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英年早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五十二章 英年早逝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於外敵四夷皆服天下安定百姓平和,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的崛起之時,卻讓這個皇朝失去了他們的下一任主人。

朱元璋的第一個兒子,自小便表現出非凡人之像,沉穩而平和,更是在封為太子之後被稱有仁德之心,是天下間所有人都公認的最佳皇位繼承人,也是朱元璋心中最滿意最放心的大明第二任皇帝,太子朱標於四月丙子這一天的清晨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年僅三十七歲的他,只落得一個英年早逝的結果。

其子朱允炆當場嚎哭悲痛過度而昏了過去,朱元璋更是紅著雙眼淚流不止,他已經六十四歲了,眼看著半截身子都要如土的人了,卻不得不面臨老來喪子的莫大悲痛。

而且還是自己最得意的繼承人,是他辛辛苦苦栽培了二十多年,為他披荊斬棘籌劃完備,讓他前路一片暢通無阻的承繼大統之人。

這種打擊之大,絕非是簡簡單單的白髮人送黑髮人那般,以致於一輩子都昂著頭挺直腰板的朱元璋第一次直不起身子,彎下了腰。

早在寢宮外等候的眾人自然是隨之哭泣輩嚎,太子的死不僅是朱元璋喪子,更是大明的損失,是對這個國家的巨大損失。

但人死不能復生,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朱元璋縱使心中一萬個不願意接受,可仍然要考慮太子身故之後的影響和隨之而來的問題。

首當其衝的便是關於國之儲君再立的事情,這也是最大最難辦的一件事。

不過眼前還是要給朱標選擇一個病因,而朱元璋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死的這般窩囊,躺在病榻上盡半年之久卻得不到任何緩解,也不曉得病根之緣由,哪怕此時此刻朱元璋仍然沒有意識到他自身的問題。

但也幸好如此,如果他真的一時領悟想通了一切的緣由,那這心中的悲傷可就不只是一加一那麼簡單了。

這件事已經算是朱元璋簡介的稱為朱標身死的原因,也算是讓其死亡的幫手,這如果讓一個父親知道是自己的原因害死了自己的兒子,那是一種多麼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而且眼下大明還需要朱元璋,還需要這個皇帝陛下穩固朝政局面,想必朱標身故的訊息一定會傳到關外,到那些蠻夷異族的耳中,如果這時候皇帝陛下再有什麼閃失,那可對大明而言就是一場災難了。

所以甭管想沒想到,朱元璋都不能再這個時候出任何差錯,畢竟還與諾大的國家需要人支撐著。

但他還是選擇給太子一個風寒病故的結果,也算是讓朱標死的簡單一些,沒有那麼太多的猜疑和問題。

而對於皇帝陛下的親口之言,沒有人敢出聲反對,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陛下都如此下了結論,那註定朱標便是因風寒之症溼冷邪氣如體,以致藥石無救而亡。

至於那些知情的人,按照蔣瓛的建議是一個都不要放過,就算不是明面上處理也要讓這些人一輩子都說不出話來。

但朱元璋覺得自己累了,已經不想在自己兒子故去的這件事上殺更多的人,只是命人下了一道封口令,讓蔣瓛負責嚴加監督,只要沒有人胡說八道洩露出去,那就不會對他們動手,這也讓剛才嚇得冷汗直流的老院正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他本以為這一次估計是在劫難逃了,可誰料皇帝陛下竟然收了殺伐的念頭,簡直是撿回了一條老命,那還不趕緊閉緊嘴巴免得招惹麻煩,錦衣衛的惡名他們又豈能不知,哪怕現在的聲威不如以往,卻也不是他們這些醫官能觸怒的。

國之大喪,萬事皆休。

上一次是馬皇後歸天,這一次是太子殿下身故,兩者都是受人尊敬的,只不過一個是在百姓當中聲望非凡,一個是在官場之中名聲甚佳。

官場之中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太子殿下說沒就沒了,本以為上回傳出甦醒的訊息就已經說明沒有大礙了,但現在幾月時間過去,卻得到了太子殿下身死的訊息,這讓他們一時間真的難以接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朱標的溫仁之名聲確實是在百官當中有不小的影響力,這一點從哪些宿儒老文士們悲痛到難以附加的狀態就能看的出來。

但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如今正統的皇位繼承人已故,那麼下一任會是誰,是按照祖訓所言兄終弟及由如今還在南京城的秦王殿下接任,亦或者皇帝陛下有其他的想法,這就不得而知了。

但不管如何,這幾日來往於秦王朱樉府邸的車馬卻是絡繹不絕,不過卻還沒有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員出面,去拜謁朱樉的基本上都是小官,但誰知這裡面有沒有其他大人的指派就不好說了。

而朱元璋對於這樣的情景自然是十分惱怒,眼下太子剛剛身故,連身體都沒有下葬,這些人居然都已經開始想著向下一家示好了,哪怕此時朱元璋心中對朱樉並無惡念,卻也覺得有不順眼了。

連讓他留下參加太子的葬禮都不準,只是到幾筵殿祭拜便匆匆趕出了南京讓其速速回返封地之中。

朱樉自是不敢有絲毫的反對,而且對於自己大哥身死也確實打心底裡悲痛,但悲痛之餘卻也在想著,如今天下已無太子,但國不可無儲君,按照兄終弟及的說法,那麼他便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太子的人選,這焉能不讓他心中有些躁動。

不過還是悲痛大於其他,縱使心中有所念想,也不是現在該考慮的問題,萬一惹得父皇龍顏大怒,那別說接任太子之位,就說自己能不能保住封王都不好說。

秦王被趕出了京城,這讓有些投機之人頓時消聲不敢亂冒頭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已經有了不滿,可不能再加大這種情緒,一切還是等到太子殿下的喪禮過後再說吧,反正國無儲君已是定居,接下來誰能當得太子大位,誰有是大明下一任的主人,都還是未知數呢。

朱元璋自己也清楚這一點,但眼下還是以朱標喪葬為主,其他的暫不考慮,但心中對朱樉的印象卻已是減少了幾分,哪怕將來重立太子,這位秦王殿下估計也是沒戲了。

如果朱樉要是知道就因為這幾日他接待了那些拜謁的朝臣,才讓自己的父皇心中不悅,那真的會後悔到哭死啊。

早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說什麼他都不可能接待那些人的啊,還是自己反應的不夠快,也根本沒有想到這方面,完全被那些朝臣前仆後繼時隱時明的恭維示好之意給衝昏了頭腦,下意識的就忘記了自己的親哥哥才剛剛身死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