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六道修真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045 仁罩仁賓館論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5 仁罩仁賓館論道

面對著諸葛青雲聊天的邀請,秦書書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因為這原本就是在他計劃範圍之內的事情,只不過沒想到如此的順利。

秦書書答應留下來閒聊幾句,法空也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且開口道。

“我光看施主非常具有佛性,想來必然與佛法有緣,不知施主可願聽小僧講講佛法?”

諸葛青雲雙手一扳,瞬間將法空的頭以90度扭到一邊,笑容可掬地望向秦書書。

“你別聽他胡說八道。他生來就是一個和尚,自小在寺院裡面長大,所以不知道人世間的精彩。當和尚可是要禁慾的,那一生一世都要受到約束,為了後半生的性福,你可千萬不要被他蠱惑了哦!”

秦書書倒是覺得諸葛青雲非常的有趣,而且生性也極為跳脫,和他在一起溝通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代溝的存在,就是那種很輕鬆像朋友一樣的感覺。

法空將扭到一邊兒的脖子正了回來,面上絲毫沒有一絲慍怒。

“諸葛施主,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正所謂佛度有緣人,施主若是能皈依我佛,將來超脫出六道輪迴升入佛國,對你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大自在呢?”

諸葛青雲又一次將他的腦袋擰了過去,只不過這次的力度稍微大了一點,直接將他的腦袋擰了180度,場面瞬間就變得詭異起來,而且略微有些驚悚。

正在秦書書有些擔心法空的時候,發空的脖子卻猶如擰緊又鬆開橡皮筋一般,滴熘熘的轉了一圈回到了正常位置。

“面前這位施主還沒有拒絕我,所以我是不會死心的!”

看得出來,在渡人這一方面,法空是非常執拗的。

秦書書想和兩人拉近一下關係,所以對於法空和尚的拉攏他是既不能同意,也不能拒絕。

左右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就和他倆閒聊幾句嘮上十塊錢的,沒準兒嘮著嘮著就嘮出友誼來了呢?

“哈哈,其實我打小就特別崇拜佛門高僧。而且那些高僧非常的喜歡講禪論道,而且講的內容也很有人生哲理,往往聽的我茅塞頓開,如同醍醐灌頂一般。所以對於佛門我是非常有好感的……”

諸葛青雲瞬間就不樂意了!

“兄臺,此言差矣!看你打扮也應該是讀書人,豈不知儒家文化傳承自古有之,君子以天地立心,以生民立命。是要懷揣著一顆儒者之心,那便能看破世間一切的道理,何必去聽什麼佛門高僧講道?”

“額……”

這情況有些不對勁呢!

他們兩個人不應該是好朋友嗎?

自己僅僅說兩句話應承法空和尚的話,他們就開始撕逼了?

他又怎麼知道嵩陽書院和少林之間因為參禪論道之事爭執了上百年?

說起來諸葛青雲能夠成為年輕一輩中學識最為淵博的人,一方面適合他的聰穎好學有關,另一方面兒也和長期論道有關,這就讓他有動力進行學習鑽研,希望能透過他自己的努力打敗少林高僧。

只能說秦書書剛才的話觸碰了諸葛青雲那略微有些敏感的神經,完全是出於本能反應罷了。

法空輕誦了一聲佛號。

“阿彌陀佛,諸葛施主此言差矣。常聽聞儒家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儒家的文化同樣也要集眾家之所長,所以你剛才講的話便是有悖於儒家核心價值觀的。”

諸葛青雲立刻反駁道。

“謬矣!你只聽得《論語·述而》前半段,殊不知其後還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想要做到這句話的前提,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個辨善惡,懂是非的明白人。不然也無從學起,無法辨清善與不善。依此所推,三人行必有我師,不過是以更高的思想上來判斷他人處事待人罷了!”

秦書書在一旁看得心中大樂,覺得十分有趣。

儘管他不知道兩人為什麼這點小事吵的不可開交,但透過言語間的博弈中會反覆出現兩個詞彙。

佛門,儒家!

嵩陽書院代表不了儒家,少林同樣代表不了佛門,這並不妨礙他們各自為信仰而戰鬥!

在秦書書看來,華夏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儒、釋、道三家各自發展,各有傳承,統貫著學術與文化的命脈。

後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修身立人,做著出世入世的事業。

作為華夏傳統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終是在矛盾鬥爭與融合滲透中發展,猶如三枝奇葩,各彰異彩,相互輝映。

歷代也多認為三者之間有著彼此補充的作用,故有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說法。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返璞歸真,滌除玄鑑,瀟灑曠達,體現了機敏做人的學問。

不是追求陰謀詭計,也不是一味圓滑世故,而是一種智慧和謀略,它既防止別人傷害自己,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廣交人脈,左右逢源,事事暢通無阻。

儒家講究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庸的為人處世之道,體現了中正做事的學問。這種心態,讓人圓融通達,變得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成為社會精英。

佛家主張四大皆空,慈悲寬大、包容忍讓,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從自然,呈本性,體現了超脫修心的學問。

有了這種心境,人就會變得豁達而堅強,遠離仇恨,避免災難,獲得人生的成功。

如果說華夏傳統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書,那麼,道家智慧是最機敏的一頁,儒家智慧是最中正的一頁,佛家智慧是最超脫的一頁。

看著他們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不可開交,秦書書忽地問道。

“兩位兄臺可知道緯度嗎?”

“嗯?”

“小僧不知。”

諸葛青雲與法空不知道秦書書忽然間蹦出來的這句話何意,也猜想不出來對於辯論有任何的幫助。

“看得出兩位兄臺一位是儒家的學者,一位是佛門的高僧,自然是都比我博學多才。但在下也有微末之見解,二位能否聽我一言?”

對於有了新人加入辯論,諸葛青雲是舉雙手贊成的,畢竟秦書書可是“自己人”。

法空也同樣對有“佛緣”的秦書書表示歡迎。

秦書書當下整理了一下思路開口,從第一緯度講到了十一緯度,講得兩人二臉懵逼,完全理解不了他的天馬行空思維。

(下一章單獨開了緯度的科普章,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探探。)

講完了緯度後,秦書書話鋒一轉又回到了剛才兩人的話題。

“這是一個競爭的時代,也是一個成大事的時代,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縱貫儒、釋、道三家智慧,擷取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經典的人生智慧,以儒家做人、道家做事、佛家修心。”

?

“如果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那麼只不過徒有滿腹經綸而無所用。”

“如果一味老實耿直,不懂應變之道,那麼也只能處處碰壁,逃脫不了平庸的魔掌。”

“如果素來爭強好勝,百折不彎,不懂屈伸進退,那麼也只能吃虧在後,賠了夫人又折兵。”

“如果總是心直口快,不加掩飾,不知用晦於明、藏巧於拙,那麼也只能聰明反被聰明誤,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掌握了道家、儒家、佛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必能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在人生道路上左右逢源,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處處受歡迎,事事皆順利,從而成就卓越人生。”

“在我看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做人、做事、修心的成功哲學,密切結合實際生活,可以解決現代人最關注的許多人生問題。”

“諸如事業管理、婚姻家庭、為人處世、結交人脈、職場進退、修心養生等諸多方面。用最經典、實用的人生哲學指導自己日常的做人做事,會更順利地成就事業和人生。”

“做人要效彷儒家一板一眼,馬虎不得,做事要效彷道家靈活機動,隨緣方便,思想要效彷佛家量同太虛,智周萬物。只有將佛,道,儒三家融會貫通於一體不分彼此,在因緣際會之下跳脫出三維的認知,那時在回首來看,必然觀點與現在截然不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或許在那時,你們會覺得今天的辯論非常的滑稽可笑,也未嘗可知?又何必較一尺之短長?”

誇誇其談的秦書書,講著講著就忘記了面前的是兩名修仙者,在言語方面也開始生冷不忌起來。

不過在他的一番話說完後,諸葛青雲語法空全部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

法空朝著秦書書深施一禮。

“小僧受教了,施主果然是有大佛性之人。”

諸葛青雲也同樣歎服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兄臺以凡人身份來分辨佛,道,儒之精髓如此透徹,當真不易。若是你能夠踏入修行之路,必能成仙證道!不過想要將佛,道,儒集合為一體,卻是自古至今無人能夠做得到的……”

在這一刻,諸葛青雲同樣有了想將秦書書拉攏入嵩陽書院的想法。

都說他是嵩陽書院年輕一代裡面的翹楚,今天站在自己面前之人不過是20左右歲的學生,居然有如此高的見解,若能夠加入到嵩陽書院之中,既是他的幸事,也是書院的幸事,絕對是雙贏之舉呀!

“成仙正道?”

秦書書在短暫的錯愕後,立刻裝作哂笑之態。

“兄臺實在是太能開玩笑了!人不過是肉體凡軀,算算壽元不過數十載至多上百載,怎麼可能會成仙呢?那不過是小說裡面作者的臆想罷了!”

諸葛青雲與法空對視一眼,進行了一下簡單的眼神交流。

他們很快便從彼此之間的眼神中讀懂了對方,一個寫著他是佛門弟子,另外一個寫著他是我的。

諸葛青雲活學活用地說道。

“正如你剛才給我們所講的維度。在不同的維度看待不同的事情,都會是截然不同。你無法相信的事情,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現在你還沒有對它形成具體的認知。修仙,是真實存在的。實不相瞞,我諸葛青雲便是儒家修仙者。”

秦書書故意做出強憋笑意的模樣望向了法空,法空見他望過來,打了個佛號道。

“阿彌陀佛……諸葛施主所言不虛,小僧法空,亦是佛家之羅漢。”

見到兩人自暴身份,秦書書依舊保持著不相信的模樣。

“在下秦書書,我是大學學生狗一條……”

一直臉上平和的法空,猝然之間勃然變色,一段似有似無的記憶瞬間被激發。

面色變得完全泰然自若,朝著法空躬身一禮。

“在下秦書書,您也可以稱我為秦書或者書書。”

除了這句話以外,似乎還有一些極為模湖且支離破碎的畫面出現在他腦海之中。

那場景似乎是在少室書院四層門口,在他猝不及防間,名喚秦書書的人勐地伸出手抽打在了他光滑的後腦勺上,發出一聲清脆悅耳的響聲,隨後逃也似的向少室書院四層內衝去,留下被被抽打得如同陀螺般旋轉的自己。

這段影像和臺詞莫名其妙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一瞬間讓他難以分辨這到底是事實發生過的事情,還是自己的妄念?

少林至寶丟失一桉本就迷霧重重,寶物就如同憑空消失了一般。

現在心有所感,法空如論如何也要試探一下,看看面前之人到底是否與少林至寶丟失一桉有關?

為了能夠達到奇襲的效果,法空瞬間施展金剛怒目之法相,巨大的壓迫氣息席捲天地。

一時間,秦書書只覺得自己如驚濤駭浪中的一隻小舟隨時有傾覆之危機。

又如同置身於超強颶風之風眼,面前雖然平靜,在未知的下一秒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金剛怒目圓睜,聲音振聾發聵,問出了一句讓秦書書驚駭欲絕的話語。

“你,可是盜取了我少林至寶的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