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5章 買車拉土方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75章 買車拉土方

萬峰和於慶濤在一個車間裡轉了一圈走了出來。

“給你透露個訊息,港口要在六月份左右開始建設了,初期就是土石墊方,你不考慮幹點什麼?”

於慶濤眼睛卡巴卡巴:“幹什麼呀?”

“如果誰不知道死人兩個字怎麼寫,讓他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大概就知道了,你說幹什麼?賺錢呀!”

於慶濤依然一臉茫然:“怎麼賺?”

萬峰扣扣耳朵,那夏蟲和冰怎麼回事兒來著?

“你找張文才想法把墊方工程包下來,不能全包包一半兒也行,然後弄車把土方拉到海邊倒到海里這錢就賺了。”

“聽這好像挺簡單的,可是到哪裡去弄車?”

“僱車或者買車,明白了?”

這個於慶濤倒是明白:“那能賺多少錢呀?”

“這些土方量你要是都包到手,墊完亂七八糟付清三百五百萬能賺。”

於慶濤的眼睛亮了,好像比他的冷庫賺錢多,幾個月就能賺幾百萬。

“你再說說具體怎麼個賺錢法。”

萬峰這個心累。

“海邊要建港口,藉著這個灘塗大概要墊兩平方公里這麼大小個地盤,假設國家給出的土石方是十二塊錢方,那邊從山上取土估計得給人家兩塊左右一方,這樣你手裡還有十塊錢一方,如果你自己有車,你一車土石方拉一方就賺十塊錢,懂了?”

於慶濤點頭。

“當然你自己就是有十輛車你也幹不過來,你可以九塊錢僱別人的車拉…”

“我就白撿了一塊錢?”

榆木腦袋總算開竅了。

萬峰打了個響指:“OK!”

“可是到哪裡去找那麼多車,那得需要老了車了,就是把咱們紅崖所有的車都集中到這裡也不趕趟呀!”

“你忘了幾年前建蝦圈了?只要有利益,買車養車的人就會多起來。”

前幾年養蝦圈的時候,很多人家都養拖拉機,什麼東方紅28,518-60,尚海50,常春40,甚至還有捷克來的拖拉機。

當然蝦圈建完了這些拖拉機也就失去了作用,除了少數留作農田作業外,大部分或是閒置或是賣到外地或者是賣了廢鐵。

九一年開始鋼鐵再次漲價,一臺大型拖拉機就是賣廢鐵也能賣三四千元。

“可是到哪裡去買車呢?”

萬峰用看白痴的眼光看著於慶濤:“我有呀!核定載重五噸的翻鬥車,一車拉五方土沒有任何問題。”

“一方土三千三四百斤,五方土就是八噸多,你核定五噸的車能拉五方土?”

萬峰叫一個無語:“誰說核定五噸就不能拉八噸了?你要是能裝上十五噸也能給你拖走,幹這活兒的車不就指著超載賺錢嗎?不超載你有老婆都的搭上孩子。”

“我又沒養過車,哪知道這個,那你這車多少錢呀?”

萬峰想了想:“大概得六萬多吧。”

“這麼貴得多少天能賺回來?”

“這麼說吧,你把這活兒幹完了,賺一輛車鍋裡鍋外的。”

於慶濤又想了有一分鐘:“好像挺有搞頭的樣子,翻鬥可是省老事兒了,可是從玉山到海邊也就四五裡地遠,卸不用費事了,但這裝也是個事兒呀?”

“呵呵!我們什麼都有,窪後還有裝載機,就是剷車,十多萬一輛一輛剷車裝十幾輛車沒問題,你自己琢磨吧,你要是不幹,回頭我就把土石方包下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慶濤有點發呆,什麼都有?

怎麼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這個我要好好想想。”

於慶濤慢慢去想吧。

萬峰上車和楊建國回將威,在經過黃輝村的時候照例又去劉勝光的油坊看了一眼。

年前油坊院子裡堆得豆子都消失無蹤了,估計都進了榨機變成豆油和豆餅了。

就是他那些倉庫裡的豆子也清空了好幾個。

其中清楚的兩個倉庫,劉勝光買了一臺顆粒制造機和裝袋機安裝在裡面,僱傭了幾個黃輝村的人開始生產飼料。

他生產的飼料主要配方是豆餅麥麩魚粉食鹽和三種化學品。

化學品在縣城專門經營這類商品的商店可以買到,豆餅他自己有,再買一定比例的麥麩和魚粉就可以生產不十分復雜的飼料了。

這些東西以一定的比例進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後透過顆粒機積壓成一個個一兩釐米長,筷子粗細的長條形顆粒再經過裝袋機裝訂。

一袋飼料也就出來了。

“有市場嗎?”

“現在都是附近個人家買回去做實驗的,他們不相信我的飼料五個多月豬就能長到二百四五十斤,我現在也是小批量生產,一天就生產一噸左右。”

“你這地方選的不好呀,飼料和油坊放一起這有點扯了。”

“今年我就試驗著幹幹,看看怎麼樣,如果行明年我就找個地方蓋個專門生產飼料的廠房。”

這個想法中規中矩,劉勝光幹買賣還是相當謹慎的,不冒險,行了我蓋新廠房專門生產,不行就關門專心做油坊。

這有點不像他,他這種人按理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這怎麼束手束腳的?

“今年養了多少豬?”

“我不養了,養豬那玩意兒太鬧騰來,我還是專心的經營油坊,外帶加工點飼料。”

“那你豬場兌給柳久了?”

劉勝光點頭,他那一半豬場半賣半送處理給柳久了。

萬峰來到柳久的豬場。

柳久今年養了三百頭豬,看著好像抓的時間都不太長的樣子,都是四五十斤大小,在圈裡上躥下跳。

真看著天晌午了,這些傢伙叫的非常歡實。

柳久和他僱傭的員工正在給豬槽子裡倒食。

“養豬這東西最怕的就是得病,消毒預防一定要做好,只要不掉頭就行。”

如果來一場瘟豬,那就血本無歸了。

“我每隔幾天就打一遍消毒液消毒水什麼的,儘量保持豬舍乾淨,我喂劉勝光的飼料四五個月就能出一欄,一年可以出兩攔豬,有一欄賺就不怕了。”

這帳算的,這一欄賺了下一欄若是賠了不特麼白忙活了嗎!

柳久這個豬場最大的優點就是遠離村子並且建在山坡上,就是村子裡豬有了什麼病也不會傳染到這裡。

自己在勤著預防,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