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眼光的判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八章 眼光的判斷

其實毛驤想不到的事情有很多,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天下能人何其之多,他也不過至少錦衣衛指揮使,雖然見的世面確實多些,但也不是天下間什麼事情什麼人都知道的。

就比如說現在這西平堡兩大勢力當中的守衛軍一系真正做主的人仍舊是巴魯,而之前識別出他那精鹽的人也恰好就是巴魯。

至於為什麼外面傳言甚至連守衛軍自己人都覺得自家頭領重病,這一切都是巴魯的計劃,也是他一手安排的,演的格外逼真,知道內情者不多於一掌之數,要不然連自己人都騙不過去的話又怎麼能騙得了那些老奸巨猾的狐狸們。

尤其是這西平堡中最為奸詐的那一隻老狐狸圖多了,不是巴魯多麼高看這位已經五十多年歲的老者,實在是此人越老越奸詐,越老越滑脫,不說他有點多大的能耐,單憑這位老人家能一個人代表整個遼東甚至北邊一地的馬匪說話,就足以證明他的本事絕對不允許小覷。

而巴魯又為什麼裝病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這都是要和他早先的決定有關係。

遼東兩股大勢力,明朝廷和納哈出,兩邊他都惹不起,一個小小的西平堡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卻這樣畸形的存活了好多年,至今沒有人來動手吃掉他們。

不過不動手不代表不心動,巴魯能從一個小小的百戶長成長到現在西平堡兩大勢力的頭領,這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

一步步的算計,一步步的謀劃,手段心狠決絕捨棄,在做到守衛軍頭領的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當年和他一起的兄弟死去,他手下整整八十七個兄弟現在就只剩下了四人,才讓他走到今天這個位置。

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巴魯識時務的眼光,他能在當初西平堡初具苗頭的時候果斷帶領兄弟們佔據此地發展勢力,又能在大明和納哈出兩方之間看出來此地的安全性,著實不簡單。

並且還能納哈出討價還價,能和葉旺暗地裡有來往交易,這都是巴魯自身的能力眼光的決定。

他知道什麼時候是大明的強盛,什麼時候是納哈出的優勢,自然就會在這兩方之間有所轉變和改動,所以才能在兩方都保持著比較曖昧的關係。

可現在不同了,自從上一次納哈出進大明葉旺損失一些兵馬開始,巴魯就察覺出了其中有些不對勁。

雖然大家夥都說這次納哈出實力大損兵馬敗退,但在巴魯看來這一次的失敗卻是納哈出故意為之。

一方面是鍛鍊的新卒,讓那些年輕人能有上戰場的勇氣,另一方面則是剪除了不少他麾下的痞子兵和不安分的人。

別以為納哈出手下就是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利益糾葛,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算計博弈,一批手下人不安分了,納哈出又找不出藉口幹掉他們,那麼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就是最好的辦法。

一面能讓那些人永遠不能和自己作對,一面又會刺激麾下民眾對大明的敵對情緒,而代價不過就是納哈出被人罵上幾聲罷了。

無所謂啊,罵就罵吧,打了敗仗嘛,很正常,又不是沒打過,反正罵人的話傳不到他的耳朵裡,作為統治者,現在元帝國的開元王,還沒有人有膽子在大庭廣眾之下咒罵他。

而巴魯恰恰就是看出這裡面的玄機,從哪些數目可觀的中小型部落逐漸加入納哈出的勢力開始,這位開元王殿下就變得有些不安分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可能是忘了之前被馬雲和葉旺兩人聯手打敗的事情,也可能忘了這些年在遼東對抗明軍的敗績,多方勢力的加入使得他漸漸有些變得驕傲起來。

可能這個時候的朱老爺子再見到納哈出就不會有什麼想要勸服的想了,此時的納哈出已經有了想要跟大明朝一較高下的野心,而其麾下的士卒調動也是頻繁變化,甚至連金山大本營附近的十萬大軍都有些動作。

所有的這一切都在證明納哈出想要趁著現在和大明掰手腕了,他也看的出來,現在的實力可能是他這地盤範圍能達到的頂峰了,若是這個時候不再動手的話,那等到以後將會更加沒有機會。

說不定就是大明先動手將他踢出局了,現在的明國附近也就只有那納哈出,脫古思的勢力,還有那些汗國後裔能對這個新興的國家造成威脅。

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納哈出了,脫古思半死不活,汗國後裔們自己打生打死,至於其他像高麗國自顧不暇呢,能管好他們自家的大臣就謝天謝地吧,說不定這一次高麗國都不會存在了。

剩下那些零零碎碎的小勢力根本就不在大明國的眼中,要不是地處偏遠不宜征伐的話此刻早就將他們都拿下了。

所以刨除這些之外,目前在納哈出清楚得很,在大明朱老爺子的眼裡最大的一根刺已經是他自己了。

而納哈出看的見,巴魯也看的見,這就是他的眼光獨到之處,不過兩人地位不同所做的決定又不同。

納哈出打算和大明搏一搏,而巴魯則認為現在的大明根本就一點輸面都看不見,別看納哈出現在什麼二十萬大軍,又有各種中小部族的加入,可是在巴魯看來這些即是助力又是隱患。

新的勢力加入就代表著原有利益的重新分配,總會有摩擦,總會有不滿,所以巴魯不太相信納哈出真的能有多少戰鬥力來於大明國對抗。

其實說不定納哈出也看出來這一點了,但是身為高位者,這一地的最高統治者,他不能拒絕這種外來勢力的加入,因為這都是對他的認可,也都是他的子民。

所以在明知道會出現利益糾葛的情況下,納哈出仍然接受了他們,仍然出於善意的將這些部落全都吸納到自己的勢力當中。

可矛盾總是會爆發的,不可能一輩子都在納哈出的調解下結束,那自然而然就需要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

所以納哈出想到了和大明一戰,勝則萬事皆好,甚至可以反撲中原;敗則萬事皆休,要麼投降要麼等死吧。

這已經是他作為大元朝廷開元王能做到的極限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