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迤都之戰(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八章 迤都之戰(七)

實則事情的真相其實朱棣是想猜都猜不透的。

本來號召起現在這一批蒙元大軍要襲擾明邊關的是前丞相咬住,自號的太尉乃兒不花,和前北元樞密院知院阿魯帖木兒三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裡面要說真正有本事也有足夠威望的只有乃兒不花一人,但咬住此人是一直支援乃兒不花的老丞相,也是在王保保死後對乃兒不花照顧有加的人。

況且這位老大人在北元朝臣當中的聲望可比乃兒不花強上不知多少,能串聯起這麼多的朝臣,當初能夠找到那麼多反對脫古思的人,可都是要靠著咬住這位老丞相的聲望和人脈才能做到如此。

而且能有這麼多的中小部落派人來促成這次事情,也都要靠著咬住的面子,不然光憑著乃兒不花還真的難以成事。

或許他在北元朝堂上那些將軍們當中有不小的人望,但那是在廣闊的草原上,還是要數老丞相咬住吃得開。

不然也不會因為前些日子老丞相病故,就讓乃兒不花漸漸失去了對另外一部,也就是那些蒙元中下部落過來組織起來的聯軍失去了控制,還差點被人劫持做了人質的事發生了。

如果老丞相還在世的話,定然不會出現讓這些部落劫掠成癮貪婪成性的事情發生,也自然不會讓他們脫離控制違抗命令,所以說離了咬住還是有很大的弊端的。

而另外一人,前北元樞密院知院阿魯帖木兒,這位身居黃金家族血脈之人,原本的官職軍階就在乃兒不花之上,就算是之前也有敗績,卻仍然還是知院的位子不曾有絲毫的變動。

說句實話,輪到在軍中的威望,乃兒不花和阿魯帖木兒真的也就算是五五開的局面,這還是近幾年來軍方一系老人漸漸退出,新人加入的關係。

不然在原來整個北元朝廷的軍事控制權有八成都在阿魯帖木兒的手中,乃兒不花充其量也就能影響到原王保保一系的人罷了。

只是這些年阿魯帖木兒自知年老能力不夠,也比不上乃而不花能幹,所以故意放權為之,讓乃兒不花迅速上位,在加上其本來就有這份心,所以在短短的時間裡就讓他們兩人工分超軍方派系的力量。

只不過這位老將在有件事的做法上倒是出了偏差,他愚忠,對脫古思的愚忠,讓他本來有機會能夠和乃兒不花聯手行動快速解決元廷的危局,卻因為對脫古思的忠心主動交出了手中的權力,讓脫古思直接將乃兒不花也給打壓了下去。

當初如果他們兩人能強強聯手,就算那時乃兒不花因為戰敗而被奪爵,卻也有著九成的勝算,可以到了如今大元徹底被滅亡的悽慘下場,就連堂堂北元大汗脫古思和其子天保奴都身死荒野之中,還是被人用弓弦勒死這般屈辱的結局,頭顱都被也速迭兒帶回去耀武揚威,簡直是丟盡了忽必烈先祖一脈的臉面。

雖然現在也速迭兒本人的狀況也並不好過,卻仍然是他殺掉了脫古思,幫了大明一把徹底解決了元廷最後的一口氣。

所以當初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阿魯帖木兒心中是無比的憤恨,在乃兒不花的一番遊說之下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就此三人才有了足夠的能力組建這一支隊伍,而且還慢慢的擴大到了十萬出頭的樣子,讓大明也不得小覷。

只不過現在一切都沒了,咬住丞相的病死,乃兒不花大意之下被人留下了,還面臨著大明軍逼近的危險局面,阿魯帖木兒這位守城之將則是不敢亂動,前有明軍虎視眈眈的威迫,後有乃兒不花的囑託,如此兩難的局面也就給他剩下一個按兵不動的選項了,這倒也不能怪阿魯帖木兒猶豫果斷,真是場間的局面實在是太複雜了。

但是接下來的不久之後可就不一樣了,在朱棣戰略戰術實施的成功之下,中間被圍困的五萬多蒙元士卒在飛速的減員,那位統兵的萬戶長也無計可施了,雖說園陣是防禦陣型,能夠減輕損失,但是他們面對的可是大明悍卒,和這些東拼西湊組成一軍的雜牌部隊可沒有什麼比較的。

甚至就連戰損的比例都達到了十比一乃至更多,也由此可見這些蒙元士卒戰力之弱軍勢之頹。

就衝著現在那不斷折損的兵丁數量,哪怕是外面有支援會趕來,怕也是撐不到那個時候就要全軍盡滅的下場了。

終於,在被人像殺羊一樣屠殺的蒙元士卒再也受不了了,本來他們就是一群人湊成的軍隊,很多士兵之間根本就沒有袍澤情誼,就連背水一戰頑抗到底的決心都沒有,又何來堅持的勇氣。

在大明無情地殺戮之下,很多人再也承受不住了,他們選擇了放棄,紛紛扔下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低首乞降,願能留的一條性命。

人在瀕臨絕望的時候是能爆發出不小的力量,但也會有可能一股洩氣不復振作,現在被圍困的這些蒙元士卒就是如此,在第一個出現扔下武器投降的人開始,兵器仍在地上的聲音就不斷的響起。

讓場間本來激烈的廝殺出現了停頓,大明軍卒剛剛揚起的兵器很多都落不下來了,讓這些驕傲的明軍在戰場上與敵廝殺可以,但是讓他們殺戮手無寸鐵的敵軍,這顯然是有些難以做到,除非上面下了死命令,不留俘虜,不然明軍士卒的驕傲是不允許他們將手中的武器砍向那些連兵器都沒有的敵人。

投降意味的失敗,失敗意味著悲慘的結局,雖然不知道這些俘虜要面臨什麼,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被編入大明軍方以充戰力,然而更多的則是作為徭役俘虜為大明付出後半生的苦力。

另一面,趙庸和曹興兩人的掩殺結果甚至比正面戰場這邊結束的更為迅速,中軍剩餘的數千元軍根本就抵擋不住居高而下衝鋒的明軍。

短短半個時辰之間就被擊破潰逃,損失大半,要不是兩人為了去正面戰場匯合,說不定早就四散士卒去追殺敵軍了。

而乃兒不花則是僥倖的逃脫了出來,只不過那些部落的首領則沒有這份好運氣了,基本上都死在了明軍的第一波衝鋒當中,就算是有命大活下來的,那也時成為了孤家寡人,甚至能不能逃回自己的部落都是個大難題。

現在乃而不花不要命的向自己營寨那邊跑去,想要先保住性命再說,至於其他的事情也顧不上了,甚至他連帶著大軍轉移的想法都沒有。

沒看到明軍如此大勝氣勢如虹,就算他能帶著士卒逃出去,可又能逃多遠,又能逃多久,終究還是要被明軍給追上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