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六道修真聊天群最新章節列表 > 060 易筋經十二勢(科普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60 易筋經十二勢(科普篇)

居安思危。

秦書書進入到六道修真群裡面,已經有數天的時間,對於裡面的一部分群成員,他也開始逐漸有所瞭解。

以目前他接觸到的大荒浪人還有蕭柔柔,儘管舉止作派和凡人有很大的區別,但終究來說都還算是很好好相處。

不過在群友們氣氛營造之下,蕭柔柔的父親蕭鼎,已經被成功的包裝成了一個護女狂魔的形象,這就讓心心念念想泡蕭柔柔的秦書書毛毛的。

還有那個被他壁冬過的柳如煙,也是一個他惹不起的存在。

儘快的提升實力,怎麼說都是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有力的保障。

根據白天諸葛青雲和法空的講解,他對於少林和如家這兩部功法也有了足夠多的瞭解。

儒家的浩然正氣決修的是心和意念,少林的達摩易筋經和達摩洗髓經修煉的是身體,這兩者完全不衝突!

秦書書開啟了達摩洗髓經後,裡面所記載的內容躍然於紙上。

易筋經相傳天竺和尚達摩為傳真經,隻身東來,一路揚經頌法,後落跡於少林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達摩內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禪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達摩會意後,留下兩卷秘經,一為《洗髓經》,二是《易筋經》。

《洗髓經》為內修之典,《易筋經》為外修之書,兩部經書留於少林,流傳至今。

?易是變通、改換、脫換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經則帶有指南、法典之意。

簡而言之,《易筋經》就是改變筋骨的方法。

按原來的功法要求,須先練一年左右內功:達到內壯後,方可練《易筋經》,進而再練《洗髓經》。

在此期間,還要內服外塗左功藥,約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由於整個練功過程長,按原法修煉者不多少,故此,經過歷代少林高僧將自身體悟創造了《易筋經十二勢》。

本書共分為前後兩部,前者為易筋經,後者為洗髓經,兩部結合,方能發揮至高之效。

《易筋經》的內容包括了練習所能達到的理想效果和具體的練習方法兩方面的主要內容,對武俠小說影響最大的是其中的內壯神勇、外壯神力的說法。

其內壯神勇提到練習該功法之後,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努之,硬如鐵石,並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

這些都還只是小用之末技,外壯神力練成之後,手託城閘,力能舉鼎都算不上奇異。

易筋經包括內功和外功兩種鍛練方法,各有12勢。易筋經內功採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勢,借呼吸誘導,逐步加強筋脈和臟腑的功能。

大多數採取靜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適自然為宜,不可迸氣。

易筋經姿式及鍛鍊法有12勢,即韋馱獻杵(有3勢)、摘星換鬥、三盤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青龍探爪、臥虎撲食、打躬勢、工尾勢等。

易筋經外功注重外壯,凡行外壯功夫,須於靜處面向東立,靜慮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須使其氣貫兩手,若一用力則不能貫兩手矣。

每行一式,默數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母相間斷。行第一式自覺心思法則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遲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貫上頭頂。此煉力煉氣,執行易筋脈之法也。

看完了經書的前言,秦書書在連連翻動書籍,果然在後半部發現了正是另外一部。

“難怪少林一直說他們丟了兩部經書,感情這是二合一版本吶!”

一想到他獲得了完整的經書,再配合上法空的教授,這兩部經書必然都能夠融會貫通!

法空和尚可是先天境的高手啊!

絕對是秦書書仰望的存在。

現在有他手把手教著,自己在配合經書學習,如果這樣,還不能把兩部經書徹底學會,那他後半輩子也就別琢磨修仙的事情了,做一個無腦幹飯人不好嗎?

想要練習兩本經書,首先需要練習易筋經十二勢?。

其預備式為兩腿開立,頭端平,目前視,口微閉,調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鬆。

按照書籍上記載之法,秦書書開始進行呼吸調整。

?第一勢:韋馱獻杵!?

兩臂曲肘,徐徐平舉至胸前成抱球勢,屈腕立掌,指頭向上,掌心相對,約麼10釐米左右距離。

此動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訣曰: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

要領:預備樁功:兩腳平行站立,與肩等寬,雙膝微屈,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五指自然併攏微屈,兩眼平視前方,繼而放鬆,輕輕閉合,眼若垂簾。

心平氣和,神能安詳,洗心滌濾,心澄貌恭。全身自上而下頭頸、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腳依次放鬆,軀體各關節及內臟放鬆,做到身無緊處,心無雜念,神意內收。

繼而再做內觀放鬆,神意內收,導引氣血內觀泥丸,自覺頭腦清新,清瑩如晨露。

引氣下行,內觀咽喉,自覺頸項放鬆。

引氣下行,內觀小丹田,自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

引氣下行,內觀脾骨,自覺中焦溫澗,胃脘舒適。

引氣下行,內觀下丹田,自覺命門相火溫煦,無氣充沛,腹內暖意融之。

引氣下行,內觀會陰,自覺會陰放鬆。

引氣沿兩腿內側下行,內觀湧泉,自覺無限生機自足下湧出。

拱手當胸:兩臂徐徐前手舉,掌心相對與肩等寬,兩臂平直,再屈肘,肘節自然向下提墜,兩手慢慢內收,距胸約一拳後,兩手指尖相疊,拇指輕觸,掌心向內。

此時要求沉肩墜時,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舌抵上顎,面帶微笑。

韋馱獻杵第二式!?

兩足分開,與肩同寬,足掌踏實,兩膝微松,兩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兩側平舉。

立掌,掌心向外,兩目前視,吸氣時胸部擴張,臂向後挺,呼氣時,指尖內翹,掌向外撐。

反覆進行8-20次。

訣曰:足指掛地,兩手平開,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要領:接上勢,翻轉掌心向下,指尖相對,在體前緩緩下接至小腹前,同時引氣下導。兩掌左右分開,翻轉掌心朝上,緩慢上抬呈側平舉意念在無限遠處。

兩手微高於肩,兩眼平視前方,極目遠眺,舌尖放下平鋪,松腰松胯,兩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狀,全身放鬆,心平氣和,排除雜念,摒棄諸緣。

韋馱獻杵第三勢!?

兩腳開立,足尖著地,足跟提起;雙手上舉高過頭頂,掌心向上,兩中指相距3釐米。

沉肩曲肘,仰頭,目觀掌背,舌舐上顎,鼻息調勻。

吸氣時,兩手用暗勁盡力上託,兩腿同時用力下蹬。

呼氣時,全身放鬆,兩掌向前下翻。

收勢時,兩掌變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將兩拳緩緩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腳跟著地,反覆8-20次。

訣曰:

掌託天門目上觀,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腿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

舌可生津將顎舐,鼻能調息覺心安。

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要領:掌託天門目上舉:接上勢,兩臂上舉,掌心相對,翻轉掌心向上,十指相對,舌抵上顎,仰面觀天,眼看九天之外,腳跟提起,足尖著地。

俯掌貫氣:兩掌心翻轉朝下,肘微屈,頭正,眼平視前方,舌尖放下,兩身在身前緩緩下按至小腹前,神意自九天之外收回,自頭頂白會穴透入,徑咽喉,嵴髓至尾閭,沿兩腿直達湧泉。下導時,足跟隨之著地。

很快,秦書書便感覺到了經書之中與法空教授的不同之處。

法空在教授講解的時候,裡面確實有很多內容沒有講解到,而這些內容在經書裡面全部都有體現。

其中重中之重的便是行法的口訣。

沒有這些口訣,擺出來的便是花架子,空架子,只能摸到入門的皮毛,完全感受不到精髓。

《易筋經十二勢》是歷代高僧彙總改編而成,屬於易筋經的速成功法。

根據這種方法進行訓練,只需短短數月就能夠有所小成。

除此之外,易筋經裡面還記載了原版修煉之法,只不過裡面需要大量的靈藥進行輔助。

或許歷代佛門高僧之所以改成了易筋經12式,原因也就是沒有那麼多的靈藥,供門下弟子們修煉進行使用吧?

秦書書想了想。

好像關於靈藥的事情他真的能夠找到門路,比如說在六道修真群裡面,便有群友們交口稱讚的一名先天境前輩。

他的境界雖然不算太高,但是他一手煉藥的功夫堪稱是在六道修真群中出類拔萃。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他的QQ名叫我不是藥神?

嗯……既然是要打根基,肯定還是要打最牢靠的根基才好。

眼下的易筋經12式可以先修煉著,等到法空和尚和諸葛青雲離開之後,他再琢磨琢磨怎麼主動聯絡上我不是藥神前輩,幫他入個夢啥的賺取一些外用藥膏才好啊!

事關修煉,秦書書可是非常認真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