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8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34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34章

在信息化體系下的作戰,太空當中得要有衛星、空中得要有預警機、各種無人機什麼的,那也必須得要有。

畢竟不能夠在某個環節掉鏈子之後,整個體系就不能夠運轉了。

得要多做備份,即使這裡出了問題,另外一個也能夠繼續承擔起來任務。

陳懷慶看著眼前的無人偵察機:“也就是說,現在就缺全球定位的衛星了?”

“是的!”

陳懷慶捏著下巴,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現在有兩個系統:GPS和Glonass,至於說歐洲也是想要搞一個。

只不過陳懷慶知道,歐洲別看是現代科技的發源地,可在接下來的一些年時間,整個社會就轉向不斷提升福利待遇上面去了。

資源是有限的,將資源投入到這方面,那另外一方面獲得的資源自然就減少了。

福利待遇的過度提升,那麼必然就會搶佔社會資源在其他方面的投入。

比如說科技!

歐洲有不少的科技發展計劃,最終都是因為資金不足而陷入到了停滯狀態。

整體上面來講,未來的歐洲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實力還是有,但有著些暮氣沉沉的感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常言道,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老歐洲,還真的沒有給叫錯。

所以歐洲的加利略系統,進展上面屬於相當緩慢的那種。

GPS系統現在屬於用得最為多的,至於說Glonass系統更多的偏軍事用途,對民用市場並沒有進行開發。

沒有開發民用市場,懷疑是很大程度因為其技術可能有著一些問題。

Glonass屬於前聯盟搞的,然後北俄再是投入了30多億美元,在1995年的時候組網。

自從前聯盟解體之後,北俄在科技實力上面,下降得就相當的快速。

一個是研發資金上面的不足,另外還有就是大量人才流失。

之前的時候不就說過嘛,北俄的科技研發在很長時間裡面,流行是挖寶。

從前聯盟遺留下的故紙堆當中去找,說不定就能夠找到什麼很令人驚詫的東西。

可是,光是有圖紙不行啊!

想要將其製造出來,得要有工業配套。

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很多的工廠都消失掉了。

對於華國人來講,這些年時間裡面,工業一直都在規模上面不斷的擴大,能夠生產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然後大家就覺得,什麼東西都能生產,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事實上,維繫一個龐大的工業體系,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要維繫一個工業體系的正常運轉,首先就得要保障生產出來的東西,能夠不斷的賣得出去。

也就是市場!

總是不能夠說,工廠在不斷生產,然後放進倉庫裡面吧!

只有產品源源不斷的賣出去,工廠才是能夠有資金和動力持續不斷的擴大生產以及提升產品技術。

陳懷慶:“現在導航定位的話,只能夠暫時的用GPS。”

華國自己的導航系統想要給建成,需要不短的時間。

現在暫時的用著GPS,反正這無人機的話,賣到國外去,人家也不介意用什麼導航系統。

接下來,陳懷慶就是去看導彈,導彈上面自然是沒有戰鬥部的。

“我們的導彈在精度上面,現在已經能夠達到十米的精度,如果有衛星導航系統的話,在精度上面,能夠做到更高。”

十米的精度實際上對於戰鬥而言,已經足夠了。

反正一顆導彈下去,這殺傷面積上面,也不僅僅只是十米。

“這是我們正在進行研發的防空導彈,我們的目標,是讓其能夠攻擊隱形飛機。”

陳懷慶滿是狐疑,打隱形飛機?

隱形飛機並不是真正的隱形,而是因為雷達探測不到,所以才是被稱之為隱形飛機。

想要擊毀隱形飛機,屬於很難的事情。

不然的話,為什麼擊毀了一架隱身飛機,新聞都會報道相當久的時間。

陳懷慶:“你們確定?”

“在理論上面來講,是可行的!”

理論上面可行!

也就是說,還沒有經過實踐的論證唄。

先利用地面雷達來對隱形飛機進行鎖定,然後發射導彈引導導彈到目標區域。

導彈上的雷達在功率上面是不夠的,即使隱形飛機在附近,依舊的是沒有辦法是鎖定。

但是,在這款新導彈上面,並不是靠雷達進行鎖定的,而是靠導彈內設定的圖像識別系統。

隱形飛機是肉眼可見的,自然也是能夠被圖像識別。

在圖像識別之後,導彈就是直接追著飛機跑。

在彈道上面的晶片,還會不斷的透過飛機的姿勢來對飛機飛行軌跡來進行各種計算。

幾個彈道之間,還能夠相互交換資料等。

聽著的確有著些太是科幻了些。

圖像識別技術在現在來講,並不是什麼天頂星科技,實際上已經有了。

比如說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是有了。

只不過現在的還屬於一個比較原始的程度,另外這項技術也沒有什麼商業發展前景的樣子。

或者說,是在現在,並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應用這些技術。

既然不能夠被商業應用,那麼自然也就被束之高閣了。

陳懷慶捏著下巴:“你這圖像識別的話,距離上面不會太遠的吧?”

人的肉眼到底能夠看多遠?

這個說實在的,真的不好說。

抬頭仰望星空,那滿天星辰離我們的距離,在幾十乃至上百光年,乃至更遠的上千光年的距離。

而在地球上面,人眼在純淨的空氣當中,可以看到27公里外的燭光。

在高山之上,眼力可以擴充套件到320公里。

導彈上面的鏡頭,能夠在空中搜尋的距離,還是相當大的一個範圍。

“現在技術上面還有著一定限制,只能夠搜尋導彈周邊50公里的目標。並且,如果有著雲層的遮擋,搜尋上面會變得困難起來。”

陳懷慶:“有一些限制,也是正常。你們搞的這東西,最是讓我感覺到很驚喜的,是在於智能化上面。我覺得吧,得要能夠讓導彈自動的識別到目標,並且能夠緊緊的鎖定目標。”

有限制,很正常!

什麼東西,那都不可能說十全十美,肯定是有著缺點的。

有矛就有盾,這屬於是很正常的事情。

生產要智能化,這武器裝備,為什麼就不能夠智能化呢?

像是防空武器,人操作的話,還有各種反應時間。

直接由系統來操作,那全部都是經過不斷計算之後來進行的,組成一道道嚴密的防空封鎖網。

在子彈沒有打完之前,就無敵的存在。

“除了這種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能夠攻擊隱身飛機的導彈?”

面對隱身飛機,在攻擊手段上面,屬於是比較少的。

即使被雷達看到了,發射導彈過去,地面進行引導,也是比較的難。

就因為在攻擊手段上面缺乏,所以隱身飛機才是這麼的猖獗。

陳懷慶:“這不能夠就一種啊,還得要想想其他的辦法。一種辦法不奏效,還得要有第二種辦法。”

各種辦法得要多做準備才行,不然的話,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