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末當權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章 伏兵突現(求銀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6章 伏兵突現(求銀票)

魏忠賢不停地轉動著手中的兩個翡翠球,道:“天子病危之事,各位想必也已知曉,咱家今日讓你等前來,乃是想商議接下來的對策。大家夥兒有甚麼良策,但說無妨。”

崔呈秀拱手道:“福王財雄勢大,如今更是反意畢現,依下官之見,信王絕非其對手,即便日後登上了皇位,江山恐也坐不安穩,因此,九千歲不如順水推舟,助福王一臂之力,日後也好有迴旋的餘地。”

魏忠賢不置可否,而是問道:“你等以為如何?”

田爾耕站起身來,拱手道:“下官以為不妥。”隨即轉頭望向了崔呈秀,淡淡道:“崔尚書,你這是要把九千歲往絕路上逼啊。”

崔呈秀微微冷笑,問道:“田指揮使此言何意?”

田爾耕道:“福王麾下謀士如雲,如今更是私募了精兵五萬,試問這樣的人登基,自會一朝天子一朝臣,還會有我等的立足之地麼?可那信王有甚麼?”說到這裡,田爾耕哂笑著問道:“陸天行?還是那個唐門的武夫?要知信王毫無根基可言,之所以有機會繼承大統,全憑聖上傳位的旨意,就算他做了皇帝,還不是要任憑九千歲擺佈。”

霍維華本就不願參與二人之爭,前日裡皇帝中毒之事與其相關,更是使這位戶部尚書遭到了諸多言官的彈劾,多虧了魏忠賢幫襯,才將這件事強壓了下來,此時的他,更是變得謹小慎微,坐在旁邊垂首不語。

魏忠賢卻偏偏問道:“霍尚書,你怎麼看?”

見實在是無法躲過,霍維華只得硬著頭皮說道:“下官只覺二位大人所言,皆有幾分道理。”

魏忠賢冷哼一聲,道:“霍大人真是高見。”

霍維華忙起身道:“下官不敢。”說著摸了摸額角的冷汗,又道:“下官愚鈍,一時間還未想出良策,請九千歲恕罪。”

魏忠賢端起茶盞淺啜了兩口,淡淡道:“那便再想想,咱家從不救無用之人。”

聽了這話,霍維華心中頓感一寒,再也顧不得田爾耕與崔呈秀的爭鬥,拱手道:“依下官拙見,九千歲莫不如坐山觀虎鬥,誰人最後能贏,九千歲便相助於他。”

魏忠賢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這話,正合咱家的心意。”說著微微一笑,又道:“不過話說話來,在勝負未分之前,咱家還是打算暗助信王,畢竟他做皇帝,更容易被咱家掌控。”

崔呈秀急道:“萬萬不可!我等這般坐山觀虎鬥,可謂是兩邊不討好,無論誰人最終即位,心中都難免會對此事感到介懷。”說到這裡,崔呈秀將聲音壓低了幾分,說道:“如若九千歲當真不願助福王,也絕不可擁立剛直不阿的信王,以您權勢之滔天,不如改立聖上與宮女的子嗣……”

然而,還未等他說完,魏忠賢就已笑著問道:“崔尚書這是想把咱家放在火上烤嗎?”

崔呈秀聞言不由一怔,連忙躬身道:“下官萬萬不敢。呈秀愚鈍,還請九千歲明示。”

魏忠賢淡淡道:“信王有天子傳位的聖旨,登基可謂是名正言順,日後自會有一批臣子效忠;而福王坐擁洛陽,手下有雄兵五萬,糧草無數;這時候還說甚麼擁立宮女的子嗣,你是想讓咱家成為眾矢之的?讓他們聯起手來討伐咱家?”

這番話只把崔呈秀聽得背脊發寒,忙躬身道:“下官思慮不周,還望九千歲恕罪。”

見到政敵這副狼狽的模樣,田爾耕心中不禁頗為得意,火上澆油地說道:“崔尚書,不要收了福王的銀子,便不停地為其進言,要知我等皆為九千歲的人,怎能總是替他人著想。”

崔呈秀怒道:“田爾耕,你不要血口噴人!”

魏忠賢擺了擺手,兩人便憤憤地退了回去,魏忠賢又道:“此事既然已有定論,便無需再多言。接下來,咱家想聽聽你等的意見:該當如何暗助信王?又助到甚麼程度,才可以日後在福王那裡留下迴旋的餘地。”

田爾耕道:“下官猜想,福王定會趕在信王即位之前對其下手,不過九千歲如果出兵助了信王,在福王那裡也就算結了死仇,再也沒有退路可言,故而此事實是為難。”

魏忠賢將翡翠球放在桌上,嘆道:“咱家也是如此想。”說完望向了頗感沮喪的崔呈秀,笑道:“崔尚書,不必太過介意田指揮使所言,福王的銀子皆是不義之財,就算拿了又有何妨?你的忠心,咱家還是十分清楚的。”

崔呈秀躬身拜道:“下官謝過九千歲。”

魏忠賢道:“依你之見,咱家應當如何行事才好?”

崔呈秀略一思量,道:“依下官之見,九千歲掌管的是禁軍,若不想公然得罪福王,便絕不可在宮外與其發生衝突;可信王若當真有能力平安入宮,九千歲便可保他安全,畢竟那就是您的職責所在了。”

魏忠賢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

紫袍中年人進了雅間,對那貴公子躬身道:“下官參見世子。”

貴公子笑道:“秦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坐。”

原來,這貴公子正是福王世子朱由崧,而紫袍中年人,則是錦衣衛指揮僉事秦山嶽。

朱由崧拱手道:“這幾年來,多虧了秦大人在京中斡旋,父王命我一定要好好謝過大人。”

秦山嶽道:“王爺客氣,這本是下官分內之事,又何敢言功。”

見朱由崧使了個眼色,隨從便將一張銀票捧到了秦山嶽面前。

朱由崧笑道:“些許心意,還望秦大人收下。”

秦山嶽卻看也不看地說道:“當年舍弟帶著家母,從甘肅趕來京城投奔下官,誰知家母行至洛陽時竟身染重病,多虧了福王殿下請來名醫救治,才僥倖撿回一條性命。這份大恩大德,下官已是無以為報,又如何還敢再要殿下的賞賜。”說著拱了拱手,又道:“世子如若再相勸,便是瞧不起下官了。”

朱由崧只好示意隨從將銀票收回,笑道:“秦大人當真是重情重義之人,實在令人欽佩。”

秦山嶽拱手道:“世子過譽了。”

朱由崧望了望左右,悄聲問道:“不知人手準備的如何了?”

秦山嶽道:“早已準備妥當,隨時聽候世子調遣。”

朱由崧滿意地點了點頭,讚道:“秦大人做事,果然讓人放心。”

秦山嶽道:“謝世子,只是下官還有一個請求。”

朱由崧道:“大人請講。”

秦山嶽道:“除掉信王后,請將他身邊那個叫陸天行的人,交由下官處置。”說這話時,秦山嶽的臉上竟然浮現出了一層殺氣。

“今年的秋夜,好像格外冷。”朱由檢伸手接住了一片飄零的落葉,不禁感嘆道。

陸天行頷首道:“是啊,真乃多事之秋。”

夜已深了,晚風使人的心脾都能感到陣陣清涼,掛在半空的明月,灑下皎潔的月光,好像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白霜,天地之間,一片安寧。

曹如道:“王爺,夜深風涼,您要不要加件衣裳?”

朱由檢還未答話,一名王府侍衛便快步跑了過來,躬身道:“王爺,宮裡的李公公前來傳召。”

朱由檢道:“將他請到廳中,本王隨後便到。”

廳堂中等候的李公公,已急得連坐都坐不住了,只是不停地踱著步子,見到朱由檢走了進來,匆忙行了一禮,便道:“王爺,聖上快不成了,傳您速速入宮。”

朱由檢的轎子在侍從的簇擁下,行色匆匆地出了王府,眾人方一走遠,黑暗中就閃現出了一雙狡猾而又惡毒的眼睛,向空中放出一隻響箭後,便悄悄地隱入了黑暗之中。

落葉,在秋風中無助的搖曳著,它們的生命是短暫的,在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還要遭受冷風的擺佈。人呢?又有多少人的命運與這飄零的落葉一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統帥百名順天府精銳和四十名王府護衛的長官叫做李忠義,是朱由檢被冊封為信王時,天啟帝欽賜的錦衣衛高手。

李忠義雖是靠著祖蔭做到錦衣衛百戶之職,但卻有著一身了得的功夫。

只是李忠義為人正直,看不慣錦衣衛平日裡栽贓陷害的勾當,所以當年田爾耕打著官腔說聖上體恤皇弟,要賜給信王一個高手護衛王府時,誰都不願當這個一沒前程,二無錢程的苦差事,李忠義卻自告奮勇的報了名,田爾耕聽聞大喜,立時對其大加讚賞了一番,眾同僚見這個與大家夥格格不入的莽漢終於被打發走,也是頗為歡喜。

其實,李忠義若不是為了早日離開自己無比厭惡的錦衣衛,也不願整日為這個乳臭未乾的信王看家護院,可後來,他卻漸漸被朱由檢的為國為民之心折服,衷心欽佩起這個小王爺來。

眾人過了崇文門,行不到裡許,便聽到一聲唿哨,緊接著兩側的屋頂上,就出現了了數十名弓箭手,只見箭鋒上閃爍著幽藍的光芒,顯是淬了劇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