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45章 難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45章 難題

米廣南和萬首吾說話還是算數的,他們從將威回去十多天後,有八個人組團來到了將威。

其中三人來自米廣南的團隊,另外五人來自萬首吾的單位。

秦光輝和顧紅忠兩人和這八個人進行了一番交流後,顧紅忠臉上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尤其是從米廣南團隊來的三個人,各有千秋,各有絕活,有電路設計,語言彙編,金屬封裝的。

這三個人顯然沒想到這個山溝裡的小廠會有很多大大出乎他們意料的地方。

他們原本是聽從米廣南的話來看看的,但是這裡的一切出乎他們的意料。

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科研條件都超出他們的預想。

尤其是他們看到華光仿製的Z80晶片那叫一個激動。

這塊晶片他們太熟悉了,聯絡式漢卡剛起步的時候他們用的最多的就是這塊晶片,那僅僅是三年前。

可是在這裡竟然被仿製出來了!

但是在知道華光科技的人員規模後,其中那個叫程功的中年搖頭道:“你們這人還是少了點,研發和製作晶片要幾十到幾百道工序,你們這人才儲備還不行呀。”

八十年代的晶片設計和製作遠沒有十幾年後那麼複雜,上百道工序也就差不多製作出來了。

後世一塊晶片則是需要幾千道工序,一個研究晶片的單位各種人員劃拉在一起成千上萬人,哪裡是現在幾十個人就能搞的東西。

但就是這樣,華光的人才依然捉襟見肘。

“人才我們始終在招聘,但我們是民營企業,在招聘一途上沒有什麼優勢可言,那些理工生們都不願意選擇我們,哪怕我們給高出市面幾倍的薪水。”萬峰也是嘆息。

他企業裡的大學生僅僅只有秦光輝和他忽悠來的那麼少數幾個人而已。

都沒上雙。

南灣廠上千科研人員,而在電子方面的科研人員僅僅百人左右,大多還是低端人才。

“我知道一個地方現在有大量的人才,你們為什麼不去哪裡招聘?”程功突然說出這麼一句讓萬峰驚喜的話。

“什麼地方?”

還有地方有大量人才?

“尚海!尚海擁有良好的電子工業基礎,尤其是尚海元件五廠和尚海無線電十四廠,他們在七九年就聯合仿製出英特爾的8080八位處理器,這比得國仿製這款晶片還早一年。尚海冶金研究所研製的離子注入機,還曾出口日本。”

這些訊息對於不是業內人士的萬峰來說形同天方夜譚,他哪裡知道這樣的訊息。

“尚海人比北晶人還高傲,別說我們這小地方,就是你們北晶人他們都敢看不起,他們可不會到我們這小地方來。”萬峰搖頭,人家活得好好的,憑啥到你這小山溝裡來受苦。

“那是他們活得滋潤的時候,如果他們連飯都吃不上了,還憑什麼高傲?”

這話倒是有絕對的道理,連飯都吃不上了還高傲個屁。

“程工,你的意思是他們現在活得不咋地?”

程功嘆息一聲:“自從撥改貸後,電子工業方面這幾年已經大不如前了,國家不在這方面投資,反而還要從企業抽血,能景氣才怪。”

對於撥改貸萬峰不是很清楚,上一世他除了修理家電算是和電子業有接觸,其餘的他一竅不通,哪裡會知道撥改貸是怎麼回事兒。

程功就粗略地給萬峰解釋了一番。

萬峰聽懂了。

以往國有企業從政府財政獲得撥款,作為工廠流動資金或技術改造經費。企業盈利後將利潤上繳國家財政,形成了良性循環。

撥改貸政策是將政府財政撥款,改為企業向銀行貸款,還要支付高額利息。

企業的利潤照樣要上交財政,這樣政府不僅不投一分錢,反而像從前一樣,抽走企業的大部分收入,導致企業迅速陷入虧損困境。

比如像當時華國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就是剛才程功說的尚海元件五廠。八零年利潤高達兩千零七十萬元,到了八五年就已經走下坡路了,但產值仍然高達六千七百萬元,利潤也有一千二百萬元。然而到了今年,目前該廠產值已經下降到不足千萬元,全廠一千五百人基本已經陷入絕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用國家扶持,這個廠活不了幾年。”

“這是真的”萬峰疑惑地問。

他知道八十年代華國在半導體方面就是比世界落後也沒落後多少,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突然就不行了,原因他並不是很清楚。

“我就是從那個廠子裡出來的,米總哪裡還有一些也是從哪裡出來的人,有些還是去年出來的,就是感覺沒有前途。不但五廠沒有前途,尚海和電子半導體相關的企業都是如此。”

改開初期,國家一千二百,只能割捨一些產業把有限的資金用到能即刻發揮效益的方面。

半導體行業投資大見效慢,自然也就被割捨了。

這是半導體行業的不幸。

這對半導體行業是個不幸,但是對萬峰來說卻宛如福音。

有這樣的事情他還操心什麼人才,連鍋端來不就完了?

但是冷靜下來一考慮,萬峰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一個民營企業,要併購國營企業?

現在可不是時候,就是有這個想法也得幾年以後才敢去實現。

而且他就是想去招聘人才,也不敢明目張膽,挖什麼主義牆角的帽子他可不想戴。

人家雖然苟延殘喘,起碼還活著,自己一旦把頂尖的人才弄走,人家倒了,不怪到他頭上才是怪事兒。

這個罪名可是不輕的。

哎呀這可怎麼辦?

哪裡有大量的人才閒置卻不能為己所用。

萬峰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慮說了出來,程功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只是個科研人才,對社會上這些事情他也無能為力。

萬峰覺得他有必要到京城去向米廣南和萬首吾求教。

也許他們能給他一個圓滿的解決方法。

下個月他們不是要組團去不盧塞爾參加博覽會嗎!

到時候把這個問題拿出來擺一擺。

說不定就圓滿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