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詔令點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三章 詔令點將

呼嘯的寒風夾雜著漫天的大雪,北平古北口長城關卡,城內還有著些許年節的喜慶,可面對北地的城關牆上,確實刀槍林立一片嚴肅警戒的氛圍。

本來以為能過個好年的古北口將士們沒少罵罵咧咧的,這辱罵的物件自然就是這前幾天突然出現的蒙元敵軍。

你說好端端的過年時節,北地草原上能對大明有威脅的勢力基本上都被評定乾淨了,韃靼瓦剌兩部也接連上書和大明交好,不敢有半點不敬的態度。

更別說蒙元勢力如今三大強手之中的兀良哈部還在之前不久整個部落都投靠了大明,還被皇帝陛下分封為三個兵丁衛所鎮守在大寧都司。

一個個前朝舊臣被封為指揮使,指揮僉事,這些可都是皇恩厚賞,誰人看了都有些眼紅。

可就算是如此情勢,大明威壓四方的局面下,仍舊有人率兵襲擾邊關,而且來犯之敵的兵丁數量還不少,結合各地傳報,竟然約有十萬人之數,天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而且敵人這般做法,簡直就是在狠狠地抽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耳光,畢竟這位老爺子剛剛在年節的國宴上豪言說大明已無一合之敵,可誰知道轉眼之間就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一個愣頭青,應是將這話給拍回了朱元璋的嘴裡。

所以我們的皇帝陛下才氣急敗壞的火速傳令下旨,在朱棣呈報軍情上去之後,短短數日時間內,朱元璋的詔命就傳達了回來。

上令北平所屬將領帶山西晉王朱?一系於燕王朱棣協同作戰,並令潁國公傅友德為徵虜前將軍,南雄侯趙庸,懷遠侯曹興為左右副將,定遠侯王弼以及金寧侯孫恪為左右參將,盡起山西北平兩地軍卒,並帶兩親王府護衛兵的丁,全軍共計二十萬人,出軍討伐侵犯邊境之賊人。

其中詔書敕令定遠侯所率一萬兵卒連晉王府本部三萬甲士為晉王朱?所轄,其餘大軍並將軍勳爵均為燕王朱棣轄制。

可以說這一次的靖邊北伐之戰,名義上的統帥是兩人,朱棣和他的三哥朱?,但是從這封詔書上來看,完全就是將朱棣作為了此次戰事的最高指揮官。

這一點可以說朱元璋很清楚自己這幾個兒子的能耐如何,相較於對軍事十分擅長也十分感興趣的朱棣而言,老三朱?則就文弱的多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外面傳的好聽,什麼溫文爾雅,謙順賢良,這些個都是套話,試問哪個親王傳出去的不是此類的評價,中庸俗套,不惹是非,至於這位親王殿下具體是如何,哪還得問他自己或者當朝皇帝,他們的老子朱元璋來評斷。

所以在明知道朱?不能大用的情況下,朱元璋選擇了朱棣作為此次征伐的真正統帥,不過還是要給以節制。

其實原則上只要調遣朱棣和北平等地的將士作為主力出征即可,就算是山西等地也有元軍襲擾的軍報傳回,但那裡可比北平這邊輕鬆了不知多少倍。

至於為什麼要將朱棣和朱?放在一起,那還不是怕朱棣一個人太強了,沒有人和他分攤功勞。

這麼做也是朱老爺子為了朱標的一番苦心啊。

他知道自己這幾個兒子當中作為長兄的太子朱標很有威望,在下面這些兄弟當中也是深的人心。

可以說只要朱標不死,那下面的這些親王總是手中的權力再大,也絕對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但就算如此,朱元璋本人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放心這件事,現在的兄弟情分是能制約那些親王殿下的野心,但日後呢,難保那些親王府當中的某些屬官長史之流,心懷叵測,為了一己之私利,攛掇親王存有不軌之心,破壞大明江山的穩固。

所以朱元璋一面是加強這些親王的職權能力,一面又極大的限制這些親王的動向,怕的就是這裡面出了幾個野心膨脹的人。

而作為朱元璋四子的朱棣,這位大小就在軍事上展現出來極大天賦的皇子殿下,雖然深得朱元璋的肯定,也認為自家老四的能力絕非他那些兄弟可比。

甚至可以說現在所有封邊掌兵的親王當中,只有朱棣是最讓朱元璋滿意的,與之相反,也是最讓朱元璋忌憚的一個。

手握近十萬大軍的兵權,又有著節制北平地方軍卒的權力,更是臨近邊關,和那些戰力不俗的邊軍挨的很近,如果朱棣真的有不臣之心,又暗中勾連四方,和那些朝臣串聯謀反。

那在朱元璋死了之後,這天下間還真的難有能製得住朱棣的人。

不過好在現如今朱棣於軍中的威望還沒有多少,太子朱標也是朱棣心中十分尊敬的人,如若不出意外的話,等到朱標繼位,北平這位燕王殿下定然會成為大明在北地邊關的一個重要屏障壁壘。

這才是朱元璋最理想也最完美的計劃,而現在調動朱棣出兵,為了不讓他一家獨大,怎麼也要塞進去一個同樣的親王才成。

如此一來晉王朱?就成了他老爹的一個棋子,用來間接的平衡朱棣的軍功戰績,讓這次北伐靖邊之事變成兩個親王殿下同力而為的局面,並不是讓朱棣一個人逞盡威風出盡風頭。

而本身對戰事的勝利與否,朱元璋是一點都不擔心。

別說心在外敵之中都沒有能和大明一戰的對手,就算是有,這一次出戰的陣容也十分豪華,山西的軍丁老卒,北平傅友德麾下的精兵猛將,再加上這些軍侯的輔佐,又有天賦極佳的燕王主導。

此番戰事十有九成九是大勝而歸,那零點一成也就會是不勝不敗的局面,至於說大明戰敗,這絕對不存在的,就連那千萬分之一的機率都不會有,這一點自信朱元璋還是有的。

就算朱棣初臨戰陣經驗不足,可是有傅友德這個國公撐著,怎麼說都不會有問題,再者說了他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家老四絕對不是什麼酒囊飯袋之徒,也不是徒有虛名之輩。

其表現出來的軍事指揮能力,戰場謀斷的直覺,可都不是徒有其表的存在,而是真正有這份實力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