往上的境界,就不得不離開地球,踏破虛空,前往那一處不為人知的地方。

搞不好就會回到西遊的天庭裡吧?

反正他是沒有一點興趣。

天庭裡面有充氣娃娃嗎?

有成人大保健嗎?

所以說,那裡又有什麼好的。

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免去了三災九厄之苦,哪裡都是天堂,人間界也舒服的很吶!

“修道難,修大道更難,生死難料,寒暑不期,奈何長生誘惑,唯有與道爭,與天爭,勝得證果位,敗魂歸天地"。

關於三災九厄,便是這上天降下來的劫難。

孫悟空於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學藝之時,菩提祖師曾說道。

“你既通法性,會得根源,已注神體,卻只是防備著三災利害。”

意思是孫悟空已學會法術,瞭解天地根本,已注神體。

換句話說就是身體已經注入神性,同神仙體質接近,但還不是神體,只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卻依然要防備著三災利害。

而後祖師便傳與悟空七十二地煞變化之術用於躲避三災。

由此可見,以孫悟空擁有大鬧天宮的本領卻依然敵不過三災,只能以“變化之術”來取巧,用以躲避。

菩提祖師也曾明言三災乃非常之道,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丹成之後,雖鬼神難容,但卻駐顏益壽。

由此秦書書可以推測出,但凡渡過三災而不死者,便可保持容顏,延長壽命,即長生不老。

所謂三災。

一為雷災,天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二為火災,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

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三為風災,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贔風。

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自古修行之人所求無非是得道成仙,長生不老,希望與天地齊壽,而後不死不滅,亙古長存。

但是在尚未得道,位列仙班之前,依舊還只是一介凡人。

試問凡人又如何躲得過生老病死,避得過自然規律呢?

那想要長生不老唯一的途徑便是得道成仙,可仙路縹緲,道路何其艱難,多少人身死道消。

上天是不會輕易讓一個人得道的。

雖人生無常,但事無絕對。

正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上天依舊給凡俗人世留有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便是三災。

先以天雷降身,錘鍊你的根骨,使其身形不會受到時間影響而老化。

再以陰火入體,煉化你的體魄,使其臟腑經脈不受病痛折磨而腐朽,又以贔風臨神,穩固精氣神,使其精神不受大道規則壓迫而消散。

唯有渡過三災不死,方可脫離凡體,得道成仙,繼而長生不老。

但長生不老並非永生,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延長壽命而已。

所以大多神仙和妖怪都會在生命印記消散之前又以其他的方式來延續自己的壽命。

譬如王母的蟠桃,鎮元子的人生果以及唐僧肉。

可這些東西畢竟是外物,並非己身修行所得,吃得多了也會產生抗性。

比如第一次食用蟠桃可延壽三千載,那二次可能就只有兩千五百載,第三次可能就只有兩千載,如此反覆,生命終有盡時。

所以三災之後便有九難,唯有歷經九難方可與天齊高,與地同壽。

修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秦書書誤打誤撞進入了西遊世界裡,現在又收下了三個本領大的出奇的徒弟,等他重返地球的時候,又會達到怎樣的實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