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誦經祈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四章 誦經祈福

值國喪之時,舉天下皆悲,親王公主更是如此,尤其是以幾路就藩於外的親王為罪。

他們當中最近一次見過馬皇後的也不過是楚王朱楨一年多以前,那次他奉命去平定蠻夷之亂順路就藩於武昌,自此一別卻是和馬皇後的最後一面,周王朱橚亦是如此,其就藩之時和楚王相差無幾。

而朱棣也是很久沒有見過自己的母后了,洪武九年的時候朱棣就和一眾兄弟們去了老家鳳陽,一待就是四年光景,而後匆忙的回到南京,只來得及見自己的母后一面便直接被朱元璋一紙就藩命令調去了北平城。

在北平就是兩年的時光,轉眼間兩年多過去了,卻沒想到以往身體安康並無大病的母后就這般逝世了,他都沒有見上最後一面,雖然每年朱棣都能收到母後很多慰問的書信,但那怎麼比得上親人相見。

可現在就算朱棣相見也沒可能了,他的母后已經住進了鐘山孝陵那冰冷的地宮當中,那個只有人死了以後才能去的地方。

而親王朱樉和晉王朱?更慘,兩人年歲比朱棣大,就藩時間比朱棣早了兩年多,自然就是將近五年沒有見過自己的母后,卻沒想到洪武十一年那時的別離分開再見面時已是天人永隔了……

除了僧錄司和道錄司的人還要留下繼續進行超度法式之外,其他的人陸陸續續的便散了,兄弟幾人一同走在回南京城的路上,再過不久他們就要返回各自的封地,何時再能見一面都是未知之數,說不定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路上三三兩兩的可以看見京師的百姓,幾位藩王的宿衛也默契的拉起陣列把自家主子護衛在當中,生怕這些尋常百姓當中隱藏著對王爺不利的人。

真要是發生皇后殯天,親王送葬遇刺的事,那想想就覺得可怕,說不定又是一片腥風血雨。所以張楓他們自然不敢懈怠,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不過也是他們精神太過緊張了,這京師之地戒備森嚴,真要是有人想搗亂也得過了錦衣衛這一關啊。

自從毛驤得任錦衣衛指揮使以後,這錦衣衛便迅速發展壯大,明面上的勢力瞬間遍佈應天府內外,緊接著向整個直隸行省擴散,不可謂不快,其勢頭真的是迅猛無比。

不過這樣也確實加強了不少京師的治安戒備,尤其是暗中老鼠們的活動,更是冥冥中消滅不知多少個針對大明皇朝不利的事情。

錦衣衛做了什麼朱棣不清楚,他在南京城門口的時候和幾位藩王分開,悲傷還環繞在他的心頭,心情不好的這個時候他想要四處走走看看。

走著走著便來到南京城外,看到了靈煙繚繞,瑞氣氤氳的鳳山,看到了重新翻建的龍翔集慶寺,也就是現在的天界寺。

這時朱棣不由得想起孝陵前那群僧人,想起了母后生前的敬佛禮佛,便移步向著天界寺走去,在山門口時有一小沙彌雙手合十迎了上來。

“各位施主有禮,鄙寺正在為皇后娘娘舉辦百日祈福的法會,還請各位施主觀禮之時勿要大聲喧譁……”

這等小事朱棣自然是點頭應允,他也沒有打算暴露自己王爺的身份,而是悄然的走進了寺中。

看到天界寺的主持,首座等各位僧人於院中列坐,唸經祈福,表達出對母后的深切哀悼與崇敬,這一場景讓朱棣腦中隱現出一種想法,一種可以緬懷母后的想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想要效仿僧人所舉行的這百日祈福法會,想要回到北平之後也組織這樣的佛事法會來為母后誦經祈福。

但是北地實在是無甚高僧大學佛家之士,想要舉行這等法會必須要佛學高深的僧人才行,想到這裡朱棣便有了決定,在向眾位僧人行了一禮之後便帶著張楓轉身離開了這裡。

“道衍你在看什麼……”坐在首位的主持開口說道。

“在看一個人,一個此生註定不平凡的人……”坐在主持下首穿著黑色僧衣的僧人輕聲回答。

“那你看出了什麼……”

“看出,看不出又有什麼關係,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咚……”一聲木魚敲響,兩人間的對話就此停止,只留下這幾句沒頭沒腦的話語……

而朱棣這邊快步趕回南京城去,找到了他的幾位皇兄皇弟,也就是在京外就藩的幾個藩王殿下,他們幾人還好奇剛才分開不久的朱棣怎麼又這般急匆匆的找到他們作甚。

“二哥,三哥,五弟,六弟,我覺定要在北平為母后舉辦佛事法會,為她老人家在天之靈祈福,我想大家也一同在各自的封國主持此時,也顯得對母親的一片哀思。”

“這……倒是可行……不過我等府上又沒有高僧大德之士,又不能找一些粗淺僧人來之主持,我們上哪裡去找那些佛法高明的僧人呢……”親王朱樉對朱棣的注意點頭贊同,不過卻也提出了和朱棣差不多的問題,都是缺少有真正佛學修為的大師。

至於其他幾位藩王自然也不反對,雖然楚王朱楨不是馬皇後所出,但也是為皇后娘娘盡一片心意,但親王所慮亦是他們所憂,為母所作佛事法會馬虎不得,無真才實學的佛僧不能擔此重任。

這個為題朱棣早就在回來的路上想好了,當下出言道:“這事我想過了,我們可以聯名上書請奏父皇,從僧錄司挑選佛法高深的人士來我幾位藩王的封國主持法事,不知各位兄弟看此法可行否……”

“可行,當然可行,僧錄司裡面遍佈高僧,我等為母盡心之舉父皇也定會應允,現在就立刻聯名請奏吧。”晉王朱?贊同的說道。

幾位藩王當下便由朱棣主筆,將事情原委盡書其上,更是在署名處將六人的名字均都籤於上面,而後由朱棣帶著請奏文書去東宮呈給他們的大哥太子朱標。

朱標在得知幾位弟弟的用意之後不敢怠慢,隨即帶著文書快步入宮,打算向朱元璋呈稟此事,為母盡孝人倫大義,在以孝立國的大明皇朝這等事可不能馬虎,尤其還是幾位親王共同的意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