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超品學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談怪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談怪論

面對異口同聲的質疑,江雲不慌不忙,慢條斯理的道:“之所以我們沒有感覺到轉動,恰恰是因為這片大地整體都在轉動,我們處在其中,就感覺不到,就猶如馬車中的王秀才和李秀才,各自是感覺不到對方在動的。”

“簡直是一派胡言,匪夷所思!”

“你剛才說什麼,這片大地整體都在轉動?大家聽到了嗎?我沒有聽錯吧?”

“這人是不是失心瘋了,竟然說出大地在轉動這樣奇談怪論!”

“我看不是失心瘋,就是信口胡言,譁眾取寵罷了。”

“這樣沒有一點常識的話,說出來只能貽笑大方罷了,大地真要在轉動,那豈不是要翻天了,大夥兒怎還能好生生的站在這裡,還不被摔飛到天上去了!”

“哈哈哈……”人群一片鬨笑之聲,覺得某人的話實在荒誕可笑之極,也虧對方說的出來,怎麼會有這般“奇思妙想”?

在一片哄笑聲中,江雲突然舉起了兩個拳頭,站在他近前的人猛然見了,嚇了一跳,這是辯論不過,惱羞成怒,要揮拳打人了麼,但你一個區區小童生,細胳膊細腿的,打得過誰啊。

正當眾人以為某人這是惱羞成怒,要揮拳相向了,江雲舉著雙拳,又大聲道:“大家請看,我這只右拳,就好比是太陽,我這只左拳,就好比我們所在的大地,你們看,我的右拳不動,左拳在慢慢轉動,大家看,拳頭上的這個點,我們就好比站在這裡,當拳頭慢慢轉動的時候,我們就好像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又向西邊落下去了。”

“太陽對著我們時,就是白天,當我們轉到背對太陽時,沒有了日光照耀,那就是黑夜了,但大地始終在轉,等到第二天早晨,我們又轉到了太陽的正面,這時就是日出時,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如此迴圈,週而復始……”

江雲在這裡舉著拳頭,不住比劃著,拳頭轉起來不方便,要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不現實,他又從地上拾了兩塊稍稍接近圓球的鵝卵石,接著在那裡比劃起來。

四下的人群卻看得目瞪口呆,只覺得此刻所聞所見,簡直匪夷所思,如此荒誕不經的奇談怪論,聞所未聞,不足為信,但偏偏好像還有那麼一點歪道理?

“慢著!”郭茂這時像是發現了對方言語中的漏洞,露出勝利者的笑容,道:“你先前說,我們的大地一直在轉動?那麼就姑且聽你之言,那麼我就要問,等轉到背對太陽的時候,那大地不是徹底翻轉過來,那我們在其上的人豈不是都要四腳朝天的掉下去了,哪還能好生生的一直站在這裡?諸位,你們晚間的時候,可要小心了,依著這位仁兄的話,你們到時可是都要頭下腳上的翻轉過來,掉下去的!,”

人群中發出一片鬨笑,大家至此都認為,只這之句,足以讓此人的荒誕言論自相矛盾,不攻自破了。

江雲卻是不慌不忙,問道:“我倒是要問問這位仁兄,何謂上,何謂下?”

郭茂道:“當然是頭頂是天為上,腳下是地為下!”

江雲舉著那塊鵝卵石,接著道:“那請這位仁兄看好了,當大地轉到背對太陽的時候,這個人依舊是腳朝地,頭頂天,怎麼會掉下去呢?”

“你看,都轉到背面去了,怎麼還不會掉下去?”眾人紛紛斥喝。

江雲道:“怎麼會掉下去?我依舊腳朝地,頭頂天,怎麼能掉下去,難道人還能掉到天上去不成,這不是要飛天了。”

“可是明明已經翻轉過來,怎麼就不會掉下去……”大部分人依舊是難以理解,覺得對方是在胡攪蠻纏,不講道理。

江雲道:“我們站在這大地上,為什麼能站穩,不掉到天上去?為什麼樹上的蘋果會掉到地上,不會掉到天上去,為什麼我們向上扔一塊石頭,它雖然向上行了一陣,但最後卻依舊要落回地面?”

“因為物有重量,自然是向下掉,而下面有大地託著,自然不會掉下去,但若翻轉到後面,下面沒有大地託著,人豈不是要掉下去了?”有人理直氣壯駁斥道。

江雲道:“好,問題又來了,物為什麼都會有重量?”

這話問的,眾人都一片無語,物有重量,豈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嗎,這還有什麼疑問嗎,沒有重量,能叫物嗎?

江雲接著道:“重量,其實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重量的根源,在於大地對物的吸引力。正是因為有了大地的吸引力,人才會始終安穩的站於大地之上,不會出現掉到天下去的情況。”

“大地對人的吸引力?”

這話一出,全場又是一片目瞪口呆,只覺得此人簡直是各種奇談怪論,張口就來啊,真正的信口雌黃,滿口胡言,張嘴就來,根本不打草稿的。

江雲道:“不錯,大地對人的吸引力,這很奇怪嗎?大家應該知道磁鐵石吧,磁鐵石不就是隔空互相吸引,而大地的吸引力,與此類似。”

“人是人,大地是大地,磁石是磁石,不是一回事,怎能相提並論?”眾人都要瘋了,簡直不可理解。

江雲莫測高深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本源歸一,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簡直是牽強附會,無有一點道理!都是憑空臆測,似是而非,無有一點實在的根據!”郭茂大聲斥責,滿臉不屑,而這無疑也是場上絕大多數人的想法。

江雲淡淡一笑,道:“也罷,我就再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地是方的,還是圓的?”

“天圓地方,乃是常識,這還需要問嗎?”有人大聲譏笑道。

江雲搖搖頭,道:“天虛無縹緲,無邊無涯,無所謂圓,但這地,卻是圓的,並不是方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話一出,場上又是一片譁然,這地明明就是方的,這人還要煮熟的鴨子嘴硬,實在是豈有此理了。

江雲道:“若地是方的,那我就要問一句,為什麼太陽每日都是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第一天傍晚落到西邊去的太陽,為什麼第二天早上從東邊出來了,誰能解釋一下?”

正當他以為這話足可以把眾人徹底問住,這時人群中有一人理直氣壯回道:“這是造物者為之,天地造化如此,有什麼可疑問的?”

江雲一口老血差點要噴了出來,這時才發現,自己跑到這裡,跟這些人普及天文地理知識,實在是純粹沒事找事,吃飽了撐的。

“最後一個問題。”心有不甘的江雲已經打算放棄了,“大家說,水面是不是平的?”

“水面當然是平的了,這還用說?”人群中有人大聲說道。

“不知此地有人到過海邊,見過海上漁船歸來否?”江雲朝著四下問道。

“到過海邊又怎麼樣?”人群中有人大聲回道,也不知是真見過還是假見過。

“這裡好熱鬧,聚了這麼多的人,莫非是有什麼好事情?!”

這時一道洪亮的聲音響起,隨即就見到一行人從遠處朝這邊走了過來,為首的一位黑臉彪形大漢,正是此地的主人,東陵王,而同行的人中,韓穎達和鄭通這兩位大學士都在。

看到王爺和兩位大學士都來了,人群也顧不得再聽某人的胡說八道了,紛紛圍攏了過去,場上一陣擾攘,響起一片問候寒暄之聲。

江雲見了,心中反倒一喜,若是能夠引來兩位大學士的注目,那麼今天不管能不能以理服人,但這在名園中留下一段“佳話”,讓名園有所感的目的應是可以達成了,只要如此就足夠了,其它的他也不報指望了。

“好,既然這位仁兄到過海邊,那麼我就問你一聲,在海邊見到漁船歸來,是先見到那船上的桅杆,還是先見到船身?”江雲趁熱打鐵,連忙拉住那位仁兄,大聲問道。

那位仁兄聽了,感覺莫名其妙,道:“什麼先見到船上的桅杆,還是先見到船身,這個問題好生奇怪,若是見到,當然是一起見到了,何分彼此先後?”

江雲聽了,不由無語,敢情這位仁兄足不出戶,根本就沒有到過海邊,在這裡睜眼說瞎話啊。

“什麼,有人在這裡大放厥詞,說什麼大地繞著太陽轉,大地是圓的,不是方的?”東陵王來了之後,聽人說起某人的奇談怪論,頓時就感到十分稀奇,這不是純粹故意抬槓麼,就這樣的胡言亂語,也聚集了這一大群人,在這裡聽得津津樂道,大夥兒是不是都太無聊了?

“小子,原來是你!”

東陵王大步走過來,當即就認出,原來這位在這裡“妖言惑眾”,故作驚人之語的人還曾經見過,不就是前些日子在四宜園見到的那個不肯喝酒的少年狂徒?當然此刻他還並不知道,對方還是他三番五次要請來府中的那射鵰英雄傳的作者。

“小子,原來就是你在這裡大放厥詞,說什麼大地繞著太陽轉,大地不是方的,是圓的?”東陵王又瞪著眼睛質問。

江雲道:“不錯,既然日,月都是圓的,為何大地偏偏要是方的,這不是豈有此理嗎。”

眾人都相顧無語,就沒有見過,這般信口雌黃,蠻不講理的人。

江雲又接著道:“若是我們始終朝著一個方向走,一直走下去的話,那麼我們就會回到出發的原點,若地球是方的,那麼我們朝著一個方向一直走,到時會出現什麼情況,那就是走到大地的邊緣,大家聽說過這種地方嗎?”

“那是因為大地很大,我們中人窮其一生,也無法走到大地的邊緣,你沒有走過,為何就肯定大地的邊緣不存在?”有人理所當然的道。

江雲笑了笑,道:“既然人窮其一生,都不能到達那大地的邊緣,那為什麼就一定要斷定,大地是方的呢,這又有何根據道理所在?”

“你說這大地是一個圓的,那又有何實在的根據理由?”東陵王也是好奇,問道,不知對方能夠說出一個什麼歪理。

江雲掃了一眼四下,說道:“諸位中可有到過海邊,見過漁船歸來的人?是真正在海邊待過的,濫竽充數的就不必提了。”

“老朽曾經在南海任職,算是在海邊待過一段時間的人。”一人走了過來,卻是那位大學士鄭通。看到他也過來湊趣,大家都感覺十分意外,在眾人看來,這樣低階無聊的歪理邪說,在堂堂大學士眼中,根本不屑一顧,不值得趟這個渾水的。

不僅是鄭通,一起過來的還有那韓穎達,看到把王爺和兩位大學士都驚動了,江雲心中已經有了底,這次的目的算是初步達成了。

“見過熙川先生!既然熙川先生到過海邊,那麼敢問一聲,熙川先生在海邊見到漁船歸來,是先見到那船上的桅杆,還是先見到船身?”江雲行了一禮,便問道。

對於這個問題,鄭通並沒有多想,回道:“先見到船上的桅杆,這是海上行船的一個常識。”

“回答正確!”

江雲不由高叫一聲,看來對方是當真曾經在海上待過,而且有一定的行船經驗。眾人見了,則不由側目,這人面對大名鼎鼎的鄭老學士,也敢這般胡言亂語,實在是太狂妄無禮了。

鄭通倒是沒有計較這些,笑著問道:“不過這和大地方圓,又有什麼關係呢。”

江雲道:“當然大有關係,難道熙川先生就沒有仔細考慮過,為何海上行船,先見到的,都是船上的桅杆,然後才是船身嗎?這其中道理何在?”

鄭通怔了一怔,他還真沒仔細想過這其中的緣由,不確定的道:“難道這不是因為海上風浪大,海水顛簸起伏,所以人的視線一時受阻,先看到的都是船上的桅杆,然後才是船身嗎?”

江雲搖搖頭,道:“不,這跟海上風浪,海水顛簸起伏並沒有關係,即使海上風平浪靜,先看到的也一定是船上的桅杆,然後才是下面的船身。若只是因為海水顛簸,視線受阻的原因,那麼水波湧起之後,必然也有下落之時,這是一個機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總是先看到船上桅杆,而且是隨著船越來越靠近,桅杆一點點擴大,然後再看到船身的這種現象了。”

鄭通仔細思索一番之後,覺得對方說的也不無道理,當即就饒有興趣的問道:“那麼這該如何解釋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