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一十六年(求收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一十六年(求收藏)

晨曦雞鳴,武當山紫霄大殿內陸陸續續趕來了一眾做早課的道士們,眾人入殿後匆忙落座,因為今日講課的是執法道長谷虛子,平日裡執掌門規戒律,一眾弟子對其是又敬又畏,敬的是谷虛子公正嚴明從不徇私,畏的是他懲罰力度之重實乃武當開派以來之最。所以眾弟子對於今天的早課都不敢懈怠,生怕有懶惰之態被谷虛子發現,不然最少都是清掃三日的武當山山道。

“吱呀”大殿側門被推開,走進一位身著青色道袍,頭戴五嶽冠,腳踩十方鞋的中年道人,道人身長頗高約有七尺,國字方臉面色冷峻,正是執法道長谷虛子。

谷虛子坐於蒲團上,拿起岸上的一卷經書肅聲道:“今日主講……”谷虛子話未說完便發現大殿門外側有人,心想這是何人不尊清律貪睡遲醒,正待要呵斥殿外來人,殿門處卻探出了一張圓圓的小臉,原來是一個六歲稚童。

谷虛子罕見的露出的笑容說道:“原來是小張楓啊,你怎麼沒在你師傅那裡讀書來這紫霄大殿做什麼啊。”原來殿外的孩童是當初與清虛子一同歸山的嬰兒小張楓,轉眼間六年過去,小張楓也從襁褓嬰孩變成了六歲小道士。

那日清虛子帶著小張楓回到武當山,山上眾位師兄弟得知清虛子歸來分外高興,但看見清虛子懷裡的嬰兒卻又犯了難,這武當山上一眾男道士可怎麼養活這麼小的一個嬰兒。眾人無奈,掌教玉虛子只得叮囑清虛子繼續帶著小張楓,順便派小道童下山尋人家問問該如何養育嬰孩。自此小張楓便跟隨著清虛子生活在武當山上,清虛子也視小張楓為己出作為一個亦師亦父的存在。

這日清虛子正想教習小張楓讀《道經》,便讓小張楓趕在早課開始前去紫霄大殿向今日的講課道長借閱一冊。小張楓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在路上玩耍嬉戲錯過了時間,趕到大殿的時候發現大家都已經正襟危坐準備早課了,小張楓便不好意思直接進來借書,便扒著殿門想裡面看看,正巧被谷虛子發現。

“呀”小張楓不好意思的捂住了臉,結結巴巴的對谷虛子說:“谷…谷虛子師叔,師傅他老人家讓…讓我過來借經書。”

“來,小張楓過來告訴師叔你想借什麼經書啊。”谷虛子面帶微笑的對著小張楓招手說道。其他弟子見到平日裡板著一張臭臉的谷虛子道長竟然笑的這麼開心都愣神了。

“你們在幹什麼,早課期間居然神情恍惚,還不研讀經書。”谷虛子瞬間沉著臉對著其他弟子呵斥道。

眾道士一聽急忙坐好拿起經書假裝做起了功課,實際都在想:“你老也沒說今日早課到底要做什麼啊。”

谷虛子呵斥完弟子又對著小張楓招了招手,小張楓低著頭害羞的一路小跑過去。

“你師傅要你向我借什麼書啊?”谷虛子輕聲的對著小張楓問道。

“是…是《道經》”小張楓揹著小手怯怯的說道。

谷虛子抬手輕撫一下小張楓的頭,側身從書箱中拿出道德經上篇遞給了小張楓道:

“來,這就是《道經》,快拿去給你師傅去吧。”

“謝…謝谷虛子師叔。”

小張楓伸手接過經書邁著小碎步飛快的走出大殿,谷虛子笑呵呵的伸手捋了捋鬍鬚,看了眼殿中的弟子隨手拿起案几上的經書繼續今晨的早課。

另一面小張楓抱著《道經》快速跑回到平日裡讀書識字的房間,剛一進門就喊到:“師傅我回來了。”

清虛子正在屋內閉目盤膝養神,聽見小張楓回來睜開雙眼慈祥的看著小張楓問道:“怎的這麼久才借到書啊?”

“對不起師傅,徒兒在去的路上貪玩了,不過徒兒在回來的時候沒有哎。”小張楓不好意思的說道。

清虛子無奈的搖了搖頭,哪家孩童不頑皮。“罷了,你坐好,今日我們來學習《道經》。”

小張楓急忙把經書交給師傅,爬上椅子人真的準備聽師傅講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伴隨著一老一幼讀書的聲音在小小的房間迴盪,武當山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十年後,同樣的地點同樣的兩個人,只不過小張楓(哦不對,現在已經不能叫小了~)已經長大成為了少年郎,再加上常年生活在武當山上習武強身,張楓現在已經也算的上是挺拔了,但配上天生的圓臉就算不上英俊,反倒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

“師傅,您當年撿到我的時候知道是誰殺害了我的母親嗎?”剛剛知曉自己身世的張楓對著已經面帶皺紋髮帶銀霜的清虛子問道。

“哎,一晃十六載,當年我在襄州張莊附近趕路回山的時候在林中小路邊發現了你母親和賊人的屍體,當時天寒地凍還帶著尚在襁褓中的你,就連你母親的屍首為師都沒有來得及掩埋,為師只是依稀的記得那賊人的髮式於我漢家子不同,好似蒙元人的禿頂髡發。”清虛子理了理鬍鬚緩緩地說道。

張楓聽後緊皺著眉頭。眼神閃爍帶著莫名的神采。沉默半晌,張楓緩緩地吐出一口氣,好似決定了什麼。

“師傅,我……”張楓正要說些什麼就被清虛子擺手止住了。清虛子起身走出了房間,張楓猶豫著跟了上去。師徒二人站在院中,一陣微風吹過,清虛子頜下三縷長鬚隨風輕動,張楓看著清虛子蒼老的背影沉默不語。

“為師知道你想要說什麼,也知道你想要做什麼。當年戰亂頻生,死傷者不計其數,今天下初定但虎狼仍在外窺視我中原大地,為師只希望你能在家和國之間有所輕重,但不管你日後成就如何但需謹記四個字,問心無愧!”清虛子背對著張楓淡淡的說道。

張楓面帶悲傷,曲膝跪下道:“不孝弟子張楓拜謝師門多年來的養育之恩,家仇血恨皆因蒙元人而起,弟子當下山前往邊塞再做決斷。”說罷便對著清虛子重重的扣了三個響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雲從龍,風從虎,為師當願你乘雲為龍,踏風化虎,這雲風二字就是為師贈你的表字,今日你與我塵緣已盡,下山去吧…”清虛子擺了擺手慢慢的走出了院子。

張楓背負著行囊走在武當山山道上,回頭望了望依稀可見的武當山門,毅然的轉過頭想向山下走去。

清虛子,谷虛子還有掌門玉虛子和其他幾位武當道人在山崖處看著張楓漸行漸遠的背影,這十六年來小張楓帶給過他們歡樂,苦惱。現在看著下山入世,內心所想未必如表面那般平淡。但張楓註定不屬於武當,他們也之能在心中為他祈福了,風過霧起,張楓的背影漸漸不見,這層白霧分隔了山下山上兩個不同的世界。

洪武十三年,這一年明左丞相胡惟庸全族被誅,燕王朱棣從老家鳳陽起身前往燕京北平就蕃,張楓也離開了武當山往北方邊界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