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老交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老交替

朱元璋勤勤懇懇的為自己兒子鋪平道路,以報大明江山穩固國泰民安,而太子朱標自然也知道自己身有重任不能偷懶懈怠,每日裡必是矜矜業業的處理政務,或是得到朱元璋的批命下去巡視各方。

尤其是現在已經分封各地的親王,這些王爺在朱元璋看來才是他們老朱家最後的一道保障,同姓為朱,又都是自家人,雖說皇室有些涼薄,但是在繼位兄長有著絕對能力讓餘下那些兄弟親王臣服之時,這些手握兵馬大權的各處藩王便成為了鞏固皇權最有效的力量。

而如今的太子朱標便有這樣的能力,其本性淳和溫善,對待自己的兄弟們向來都是關愛有加,在朱元璋南征北戰之際,完全表現出了長兄如父的樣子,使得這些目前手中都握有兵權的塞王對朱標都是很尊敬的。

如果將來這位太子殿下繼位,這幾個王爺就是朱標手中最大的力量,縱使天下間有一些心中不服之人,也絕對不敢聲張表露出來。

光靠著大明親王的護衛屬兵就能將這些人的小心思都鎮壓回去,不會讓他們有半點僥倖的意思,更別提犯上作亂這等大事了。

所以說只要朱標穩穩的活著,那麼大明二世江山必然是穩如泰山一般,絕對不會有半點的波折,這也是朱元璋早早就想好的一點。

藩王鎮守四夷邊境,靠著為兄者君主的情義血源脈絡,完全可以做到威懾天下的姿態,哪怕是威嚴殺伐都比之朱元璋差上很多倍的朱標,都能夠安安穩穩的做好自己大明皇帝的寶座。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朱標能安然繼位,中間不出現什麼別的差池才行。

而此時的朱元璋,在暗中密令錦衣衛之後,也正式準備著手對付大明內部的問題了。

前幾次的大案子不過就是接著貪汙的由頭殺掉了一批人罷了,還沒有真正的觸及到那些手中權力的重臣。

雖然尚書的位子清空出來不少,可誰都知道大明朝堂的狀況,六部尚書不說半年一更換,但一年一換的時間是有的,很多的尚書老臣都是做過了好幾部的尚書,還有一批功勳舊部則是做了一年便暫且退居到了二線。

這裡面是有朱元璋的意思,他是怕哪個臣工佔據一部尚書的位子太久,導致一些不必要的後果。

所以才有了如此頻繁的輪換,也正是因此,就算上一回郭桓案讓六部中十停去了八停也並沒有太大的損失,只是看起來殺的人特別多而已。

最終的針對者更多的是下面那些小吏,還有膽敢暗中收購官糧的富貴之人,算起來六部的損失還不及在外面所殺之人的十分之一。

而且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後,這被殺掉而空缺出來的位子,就全都給補上了,期間也並沒有耽誤朝廷的大事,就好像六部的官吏被殺了個乾淨以後,大明朝堂還能穩妥的繼續運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裡面自然是由朱元璋的手段在,但也說明了六部本身的職權被消減的異常嚴重,基本上如今全都是由朱元璋自行決斷,六部也只剩下了轉遞呈批等用途。

現如今大明外敵基本平定,纏鬥多年的北元小朝廷也在永昌侯藍玉的猛攻下灰飛煙滅,北元大汗脫古思更是身首異處,整個北地草原都陷入了混亂的戰爭當中,一時間絕對是不會對大明造成什麼影響的。

而此番戰績的最大功勞者,藍玉,穩穩當當的收穫了他應得的那一份,被朱元璋下旨封賞為涼國公,加封太子太傅,成為了官職勳爵上僅次於宋,潁兩位國公之下的第一人。

可是朝堂上所有人都清楚的人,現在這位明面上看起來是第三人的藍玉,才是真正的勳貴中位列第一的,乃至文官一系都要對藍玉禮敬有加不敢怠慢。

雖然其太子太傅的身份在馮勝,傅友德兩人太子太師身份之下,但是他和朱標是什麼關係,馮,傅兩人又是什麼關係,這之間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的。

再加上朱元璋的有意提拔,是個人都能看的出來此間朝堂之上藍玉是最不能招惹的一人,沒看到就連勞苦功高的宋國公馮勝,還有老一輩的傅友德都不敢說什麼嗎。

況且現在馮勝已經不行了,在被朱元璋算計之後,收了兵權的他,也就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罷了。

軍中是還有一些人脈故舊的情分在,但只要他一天不出現,一天不握上兵權,那這等情分自然而然的就會日益減少,直到虛無縹緲消散無影。

畢竟就算是軍中,也是講究著利益人情,馮勝是有不少的故舊手下,但這些人還要生存,如今是藍玉的時代了,如果再死靠著馮勝不願意臣服,那等待這些人的下場絕對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再加上現如今唯一能和藍玉掰掰手腕的傅友德還不做聲,這位同列國公而且虛職還在藍玉之上的老將,只想著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和事佬,哪邊都不想摻和。

反正他本人的願望也達成了,這國公的位子也坐上了,這輩子算是已經到頭,並無他求的傅友德十分清楚自己的作用。

他能被封為國公的原因裡頭也有著朱元璋想讓他站好一班崗的緣故,作為老一代將領病死故去,被打壓的打壓,也就剩下傅友德這個半老不老的人繼續留下來。

朱元璋自然是要靠他維持那些心中有不滿的老卒,達到讓新任將軍們徹底掌握大軍的意願,所謂承前繼後承上啟下就是這般意思。

所以在現如今的勳貴之中,藍玉已經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聲望無出其右者,縱使現在這位爺有些飄飄然了,做出一些讓朱元璋不快的事情,但也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地位和權力。

因為他畢竟是朱老爺子留給朱標的柱國基石,有一些小小的陋習可以原諒,只要能一心忠於太子朱標即可。

朝堂上軍伍中,朱元璋的動作如此明顯不過,那些個老人們也都清楚了這一點,有一批選擇了主動退出,如唐鐸等人,便是上書請求辭官致仕返鄉,不再摻和進這如今變得越發難以猜透的朝局當中。

而與之相反的是,有人離開自然也會有人留下,其中不乏一些聰明絕頂之輩,他們也不是看不出來這階段正是朱元璋大規模清理老一代的時候,也是為了下一代進行鋪路的時候。

可他們一來是捨棄不掉這等權力的誘惑,也自信自己能在這一次的新老交替當中扛下去,以達到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目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