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橫掃三國的鐵血軍團最新章節列表 > 135治理冀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35治理冀州

半個月過去了,冀州的黃巾軍已經悉數被平定,冀州的局勢也逐漸恢復了穩定,

然而,遭逢黃巾之亂的冀州,百廢待興,人口減半,要想恢復過來,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

於是,嶽彥再次上疏朝廷,希望能夠減免冀州三年的賦稅,一方面招散流民,讓原來的冀州百姓重新回來,然後給予土地,建造房舍,另一方面,則是訓練軍隊,

當奏疏被派發出去的時候,朝廷的聖旨也到來了,基於嶽彥連續重創黃巾軍,以及斬殺張梁、張寶、張角有功,朝廷特加封嶽彥為驃騎將軍,武安侯,並由嶽彥暫代冀州牧之職,安撫冀州百姓,

除此之外,朝廷對於嶽彥在捷報中所羅立的一大批有功勞的將領,也論功行賞,擢升鮑鴻為蕩寇將軍,華雄為驍騎將軍,楊速為奮威校尉,沈豹為厲鋒校尉,皇甫堅壽為宣義校尉,卓立為破賊校尉,管亥、周倉、廖化則三個投降過來的黃巾將領也分別被授予軍司馬的頭銜,而諸如方悅等戰死沙場的軍官,都追封為校尉頭銜,並賞賜一些金銀布帛做為撫卹,

荀攸、許攸、沮授、審配等謀士則統一受封為議郎,而高覽、劉備等客軍,則分別賞賜了一些錢財了事,

韓浩、常林、常虎因為沒有參戰,所以嶽彥並未在捷報上將他們的名字寫進去,

嶽彥還一連收到了幾封私信,一封是何太後寫的,一封是楊賜寫的,還有一封是楊露寫的,

其中,妻子楊露在信中表達了對嶽彥的思念之情,楊賜則是寄予了厚望,而何太後則是希望他趕緊班師回朝,

嶽彥一一回覆了這三封信,然後讓來使再送回去,

封賞的聖旨到了以後,整個信都城都為之沸騰,所有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賞,大家歡天喜地的,

當晚,嶽彥擺下了酒宴,所有部下都一起慶祝,

有人高興,自然也就會有人感到失落,酒宴上,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神情都極為失落,看到嶽彥的部下都加官進爵的,他們只是得到了一些金錢做為撫卹,實在有些不公平,

同樣感到不公的,還有趙國都尉高覽,他做為客軍,跟隨嶽彥打仗,沒想到只得到了一些賞錢,

整個大廳裡,其餘人都歡天喜地的開懷暢飲,可偏偏只有這四個人喝著悶酒,

嶽彥看出了幾個人臉上的不悅,親自走到劉備、關羽、張飛、高覽四人面前,一一敬酒,並說了一番安撫的話,然後分別以劉備、關羽、張飛、高覽為別部司馬,稍微寬慰了一下劉備、關羽、張飛、高覽的心,

其實,這件事也怨不得嶽彥,他在寫捷報時,將劉備、關羽、張飛、高覽四個人的名字寫上了,可朝廷卻以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是義軍為由,沒有進行官爵上的封賞,而只賞賜了一些金銀,

而高覽,則因為是趙王劉珪的部下,沒能得到更多的賞賜,

嶽彥將這些事情都說給了劉備、關羽、張飛、高覽四人聽,言語間並透露出,希望他們能夠跟著自己混,以後加官進爵自然少不了他們,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自然沒什麼說的,當即同意了,暫時以別部司馬的身份在嶽彥軍中聽用,而高覽卻猶豫不決,一直未能表態,

酒宴散後,嶽彥特意讓審配前去勸了高覽一番,最後審配幸不辱命,成功說服了高覽,這才決定離開趙王劉珪,歸嶽彥帳下,

為此,高覽還特意寫了一封信,讓人轉交給趙王劉珪,

估計,趙王劉珪要是看到高覽的這封信,肯定會被氣死,暗地裡不知道要怎麼罵嶽彥挖牆角呢,

第二天,嶽彥帶著大軍返回鄴城,將冀州牧的治所,從常山國的高邑城遷到了鄴城,

嶽彥帶著大軍抵達鄴城的同時,荀攸率領著一萬新軍從河內趕來,新軍在韓浩、常林、常虎等人的帶領下,紀律十分嚴明,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荀攸能夠有如此成績,實在讓嶽彥亂目相看,

於是,全軍合而為一,嶽彥更是做出了一個新的決定,將張郃帶領的三千多新兵再次交到了荀攸的手上,讓荀攸訓練,卻讓張郃與華雄分別統領著從劉虞那裡借來的一千烏桓突騎,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嶽彥以冀州牧的身份,分別對冀州的損失進行了整合,河間王、中山王、常山王、安平王、清河王等,都在這場戰亂中死去,而且都後繼無人,根據大漢律例,所有王室沒有後繼者,全部廢除封國,改立為郡,

嶽彥全權負責冀州,有先斬後奏的權力,於是便將河間國、中山國、常山國、安平國、清河國分別改為河間郡、中山郡、常山郡、安平郡、清河郡,這樣一來,封國林立的冀州,就只剩下趙國這一個了,

而治理冀州,各地就需要有太守,原有的太守在戰爭中死的死,逃的逃,嶽彥決定重新更換一新,分派部下有從政才能的人去擔任太守,

於是,沮授、審配、荀攸、韓浩、常林、皇甫堅壽等人就派上大用場了,

嶽彥以沮授為鉅鹿太守、審配為渤海太守,韓浩為河間太守、常林為安平太守、皇甫堅壽為常山太守,荀攸為魏郡太守,

然而,嶽彥手下有從政能力的人有限,中山郡、清河郡無人擔任,思來想去,嶽彥便決定招賢納士,經沮授、審配的推薦,冀州一帶的名士,首推鉅鹿田豐,嶽彥早就派人去請過了,可惜田豐因為躲避黃巾之亂,遠遁青州去了,

隨後,沮授、審配又推薦了兩位冀州的名士,一位是清河崔琰,另一位則是中山劉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嶽彥即刻讓人帶著他的書信分別去了清河和中山,如果崔琰、劉惠兩位先生在家的話,就請他們分別擔任清河太守和中山太守,這樣一來,也省去了許多事情,

信使快馬加鞭,分別趕往清河郡和中山郡,經過一番打探,終於找到了崔琰和劉惠,並遞交上了嶽彥的書信,崔琰、劉惠二人欣然接受了嶽彥的任命,

信使返回鄴城,嶽彥將荀攸訓練的那一萬新軍分派到地方,成為了各郡的駐軍,歸各郡太守調遣,用於維護當地治安,

而在縣級官吏以及屬官的選拔上,則由本郡推舉,推舉出有才德的人擔任,然後由各郡太守稽核後再報到自己這裡來,

除此之外,為了限制趙王劉珪,嶽彥特地委派許攸去擔任趙國的國相,並讓許攸帶著卓立和一千軍隊前往,徹底的將趙王劉珪的野心扼殺在搖籃當中,

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冀州開始了如火如荼的治理,各郡都按照嶽彥的指示,招散流民,安定百姓,使得冀州逐漸穩定了下來,

而各地太守彙報的書信,也如同雪片一樣飛向了鄴城,嶽彥在荀攸的輔助下,親自過目各郡的情況,並給予指導意見,

除此之外,嶽彥還特意將投降的黃巾軍進行了整合,挑選出精壯的士兵加入自己的軍隊,其餘則分別在鄴城周圍安家,並賜予土地,讓他們進行耕種,

經過一個月的治理,冀州局勢趨於穩定,而冀州以南的各地,黃巾軍還在繼續與官軍相持,

嶽彥也密切注視著黃巾軍的動向,張角的死對於黃巾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對於官軍來說,是極大的鼓舞,皇甫嵩、朱儁、盧植的三支大軍聯合作戰,配合的十分默契,加上各地豪強紛紛招募兵勇,配合官軍作戰,短短的時間內,官軍已經從被動轉為了主動,以攻代守,各地黃巾軍基本上被平定了,

但是在南陽、潁川兩地,各地的黃巾軍全部集結在此,兵力十分雄厚,雖然已經採取了守勢,但仍然猖獗,與官軍形成了對峙,

皇甫嵩、朱儁、盧植的三支大軍久攻不下,官軍和義軍再次面臨兵力不足的狀況,後勁不足,得知嶽彥的軍隊在冀州休養,便上奏朝廷,祈派援軍,

朝廷於是派人帶著聖旨趕赴冀州,讓嶽彥帶兵支援潁川、南陽兩地,

此時此刻,嶽彥正在州牧府忙碌著,突然鮑鴻從外面走了進來,朗聲道:“將軍,朝廷來聖旨了。”

“快請進來。”

一個黃門侍郎帶著聖旨便進了大廳,宣讀完畢後,嶽彥便讓鮑鴻去招待黃門侍郎,他則讓人把荀攸叫來了,

不多時,荀攸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進門,便拱手道:“將軍,不知道找我何事。”

“這是朝廷剛到的聖旨,讓我帶兵去支援潁川、南陽兩地,你先看看。”

荀攸接過聖旨,匆匆看了一遍後,便問道:“既然是聖旨,就不得不遵從,何況又是平定黃巾這麼大的事情……”

“這個我自然知道,只是,我剛剛穩定了冀州,如今又要率軍離開,那麼我們這一個多月來的努力豈不是白費了,我只怕,我帶領大軍一走,冀州又會亂起來,而且,冀州又是用武之地……”

荀攸道:“將軍,不必多慮,儘管率領大軍前去潁川、南陽兩地支援,各地已經逐漸穩定,而且各郡太守又都是將軍的人,就算將軍走了,冀州仍然掌控在將軍的手中,將軍又何須擔憂呢。”

嶽彥道:“這個我也知道,只是,我若只帶領大軍前去,身邊沒有一個謀士,遇事沒人商量,萬一……”

荀攸突然笑道:“原來將軍擔心的是這個啊,將軍儘管放心,黃巾軍已經趨於劣勢,以將軍的才能,身邊就算沒有謀士,也能百戰百勝,將軍只管率兵離開,冀州就交給我們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