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軍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各方動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三十九章 各方動作

既然心中有了計較,那朱元璋當時要親自考察考察朱允炆這個皇孫才是,光從錄冊文書上可看不到一個人的全貌,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多過於下面的人記錄,更何況這是為大明挑選下一任的帝王,是讓朱家天下能夠長治久安的主君,可萬萬不能馬虎了,所以由朱元璋自己把關才是最穩妥的。

但現在朱允炆還在孝陵東處守孝,依禮制尚不是可以召回的時候,也並無什麼太過重要的事情,所以朱元璋便打算拖一拖,順便也讓他再觀察觀察京城中的諸王,也好在心裡真的有個決定。

因為終歸是選擇一個天下共主,慎之又慎都不足為過,哪怕在各種條件的制約下,朱元璋也希望選擇出一個最合適也最恰當的繼承人出來。

假如說,皇孫允炆能夠符合他內心的需求,也是一個值得託付之人,那麼在沒有其他因素之外便就選定他了。

但如果朱允炆讓他失望了,其表現出來的那些溫文爾雅醇厚德仁都是假象,那麼他也不必要非得在乎禮制和祖訓,朱元璋想要做什麼決定可不需要看旁人的眼光,既然不是大明未來的主人,那麼選擇朱棣也未嘗不可的。

既定如此,朱元璋便再也沒有理會朝堂上那些時不時諫言的臣工,反正你們說歸說,我就是不做決定不出聲,一切都等到朱允炆回京之後再做決定。

如此時日漸久,那些個老臣們大多數都有了猜想,雖然不知道皇帝陛下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彎彎繞繞,但肯定不是立即決定儲君大位的時候。

除了一些個剛直的老儒生以外,其他的老狐狸早就收聲來個作壁上觀,都等著朱元璋的出招。

至於那些一直不肯罷休的老臣,朱元璋也並沒有什麼惱火的意思,愚忠愚忠,怎麼說也是為國盡忠,雖然方式方法有待改進,但也不至於獲罪,就是每天上朝哭嚎著為大明國本著想等等有些讓他煩心罷了。

所以朱元璋大手一揮就將這些人全都下放到了地方,也沒有什麼苛責之處,大多數都是平級排程,更多的則是調往其餘二京,反正現在中都鳳陽也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正好遣派一批官吏過去。

而這些老儒生可不正是最恰當的人選嗎,既能填補了鳳陽的官缺,把他們都扔過去修史書的修史書,修本冊的修本冊,做學問去吧,不要在京城朝堂上帶著就好,也能讓他的耳根子清靜一些。

另外那些早就看出事情有問題的大臣們則一陣瞭然的神色,果然不出他們所料,皇帝陛下就是心中有了別的打算,不然不會對儲君大位如此漠不關心,他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做好本職差事即可,免得徒惹聖顏不悅。

甚至其中有些老奸巨猾之輩都開始想著朱元璋心中到底有哪些合適的人選了,別以為只有朱老爺子自己在看,他們這些個大臣們也看的仔細著呢,畢竟很多人八成都是要經歷二朝的官吏,那還不得好好看一看下任主君到底是誰。

這麼看下來,本以為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訓挑選晉王殿下是比較合適的,可這些日子以來讓朝臣們都看了個清楚,晉王朱棡純粹就是一個閒散王爺,哪有半點爭儲的意思。

別的親王殿下都是四處走動聯絡,哪怕只是送上一些小禮物抵上一份拜帖也要和朝廷的各部官員們落個熟臉,畢竟朝臣們的建議朱元璋也是會聽上一些的,萬一那次被人說了幾句好話,能夠加深他們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這可不就是對爭儲有利了嗎。

所以近些日子以來,朝廷六部上上下下超過五品的官員基本上都比較忙,當差的時候處理公務,下班的時候還要處理應酬,正好是朝廷沒有發俸的時候,到讓那些家中有些拮据的大臣們好生美味了幾頓。

這其中尤以尚書侍郎等三品以上官員最為舒坦,每天送到府上的請柬都有十來張,要知道請宴可不會只請一天,所謂日積月累終會有所收效,那些個為了儲君大位心中難耐的王爺們哪會吝嗇這點財物。

就連五寺衙門,都察院詹士府,翰林院等等,甚至連太醫院裡頭那些醫官都被人請走了,可謂是滿京城上上下下入了品階的官吏都有份。

畢竟上請上,下請下,王爺不可能和你一個七八品的小官同宴享樂,那自然有王府屬官之人負責,總之是要施展各種方法為他們自己的爭儲籌碼多加一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此朱元璋罕見的並沒有過多干涉,也算是他為京城這些朝臣們的一點小小放縱吧,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也正是想著藉此機會來看一看自己這些兒子們究竟有幾斤幾兩的本錢。

可這裡面倒是有個親王和眾人都不一樣,那便是每日安分守己的燕王朱棣。

他和自己的三哥朱棡還不一樣,朱棡是誰都沒有請,完全就是在自己的王府裡幹呆著,只等時候一到便立刻返回太原去繼續做自己的安樂王爺。

而朱棣則先去魏國公府拜訪了一番,畢竟那是他王妃的孃家,而後就是對那些以前同陣的舊部勳貴,還有那些個國公府邸,朱棣基本上是走了一圈。

之後才是六部尚書,大理寺卿等高官,然後就沒有了動靜,彷彿也和晉王殿下一樣,整日不是在王府裡不出就是帶人在京城內閒逛,好像完全不像是來爭儲的意思。

這倒讓朝臣們有些看不懂了,甚至就連朱元璋都覺得納悶,你說你朱棣是要爭儲還是不爭。

你說爭吧現在又沒有動靜,一副完全聽憑父皇決斷的意思,你說不爭吧之前又四處走動拜謁各家,那些個勳貴舊部還能說是照看當年同袍之人,但其他國公府呢,還有那些朝廷大員的府邸,這些可不好啊解釋了吧。

但你拜謁了一半又停下了,簡直是讓人想不通猜不透,搞不清楚朱棣在玩什麼稀奇古怪的套路。

實際上的情況也就是張楓等親近之人才知道了,朱棣在被周朝說醒之後是有了爭儲之念,不然也不會去拜謁那些朝廷臣工六部尚書的。

但朱棣的心裡仍然有著一絲猶豫,或者說是對自己長兄的一點尊敬,下意識的讓他對太子之位有牴觸的心裡、

那這樣就矛盾了,既想要又排斥,搞的朱棣上下不得左右為難,每天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唸叨什麼。

要不是張楓勸他出府走走散散心去,說不得要在王府裡把自己給憋出毛病來的,所以才總是拉著手下人天天於京城裡閒逛,也算是排解內心的焦慮吧……(未完待續)