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80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2章 好看的財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62章 好看的財報

6萬噸模鍛壓機的成功,背後除了研發人員的努力之外,還有著大量的資金支援。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二重也是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引進了墨塔控股作為股東。

所以,墨塔控股在二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在管理和財務以及人事崗位上面,墨塔控股派了不少人過來。

二重自然是國企,一些東西吧,該是改的地方,還是得要改。

想要改,那麼人是最為重要的。

人事這塊必須得要抓住才行。

墨塔控股這些年時間裡面,一直都是在不斷的擴張自身的工業產業鏈,主要的還是往三個方面進行發展:航空製造、汽車製造和半導體。

至於說墨塔控股下屬的金融企業,那都是屬於副業發展的。

墨塔控股下屬有一家墨塔金融集團,墨塔金融集團下屬有墨塔證券、墨塔保險、墨塔信託三大公司,至於說銀行的話,墨塔金融是沒有的。

資金什麼的,大多數都透過千鹿銀行和康年銀行在進行流轉。

現在國內的銀行,不少都是有著問題。

也就千鹿銀行和康年銀行在貸款上面,是有著一套風險稽核的辦法。

其他銀行,居然貸款給企業發工資……

就有著些離譜。

當然了,在後世看來離譜的事情,在現在又是顯得無比正常的事情。

“我們的模鍛壓機進入到生產階段之後,麥道公司就找了過來,希望由我們代工生產麥道客機的一些零部件。”

在米國,只有兩臺4.5萬噸的模鍛壓機,就是這兩臺,支撐著米國航空業的發展。

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顯然這已經不夠了。

前聯盟解體之後,米國就是將一些零部件鍛造的訂單給到北俄。

北俄有世界上最大的7.5萬噸模鍛壓機,高盧的那臺6.5萬噸模鍛壓機就是前聯盟給生產的。

也是依靠著這臺模鍛壓機,才是會有了空客。

不然的話,空客絕對的難產,根本就造不了。

模鍛壓機屬於飛機製造業的關鍵節點裝備,沒有那就搞不了飛機。

霓虹也想要研發大飛機,最終以宣佈失敗告終,找原因的話,就是很多的重工業裝備,霓虹是沒有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沒有的話,那麼就必須得要依靠外部。

而很顯然的一點,航空市場很大,但是也很小。

並且整個航空市場屬於被高度壟斷的市場,大企業的話語權是相當重的。

霓虹倒是想要找合作方,可是人家不和霓虹進行合作。

而華國在研發大飛機上面為什麼能夠一直的不斷推進下去?

就是因為有這個基礎來進行發展。

陳懷慶:“這個是好事情啊!”

麥道公司在客機領域的發展情況並不算是太怎麼的好,倒是在軍機領域屬於相當強的存在,搞出來了很多經典的軍用飛機。

只不過,客機更加的需要貼合市場,瞭解民用市場到底需要什麼。

這一點麥道的反應實際上有著些滯後,也是能夠理解,沒有什麼奇怪的。

麥道在申城,和申城飛機製造廠進行合作,由申城飛機製造廠來生產MD82/83,以及幹線飛機MD90-30。

對於在民航客機領域極其缺乏技術的華國來講,和一家成熟的航空企業進行技術合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麥道選擇在華國進行生產民航客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降低生產成本。

在民航客機業務上面,麥道是比不上波音的,差距上面,還真的不小。

陳懷慶知道,要不了多久時間,麥道就即將被波音給兼併掉。

雖然說是被波音給兼併了,但是看後來波音的高管人數的構成,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總共18名高管,7位是原麥道高管,10位職業經理人,1位原波音高管。

波音也因為此次收購,被分為了前波音時代和後波音時代。

前波音時代,波音是一個以製造令人驚嘆的飛行器為己任的工程師協會,整個公司的氛圍是優先考慮設計和質量,至於說市場那是之後的事情。

而後波音時代,優先考慮的,是股價!

股價如何才是能夠上升,當然是有更高的營收和更高的利潤才行。

上市企業大多都有著如此的毛病,極度的重視營收和利潤。

為了營收和利潤,會是做出很多的短視行為。

比如說,要進行研發。

研發多耗錢啊,過多的投入研發,那利潤報表肯定不會好看。

所以,開始把一些看起來沒有什麼太多用處的研發專案給砍掉。

接下來就發展到,繼續砍研發經費。

到最後,就保持一個看起來必要的研發投入就行了。

接下來的時間裡面,波音保持著營收常年的增長,利潤也是越來越多。

一切都是看起來很是美好。

直到2014年,空客成功推出A320NEO機型,因其節油效能出眾,大受航空公司歡迎。

而波音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面,都在忙於圈錢,疏於研發,面對A320NEO機型,其根本就沒有與之匹敵的。

在這個時候,波音自然就是急了。

匆匆的推出了737MAX。

而737MAX的結果,因為頻繁的事故,遭到了全球眾多國家的禁飛。

20世紀民航客機領域的“祖師爺”,卻是迎來如此的結果,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

陳懷慶不在意未來的波音會是怎麼樣!

此時,麥道已經快是堅持不住了,要走向破產。

很顯然,在全球範圍內,能夠收購麥道的企業並不多。

而很是明顯的一點,空客肯定極其的有興趣。

如果空客收購麥道,那麼對於波音來講,無疑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事情。

所以,波音必須得要出手收購麥道。

雖然這次是波音收購麥道,可本質上面卻是破產的麥道接管波音。

看高管團隊就知道。

如此的話,現在和麥道建立起來合作,那麼在接下來的新波音裡面,大概可能會繼續延續這種合作。

深入的參與進未來波音的全球產業鏈,並且成為這個產業鏈當中重要的環節,對於提升華國航空產業將會有著極其大的幫助。

當然了,對於新波音來講,把華國的航空產業納入到自己的零部件供應體系裡面來,甚至直接在華國進行生產,將會極大的降低飛機的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降低了,可飛機的售價卻是原先的,那麼自然就能夠獲取到更高利潤。

作為上市公司,財報好看,比什麼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