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1章 電動汽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51章 電動汽車

不論什麼交通工具,發動機都是心臟,沒了它就失去了動力也就沒了前進的方向。

飛機發動機更是發動機裡的明珠,它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航空事業。

可惜,華國在飛機發動機方面短板明顯,不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都處於落後水平。

軍用飛機關係到一個國家領空的防禦,戰爭時期沒有制空權的國家就只能眼睜睜地捱打。

在這一領域,雖然華國現在有J10和J11這兩款三代機裡的佼佼者,但是發動機卻全部是毛髮。

華國的軍用飛機發動機技術師承毛子。

毛子認為:戰爭時期,一架戰鬥機從參戰到被擊落不會超過四百小時,因此,毛子的戰鬥機都是按照這一標準設計的。

一臺發動機四五百小時壽命就到頭了。

這個想法在戰爭年代無可厚非,但是和平時期就是暴殄珍物了。

製造一臺發動機頗為不易,僅僅幾百小時就報廢這太敗家了。

華國空軍最大的短板就是發動機技術,這包括設計製造和材料部分。

其實華國人在設計上並不比別人落後,主要落後的是材料。

沒有好的材料自然也就影響了製造。

發動機耐高溫材料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沒有好的耐高溫材料,一臺發動機你就是設計的再好製造的再好也沒什麼卵用。

材料支援不了足夠的使用時間,說什麼都等於零。

薛鳳琴和楊麗團隊無意中捅咕出的這種耐高溫材料,就彌補了這個空白,簡簡單單就讓華國的發動機壽命突破了上千小時,如果再進行精細研究,說不定就能達到老米飛機發動機水平。

科研領域有很多東西都是一點通點點通的形勢,你在某個點取得了突破,有極大的可能性會造成幾個難點的貫通,甚至一小片的問題的解決。

黎明廠藉著材料這股東風,一鼓作氣又克服了好幾個發動機材料問題。

如此一來,華國的發動機技術似乎一夜之間就脫胎換骨了。

薛鳳琴和楊麗獲得國家XX科技一等獎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當然,這些技術剩下的邊邊角角技術用在鋰電池的載體上,就足以保證鋰電池在任何條件下不發生自燃現象。

說到了鋰電池就不能說電動車了。

南灣集團的電動摩托現在已經稱霸了華國摩托市場。

由於油價的只漲不跌,華國油品市場的價格此時在四點五元到五元之間。

摩托車的實際油耗通常在百公裡兩升油左右。

千萬別相信什麼說明書上寫的百公裡一點五個油耗,那是指純新車。

一輛新車一年後的油耗怎麼都不是一點五的油耗能背得住的。

這還僅指100以下的摩托車,像125這樣的摩托,就是新車也是兩個油以上,只多不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一來,燃油車的費用增加,電動車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電動摩托一次充電一度電基本就搞定了,最多也不會超過兩度,不超過一塊錢的費用。

怎麼都比騎燒油的摩托合適。

尤其南灣的摩托車,續航力都在百公裡以上,上班族平均三天充一次電就行,這樣的騎車的成本每天在三四毛錢,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這是電動摩托這兩年開始進入人們視野的最大原因。

二零零五年,南灣集團的電動摩托銷售了二十萬臺以上,已經算是小有規模了。

而今年到九月份為止,南灣集團已經售出了等於去年的銷量,到年底電動摩托有望突破三十萬臺。

按照這個速度,明後兩年,電動摩托的年銷量就會達到五十萬輛。

南灣摩托曾經的輝煌又要捲土重來了。

電動摩托已經開始形成氣候,接下來該是給電動汽車正式立項的時候了。

雖然一年前,當電動摩托研發成功後南灣就開始進行電動摩托的研發,但沒有正式立項,只是摟草打兔子當捎的玩法。

現在則不同了,有了正式的專案,正式的研發人員,正規的經費劃撥。

萬峰的要求就三條:續航力六百公里或者以上,一組電池的使用里程不能低於七萬公裡,括弧:人為使用損壞不包括在內;每輛普通電動汽車的成本價格不超過五萬元。

他認為作為一款電動車,不管你用什麼東西造,超過十萬那都是耍流氓。

像後世一款純電動車賣三四十萬,你憑啥呀?

就憑車裡的配置?

萬峰給自己集團電動車將來的定價就是不超過十萬,更換一組電池的價錢在一萬到兩萬之間。

當然!顧客若是需要奢華的配置那另說。

電動汽車依然延續南灣電動摩托的思路,靠強力的三元鋰電池作為主動力,配備強力的直流發電機在車輛執行期間給電池連續的充電。

這樣,車輛的續航力會大大的加強。

上一世電動車的三大件是電池、電機和電控。

而現在南灣集團已經把電動車的三大件變成了四大件,多了一個強力的發電機,而且發電機還是重中之重的部件。

一輛南灣電動車能跑多遠,主要取決於這輛電動車配備的發動機能給電池充進多少電。

如果發動機的充電量能和電池的放電量持平,理論上這倆電動車的續航力可以達到永遠。

但...這是根本不可能滴。

車輛停止的時候,還是要依靠交流電進行電源的補充。

為什麼要發動機要採用直流電?

萬峰想起了上一世華國軍方在研究航母電磁彈射方面就是走的直流電道路。

而西方是走交流電的,結果就是問題多多。不論是米國的福特號航母還是鶯國的全電推驅逐艦都成了半成品,趴窩的時間遠遠多於在海上耀武揚威的時間。

這也讓華國的馬姓大神說出了要領先就領先米國這樣霸氣側漏的名言。

路線正確了,下一步就是時間問題了。

電動汽車正式立項後,蘭興漢團隊一百多號人立馬就開始了更大功率發動機的研發。

萬峰相信,如果蘭興漢團隊能把大功率的發電機組研發出來,軍方也會樂意採用的。

這樣說不定華國將來的全電推進艦隊會更快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